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368 >

第74章

大明1368-第74章

小说: 大明136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这八十名鬼兵队的老队员们是没有安排到这次行动当中的,但是苏择东见吕珍居然给出了两百匹马给自己了,那自己自然也需要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行为去响应。

 第一百二十三章:心思极恐的人

    苏择东认为,先不管对方是不是有心或者无心想让东振府邸为高邮城付出惨痛的代价,就从鬼兵队的素质而言,苏择东作为东振公司的总经理,作为聚义堂的堂主,对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蒙古人,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颗畏惧的心还有一副干瘦如柴的身体,则只要用法得当,战术和战法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和问题的情况之下,与蒙古人硬碰硬,并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苏择东也对刘振明和苏两三没日没夜地科研成功很是放心,他认为,既然关宁铁骑的成功是由士兵们系统的训练、强壮的体魄、将领正确的指挥以及相对先进的装备而形成的,并不是偶然。

    他们能够对抗甚至是完虐清朝的八旗军队,能够完胜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进攻,并有效地方法、策越抵御了后金的侵略,就证明这支队伍是绝对成功的。

    苏择东还曾经拿后金的军队战斗力与蒙古人做过对比,若是抛开战斗装备来说的话,元末的蒙古任何一支部队都绝对不是后金人即黑水靺鞨的女真人对手!

    苏择东还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元朝而言,也难以有真正能与后金的女真人对抗的部队,就算是忽必烈,对抗比其更加凶残,更加顽劣的努尔哈赤,他也只是如襁褓中的婴儿一样!

    这并不是夸张,而是就努尔哈赤那股劲来说,也就只有蒙古的成吉思汗铁木真能够真正的睥睨了!

    因为,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没有经历过被敌人包围、被亲戚背叛、被所有人看不起、冷眼的人,是绝对不会有那种拼了命的劲的。

    当然,要是只是一个亡命之徒没有任何的计谋和忍辱负重的心智话,也就是被逼急了狗要跳墙而已,同样难以成就大事。

    苏择东就要对后世狠劲,不能溺爱,要让他们吃苦头而言,他还真的佩服朱重八,他是个真正够狠的父亲。

    朱重八当上并坐稳了皇帝之后,他在治国方面的成就,苏择东没有做太多的研究,其结果是挺不错,百姓开心就行,他也没有任何的异议,而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还真有所发现。

    朱重八为了他的大明江山还真的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啊,不过,历史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他为了太子朱标的仕途和皇帝的位置,大量的杀害开国的功臣,制造了一起起骇人听闻的屠杀案件!

    苏择东就认为了,朱重八学的历史都是各个朝代,开国的吧,而且还有模有样地学起了刘邦、赵匡胤,所以做得比他们还彻底!

    就在这明眼人都认为朱元璋这是在为太子朱标的登基在做着准备的时候,苏择东在看书的时候,也有留意到,他对燕王朱棣的重视程度,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苏择东便得出了一个结论:

    朱重八的心思极恐!他所作所为是在逼朱棣造反!

    朱重八就是想让朱棣感受到恨,就是想让窥觑皇位,但是他觉得,让朱棣登基太早了,没有经过磨练就很不合适,所以一方面让他多受点苦头,多打些仗;而另一方面,朱重八就铲除了功臣!

    众所周知,开国的功臣大体是以武官为主的,而朱元璋这一铲除,就不得了了,把能打仗的都斩杀了,留了一些注重防守的、功劳不太大的人存活于世间,给他的子孙们用。

    那这样便助长了朱棣的内心那颗造反的心了。

    朱棣也是一个心思极恐的人,他知道他哥哥朱标的性格软弱,要抢他的天下易如反掌,也考虑到朱标的那几个儿子,所以作为叔叔的朱棣可没有对他那几个侄子朱允炆等人有好脸色!

    朱棣就是想让他们害怕,想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那副戾气和脾性,以此让他们从骨子里对他们对他产生畏惧。

    而且,当朱棣看到,就算他怎么欺负他的那几个侄子,他的父亲朱重八都没有削掉自己的官位,顶多就骂几句而已,他的野心就更大了!

