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重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越来越少了。
一盘回锅肉里看不到几片肉,蒜苗和青辣椒倒是放了不少,原本做出来应该呈亮红色的豆瓣酱居然发黑。一盘麻婆豆腐看不到几粒花椒,闻上去只有辣味而没有麻味(这东西真能闻出来)。一盘青椒腊肉也是菜多肉少,而且腊肉全是肥腻腻的那种。一小碟西蜀泡菜量少的吓人,巴掌大的碟子相对于那点泡菜来说完全可以用‘硕大’来形容。
只看到这几样菜的卖相萧逸天就失去品尝的兴趣,虽然现在只是一九八五年,不能强求饭馆里的菜像上一世那样讲究色香味俱全,但好歹这是拿出来卖给顾客的,怎么着也不能做成这样吧?
看到萧逸天微微摇头的样子,钱宝财提起筷子挟了一筷子菜放入口中嚼了起来,边嚼边说:“师弟,赶紧趁热尝尝吧,要不一会儿就凉了。”
萧逸天面无表情的伸出筷子,小心翼翼的从盘中挑了点菜起来放在自己碗中,低头研究了半刻,才胆战心惊的放入口中。不是他挑剔,上一世的他可是有饮食菩萨之称的,不是美味他才不会随便乱吃呢,也因此锻炼出自己的一手好厨艺。
每尝一道菜,他的眉头就会皱起三分,直到他吃了小块腊肉之后,神情才缓和起来。
半晌,他指着那盘青椒腊肉问道:“二师兄,这腊肉是自家做的吧?”
钱宝财正吃得滚瓜溜圆的,闻言抬头扫了一眼,点点答道:“是啊,这是我大姨家自己做的,每年过年都会做好多香肠腊肉之类的,我们家也能分到不少。怎么,味道凑合吧?”
萧逸天笑了,“何止是凑合啊,那简直是相当凑合!”他已经记起上一世白家老店后来的发展路线了,正是与盘中的腊肉有关。
第三十四章 腊味轩
更新时间2010…10…49:44:06字数:2265
普通西蜀腊肉的做法是很简单的。选比较瘦一些的猪肉,将盐放锅里炒热,再将肉放盐里滚,直到四周都粘上盐为止。把滚过盐的肉放缸里腌两个星期左右,腌两个星期左右,把肉取出放外面晾干。将晾干的肉用烟熏三到四天,肉蜡黄蜡黄的就可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洗干净,放水里煮熟后切成片,和菜一起炒就可以了。
而白家老店的腊肉却不一样,虽然不清楚具体秘方,但上一世隐约也听说过这里的腊肉与众不同。所以他决定建议老板娘改走上一世的路子,搞个专门的腊肉饭馆出来,据说这个年头,除了全聚德烤鸭和狗不理包子之外,极少有专营性质的饭馆出现。
然而当他把建议说了之后,老板娘却并不开心,“那啥,我就叫你小天了啊。小天,你不知道,大姨这个饭馆啊,是挂靠在土产品公司下面的,如果要按你说的那样关门整顿一个月的时间,管理费我不就亏进去了哇?而且你说的这个能不能吸引人还不好说,万一要是不行,那这家店就算完了……你明白了吧?”杂七杂八的说了一大堆,总之一句话,她不信任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子。
萧逸天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提建议是看在二师兄钱宝财的面子上,否则这家店好与不好跟自己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钱宝财见局面有点僵,便朝他抱歉的笑了笑,然后起身把老板娘拉到了后堂。以萧逸天的耳力完全可以听清他们的对话,无非就是钱宝财用那六个暴利的小推车作为实证来劝服老板娘,并且大肆鼓吹萧逸天的智商之高,能力之强,就差没说他是活财神转世了。
暗暗汗颜不已的萧逸天自动屏蔽了后面的话,他想不到二师兄平时那么老实的人也会说出这么夸张的话来,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啊!
