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扬明-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哪里算平常百姓?”夏天南瞪着他,“咱们是一起穿越的生死之交,世上没有比这更铁的关系了。这天下,是我的,也是你的。等太子登基后,立刻给你封个官,堵住你的嘴,免得老是寒碜我……”
林伟业无奈,被夏天南拉着,在温府丫鬟的服侍下,一起沐浴焚香,脱下了满是硝烟痕迹的衣服,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长袍,来到正厅等待太子。
两人正襟危坐,过不多时,温体仁、方正化簇拥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注1)进来。这少年锦衣玉袍,肤色白净,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环境下长大的。可能是在密室藏匿多日,担惊受怕,脸色不太好,眼神中带着几分惊慌。
方正化介绍:“殿下,奴婢给您介绍:这是先皇御赐大将军印、左都督、太子少傅、平南侯、琼海镇总兵夏天南夏将军……”
太子朱慈这段日子吃不香、睡不宁,独自躲在密室中又无人交流,每日幻想自己被大顺军抓起一刀砍了,变得非常脆弱、敏感。现在听到方正化的介绍,如同打了一针强心剂救星终于来了!
他顾不得君臣之仪,上前几步,抓住夏天南的手,声泪俱下。
“爱卿救救本宫……李自成攻入京城,逼死了父皇、母后、懿安皇后,本宫的皇姐和两个弟弟也不知去向,只剩下本宫一人孤苦伶仃……爱卿赶紧点齐兵马,将流寇赶出京城!”
夏天南被抓住手腕,轻轻挣了一下,居然没挣脱。他皱眉道:“你们没有告诉殿下外面的消息吗?”
方正化连忙回答:“为了安全,殿下一直藏匿在密室中,除了一名又聋又哑的老仆每日送去一日三餐饭菜和饮水,连奴婢和阁老都不敢与殿下接触,免得暴露行踪。这不,看见侯爷来了,才敢接殿下出来,外面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告知……”
“原来如此……”夏天南面色缓和下来,轻轻拍着朱慈的手臂,安抚道:“请殿下放心,臣奉命勤王,大军入城,李自成已经伏诛,其余头目和溃兵,臣也命人去搜捕了,最多一天功夫,必定还京师一个朗朗乾坤。”
朱慈又惊又喜,李自成那么凶恶的人,大顺军几十万大军,就这么败了?
“本宫在听詹事府几位翰林讲经时,早就听闻爱卿的鼎鼎大名,素闻琼海军乃天下第一强军,果然名不虚传!”
夏天南淡淡一笑,微微颔首:“殿下谬赞,臣不敢当。”
外患既除,朱慈放下了心中重担,转而关心起自己的命运来。他试探着问:“几位爱卿都在,又各自在内阁、司礼监、军中当差,可谓文臣武将中之翘楚。你们说,形势稳定后,本宫是否可以回宫?”
温体仁轻轻抚须,笑道:“殿下无须担心,且在臣宅邸再屈尊一日,明日平南侯必会派重兵护送殿下回宫。另外,国不可一日无君……”说道这里,故意停顿下来,望着夏天南,把话留给他来说。
注1:朱慈出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这时候的真实年龄是8岁,为了情节需要,设定为十二、三岁左右,同理,朱的年龄设定为十四、五岁左右。
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术
夏天南会意,接上了话头:“殿下,您是先皇所立的储君,于情于理,都应该是你继承大统。臣愿意竭尽全力,拥立殿下继位!”
温体仁和方正化同时跪下,说:“臣等也愿意拥立殿下继承大统!”
夏天南看了一眼朱慈,慢悠悠地也准备下跪,好在朱慈这点眼力见还是有,赶紧托住他的胳膊,说:“平南侯驱逐贼寇,连夜征战,想必非常辛苦,就不必拘泥于虚礼了,办正事要紧。”
夏天南也就顺势没有跪下去,对朱慈说:“请殿下放心,今日内城闭门大索,涤荡匪类后,明日臣就派兵送殿下入宫。待召见群臣后,可由阁老牵头,礼部为主,三日之内举行登基大典!”