    历史总是那么地巧合,就在这么不经意之间,朱重八不管是他自己愿不愿意,他就自编自导了一部叔叔夺了他自己侄儿天下的史诗级大剧!

    虽然这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并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苏择东在教育和远见上,还真的是佩服朱重八,对人心玩得那么透彻,又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鼓励他们反抗!

    苏择东也知道,这样片面的看问题是作为一个学者和专家所忌讳的,是一种不严谨的论调,但是后世的人,没有人愿意听真话的,因为真话难听,后世又没有太多的遭难,所以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听。

    不过,就这一支鬼兵队的实力而言,苏择东是有着十全的把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千多名蒙古先锋骑兵!

    既然努尔哈赤能够做得到,他苏择东及东振公司、聚义堂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创建出来的队伍也一定能做得到的,而且装备又如此先进,只是美中不足的是郑德峰的率兵作战经验不是那么地充足!

    鬼兵队上上下下又没有比郑德峰更加有声望,有更多的经验统兵的人了,这的确是苏择东在组建这一支鬼兵队的时候出现的一个重大缺憾,并没有搜罗到有统兵经历的。

    而他们当中虽然更多的是将门出身的,但多为家道落魄而逃离出元朝的军队体系的,有钱有势的,都跟项氏家族那般,各路势力通吃,就为了赚钱……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鬼兵队的前身即暗杀组的创立初心就是做好事,将天下落魄的商人,没有饭吃的打手、杀手集中在一块搞发展,苏行栋也是一个做生意不怎么亏本的人。

    苏行栋的真情上的投资也是恩及后代的,若是没有他的那些投资,苏择东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在高邮城立足。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组织,会有一天被用来抵挡住蒙古的骑兵,成功了,声势大造,名留青史,失败了,就很有可能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会再被任何人提起!

    苏择东想到,若苏行栋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他也不知道,这回事子孙的不幸,还是万幸吧!

    郑德峰就没有做堂主、大官的苏择东那么感性了,现在他所要面对的,所要考虑的,是蒙古的一个骑兵营一千多的人马的兵力,以及手上的两百多号人,怎么用,以及接下来的战斗怎么打的问题。

    在战争上,苏择东还真的帮不上郑德峰什么忙,就算是后世人,了解过一大堆关于战争的资料,但是还真的没有机会上过战场,所见到过的战争场面全是电脑中的游戏啊!

    而只要是没有实践过的,且目前还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任何人可以实践过古代的冷兵器战争,电视剧、游戏也都大多跟小说一样,属于在想象中所臆造出来的东西,可信度较低。

    当然,只要是臆想、臆造等思维层面上的东西,都要利弊、好坏之分,则其可信度还是要依据想象的严谨性、合理性来推敲。

    苏择东也是在后世中,看了几部小说,选取了当中比较可行的桥段,总结出:以骑兵对抗奇兵,要加强了对科技的要求以及鬼兵队队员们的骑术上的培训,则拉弓搭箭当然是其中少不了的训练科目!

    苏择东是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的战争,但在后世的时候,他便知道魂穿过来除了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说话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在学会在战场上存活下来,最好还要学会一门武艺。

    可没曾想到,苏择东一魂穿过来后,苏三两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武痴,这便少了让他花更多的时间去找高人,学习武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自然让一个在后世里只会吹牛、写书的文艺小青年,一下就变成了元末的武夫了,不光武力值得到了提升,脑袋和心态也需要作出些改变呢!

    所以,一到下午,与郑德峰及两百名鬼兵队的队员们来到吕珍军营领马的苏择东,一听说吕珍还要加派五百名骑兵助阵,且还听人说了五百名还是吕珍手下八千骑兵中,最拿得出手的兵马了!

    苏择东当机立断,改变原来想拿出两百名鬼兵队的队员们与一千多名蒙古人打打遭遇战的粗略想法,改为打歼灭战!

