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终极行动 >

第159章

终极行动-第159章

小说: 终极行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数古人用自己的生命描绘的!你的感慨倒是不少,你看见死人了吗?必死无疑谁还去呢?你想去吗?与其这么累死,还不如坐着死呢?
  以死亡逃避死亡,这和你们老祖宗所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不是自相矛盾啊?既然不怕死,还有什么可逃避的呢?”
  “古人们对那地底峡谷有所了解,他们才敢乘船前往,在黑暗中摸索,并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到达了香巴拉。
  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最多只能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像是现在去环球航行的人,口口声声说是命悬一线,可是哪里有什么危险,食物充足,全球定位,通讯发达,随时可以靠岸,索马里都有军舰护航,哈哈、最危险的是自己钱包里的钱够不够,其他的,都是自吹自擂的危险而已。
  这张地图你们看起来很复杂,到处都是入口,到处都是出口,不知道是从哪里通往哪里。其实,无论从哪一个入口进去,我们都可以到达香巴拉,前提是要知道方向。
  这也是佐佐木、能够到达香巴拉的原因。
  我举个例子来说,强巴告诉朋友、自己在院子的西北角,那么,只要是知道方向,他的朋友就一定能够找到他。是不是很简单呢?
  地下河只属于水流的一种,只要河面够宽,足以行船,就大大降低了从地底穿行的难度。当然,这也绝对算得上、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壮举了。”
  那么强巴,你告诉我们,去香巴拉应该是什么方向?”
  强巴沉默着,岳阳沉默着,所有会背诵经文的人,都默默地沉默着。
  原三生故作生气状,大声叫道:“真真是气煞吾也,竖子不相为谋,孺子不可教也。
  我说的这么清楚了,你们还是不知道答案,早知道我就不让你们看这些图画了,起灵、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起灵想了想说道:“岳阳说,在密光宝鉴西南方的,叫做鬼宿,属于南方朱雀。南方朱雀所辖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也就是说,当鬼宿在金牛这个时间、抵达生命之门正上方的时候;光芒、通过红宝石发生了折射……
  当时原哥说这样不就好办了吗?现在来想,原哥的意思是,进入地下河之后,只要是一直往西往南,就能够到达香巴拉,方向就是西南。
  我说的对不对啊,原哥。”
  原三生笑着说道:“孺子可教也,正是西南。所以我们根本就用不着什么地图,更用不着什么船,游着游着就游过去了。当涨水之时,我们就可以沉入水下,呼吸氧气,水退了,我们就可以继续游,游着游着就游过去了。”
  起灵心里想,你是游着游着就游过去了,高兴了还能飞过去呢。我们可是要用自己的胳膊腿游的,怎么可能游着游着就游过去了,原三生实在是太坏了。
  这一次,所有会念经的人都背诵起来:“生命之门被关闭了,地狱之门就打开了,地狱之门打开了,勇敢的使者们便出发了。
  他们漂越冥河,穿过荒漠,蹚过长满毒虫的沼泽,历经一切艰难,来到天上的圣殿,人间的仙境——香巴拉!”
  多么熟悉的歌声,仿佛从天上飘然而降,又仿佛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那古朴而浑厚的男中音在歌唱,多吉硕大的脑袋和天不怕地不怕的表情,又晃悠在强巴的眼中。
