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之旅 >

第61章

我的明末之旅-第61章

小说: 我的明末之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安装舰炮,这铁甲舰就是铁甲运输舰,装上舰炮,就能成为铁甲战舰。

造船厂要建造铁甲舰,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很多造船工匠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一些工匠甚至眉飞色舞,津津乐道。

“老谭,你听说了吗,我们要建造什么铁…铁甲舰,那玩意听说不用木材,全部用钢板和钢材建造呢。”

“老郑,我刚听说了呢,没有想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东西,这东西如果建造出来,那直接甩现在的木质大船好几条街啊!”

“……”

几天之后,甚至上海县城内的一些民众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在大家看来,铁甲舰是一个稀奇玩意。

一家酒肆之内,就正有数名食客在高声谈论铁甲舰,其他还有不少食客在竖着耳朵听着。

“啧啧,张总兵真是敢想,要建造铁甲舰,那么大一个大铁家伙,造船厂那帮工匠真的能建造出来,了不起啊!”

马上就有食客问道:“听说那玩意全部是钢铁建造的,这么大一个东西,肯定死沉死沉,不会直接沉到水里面去?”

“是啊,是啊,不沉水底去才怪呢!”

“这谁知道呢,不过,张总兵既然要建造这东西,肯定不会沉水里去,不然那岂不是白费力气。”

酒肆内,不少食客善意的哈哈大笑起来,连一直在听着大家谈论的酒肆老板也轻轻笑了起来。

是啊!这么大一个铁疙瘩,怎么不会沉呢,真搞不明白,不少人心中这么疑问,这么想着。

越是这么想,不少人心中就越好奇,甚至很多人心中想道,待造船厂的那艘铁甲舰建造完成之后,一定要去看一看。

………

张丰在造船厂呆了两天,直到第三天一大早,张丰才离开造船厂,回到松江府城内的总兵府。

即使已经是松江总兵,张丰也不准备搬迁总兵府,就在松江府,不去苏州,也不去常州。

从天津卫回来,已经超过半个月,除了开过一次军事会议,宣布进行部队扩建之后,张丰的主要精力用在工业建设之上,现在,张丰才发现,直到目前为止,自己下辖的各卫所等军事机构,还未有人来拜过码头。

按照明朝的军事划分,设二十一个都指挥使司,其下设两百余卫所,然后就是千户所,百户所。

崇祯年间,南直隶不设都指挥使司,但有各卫所,如金山卫,苏州卫等等,现在,张丰已经是皇帝御封的松江总兵,统领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各路兵马,按照道理,这些卫所归张丰管辖。

公文早就发出去了,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人来拜码头,张丰心里嘀咕,难道这些人是在观望,还是不服自己,或是时间上还来不及赶来。

交通不方便,一些较远的地方,来回一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估计也正常。

张丰暂时将这些归结于交通上,张丰准备再等一等,看一看这些人,到底有哪些会主动过来拜见自己,哪些人会无动于衷。

………

第九十五章慰问队

时间过得很快。

张丰十月初北上勤往,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二十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马上就要到年底。

农历小年一个,松江府一带已经露出过年的气氛,一些老百姓还发现,今年似乎和往常不一样,不但热闹了很多,而且,出现了一些慰问队,一些战士提着猪肉和大米,去了一些穷得揭不开锅的穷苦人家。

城东,老樟树下,何三保家。

眼看就要过年,看到各家热热闹闹,尤其是那些在东方纺织厂或东方肥皂厂做工的人家,更是热闹,扯布做新衣,买米买肉,过一个喜庆热闹的新年。

“哎……”何三保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心中苦愁,天灾人祸,总是不可避免,何三保家就差不多。

何三保因为家里穷,娶妻成家本来就比较晚,几年前,何三保的老婆就得了病,现在还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

何三保生了三个女儿,最大才十五岁,最少不到十岁,年过四旬的何三保甚至在想,等明年,要给自己的大女儿说一个婆家。

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何三保摇了摇头,揭开自己家的米缸,米缸之中已经基本空了,何三保苦愁着脸,咬一咬牙,从枕头底下拿出几钱散碎银子,这些钱,是何三保留着给自己老婆抓药看病的。

从这几钱散碎银子之中拿出一半,何三保准备去买一点米,最好称半斤肉,怎么着也要撮合着过一个年。

何三保最小的女儿,看到自己的父亲拿着银子,不禁大眼睛睁得很大,“父亲,我们有肉吃了吗?是不是?”