朱慈大喜,他从仓皇出宫,到藏匿于暗无天日的所在,一连十几日都是担惊受怕,时刻担心被破门而入的大顺军抓走,原本只期望能够保住性命便好,没想到风云突变,一夜之间居然就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一下子从人生的最低谷重回巅峰,真是世事无常。
他看了看厅内的几人,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司礼监秉笔,无一不是文武官员的顶尖人物,有这几个人的背书,加上自己太子的身份,登基为帝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虽然这位平南伯曾经和父皇闹得不愉快,甚至一度兵困皇城,以下犯上,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随着父皇的驾崩,大可以一笔勾销,只要他愿意拥立自己为帝,什么芥蒂都可以放下在这种时候,有什么比军队更可靠的保障?
毕竟只是十来岁的少年,朱慈没有太多城府,心情激动之下,拍着胸脯许诺:“只要本宫登基,必定不会忘了几位的功劳。温阁老仍然是新朝的首辅,以保驾之功封爵,萌一子为锦衣卫千户;方正化改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至于夏爱卿……”他征询地问,“你认为如何封赏合适?”
未来的皇帝询问臣子本人该如何封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夏天南啼笑皆非地回答:“臣惶恐,请殿下论功行赏便是,雷霆雨露皆君恩,臣绝无二话。”
朱慈求助地望向温体仁。温体仁沉吟片刻,说道:“如何封赏,可着兵部叙功之后,由礼部提出意见,朝堂之上群臣商议,再由殿下定夺。不过臣有几句话供殿下参考……”
朱慈连忙说:“阁老尽管说,本宫悉数照办。”
“平南侯入京平乱,乃擎天保驾之功,无论怎么封赏都不为过。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京城动乱刚过、朝野上下人心不稳、西北流寇、建州鞑虏仍为心腹大患,最重要的是稳定局势,巩固皇位,殿下可从这个方面着手,比如让平南侯总督天下兵马,并以大都督身份入朝参政,震慑朝野,作为新朝的定海神针……”
朱慈闻言,连连点头:“阁老金玉良言,你这么一说,本宫心里就有数了。”
夏天南摆摆手说:“殿下和阁老太抬举我了,受之有愧啊。封赏的事等上朝以后再说,殿下先去休息吧,养精蓄锐,等明日择良辰入宫。”
朱慈满脸笑容:“一切就有劳爱卿了。”
夏天南不动声色地回答:“请殿下放心。”
送走朱慈后,方正化兴奋地说:“果然没有枉费咱们辛苦一场,太子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主子……”
温体仁抚须笑道:“方公公,不对,明日之后,就该称厂公了……太子是否有情有义不好说,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虽然年少,但这御臣之术,已经初见端倪。毕竟是东宫熏陶出来的储君,比起当初以信王身份被赶鸭子上架的先皇,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听见“厂公”这个称呼,方正化笑得见牙不见眼,不过后面这话不太明白,问道:“阁老此话怎讲?明明是不喑世事的少年,怎么就成了御臣有术呢?”
夏天南接话:“方公公莫看太子一副毫无城府的模样,其实颇有心机。正常人经历这么大的磨难,苦尽甘来,多半是欢呼雀跃、庆幸不已,可是这位太子殿下首先就是许诺封赏,拉拢咱们几人,哪里是正常少年该有的反应?”
方正化一滞:“这……就算是太子少年老成,考虑事情周到,也并无不妥啊?咱们保住他性命,拥立他即位,他给咱们封赏也毫不含糊,难道不是有情有义?”
夏天南笑了笑:“封赏看起来热闹,其实不过是锦上添花。咱们可是擎天保驾的功劳,阁老继续任首辅、封爵、萌一子为千户,公公你从秉笔太监升任掌印太监,提督东厂,都是应有之义,有什么稀奇?他主动说出来,不过是顺水人情,拉拢人心罢了。倒是阁老提议我总督天下兵马,入朝参政,他说得好听,可是没有答应啊!”
