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240章

明末工程师-第240章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兵们士气如虹,齐声大吼:“虎!”

  “虎!”

  “虎!”

  李植一挥手,大声喊道:“发兵西翼,支援西翼的友军!”

  一万四千虎贲师大军挥师西进,朝西翼的五万清军压去。

  清军西翼中军布置在一座高于地面的小丘上,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站在中军中,看着远处溃散的四万东翼大清兵,脸色发白。

  东翼溃了?这一战,打输了?

  很快,他们又看到了多铎的织金龙纛倒下,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只要多铎还活着,就不可能让大纛倒下。那大纛是全军的胆气所在,要靠它鼓舞士气收拢溃兵。织金龙纛倒下了,只说明一件事,就是多铎死了。

  多铎战死了?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多铎是他的异母弟。阿巴泰此战前听说明军十四万兵马中有李植的虎贲师,就感觉不妙。九万大清军,哪里打得过有李植的明军?此时看到东翼兵马全部溃败,看到多铎死在战场上,阿巴泰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这李植,当真是我大清的噩梦。

  济尔哈朗一刹那只觉得手脚发凉,东翼的大清兵垮了,多铎战死了,李植就要杀过来!自己这西翼的战线如何能维持?

  济尔哈朗看着眼前的战场,默然不语。

  阿巴泰睁开眼睛,大声说道:“郑亲王,如今只能撤兵了!”

  济尔哈朗咬着拇指,说道:“这样撤兵下去,要被明军追杀,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勇士。”

  阿巴泰单膝跪地,大声说道:“郑亲王,折损多少勇士也要撤下去。若是让李植包围过来,我们就撤不下去了!”

  济尔哈朗看着几里外的李植大军,叹了一口气。终于,他下定了决心,大声喊道:“鸣金!收兵!”

  五万清军正在战场上和七万明军浴血厮杀,苦苦鏖战,却突然听到了收兵的金声。清军们如坠云雾,一个个满脸的不解。

  但是清军军纪极严,违抗军令者必遭重罚。鞑子们听到金声,纷纷放弃眼前的明军,调头往来路退去。明军杀得眼红手热,哪里愿意放鞑子这样跑了?七万明军追着五万清军跑,死咬着不放。

  明军正追着,一支五千人的清军马甲兵挥舞重兵器,骑着战马杀进了明军阵列中,和明军死战在一起。清军的马甲兵战力出色,一个人对上两个明军也不吃亏。明军被这支马甲兵一拦,再无法去追逐其他逃跑的清军。

  四万多清军越跑越远,渐渐跑到了相对安全的距离之外。

  马甲兵和逐渐压上来的明军死战了一刻钟,被明军团团包围,死伤惨重,短短一刻钟就折了一千多人。看到时候差不多了,马甲兵们挥舞兵器突围而出,在明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也朝北方逃去。

  监军张若麒看着西翼逃跑的清军,脸上激动得血红一片,大声喊道:“督臣!西翼清军也逃了,此番我军大获全胜啊!”

  洪承畴放下手上的望远镜,缓缓说道:“此番确是大胜,不但杀伤东奴极多,而且更阵斩了东奴伪亲王多铎!圣上若是得知了这一战的结果,一定会龙颜大悦!”

  张若麒仿佛看到了自己升官发财的场景,哈哈大笑。

第四百六十四章 兴国侯


  二月二十二日,大笔山大捷的消息随着洪承畴的使者传入京城,整个京城沸腾了。? ?

  松锦大战是大决战,关乎大明国运。如果打赢了,则大明和鞑子的攻守之势要转换过来,清兵再也无法威胁大明。如果打输了,如果大明九边精兵全折在辽西,大明就再没有和大清决战的资本。那样一来,恐怕清军以后迟早要饮马黄河,大明支撑不了多少年。

  大明稍有见识的人,这些天都日夜关心着辽西的战况。前线的一举一动,都是后方百姓热议的话题。毕竟谁也不想大明战败灭亡,不想看到鞑子入主中原的情景。

  前段时间兴国伯在笔架岗和何家坳的两场小胜,都让京城的百姓们十分兴奋。京城的百姓们把胜利的消息奔走相告,都说有了兴国伯,此番决战我大明胜率大增,恐怕要赢下此次决战。而等和把兴国伯的两场胜仗登载出来后,天津和山东的百姓们也得知了前线的喜讯,一个个喜气洋洋,都觉得松锦大战我大明要胜。

  而大笔山大捷的消息,则让这种兴奋达到了一个**。

  洪承畴的使者日驰三百里,将捷报送到了京城。使者一入京城,敏感的京城百姓就看出来了这是辽西来的使者。三名使者的快马一驰入安定门,就有百姓追着使者跑。

  看到后面追着使者跑的队伍,马路前面的百姓不敢阻拦道路,却也一个个追着使者跑了起来。最后在京城内形成几百人追逐使者的奇观。心焦的百姓们朝使者大声叫嚷:“将军,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赢了还是输了?”