三月不知肉味,最想吃的就是肉,八、九岁的年纪已经明白不少事情,小女孩知道快过年,自己父亲多半是去买肉。

何三保轻轻的摸一摸自己小女儿的脑袋,慈祥的道:“茵茵,很快就有肉吃了,我这就去割肉。”

何桂花是何三保的大女儿,看到自己的父亲准备出门,心中一痛,何桂花知道,这点银子是自己父亲做苦力好不容易才挣下来的,是留给自己母亲看病的。

何桂花道:“父亲,这是给娘亲抓药的钱,我们不吃肉了,我们……。”

何三保内心一酸,多懂事的女儿啊,何三保虽然内心酸楚,但并不想在自己的女儿面前暴露出来,脸上慈祥的一笑道:“桂花,我还留了一点银子抓药,等过完年,我马上就去找事做,马上就能挣钱。”

何三保因为年过四旬,年纪偏大,一直未能进工厂做事,平时靠做一点零工或是力气活赚一点钱糊口。

何桂花道:“父亲,等过完年,我也去做事,我要去东方纺织厂做事,每月挣一两多银子,我养你们。”

何三保心中欣慰,“桂花,有这份孝心我就高兴了,东方纺织厂可不容易进,再有,你一个姑娘家的抛头露面不好。”

何桂花道:“一个姑娘家又怎么了,我听说在东方纺织厂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姑娘家,她们能行,我也能行。”

东方纺织厂有一些姑娘家,但年纪也不止十五,起码十六、七岁,且数量不多,这个时代,一般的姑娘家一般不会抛头露面。

何三保道:“不行,不行,你还太小了,另外也没有听说过完年之后东方纺织厂要招人做事啊。”

何桂花高兴的道:“父亲,我已经听说了,过完年之后,东方纺织厂要招数百人,说是要扩大生产规模,另外,我不小了,过完年就是十六虚岁,刚刚可以进厂做事。”

何三保父女两正在为是否进厂这件事情争论,门外响起一阵动静,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进来,何三保一听就知道这是隔壁王大妈的声音。

“三保,快开门,张总兵派人给你们送东西来了。”

何三保心中疑惑,这快过年的,送什么东西,另外,张总兵自己不熟啊,人家是高高在上的总兵大人,自己一个苦哈哈,哪里会有什么联系。

但因为是隔壁王大妈,何三才还是开了门,大门一开,王大妈就带着三名穿着军绿色军装的战士进来,领头是一名上士,另外两人,一人扛着一袋米,另外一人提着好几斤肉。

领头的上士一进来,一脸热情,大声的热情道:“你好,你好,我们是慰问队的,这是五十斤大米,这是三斤猪肉,一斤牛肉,一斤羊肉。”

说完,那名战士就将那袋大米放在屋里一角的米缸旁边,看到又是大米,又是猪肉,何三保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给我的,不会吧!

难道天上掉馅饼!

何三保呆了呆,甚至还暗暗的掐了自己一把,直到一阵疼痛传来,何三保才知道,这不是在做梦。

王大妈道:“三保,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接东西啊,人家刘战士提着几斤肉不累啊。”

回过神来的何三保,赶紧接过这几斤肉,还有一点不敢相信的道:“这…这真的是给我的?”

这名上士一笑道:“这些都是给你的,总兵大人知道你们困难,派出了很多慰问队,正城里城外的进行慰问,像你们这样困难的家庭,都送了粮食和肉。”

“哦,有肉吃喽!”

何三保最小的女儿,高兴的拍手跳了起来,看得出来,小女孩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吃过肉,不但高兴的又蹦又跳,而且两眼放光的看着那几斤肉。

何三保心中大是感动,喃喃的道:“张总兵真是好人啊!”

农历二十六开始,一千多名战士就客串起了慰问队员,三、五人一组,拿着粮食和肉类,慰问松江府一带的穷苦人家,一共慰问了足足两千户。

一时间,张丰赢得了大量的民心,甚至有部分老百姓,摆菩萨,摆长生牌,感激张丰。

上次在廊坊,张丰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大量的牲畜,这些东西,张丰很大一部分给了天津卫,松江府等一带生活困苦的老百姓。

“张总兵真是活菩萨啊!”

