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明 >

第36章

晚明-第36章

小说: 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买些地,买几个丫鬟家奴,每天伺候着老子,不出来了。”

    秦律方有点不好意思,呐呐道:“那,那我也。。。”

    “秦兄弟不必担心,这事看你自己意愿,愿意跟着我,不出海也可做其他事。若是愿意出海,我也用得着秦兄弟这样的勇士。宁大哥你回乡也挺好,但日后若有困难,找到我陈新,我绝不推辞,都是共过生死的兄弟,不要客气。”

    “我老宁除了服大当家,就只服你陈账房,大当家那是豪杰,咱服他,陈账房你是文武双全,做事公道,又不嫌弃人,我服你,老宁要是脚没断,铁定跟着你干。现在就不给你添麻烦了。我老家在临清,下船时我把地址告诉你,来了临清就找我老宁。”

    “好,一定,那秦兄弟你老家又是哪里的?”陈新又转过来问秦律方。

    宁承也不等秦律方,就抢答道:“他哪还有啥老家,他老家辽东凤凰城的,早成了鞑子窝了。”

    陈新好奇道:“原来秦兄弟也是辽东来的,我有几个小兄弟也是,都在天津,你们倒是可以亲近亲近。”

    秦律方有点委屈的往北方看了一眼,又看看在调整风帆的朱国斌,对两人说道:“那又不是我丢给鞑子的,朱哥还不是辽东逃出来的,我和他都是自己扎了个木筏浮海出来,被赵当家救起来,咱们原先老想着打回老家去,后来广宁一丢,再连辽西都差点丢了,大伙都焉了。今年听说朝鲜也被打下来了,这老家恐怕真回不去了。”

    宁承不屑道:“老子就不信那鞑子那么厉害,老宁我要是没断腿,非要去砍一个鞑子脑袋回来看看,你们他娘的辽东几百万汉人,打不过鞑子几万人,你们咋打的。”

    “我,我。。。”秦律方半天说不出来,这几百万人又不归他管,宁承老冲自己发什么火。

    陈新看秦律方委屈的表情,拍拍他肩,安慰他道:“秦兄弟别多想,宁大哥也是心直口快,咱总有打回去那一天的。若是你没有其他去处,便跟我一起去天津,你也有银子旁身,在我家附近买个院子住下来,住我那里也行,我那里有你几个小老乡,平日间也好照料到你。”

    秦律方听了,很快便忘了刚才的不快,高兴道:“那我就跟着陈哥,我信得过你,你是好人。我还有一只手,我可以干活,不用人照料。”

    “好人,是的,我是好人。”陈新一脸亲和的微笑。

    ---------------------------------------------------------------------

    两日后,两艘船到达登州(现烟台)附近。上次路过并未停留,这次却要把银子交回,必须停下了。

    登州位于山东北端,自明初便是向辽东运送军需的重要港口,因战略位置重要,由州升为府。登州城池周九里,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城门四个,水门三个,四个城门皆设瓮城,最大不同是,在城北建有水城,即宋代之刀鱼寨,洪武九年设登州卫后,为方便海船运送辽东军需,在城北挖土筑城,倭乱时改名为备倭城。天启元年为应对后金崛起,于六月增设登莱巡抚,总理征东军务,驻地就在登州,首任巡抚为陶郎先,东江设镇之后,加巡抚东江。是明朝廷控制辽海和维持东江镇的重要枢纽。

    登州附近水师船只众多,不久便碰到一艘明军的鸟船,福船悬挂着登州海防道的官旗,鸟船只是慢慢靠近,没有其他有敌意的动作。

    陈新看到福船下了锚,随即放下一艘柴水船往鸟船过去,船上似乎便是宋闻贤。过了一会,柴水船又返回来,却是往朱印船开来。陈新远远便看到宋闻贤脸色阴沉,心中不由悬了起来。

    “陈兄弟,李大人卸任了,转任南京户部右侍郎,现在的巡抚是孙国桢。(注1)”

    宋闻贤一登船就把陈新拉到一边,低声告诉陈新这个消息,陈新看宋闻贤这幅哭丧脸,估计他便是那李大人的幕士,现今老板换了,他这个高级白领当然有点危险。出海时已经是五月十五,估计这李大人没来得及通知宋闻贤,否则他定然是马上变卖货物,不会再拖这么一个多月。

    陈新对这两个大人都是一无所知,但既然自己不知道,以后就肯定不会是大佬,他试探着说道:“那,要不咱们把这福船的银子拉着跑了。”

    “那怎么能行,这鸟船就在旁边,都是钟大人手下,再说,我全家老小都在登州,又如何跑得掉。”

    陈新摸摸鼻子,压下自己心中的贪念,问道:“那李大人现今走了没有?”