方正化愣住了。这话没毛病,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一旁默不作声的林伟业忍不住说:“玩政治的个个都不简单,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就有这样的心机,真是太可怕了。那你的封赏怎么办?瞧他这模样,多半是拖延推诿,等到自己即位掌权,回头就不认账了。”
方正化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这就是帝王心术?咱家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夏天南冷笑一声:“所谓帝王之术又如何?皇帝摆布臣子,前提是大权在握,否则就是装腔作势的笑话而已。我能推他上位,也能推别人上位,五万大军盘踞京城,难道是个摆设吗?他识相还好,若是想耍花招,保管叫他今日登基,明日就要下台。”
温体仁也说:“东宫作为未来的帝王培养,有这样的心机也正常,无需担忧。只要平南伯大军在手,一切尽在掌握,加上咱们俩手,内阁和司礼监里应外合,不管谁做皇帝都一样,为了保住皇位,只能乖乖听咱们的。”
2/5 22:48:40|50095233
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宫
崇祯十年(1637年)初春,一场几乎颠覆明王朝的动乱迅速被扑灭了,大顺军从攻破京城到全军覆灭不到一个月时间。李自成从一个疲于奔命的流寇头领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差点入主金銮殿,走向人生巅峰,全靠夏天南支持,可是覆灭也是在其手中,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夏天南一手策划的这场动乱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了整整七年,此时的皇太极还没有做好全面入关的准备,加上慕容龙城的陆战队和部分海军舰队的牵制,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都陷入了辽南半岛的泥淖,而另一个关键人物吴三桂还以宁远总兵的身份滞留京城,本该成为汉人王朝命运转折点的“一片石之战”并没有发生。剧本完全按照夏天南的进行,席卷整个北直隶的动乱除了逼死崇祯皇帝,顺带打垮了整个北直隶的明军体系,另外没有任何脱离剧本的情节发生,夏天南也能够在没有外敌进犯的情况下从容地重建整个京城的秩序。
清晨,战后的京城,四处还冒着袅袅青烟,宽阔的街道上到处是战死士兵的尸体,五花八门的兵刃洒落一地。百姓们都胆战心惊地呆在家里不敢出门,从门缝里窥视着穿着不同衣服的士兵手执武器,成群结队地从门前经过,开往四九城各个角落消息灵通的人知道,披着棉甲、人人骑马的是辽东来的关宁军,而穿着整齐的红色军服的则是南方来的琼海军。
两股不同的人马给百姓带来的是不同的命运。关宁军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以搜查流寇残部的名义,破门而入,劫掠钱财,不少家境殷实的人家侥幸逃过了大顺军的魔爪,却躲不过关宁军的搜刮,就连被“拷饷”折磨得死去活来的部分官员,也再次经历了同样的噩梦。而琼海军则完全相反,实打实地搜寻流寇残部,就算是上门盘查,也几乎是秋毫无犯,连户主为了破财消灾双手奉上的银子都拒绝了,与贪婪凶狠的关宁军一比,高下立判。
劫后余生的欣慰和新的劫掠让百姓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煎熬中,人们不知道自己该庆幸还是继续缩回角落里等待命运的裁决,好在这种煎熬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一天后,躲藏在四九城各个角落里的大顺溃兵、头目相继被找到这也得益于“朝阳群众”的支持,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对刮地三尺的流寇异常痛恨,争先恐后给琼海军做带路党,把黑暗角落里的大顺余孽一个一个都揪了出来随着城门之战中幸存的刘宗敏、郝摇旗等人相继被抓,关宁军也失去了将劫掠合法化的理由,在琼海军的施压下,不得不结束了这次行动。京城肃清后,一个重量级的消息就迅速流传开来。
“太子躲过了流寇的搜查,幸免于难,于今日返回东宫,择日举行登基大典!”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百姓喜形于色,奔走相告。毕竟在朱家的统治下经历了几百年,大明的正统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短时间很难改变,比起草根出身的大顺永昌皇帝,根正苗红的太子显然更得人心。更重要的是,恢复大明正溯,也就意味着毫无底线的劫掠彻底划上了句号,皇城根下的人们即将回到正常的生活节奏。
相比于百姓,官员们显然更加希望这个消息是真实的。作为京官,与身俱来的优越感和为官的尊严被大顺军一群泥腿子粗暴地捏得粉碎,还扔在地上来回摩擦,短短二十来天的功夫,整个京城的文官群体已经陷入了耻辱、恐慌和迷惘之中:文官们为了维系自己的功名利禄,不少人已经做好了为新朝效力的心理准备,可是大顺军对整个文官阶层的蔑视让所有人都踌躇不前,“拷饷”更是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再说了,经历了十几载寒窗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