赋春归-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妙伊点点头,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她说事情怎么就这么巧,到底是谁在整自己!
周渊承天一亮就去了侯夫人的宁康院。
“祖母,云家大爷在赌坊输了那么多钱,是不是您刻意安排的!”
“承儿过来了啊!”
“祖母,云家大爷怎么就刚好是咱家的和回坊,而且就这阵子输了十万两,这事是不是您安排的?”
“咱们打开门做生意,人家愿意来,难不成我们还赶人家出门不成?”侯夫人将一盘早点放到周渊承面前,“这么早过来还没吃早饭吧,陪祖母吃点怎么样?”
“祖母,您怎么能这样!”
“祖母这不都是为了你好,云家那样的情况,云妙伊就算是再好也不能当咱家的少夫人!”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人,侯夫人就更不可能让她做北宁侯府的少夫人了,“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嘛,你抱的美人归,以后还能娶个门当户对的媳妇!”
“我不要别人,我只要妙伊就好!”
“现在云妙伊不就是承儿的了嘛!”
“这。。。。。。”
“昨晚跪了那么久是不是累坏了,膝盖还疼不疼,丹琴说你的膝盖都乌青了,祖母给你准备了活血化瘀的药膏正准备给你送去,恰好你过来了吃了早饭,赶紧涂了试试!”
“嗯!”周渊承一下子便被侯夫人给带偏了。
而且他确实觉得这没有什么,他只要能和云妙伊在一起就可以了,现在云妙伊是自己的人了,这样不是很好嘛,虽然用了一些小手段,但是祖母都是为了自己好。
这事自己是不是也该瞒着妙伊?周渊承有些拿不定主意,他说好了要把真想查出来告诉云妙伊的,但是这会儿他又有些犹豫了。
侯夫人似是看出了周渊承的心思,笑道:“你告诉她也没事,反正这会儿生米都已经煮成熟饭了,她还能怎么样,到时候我让人放了云俊驰就是了!”
“嗯!孙儿都听祖母的!”
“这才是我的乖孙儿!”侯夫人笑着又给周渊承加了一叠小米糕,“承哥儿,祖母是不会害你的!”
“我知道,祖母对孙儿最好了,每次祖父要打我都是祖母帮我的!祖母对我最好了!”
“我的承哥儿能这样想,祖母做什么都觉得值得了!”
周渊承不敢自己去告诉云妙伊,只让人带了消息过去,他实在是不敢面对云妙伊。
云妙伊将触手能及的东西都给扔了个精光,居然这样算计她:“你这个死老太婆,你等着!”
第三十章 羞于下问巧谋策
傅瑜锦翻看着铺子和庄子上送来的账册,想着过几日便找个由头去庄子上看看。
“启禀大小姐,夫人过来了!”进来禀报的是傅瑜锦刚升上来的三等丫鬟绿筠,之前的三等丫鬟采薇,联合外人设计主子,已经被杖责二十发卖了出去。
傅府嫡出小姐身边有两个二等丫鬟,两个三等丫鬟和四个小丫鬟,以及两个仆妇和一个嬷嬷。
原本傅瑜锦身边的二等丫鬟是白芷和白桦,之前三等丫鬟是彩屏和采薇,小丫鬟绿筠、红袖、青荷、兰琳,因为魏嬷嬷年事已高,原本是打算将她送回老家的,傅瑜锦又要出嫁,老夫人便重新安排了刘嬷嬷过来。
如今绿筠提升为三等丫鬟,小丫鬟便缺了一个,刘嬷嬷刚来,魏嬷嬷又被傅瑜锦暂时留下了,身边便多了个嬷嬷,傅瑜锦便也就不急着添人,府上还是拨四个小丫鬟的月例银子,多出的那份便给刘嬷嬷,少的傅瑜锦便自己补上了。
之前还想着有了这笔支出,她的私房钱会缩水,她缺银子老夫人便将陪嫁的铺子和庄子给送来了,一并送来的还有一个月的收入,确实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傅瑜锦放下账册起身,绿筠忙掀开链子退到一旁,才出里屋,便见云氏带着孙嬷嬷过了穿堂进了屋。
“女儿参见母亲!”傅瑜锦忙一福礼。
“我们母女何须如此多礼!”云氏笑着上前扶了傅瑜锦,“母亲给你炖了燕窝,听说老夫人将你陪嫁的铺子和庄子都给了你,这几日你一直在看账册,想来也是累了,得好生补补!”