    “走了,留了几个家人,还等着把银子收回去,他倒是好,走了还收银子,我却不愿跟他去南直隶,孙大人我也不认识,也罢,有这次赚的,便做个富家翁。”

    陈新看他样子,其实还是热衷权势的,否则以他此次将近两万两的收入,作个富绅绰绰有余。他看看鸟船道:“那鸟船上是谁的人?”

    “钟大人的。”

    “钟大人现在听谁的?”

    “当然是新的巡抚孙大人。”

    “李大人有多少货款?”

    宋闻贤无力的回道:“李大人便是账簿上的甲先生,他的货你都知道。”

    “那现在便是三万五千两,宋先生,你看这样如何,把本钱一万七千两还给李大人,赚来的一万八千两。。。”

    宋闻贤眼睛一亮“赚来的银子给孙大人,如此也不至于得罪李大人太过,孙大人这边也有了晋身之阶。”

    ----------------------------------------------------------

    注1:李嵩,天启五年十二月任登莱巡抚,天启七年五月转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接任者为孙国桢。

 第三十九章 权钱交易

    这李嵩人走茶凉,能拿回本钱该算不错了,但孙国桢这边未必需要送这么多,陈新本来打算说送个八千两,两人再私分剩余一万两,自己至少多挣个三四千两。哪知这宋闻贤居然要全送。

    一万八千两的晋身之阶,送礼给内阁大学士三五千两也够了,如果只是求一个幕僚或吏职,哪用得着这么多银子,钱谦益出两万买状元,他倒好,买个幕士一万八。

    宋闻贤看陈新样子,以为他怀疑自己要独吞钱款,忙解释道:“我送他这份大礼,不过是为以后能在登州附近通行,否则咱们在天津采买装货,万一被拦截,损失就大了,为兄自己也不过图一个幕士,好日日接近各位大人,打通关节。正好陈兄弟也在,要不就把你官身的事一起办了。”

    陈新听了没有说话,在天津采买,货物都是经大运河运来,一路上钞关就是六个,加上运费、工资和转手利润,比产地贵不少,最好的方法是从江南直接购货走海运去日本,但舟山群岛海盗众多,风险不小,不是有条船就能在南方做海贸的,自己现在本小力弱,还是在北方赚点小钱算了。这样的话就需要这几位大人提供方便,不过他还是觉得一万八千两太贵。

    “赵东家当年为何要跟几位大人合作,按说利润这么高,他只要送些银子给水师的人就可以了,不需要让几位大人搀和进来,让出这么多份额。”

    “陈兄弟你就不知了,那赵东家天启五年时被水师拦截,杀了军船上许多兵士,结果他船上的财副怕受连累,向另外一伙盗贼出卖了赵东家停船的河湾,结果把赵东家独子给杀了,货也被抢走,后来赵当家便找人寻到钟大人那里,说只要帮他剿灭那帮盗贼并拿回货物,就帮钟大人他们赚钱。是这样来的,钟大人李大人都是没出一分银子,最先的本钱都是从赵东家那里分来的。”

    陈新听了才知道赵东家跟这几位大人如此关系,宋闻贤又接着道:“这还不算,后来钟大人尝了甜头,觉得不够放心,把韩斌和黑炮几人的家眷也弄到了这登州城里,赵当家住在天津,他也跟我摆谈过,只说年纪大了,想安生下来,让家眷呆在天津也好,反正赚的银子也够用了。”

    陈新点点头,看来这碗饭还真不易吃,黑炮等人的家眷还在人家手上,原来让的份额太大,自己也很难争取。李嵩原来是白拿的银子,要是依自己,一文钱也不给他,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这李嵩最后会当个什么官,万一当个阁老、尚书什么的,到时候收拾自己易如反掌,崇祯一朝光阁老就换了五十个,陈新也根本就不知道几个名字。权衡一下之后,还是不要心太黑,该孝敬的就孝敬好了,不过银子花了自己也要拿点利息。