“是啊,那老汤家,穷得都揭不开锅,眼看过年就成问题,张总兵派人上门送了几十斤粮食,还送了好几斤肉。”

“何止是老汤家,我们隔壁的那老丁,穷得差点野菜糊糊都喝不上了,张总兵也派人又是送粮食,又是送猪肉。”

“张总兵真是咱们老百姓的救星,好人啊!”

“老朽七十有三了,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从来没有见过像张总兵这样的好官啊!”

“……。”

临近过年,松江府不少老百姓热议,在这热议之中,充满了感激。

总兵府。

王朝勇正在向张丰汇报,“总兵大人,包括上海,青浦等县,一共慰问了两千三百零六户人家,发放粮食一千二百零九石,宰杀肥猪一百三十八头,羊……”

听王朝勇汇报完,张丰放心的点一点头,这么多东西发放下去,今年过年,松江府一带应该不会饿死一个人。

听完王朝勇的汇报,张丰对旁边的杨升海道:“老杨,分红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吗?”

杨升海道:“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绪,明天就开始给大家分红。”

明天是农历二十九,大年三十的前一天。

当初,东方纺织厂各大股东入股十几万两银子,肥皂厂发行股票四十万股,按照约定,半年分红一次,现在已经到年底,又是分红的时候。

这个时候,相信很多人都等不及了,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一些人肯定在眼巴巴的看着分红。

………

第九十六章分红前夕

丰泰布庄。

布庄内,和以前相比,有了不少的变化,只要是熟悉丰泰布庄的人一走进来就会发现这种变化。

布庄的变化,不是面积和规模大了,而是布匹的种类和花式更多,这些布匹,自然全部都是东方纺织厂出品。

不但有各式棉布,还有丝绸,还有麻纺织品等等,现在的东方纺织厂,不再只限于棉布,而是品种越来越多,甚至过完年之后,还将在松江府地区招数百人,以便于进一步扩大规模。

现在,不但在松江府有纺织工厂,在苏州府也有纺织工厂,这家纺织工厂以前自然是赵水泉的,不过现在已经成为张丰的,这家纺织工厂更大,将进行彻底改革。

这家纺织工厂的工人进行大换血,良莠不齐全部筛选一遍,留下真正有用的,不合格的全部淘汰,重新在苏州府地区招聘合格的工人进行补充。

纺织的管理人员张丰早就选好了,交给徐良益管理,至于这家纺织工厂的织机,纺纱机等将全部进行更换或升级。

待过完年之后,这家工厂将重新开工,这将是一家焕然一新的工厂。

有一点扯远了,言归正传,丰泰布庄内的布匹式样和花色多了很多,效益自然不错,赚了不少,郑丰泰平时甚至在想,当初自己是多么的明智,不然,哪里能赚这么多钱。

手中又有了闲钱,郑丰太将目光就放得比较远,心中已经决定,一定要紧跟张丰的步伐,张丰如果有下一家工厂,郑丰泰一定会大笔的投钱进去。

“哈哈,老郑,你这里看上去不错,赚了不少吧。”

“黄老板,你也差不多,也赚了不少。”

“哎呀,刘老板,孙老板,你们怎么都来了。”

丰泰布庄内,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来了好几位老板,这些老板全部都是经营布庄的,且全部都是东方纺织厂的股东。

大家都是老熟人,一番寒暄,郑丰泰邀请大家去后堂坐一坐,奉上热茶,一片热闹,聊着天,话题自然离不开生意上的事情。

布匹生意好,大家都赚了钱,气氛自然轻松,且很快就聊到了分红的事情上。

刘老板首先道:“老郑,听说明天就分要分红了,这次你能分不少吧!”

想道分红,郑丰泰心中就一阵高兴,笑着道:“老刘,你不要光只说我,你也将分不少银子。”

刘老板轻轻一摇头,一副可惜了神奇,“老郑,真羡慕你啊,当初你一口气入股三万两,而我只入了五千两,悔不该啊!”

当初入股东方纺织厂,这些股份现在完全成了大家眼中的摇钱树,每隔半年就分一次红,第一次分红就超过了一成,这些听说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