“女儿也就是看看,也不全看得懂!”傅瑜锦不知道云氏这事唱的哪一出,只顺着她的话笑着应了。
“不要说是你了,我看着这些都头大,慢慢学,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请教你二婶婶,还可以去问问你祖母!”
“女儿晓得!”
“诶,你说这管家的事情真是繁琐,这账册也真不是人看的!”云氏皱着眉头轻叹,“前几日你二婶婶把厨房的账本拿来让我看看,了解一下厨房的收支,让我先管管厨房,我看着那些账本就头大,什么都没看明白!”
“母亲刚接触不懂事自然的,女儿看着也头疼!”傅瑜锦更加疑惑,难道云氏今日来就是为了来跟她这个“同病相怜”的人吐槽来的?
“额,我瞧着你一个人在这摸索也理不出个头绪,不然你过来和母亲一起学着管家,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问问你二婶婶和祖母,先练练手。”
云氏这么多年都没有管过家,这一下子哪能摸得着东西南北,老是去找蒋氏她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至于老夫人她想都不敢想。
于是她便想到了傅瑜锦,正巧傅瑜锦在接受嫁妆的铺子和庄子,让她来给自己搭把手,一来能让她趁机学着管家,二来也能帮她些忙。
至少云氏自己去问得不好意思了还能让傅瑜锦帮着去问,这几天接触府上的事务让她感觉一点头绪没有,这几天她就没一件事能办得成的。
她也没个能商量的人,两眼一抹黑完全不敢有丝毫动作,每动一步都想着去问问蒋氏,不问她怕出错,但是老是去问又觉得不好意思,她再怎么说也是长嫂,云氏便想着让傅瑜锦帮忙去问。
傅瑜锦恍然,笑道:“母亲若是不嫌女儿麻烦,女儿自然是乐意的!”
“这就好!”云氏长舒口气,若是傅瑜锦拒绝,她真不知道怎么说好。
“那成,你这就和我去你二婶婶那,你这就开始帮忙吧!”云氏说着便起身欲走。
傅瑜锦笑道:“母亲,您也得容我将燕窝喝了吧,不然就凉了!”
“嗯,你先喝!”云氏尴尬地笑笑,“这是你父亲昨日给我送来的,我那还有好些,你若是吃的好,我让人去拿些给你!”
各院的吃食都是有订制的,像傅瑜锦每个月有六次燕窝,而且都只是一般的白燕。
云氏这燕窝明显是上好的宫燕,云氏不清楚,但是傅瑜锦一看就知道,这样的宫燕可比一般的贡品都要好上许多,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听着云氏的口气,她那还不止一点点,傅允伯必然花了好些心思才得了,因着之前的事对父亲傅瑜锦有些排斥,便道:“我不怎么喜欢吃这燕窝,还是您自个儿了留着吧!”
云氏不以为意地点点头:“那成,你要是喜欢什么和母亲说!”
傅瑜锦随意点点头,也没了吃燕窝的心情,草草喝了几口便道:“母亲,我们这就过去吧!”
云氏只当傅瑜锦确实不喜欢吃这燕窝,也没当回事,便起身一同前往二夫人的清辉阁。
才进门便见蒋氏埋在一堆账册中,这本翻翻,那本瞧瞧,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的模样。
傅瑜锦随意瞟了几眼,蒋氏手上的一本是一间铺子的账册,看着纸质和账册的新旧程度似乎是近几个月账本,旁边还放着好些账本有些是去年的,连前年的都有。
傅府每年的账册用的账册都会分开,就算保存的再好新账册和老张测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别,蒋氏边上这一摞摞的账册明显至少是三个不同年份的,如今又不是年底,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时候,翻看这些成年老帐做什么。
傅瑜锦心下嗤笑,不过是做给某人看的罢了,看了云氏一眼,果然看到云氏一脸受挫的表情。
“啊!大嫂来了!”此时蒋氏似乎才看到面前的云氏,又看看傅瑜锦道,“锦姐儿也一起来了啊,我这忙得都头昏了,没注意你们别介意啊!”
“没事,没事!”云氏连忙道,“弟妹先忙好了,我们没什么事,在这等你忙完了再谈我们的事好了!”