    他想一会,对宋闻贤道:“宋先生,那孙巡抚新来,并不知原先李大人份额多少,这一万八送出去,可别让他起了更大的心思。再说李大人一任不过一年多,万一这孙大人也是一年多,岂不亏得慌,倒是那钟大人,他熟知海商情形,瞒骗不过,不如。。。。。。”

    ----------------------------------------------------------------------------

    鸟船穿过半月湾,向水城的水门开去,登州水城城周三里,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一尺,万历年间包砖,水城北方临海,西北跨山,东南濒河,南北各有一门,过水门可以直通辽海,后来的孔有德这群汉奸便是从此处逃走的,但现在他们还在辽东钻老林子,跟以后的老板干得不死不休。

    水门两侧城墙各有数门火炮,西面城墙沿着丹崖山蜿蜒而上,丹崖山顶便矗立着著名的蓬莱阁,蓬莱阁踞山面海,气势宏伟,景色极佳,是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因海上经常出现海市蜃楼,而被称为蓬莱仙境,传说中八仙过海、徐福东渡就是在此处。

    但宋闻贤和陈新都无暇欣赏,两人心中各有所思,现在是下午,陈新和宋闻贤搭坐鸟船准备进登州,首先要找的便是登州海防道钟大人。

    “陈兄弟,凡沿海处不设兵备道,由海防道管兵备之事,你以后投了官身,也是求得着他的。”

    “是,多谢宋兄指点,此事若成,日后请教宋兄之事更多。”

    “无妨的。”宋闻贤眉头还是微微皱起,显然还在担忧没了依靠。

    很快鸟船便进入水门,其中一个宽阔内港,停泊了十多艘军船,岸上人来人往,挑工如蚁,四面城墙环绕,旌旗飞扬。陈新看了岸上一队行走的官军,多少有些雄壮气势,服装和面色也比蓟州和天津要好。

    “宋兄,登州的兵士似乎比天津还强一些。”

    “确实,登州北临辽东,由此至旅顺顺风时一日可达,当年辽沈失陷之时,浮海而来的辽东汉人不计其数,有些没有船的,便自己扎木筏或直接抱根大木就出海,好多人死在海上,到了的也不少,是以登州辽民甚多,辽人体格壮实,臂力过人,对建奴又有国恨家仇,原本就是不错的兵员。你看船上的朱国斌,便是当日浮海而来,半道被大当家救下的。”

    “难怪如此。”

    “哎,陈兄弟你或许不知,戚少保(戚继光)便是登州人,早年袭替登州卫指挥佥事,后来才调去浙江备倭。要是如今戚少保还在,又岂容建奴跳梁。”

    “原来戚少保是登州人。”陈新对戚继光是真心佩服的,此人不但建立了威震天下的戚家军,还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书,已经具有近代军事操典的雏形,本人更是武功强横,一生南征北战,总能根据不同的形势制定不同的军事策略并取得胜利,以军事天才形容毫不为过,陈新每次想到戚家军一夜疾行一百一十里山路奔袭台州,便热血沸腾,那该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说话间鸟船靠到岸边,放下跳板,两人跟着一名明军把总,往海防道衙门走去,宋闻贤告诉陈新,那便是钟大人的官署。官署门口两边各站两名士兵,把总去找人通报时,两人在门口等着,回报的人一会便回来,领了两人进去。

    陈新跟在宋闻贤背后,刚走到二堂门口,一个豪爽的声音便传了出来:“道石你可算回来了,这些日子叫我日夜担心,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新从宋闻贤背后探出头一看,面前一个方面阔耳的高大官员,也留了一副美髯,身穿红色官服,胸前一个云鹤图案的补子,头戴乌纱帽,脚穿官靴,腰间系了一个革带,一脸的喜悦之情。给陈新的印象便是颇有领导气质。

    “道石见过钟大人,累钟大人费心,此行都还顺利,只是途中偶遇海寇,赵海明为保船货,却不幸身故。”陈新直到此时才知道赵东家名叫赵海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