    郑德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领着几百号士兵上战场,且第一次就能带着至少七百人上到战场上与这个时代最为厉害的蒙古铁骑拼杀,这的确是令人兴奋、热血澎湃的事情,当然需要好好的计划一番!!

    等吕珍派来的那五百号骑兵的头头与郑德峰说完交接的事宜后,苏择东作为这一支七百多人的骑兵营的执行参谋,立即就现在最新战局、战事进行理性地分析后,决定将七百人分为前、中、后军。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郑德峰参军

    前、中、后军又依次进行上、中、下路的战略进攻部署。

    前军的中路军和下路军,作为详攻的部队,主要的任务是要求军中的士兵们将手中的弓箭全都射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蒙古骑兵的阵脚之后,再由上路军进行实际攻击,由上至下的冲击其阵营。

    中路军和下路军作为详攻的部队,暂定每个队中五十人,共计一百人,即在中路和下路,有一百号人使用弓箭完成详攻的任务,冲在最前面进宫的上路军也不能少于一百人,不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其具体的事宜例如人员的分配以及补给、装备等,就由郑德峰与吕珍派来的士官进行交接,即在人员的选定,装备的部署、选上等具体的方面,东振公司都会进行全力的配合。

    等前军进行完第一波进攻后,若敌人的反抗激烈或作战风格顽强的话,前军的上路部队便停止进攻,由前军的中路和后路部队加强掩护。

    当然,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具体地作战计划还是由战场上的长官做定夺。

    在分配大概的任务的时候,苏择东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即他一时间记不起古代的官职!

    临阵磨枪自然弊端百出,现在只有按照印象中的那些官职,进行任务的分配了。

    由于人数有限,骑兵营并不能设置将军一职位,而最高的长官为都尉,各个路的长官也只能是总兵一职位。

    苏择东虽然在魂穿之前做好了功课准备,但在后世的卧室里边一个人静静在研究书本上的东西,与现在临阵指挥则有很多的不同,所以他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各个武将的官职分配好来。

    只能记得一支古代军队里边的官职有着百什长、十什长等等,但宋代的只能依稀地记得有都尉、总兵以及提辖,而元朝只有万户,千户,百户,牌,就是没有听说过有营的制度。

    苏择东只好按照现在手上拥有的人员,将郑德峰设定为都尉,前、中、后军的长官设定为总兵,上、中、下路军的长官为提辖。

    索性苏择东不懂,郑德峰也不懂,由吕珍派来的士官是平民出身,对此也不是太懂,而在场能说上话的人,都只是知道谭震的官很大,吕珍的职位比他更大,谭震是将军,吕珍为大将军!

    不过苏择东倒觉得,嘿嘿,这便是够了,在一个军营之中,有一点想法的,还真的不需要纠结于一个营里边的编制,想来郑德峰的志向也不只是都尉这么简单,再怎么也要来个虎贲大将军嘛!

    苏择东也知道,现在说这些还是为时尚早,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将这一场高邮城的保卫战打好来,将第一炮给打响了!

    若第一轮进攻未能完成驱散、打乱蒙古骑兵阵营的任务,第二轮进攻就等前军上路的骑兵撤回来之后,中军的上、中、下的两百号人,立即按照第一轮进攻时候部署的状况,进行第二轮进攻。

    不过第二轮进攻与第一轮的详攻方式不同在于,第一轮的详攻是以弩、弓为主,东振公司制造的半生半熟的铁制弩、弓,足够穿破蒙古骑兵的冲击,而第二轮为了加强打击的力度,改为使用三眼火铳。

    原本,苏择东和郑德峰都是想用三眼火铳作为主兵器,按照明末将领的做法,采取三回合制,将军队也分为前、中、后三军,以此来减少装填的时间,就算不能对蒙古骑兵造成巨大的伤害。

    但是一声闷响就弄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蒙古骑兵,这对于敌人的心理定然是猛烈地打击。

    按照苏择东的想法看来,就关宁铁骑的打法,不能制胜也能恶心死对方。

    先不论关宁铁骑手中的三眼火铳是否真的被吹得那么厉害,又或者是被贬得那么没有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