过了片刻,二人从后堂出来,老板娘的脸上已经挂满了笑容。看她态度还不错,萧逸天也不会去计较先前的不是,让她找了纸和笔,把自己的建议详细的写了下来。
他的建议是,停业整顿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找人把店面重新装修一下,重新购置一些看上去古旧但又结实耐用美观大方的桌椅回来,把原来的长凳改为椅子;重新找人印制一套菜单,把原来的菜名统统改掉,换成既有特色又较为直白的名字;把后堂厨师的手艺提升一下,并配备足够的服务员,在保持现有餐位的同时,尽可能让每一桌都能有服务盯着,不要像现在这样,一个店里就俩人,老板娘在前堂,老板在后堂;最重要的是,把特色的名头打响,争取成为阳平人一提到腊肉就会想起来的地方。
萧逸天根据上一世的心得体会列举了好几十条建议,看得老板娘目瞪口呆,这下才算是彻底信了钱宝财的话。用她的话来说,这上面的字她都认不全,能写出这么多字的人,不管年纪大小,一定是很有学问的。
新店名被萧逸天建议为‘腊味轩’——实际上这也是上一世白家老店后来使用的名字。
看在钱宝财的面子上,萧逸天给出了一个金点子,可以想象,在这个年代,腊肉轩的横空出世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萧逸天起身告辞,老板娘笑容可掬的把他送出门外,如果不是他坚持拒绝,老板娘能一直把他送到家门口!
然而过了一个星期,当萧逸天从赵东家取了分红回来,在路上他发现白家老店并没有按自己说的关门停业装修,而是像以往一样半死不活的开着。好奇之下他进去一问才知道,原来那天他走了之后,老板娘一家子和钱宝财拿着他给的建议书研究了老半天,终于发现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事实——他们没那么多钱!
弄清了事情的原委,萧逸天哭笑不得,“算了,既然是这样,不如我现在就入股,花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收益,反正新店现在还处于种子期,能用极少的代价拿下,何乐而不为呢。”
打定了主意,萧逸天便坦言自己要入股,不够的钱自己可以补上,不过不能一次性拿出来,一个星期增资一次。原本不信的老板娘,在他拿出一叠大团结之后才欣喜若狂。当下双方草签了协议,萧逸天出资一千五百块,获得新店百分之三十五的所有权,并有议事权。
萧逸天并不打算真的涉足餐饮行业,参股腊味轩不过是为了过几年的投资积累资金而已,别小看这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按月分红的话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至少不会比那六个小推车更少。而一千五百块的本金,不过是他一个月的收入而已,所以这笔买卖还是很划算的。
搞定了这一切,萧逸天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给吸引住了。
寒风阵阵,转眼间已经是初冬时节了,萧逸天一大早从江滩锻炼回来,草草的擦了一把,然后换上衣服出门去学校。
才走到半路上,迎面过来一群初中生模样的男孩子,萧逸天抬眼瞅了瞅,是嘉陵一中的,上一世自己的校友,或者说是师兄。他们都穿着校服,有两个人手里还拿着篮球,虽然不是上一世经常用的那种斯伯丁,甚至连利生都不是,表面磨得掉光了皮,但对学生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了。萧逸天记得上一世嘉陵一中总共就十个这样的篮球,上初中的时候几乎从来没在体育课上见到过。
“嗯,也是时候开始练球了。”等到他们走过,萧逸天伸手比划比划自己的身高,又看看自己明显比同龄人大一号的双手,决定从现在开始练习,上一世自己练球的起点就晚了,初三才开始喜欢篮球,结果虽然最后练出一身好技术,但身体素质却跟不上,最后断了打职业篮球的念想,而且随着工作的繁忙,打球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最后自己原地起跳不超过二十公分,从后场到前场冲刺跑不短于十秒,全力以赴的打球不超过五分钟就体力不支……
正想着呢,忽然看到路边站着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身穿一套旧式军装,没有领徽和肩章,但从他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不难看出,这是个刚刚离开部队的退伍军人。
他呆呆的站在路边,双眼毫无焦距的望向地面,满脸是失落和迷茫的神色,看得让人心里直发堵。
萧逸天觉得这人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仔细想了半天,他确定应该没见过这人,或许是上一世留下的印象……上一世?他脑中灵光一闪,猛然记起了这人的身份。
第三十五章 原来是他
更新时间2010…10…49:44:19字数:2365
“我就大日他个如来佛祖!乖乖嘞,这位老大怎么冒出来了?”萧逸天强忍住心头的激动,快步走到青年的身边,大声问道:“请问你是胡卫国胡大哥吧?”
