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237章

重铸清华-第237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也不敢剿灭,只是一味磕头求饶。”
    “武大帅又吩咐亲兵,‘给我打,给我砸,这驿站如此狗眼看人低,想必也是不必在了!’实在是好威风好煞气,我瞧着不对,连忙和几个一起当差的人跪地求饶,说我那上官该死,还请大帅看在同在旗的,饶了他这次,免得户部脸上不好看。”
    “狗眼看人低的东西,”那个静静听着的年轻人听到到这里,喃喃自语,声音微不可闻,“活该如此。”
    众人都未曾亲眼见到如此事情,遥想武云迪跋扈嚣张,威风赫赫,带着亲兵砸了城南驿站的威风模样,无人不心驰神往,“到底是武大帅,别人是不敢如此的,”有个读书人点点头,脸上有些鄙夷,众人皆知他的意思是皇太后的妹夫才敢如此行事,那个中年文人哼了一声,朝着五爷拱手,“还请五爷继续说下去。”
    “砸的差不多了,武大帅也消了气,懒洋洋地叫人停手,‘你这样的人,就是在这里处置了你,太后也不会多说几句,碾死你如同碾死一只臭虫,’武大帅站了起来,一脚把我那已然被打的鼻青脸肿的上官踢出了们,‘从这里,一步一跪,跪到英烈祠里去给英烈赔罪,本座就饶了你这次。’说完就径直出门走了,只留下那伏在地上的我那上官。”
    如此轰轰烈烈,大家一时间都没说什么,全部震惊了,小二也领着茶壶一动不动地站在边上侧耳细听,过了良久,那个富翁才长长吐了一口气,之前饶舌的老者接着五爷的话茬说下去,“武大帅定下规矩,谁敢不尊,他也就立马一步一跪上了香山,又在忠烈祠跪到了半夜,这才让家人抬了回来,这算是捡回来了一条命,听到自己的差事丢了,这厮又在家大哭了一场,在家里卧床不起了,嗨,说起来自然是活该,太后早就下旨,要各地驿馆妥善安置英烈家人,这厮还敢如此行事,怪不得武大帅要打上门来,这话说的极是,‘若是他日我为国捐躯,我家夫人被你如此对待,’焉有不怒的理儿!。”(未完待续)
    ps:月票月票!

  ☆、三十二、杨柳依依(六)