  “地狱之门,天哪。强巴你上次怎么不早说,害的我们又跑了一趟。”起灵叫道。
  强巴笑着说道:“有什么早说不早说的,原哥一直都不去香巴拉,我告诉你又有什么用。”
  原三生吩咐三位刚刚当上长老,又被就地免职的长老,烧火造饭,找个暖和的地方休息,明天出发去地狱之门。
  起灵一边往村子里走,一边问道:“原哥,这个香巴拉之门,为什么要叫做地狱之门啊?”
  原三生笑了笑说道:“这是为了吓唬人的,吓唬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的,意思是说,你的胆子要是小,就不要来凑热闹了,这里很危险。
  就像是,你曾经经常告诉别人,这里很危险、那里很危险,看起来你是为了别人好,其实你只是在吓唬别人,同时还说明了自己很厉害。”
  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原三生也笑了起来,毕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什么是快乐科考。
  一路上,大家都在畅所欲言的谈论着香巴拉。强巴道:“据我们查证,最早提到香巴拉的是《大天轮经》,后来有关香巴拉的传说,基本上都是从这部经书中所得。”
  经过五年艰苦磨难的多吉,加上新婚燕尔,已经成熟了不少,沉声说道:“《大天轮经》为密教最高法典,由阿底峡大师从印度带来。后弘期的所有藏传密教,不管什么教宗派别,其核心思想,都是从这部经书中衍生出来的。这部经书,描述了一个与佛教显宗不同的宇宙世界,香巴拉在这部经书中、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强巴接着说道:“没错,正因为《大天轮经》描述的,是一个佛教的理想圣地,所以在我们这些无神论者的眼中,自然认为这只是传说。”
  《大天轮经》,并非是印度的学者所著,这是从西藏传过去的,后来在西藏失传了。在这部经书出现之前,香巴拉还有另一个名字,也就是香巴拉的前身——魏摩隆仁!
  魏摩隆仁是西藏苯教的圣地,这是象雄语,意思是涅槃之地。它坐落于雪山群峰之中,周围的雪峰、像八瓣莲花将它包裹起来,守护四方的瑞兽驻守着它的边界,从那里分出四条河流灌注到世界各地。
  没有人能够翻越雪山到达那里,出入那里的唯一通道、是暗不见天日的箭道,狭长幽暗,伸手不见五指。
  苯教的祖师敦巴辛饶,诞生于魏摩隆仁,他便是从箭道出来,来点化世人。
  在上古时代,每一个苯教徒都坚信不疑,魏摩隆仁是真实存在的,就好像中原地区深信,黄帝、炎帝、大禹这些人,是真实存在的一样。
  象雄原本应该有、关于魏摩隆仁更详尽的描述,可惜,在战火纷飞的历史中,所有的象雄史料都灰飞烟灭了。”
  《大天轮经》是香巴拉的王、与释迦牟尼见面时,彼此探讨世间大道,所记下的心得体会。据传这部经书、一共有一万两千颂,每一颂讲一个故事,囊括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大至生死大道,小至虫蚁生长、嫩草吐芽,无所不载,无所不包,无奇不有。
  《大天轮经》,是香巴拉人民的智慧结晶,由香巴拉的人带至西藏,再由西藏传至印度;香巴拉就是苯教中的魏摩隆仁,魏摩隆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地方。
  在魏摩隆仁的传说中,自天地诞生之初便有此地,并且将永远不会毁灭;每隔一千零二十八年,它就将在火焰中重生,将里面的一切都重新清洗;而那一天,所有虔诚的苯教徒、都会随着魏摩隆仁的重生而前往极乐之地,得成正果,不生不灭,所以叫做涅槃之地。
  香巴拉在每个人的心中,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它一直就在那里,当你暮然回首,说不定就在灯火阑珊之处。
  