青年回过神来,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小……弟弟,你是?”很显然,一个小屁孩儿当街叫他大哥,还是很让他意外的,特别是在他确定这个小孩儿自己并不认识的时候。
萧逸天这会儿也反应过来自己太过于冒失,还好这个年代的人心性都比较纯朴,若是换成上一世重生之前,只怕早被人当成别有用心之徒了。
虽然尴尬,但这厮的应变能力还是蛮强的,脸上挂着笑,脑子里光速将上一世关于胡卫国的生平事迹过了一遍,找到了一个可资利用的借口。
“呵呵,胡大哥,是这样的,我有个同学非常崇拜你,我在他那里看过你的照片,刚才觉得有点像你,试着喊了一下,没想到让我蒙对了。”一脸天真无邪外加崇拜的神情,是个人都得让萧逸天的表演给骗倒。
“你同学?”胡卫国疑惑的看看他,转念又一想,这么点大的孩子,应该不会说谎,况且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也清楚,有崇拜者是很正常的,男孩子哪个不喜欢英雄,哪个不希望自己也变成英雄——参加过越战的他可是军区中的佼佼者,立下无数战功的特种兵啊,阳平本地的报纸可没少报导过他。
“胡大哥,你怎么这个时候回阳平了啊?”萧逸天有点奇怪,按说胡卫国应该明年才会退役回到阳平并进入建筑大队工作,怎么时间忽然提前了一年呢?
胡卫国无奈的笑了笑,低低的吐出一句:“没办法,裁军了……”
低沉的话音落在萧逸天耳中却不啻于一道惊雷,裁军了?!“我就日啊,怎么会把这样的大事都忘了?我真是头猪!”萧逸天抬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然后在胡卫国惊奇的目光中将背上书包拿了下来,从里面翻出一个硬壳笔记本,用笔在其中一页上写了点东西,然后撕下来塞到胡卫国的手里,“胡大哥,有空的话来我家坐坐,我有些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一定要来啊!那啥,我先去上学了,再见!”说完自顾转身跑掉了,留下哭笑不得的胡卫国。
“这小东西……”胡卫国低头看看手中的纸片,忽然愣了一下,如果不是刚才亲眼看着萧逸天动的笔,打死他都不会相信这么飘逸俊雅的字会是一个身高还不到一米的小屁孩儿写出来。
看着纸上遒劲有力的字迹,他忽然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觉,似乎自己应该去听听这个奇怪的小家伙到底有什么事要跟自己商量。抬头看看四周,他转身向蜀门南路走去,他在参军前就成了孤儿,家里的房子不知何时被拆除了,他现在站的地方就是他家的原址。此时此刻,他改变了直接去找以前同学的主意,而是选择找个旅馆休息一下再说。
快步朝学校跑去的萧逸天,脑中不断的回忆着有关于一九八五年国家大裁军的过往。
一九八五年六月四日,燕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希贤轻轻伸出的一根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一百万。
早在1984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委员被召集到北京开会,会上,邓希贤提出裁军一百万,并陈述了他的理由。首先是机构臃肿,每个军区的领导班子有十几名二十名之多,邓希贤幽默地说“打麻将都得凑好几桌”,而且结构不合理,官兵比例是一比二点六,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当时中国军费很少,而军队人数太多,直接限制了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高。
另一个裁军的理由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战争,“即使战争爆发,我们也要消肿”。
这是一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震荡”。经过这次裁军,原先十一个大军区合并成七个,减少军级以上单位三十一个,撤销师、团级单位四千零五十个,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
原有十一个大军区,最难决定的是蓉城军区和昆弥军区到底撤谁留谁的问题。
记得上一世曾经看过一份报道,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没有完全结束,昆弥军区是所有军区中唯一还有作战任务的军区,这是保留昆弥军区一个很好的理由。
一开始,昆弥军区是有底气的,军区领导也感到坦然。在军委一开始的讨论方案中确实也是将两个军区合并,组成新的昆弥军区。在中央正式宣布最终裁军方案之前,昆弥军区已做了接收蓉城军区的一切准备,连接收后的方案都拟好了,准备拿到燕京与大家一起讨论。
此时,同在西南的蓉城军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各级领导忙于找人谈话,了解大家的想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