“这事儿了了,嗨,我这里嘴巴倒是把事儿扯远了,因此这对母子来了驿站,上上下下哪里还敢怠慢,就把他们好好得安置下来,所幸是乡下人,质朴的紧,也不要东要西的,晌午的时候,宫里就来了旨意,这事儿,那就该三爷说了。”五爷连忙截下话头,灌了好几口茶,显然是渴极了。
    “五哥说的是,那一日我也见了的,宫里出来的旨意,原本五城兵马司是要去护卫的,到了城南驿站,还没空和五哥说上话,这旨意就说了,是道口谕,说赐柳王氏太后手书新词。”
    “所以此词应该称《蝶恋花》赠柳王氏?”那个中年文人惊讶极了,“如此柳家可要闻名海内了!”
    “是啊,那柳王氏倒是也颇懂文墨,当下谢恩展开读了起来,读到第一句就已经泣不成声,梗咽地读完全词,更是瘫倒在地上了。”那三回想那日,今个还是不禁动容,“太后实在是仁厚啊,不以柳王氏卑微而鄙夷之。”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那个面带愁色的年轻人喃喃自语,“这词哀恸入骨,却又霸气无比,实在是帝王手笔啊。”
    “是啊,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样的尾句,又脱离了以往游仙词的刻意悲惋,把这词提到了极高的层面,悼念先帝爷和为国捐躯英烈,又将长毛逆贼平定之事告知上苍。忠烈感动流下眼泪,化成亲朋大雨,妙妙妙!赠与忠烈之家。实在是名至实归!”那个中年文人连连击掌,称赞不已,“柳家得此佳作,必然流传百世!”
    五爷歇息够了,随即又说道,“这位爷说的没错,这柳指的就是柳家。这旨意来了之后,我们驿站更是不敢怠慢了。上上下下一定要服侍好这母子俩,几个人一合计,晚上也要派人坐更才是,我和另外一个人就一同坐更了。想不到。”五爷一拍大腿,“这晚上又让我遇到了一件奇事!”
    众人凝神闭气,听着听五爷的下文,“到了二更的时候儿,我们两个在廊下正是迷迷糊糊困倦的紧,突然听到了里头传来了柳王氏的哭声,我听到了险些魂飞魄散,莫非难不成是在这驿站受了委屈?若是如此,不用武大帅打上门来。我们几个自己就该抹脖子了!想到这节,我也不去顾及什么,连忙扑到门前。就准备进去问安了,这胆子小啊,这么些天,这么所见所闻,真的,生怕怠慢了这两位贵客。”
    “还没来得及敲门。这里头就传来了柳王氏那儿子,唤作柳亨的年轻人的喊声。‘娘,你就让儿子去从军吧!’我楞了一下,原本敲门的手停了下来,竖起耳朵凝神细听起来。”
    “柳王氏抽抽搭搭得哭了一会,才慢慢说道,语气却是极为坚决:‘你趁早死了这个心,你老子大哥都是死在战场上的,我就指望着你这个儿子给为娘养老送终,你若是有个好歹,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你老子,只要我还活着你就休想!’,柳亨急切得说道,‘娘,我知道,这事儿您一准不肯,可我这些日子没一宿睡的好,每夜里都梦见浑身带血的大哥和爹爹,愁眉苦脸的,可自从咱们从英烈祠下来,他们两个就是眉开眼笑得朝着我,就是不说话,浑身干干净净的,还穿着官服,’柳王氏惊呼,‘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个柳亨又诅咒发誓,‘这事儿儿子怎么敢欺瞒娘,这是太后娘娘和朝廷的恩典,我想了好几夜,实在是没有别的法子报答太后娘娘的,所幸自己个还认得字,身子也健壮,这才想着从军,报答太后娘娘的恩德!’”
    “那柳王氏沉默不语,长叹了一声,柳亨又连忙劝道,‘我也有两个小子了,这柳家的香火总是能继续下去,我也不愧对列祖列宗,有爹和大哥这样的英雄好汉,我就当不得吗?娘,你就让我去吧,爹和大哥在天上保佑着我,必然是不会有事的,娘您就放宽心,等着做诰命太太就是!’”
    茶馆内鸦雀无声,连原本记账的掌柜也停下了笔,毛笔在账本上滴开了一团巨大的墨迹都不曾察觉,那几个秀才原本是极为鄙夷当兵的,听到那五爷说着此事,不由自主地入迷了,那年轻人也放下了茶盏,凝神细听起来,五爷见到自家的话语如此引人入胜,越发得意起来,“柳王氏长叹一声,继续说道,‘我也不想当什么诰命太太,你若是能平平安安一辈子,那就是最好了,满天神佛,诸位菩萨,请保佑柳亨一辈子平安喜乐。。。。。。’如此反复念叨,我在门外听着都痴了。说来惭愧,我倒是偷听了这么久,”五爷微微有些不好意思,那个老者连忙宽慰,“五爷又不是想去偷听,只不过恰逢其会罢了,还请五爷继续说下去,那柳亨,”众人连忙跟着点头,“能不能去从军了?”
    “我就站在门外,门内点着一盏油灯,母子两人身影恍恍惚惚,过了许久,柳亨才继续说道,打断了柳王氏的念佛声,‘娘,你就让我去吧,我就呆在家里,这心里不舒坦,也活不了多久的!’说完室内就传来扑通一声,柳亨的身影低了下来,想必是跪在地上了,我只听见他喊道,‘娘,你就让我去吧!媳妇儿会孝敬您的,有了皇上亲手赐的金牌,家里肯定能过得好了,我一个人在外面也能安心打拼,就算将来儿子一不小心死了,为国捐躯了,也能入英烈祠,不会孤苦无依的!’说完室内就响起了连串的磕头声,柳王氏长时间地不语,过了一会,唱带着哭腔,说道,‘罢了罢了,留得住你,也留不住你的心,你去吧,你这个狠心的小子,为娘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了,你要报国,为娘也不敢拦你,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个,凡事不要逞强,想想为娘,想想你在家的妻儿,我们全家都在家里等着你,老天爷,他爹,你也要在天上好好保佑三儿!’说完两个人就抱头痛哭起来。”(未完待续)
    ps:。。。。。有柳某提督广东军事,时乱党日炽,欲谋柳提督,某日,提督骑马巡视三元里之时,逆匪持枪击中提督胸,提督标丁大骇,想提督必死也,忙扶起,提督安然无恙也,却潸然泪下,众人不解,连忙问之,提督曰:“此乃父兄在天庇佑某也!”胸前取出一面铜牌,弹壳深陷其中,提督又道:“此乃太后御赐父兄之英烈金牌,某从未离身,今日得脱大难,岂不是父兄庇佑之?”《国朝野史》