  使者头也不回,策马往皇城中驰骋而去,大声喊道:“打赢了!”

  百姓们一个个喜上眉梢,又有人大声追问道:“斩了多少鞑子?”

  “兴国伯杀了几多?”

  使者大声喊道:“王师擒斩清军一万一千。兴国伯擒斩九千!兴国伯阵斩鞑子亲王多铎!”

  两边的百姓们听到这话,一下子就欢喜地炸开了。他们大声把使者的话传了出去:“打赢啦!打赢啦!王师擒斩清军一万一千,兴国伯擒斩九千!兴国伯阵斩鞑子亲王多铎!”

  使者策马行到前面,前面街道上的百姓像是潮水一样把道路让开。前面的百姓没有听到消息,又一次大声问道:“将军,王师打赢了?”

  使者策马疾驰,再次大声喊道:“王师擒斩清军一万一千。兴国伯擒斩九千!兴国伯阵斩鞑子亲王多铎!”

  得到消息的京城百姓们欢欣鼓舞,大声喊叫着,把胜利的捷报一个接一个地传了出去。消息像是长了翅膀,飞地在京城传播。家家户户的百姓们都打开了房门、窗户,听兴奋的消息灵通者在大街小巷奔走喊叫:

  “打赢啦!大笔山一战,王师擒斩清军一万一千,兴国伯独斩九千!兴国伯阵斩鞑子亲王多铎!”

  打赢了,我大明打赢了。

  残害大明百姓的鞑子惨败,王师摧枯拉朽攻到了松山,擒斩一万多鞑子级,解围锦州指日可待。鞑子受到重创,再没有破关而入的气势。华夏衣冠眼看就要保住,百姓们不需要胡服左衽,削为奴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高兴的事情吗?

  京城的百姓们载歌载舞,不少人竟自地聚集到了皇城承天门前,朝天子所在的北方磕头行礼。磕着磕着,百姓们突然高喊万岁起来。承天门前几千百姓的喊声山呼海啸,传到了几里之外。

  紫禁城内,天子朱由检正在皇极殿举办朝会,却听到殿外传来一阵阵喧嚣声。隐隐约约,天子似乎听到那是几千人在齐喊万岁。

  朱由检正在疑虑,却看到一个小太监从殿外跑了进来。

  小太监跑得一头的汗,显得十分焦急,他在百余文官的注视中跑到了朝堂中间,跪在御座之前大声喊道:“圣上,松山大捷,洪承畴捷报传到!”

  朱由检脸上一喜,大声说道:“传使者殿上宣捷!”

  小太监跑了出去,没多久,洪承畴从辽西派来的三个使者就步入了殿内。三人拜倒在御座前,刚要喊万岁,就听到天子朱由检大声说道:“免礼,将捷报读来!”

  三个使者站了起来,打开了洪承畴和张若麒联名来的捷报:“赖圣上天威,祖宗洪福,王师在大笔山大败东奴,阵斩东奴伪豫亲王多铎,擒斩东奴级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一级。。。”

  洪承畴上来就说明了此战的战绩,听得朱由检喜上眉梢。擒斩东奴亲王,这是萨尔浒之战以来大明不曾有的武功。杀敌一万多,更是妥妥的大捷。有这场大捷,恐怕解围锦州赶走鞑子只在朝夕之间。

  洪承畴先写了总体擒获,又在捷报中将战场上的情况细细道来:

  “。。。五万大军大溃之际,兴国伯临危受命,以一万五千人之虎贲师大战东奴东翼四万大军。鏖战一刻,兴国伯击溃东奴兵马,擒斩级九千一百三十三级。东奴溃亡之际,兴国伯架起红夷大炮,炮轰东奴中军,阵毙东奴伪豫亲王多铎!”