第一百六十五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更新时间2014…7…18 11:25:22  字数:4197

 2014年02月15日07:30地狱之门
  西藏有太多的无人区,太多的神圣雪山,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没有人说得清,稍不留意,就将踏入一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或者是与世隔绝的人间圣地。
  这里到处都有虔诚的信徒,到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地狱之门,按照最古老的村志记载,工布村就是为了守护地狱之门而建立的。由于过去了无尽岁月,当初守护的真实意义已经被遗忘了,
  地狱之门,是地狱与外界的接壤之处,无数的恶魔,还有尸体、血水,都从那里出来,它们带来了瘟疫、杀戮、血腥,让远古时期的藏民,生活在黑暗和恐惧之中。
  神明为了光明,找到了地狱的入口,在冥河里漂流了几万万年,无数的先哲为之付出生命,但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勇士们前仆后继……”
  地狱本有八处,每处地狱各开四门,门内又有四小地狱,每大地狱各有十六小地狱,加之八大地狱本身,共计一百三十六地狱;后又将八大地狱详分为八大热地狱和八大寒地狱,加诸小地狱,共计二百七十二地狱;再后来又添孤独地狱……
  另有记载,属阿鼻无间地狱者,有十八寒地狱、十八小热地狱、十八刀轮地狱、十八剑轮地狱等等不计其数,所谓的地狱入口,自然也是不计其数。
  在村里简单的休息了一夜,“盗墓密码科考队”、在那森和次吉的带领下,向地狱之门出发了。
  九个人一条狗两头云豹,顺着山路弯弯曲曲、时上时下,路程非常的艰难。
  这是藏南高原、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一路上朔风凛冽,景色肃杀,但这九个人一条狗两头云豹,都没有欣赏雪域高原的心情。
  大山的宁静,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心境的平复,对**的向往和对地狱之门的探究,也在微风里慢慢平和下来。行走在山间小道,只听见马蹄和特警战靴踏在积雪上,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
  一路走强巴一路在想,昨天在工布村的假设,今天看起来却是那么的可笑。
  昨天原三生说游着游着就游到了,但是今天走在路上,大家才想起来,现在的藏南是天寒地冻,就是俄罗斯来的冬泳专家,也不敢说游着游着就游到了吧。
  冰冷的空气顺着气管进入肺里,顺着血液冷到了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来,无奈地享受着自然赋予的生命之气。大家就这样默默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地狱之门。
  仿佛就在昨天,多吉站在这里,双手叉腰,晃悠着大脑袋,瞪着一双大眼睛,他那自信的声音、仿佛还在山涧之中回响着。
  走向平台边缘,这处平伸出山壁的平台,加上群山环抱,涧水长流,就像是一个微缩版的香巴拉。
  平台离下方洪流约两百米,身后的山峰估计足有一千米高;河床底部被湍流冲刷得异常宽大,平台和河谷底部呈一个等腰梯形,下面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
  强巴希望能够让大神原三生改变主意,用声情并茂的语气说道:“这里江面宽度在一百米左右,水的流速已经达到了十五米每秒;落点水深约有二十五米,这个洞穴很深,后面是个更大的空间,就是足以行船的地下河。”
  “根据电子仪器的测定结果,这是一条宽约五米、高十米、底平顶尖、中空呈壶腹的熔岩溶洞,看不出水位线,整个溶洞内壁都呈现一种湿滑平整,整体给人的初步印象,更像一条施工完整的隧道。”
  “千百年来,倾泻而下的激流,在这里冲出一个大坑,随后,这些水流缓缓地汇集起来,欢腾着,向黑暗深处流去。凝视河面,那缎子般的水面微微起伏,横波千丘,仿佛凝固成墨色琉璃。”
  “我们对面的崖壁,通过三等水准测量,海拔高度在4132米,如果加上更远处的山峰,海拔高度将超过6000米;而我们平台下方的河床,海拔高度在3741米,通道入口与外界足足隔了有500米的岩层。”
  “上次前往地下河测量的综合数据表明,河水流速约2米每秒,但是在深水区却达到7米每秒;我们总共航程47。88公里,去的时候两个小时约走了24公里,平均时速12公里,但水的平均流速算下来接近3米每秒。”
  原三生摆了摆手,笑了笑说道:“我们既不需要爬山,又不需要过河,你说这么多的废话干什么?测什么速啊?你以为你是交警啊?一路西南、一路西南。
  我们中午暖和的时候过暗河,还有点时间,既然你和岳阳来过这里,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岳阳想了想,说道:“下面的通道、呈两头尖中间圆的橄榄球形,哈哈,就像是你的梭子型的零宇宙,无论向上或向下看去,灯光都被无情的黑暗所吞没。
  那黑暗被延伸开去,上通天际,下至深渊,人浮在半空,在无尽的黑暗里像一粒尘埃。”
  “随着视线扭转,光束缓缓移动,在黑暗中形成一道明亮的光带,最后聚集在墙上成为一点光斑。我和强巴,就以这种管中窥豹的方法,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是我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冥河!”
  冥河,最为人熟知的是古希腊神话中,有五条地狱之河,统称为冥河;后被基督教引用过来,那是一条黑暗的河,当人死亡后进入地狱之前,需要完全放下再生的希望、和生前的记忆才能渡过。
  早在数千年前,在印度婆罗门教里,冥河就是和死亡息息不分的,死后的恶人通过冥河才能抵达地狱,人们将死尸抛入河里,他们认为,这些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