  ☆、三十二、杨柳依依(完)

众人唏嘘不已;那个中年文人也感动莫名,“原来还有这一节,实在是忠贞之家,这柳亨自然是好的,柳王氏所说的也未必没道理,是呀,父兄已然为国捐躯,留一个小儿子养老送终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儿,说到底,也不枉费了太后的手书!此词必然将成就千古佳话!”
    那个面带鄙夷之色的秀才脸色一正,接过了这个中年文人的话头,“奈何上下阕有转韵,实在是美中不足。”
    中年文人眉头微皱,看了那秀才一眼,“瑕不掩瑜,”中年文人就这么四个字一笔带过,复又说起,“想当年皇太后还是后宫嫔妃的时候,就已然有卜算子咏梅流传于世,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别人写梅只写自身高洁,没曾想太后居然能别出心裁,写出梅报春之意,这国朝,前有纳兰性德,如今又有太后,实在是我等文人幸事也。”
    那个秀才瘪瘪嘴,倒是也不多反驳什么,只是和自己的伴当一齐复又坐下,五爷也点点头,“我是听不太懂,但太后的诗句似乎也有激励的意思在里头,那一日晚上在驿站房外,我就下了决心,等我家的二小子过些年身子长大了,就让去从军!”
    众人钦佩不已,这五爷不仅直说自己做了偷听之事,更是如此表明心迹,果然是极为光明磊落的人,大家连连举手抱拳行礼,“五爷忠义!”“掌柜的,五爷今个的茶钱我包圆了!”
    五爷站了起来团团作揖,“多谢列位!”那三笑道,“五哥说的好啊。如今这四九城谁还能看不起当兵的?那些别的人,可值当太后皇上亲自行奠礼吗?我家的小子看上去文弱的很,不知道读书如何,若是日后强健些,读不起书。我也必然要他去当兵才是,且不说别的,如今的常四,可不是咱这茶馆最有出息的人了吗?”
    众人连连称是,那富翁也点头啧啧称奇,“如今常四爷可真是风生水起了。八里桥之后,擒了洋人的功劳,再加上旗人的身份,那一日拦轿之后,似乎名声上达天听了。武大帅也照顾地紧,如今正在丰台大营当着队正,威风得紧呢,这队正倒是没什么大的名堂,可是在健锐营,又是为国立下功劳的,那一日英烈祠祭祀,他也跟着去了。如今,好家伙,上赶着不少上三旗的贵女要排着队嫁给他呢!”
    那个老者摆摆手。“五爷,我倒是不赞同您这句话,这茶客里头,最有出息的,难道不应该是方老爷吗?”
    众人恍然大悟,“那自然是方老爷了。从内阁中书,到了御史台。如今成了乌衣台谏老爷,常四怕是不能比的。”
    “如今正在京察。方老爷在都察院怕是都不得空,准备着弹劾呢,呸,这些狗官,是该弹劾掉些!”
    那三听到茶客的话儿,点点头,接口说道,“旧年洋人入侵中国,太后娘娘留下来了,倒是有些官儿借着什么借口逃出了京师,前些日子太后议政王忙着同治爷登极的事儿,不得空,如今腾出手来,正好整治整治这些无用的狗官,”那三啐了一口,“连太后这个女子都比不上,这些废物!”
    那个面带忧色的年轻人无声得苦笑起来,有个读书人模样的听到这里,忍不住愤愤出言反击:“要知道先帝爷也是秋狝木兰的!”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所有人目瞪口呆,那个掌柜的再也忍不住,窜了出来,做了个四方揖,“我的爷,我的大爷,这儿可千万不能说这些东西啊,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啊。”
    五爷哈哈一笑,低头喝茶,那三默不作声,深深地望了一眼那个口出狂言的小子,却只是嗑着瓜子,也不说话,那个读书人说了这话,也知道自己个失言,也就连忙坐下喝茶不提,茶馆内一时间气氛凝滞了,。
    那个面带忧色的年轻人站了起来,朝着五爷那桌走了过去,微微拱手行礼,“这位爷请了。”
    五爷瞧见这个年轻人虽然衣着俭朴,可脸上流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也不敢怠慢,站了起来,回了一礼,“不敢当,您好。”说着就请那年轻人坐下,“不知道这位爷有何指教?”
    “五爷久在京中,必然是人头熟捻,消息灵通,在下要请教五爷一件事,可知兵部陈尚书近况如何?”
    “他老人家自然是极好的,”五爷接话说道,“先是操持这四九城的防务,顶住了洋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