  听到使者的奏捷,百官们对视了一阵。

  杀敌一万多,阵斩东奴亲王,这是大捷啊。大明朝屋漏偏逢连夜雨,风雨飘摇之际,却打出了这样的大捷,当真是可喜可贺。大家都是大明这条船上的人,听到船只没有翻覆之危,大家都高兴。

  李植在前线厮杀立功,天子朱由检则有运筹帷幄的功劳,这一次胜仗,是属于天子和李植的。

  等报捷的使者念完了洪承畴的捷报,百官们齐齐跪倒在朝堂上,高声大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到跪在地上高唱万岁的百官,朱由检哈哈大笑。他这时才明白,皇城外面传来的那些“万岁”呼声是怎么回事。

  他站了起来,在御座前面来回走了几步,大声说道:“兴国伯李植英武雄悍,屡立大功。援锦二月,李植已经擒斩东奴一万五千,不可不赏!”

  朱由检一甩龙袍长袖,大声说道:“朕封李植为侯爵,便名兴国侯!”8



第四百六十五章 典礼


  二月二十八日,太子朱慈烺、吏部尚书郑三俊和礼部尚书贺世寿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人员赶到了大笔山前线,带来了升赏有功之士的圣旨和赏赐。

  这次大笔山之战斩获很多,天子龙颜大悦,给出的升赏很重,涉及人数很多。尤其是李植,这次升为了侯爵。

  侯爵的册封仪式本该在紫禁城中隆重举行,但如今前线战事未完,李植作为中流砥柱不能轻离前线。所以朱由检派太子亲至前线,携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到前线来给李植册封,并给诸将升赏。

  洪承畴的中军大帐中,首先接受圣旨的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笔架岗、何家坳和大笔山连番大胜,洪承畴有运筹帷幄之功。洪承畴本是太子太师,这一次大胜后,天子给他加了太子太傅的官衔。

  洪承畴特意穿上了自己的蟒袍接旨。

  吏部尚书郑三俊宣读圣旨,洪承畴十分激动,跪地磕头,匍匐接旨。

  十四岁的太子朱慈烺站在金扇等太子仪仗之下,站在大帐一旁,对洪承畴微微点头。洪承畴心情激动,又跪下朝太子磕了一个头。

  其次升赏的是宣府总兵杨国柱。杨国柱此役中在西翼杀贼,颇有斩获,天子升杨国柱为左都督。

  大笔山一战中,西翼的明军对阵清军不落下风,在西翼战斗的吴三桂、王廷臣和马科也都有斩获,这些人一一受到封赏,都是加半阶官位。

  这些武官在太子面前都有些紧张,一个个鞠躬前行,匍匐跪拜。

  东翼作战的三个总兵和攻山的曹变蛟没有什么功劳,只能看其他武官升赏,一脸的不甘。

  武官们受赏完毕,监军张若麒也上去受赏,他做监军有功,升了一阶官职,升为左佥都御史。

  最后才是这次升赏的重头戏,册封李植为兴国候。

  典礼一开始,太子朱慈烺就迈步走到了大帐中央,代表天子威仪立在正中。吏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立在太子两侧,操作册封典礼。五十个锦衣卫大汉将军站满了中军营帐,手按绣春刀,威风凛凛。十个太监举着各色赏赐物品,站在两位尚书身后。

  四个小宦官举着托盘站在李植身后,准备为他接下各种赏赐。

  总督洪承畴、监军张若麒和八个总兵站在大帐下方的两侧,见证这一盛典。十人对李植一脸的羡慕嫉妒,李植年仅二十七岁就受封侯爵,如何不让人艳羡。这样的爵位,众人奋斗到老也是摸不到边的。

  不过李植的战功却是摆在那里,众人虽然羡慕,也是口服心服。

  郑三俊举起圣旨,大声唱颂:“兴国伯,太子太傅,左都督,天津总兵官李植何在?”

  李植大声答道:“臣李植在!”

  郑三俊喊道:“太子代天子驾临,李植拜!”

  李植跪倒在地,朝太子朱慈烺跪拜行礼。

  等李植站了起来,朱慈烺笑了笑,朝李植点了点头。一个鸿胪寺官员走了上来,举着圣旨大声唱道:“兴国伯李植为国效力,南征北讨屡立战功,宜加爵赏。朕策封李植为兴国候,食禄三千石,世袭罔替。愿卿不负朕望,再为国立功。”

  按照礼制,李植此时要谦让两次。他拱手说道:“臣李植屡获升赏,受封太快,恐受人非议,不敢受封。”

  太子朱慈烺笑道:“尔南征北战,立功卓著。出山海关二月,已擒斩东奴首级一万五千,海内皆知。尔受赏侯爵,名至实归,有德者不敢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