“哪能让大嫂等着,我这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忙完的,大嫂有什么事说就是了,我也真好歇歇!”蒋氏说着已经放下手上的账本,站起了身。
第三十一章 事事难成引自弃
“不好意思又要来打扰弟妹了,你前几天给我那账本我看了些,不过不是很看得懂!”云氏看着一边的那一堆账本,实在是不好意思说自己什么都没看懂。
“没事,大嫂刚接触,有些地方看不明白也是正常的,我当初刚接手的时候也是好些地方弄不清呢!”蒋氏笑道,“大嫂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就是了!”
“噢!”云氏那处那本厨房的账册,完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问起,她完全就没有看懂,就更不知道自己不懂些什么了,一句话都问不出了。
傅瑜锦偷偷看了一眼账册,确实是厨房的账册,但是这本明显不是公用的账册,更像是厨房管事嬷嬷平时记的小本子,正规的账册更讲究规范,至少能让人看着清爽明了,而这本明显有些乱。
“大嫂?”蒋氏看向一句话不说的云氏,唤了一声。
“不怕弟妹笑话,我这账本压根没看懂!”云氏也不想打肿脸充胖子了,其他的事还能装一下,这看账本她真的有看没有懂,这几天老是看着看着就睡过去了。
“这。。。。。。”蒋氏似乎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不过还是耐心地给云氏讲解这账本写的是些什么。
蒋氏反反复复讲了三遍,云氏还是听得云里雾里,毕竟什么基础都没有,上来就给她将这些能听懂才是怪事。
就像是一个才开始学三字经的孩童,你那一本论语给他讲解,就算是讲解的再清楚,那孩童也不会听得懂。
蒋氏无奈地叹了口气:“是我疏忽了,厨房的管事嬷嬷不会写正规的账本,便这样记着,我是看习惯了,大嫂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
“又给弟妹添麻烦了!”云氏羞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嫂子你看我这还有这么多事。。。。。。”蒋氏有些为难地看向云氏。
云氏干笑道:“我觉得这厨房的事,我可能做不来,宴请的菜单我都不怎么会拟,不然这还是麻烦弟妹来吧,你看着有什么合适的给我安排就成!”
蒋氏有些抱歉地看向云氏:“若不是我这边这么多事,慢慢教大嫂也没什么事,但是我这会儿也没那么多时间,那嫂子就帮我写一下这次宴请的请帖吧!”
“好的,这个没问题!”只要不让她再看账本就成,而且不就是写请帖嘛,这事简单,这事她绝对会做。
傅瑜锦在一边看着云氏完全按着蒋氏的计划进行着,蒋氏可不是个省心的主,怎么可能就这样乖乖把管家的权利交出来,这次让云氏写请帖看似简单,其实却极为讲究。
表面上不过是让云氏拟个名单,写请帖送往各府,似乎也就是个打下手的苦力活,实则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得清楚自家和各府的关系,哪些人该请哪些不用请,请帖怎么写,什么时候送,怎么送,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管就这样一股脑的派下人一家家送去,但是到时候会不会无意中得罪什么人,就说不准了。
上一世云氏可没少因此得罪人,有一次云氏派人一家家的送帖子,吏部尚书朱大人家和户部侍郎王大人家就在一条街上,下人图个省事自然是一并送了。
也巧了请帖送过去时余大将军的长媳,傅府四夫人余氏的娘家大嫂余夫人就在王大人府上,余夫人看到请帖时脸色就有些不好了。
王夫人也很是尴尬,直说肯定是送去了,只是余夫人不在家恰巧错过了。
余夫人当时便告辞回了府,却也没见着请帖,到了下午才收到云氏姗姗来迟的请帖,当下便把云氏记恨上了,两家是姻亲却迟迟没有收到请帖,就连关系一般的户部侍郎王大人家都一早收到了,这是明摆着看不上她,看不上他们这样的行伍人家。
云氏事后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的余夫人,上去打招呼碰了好几次软钉子,直到后来三夫人告诉她,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至于到底因此得罪了多少人,连她自己都已经弄不清楚了。
这次蒋氏给云氏安排了这事,又不给以往的惯例,也不提点几句,明显是没安好心。
也就云氏傻乎乎的以为终于得了份自己能解决的事,一口便应了差事,还什么都不问,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