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明 >

第269章

晚明-第269章

小说: 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出现一个无法控制的怪兽,而一旦把这头怪兽放出,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刘民有心中也一点没有底,所以他只能先把它定位在商业资本,把金融和生产留在了这个体系外。

    周来福是原来的商社总管,但现在模式的改变,以周来福的能力可能无法操控,特别是他性格太过温和。陈新和刘民有考虑再三,将王二丫调离烟厂,担任商社的副总管。

    陈新本人则忙着战后整训,各部都在总结登州和旅顺作战的经验,对训练大纲进行调整,新的武器需要测试,八磅炮需要在营级设立新的编制。随着三极动员体制设定,战兵需要加强外线机动力,专用辎重营需要扩大,并装备载重更大的马车,整个文登体系内,需要统一马车制式,做到军民共用,平日可以运送客货,一经动员立刻能转为军用。临时辎重营则需要搭建架子部队,其中的军官为常备,紧急动员民兵后要能立即出动,屯堡农兵体系也需要改进。而更主要的是,需要按总结出的经验,重新制定营级编制,让每个营和千总部都具有单独的作战能力,在指挥上会更加灵活。

    诸事繁杂,人人都有事情在忙,文登内部的机构和人事调整一时没有精力完成,而张大会在月底送来情报,文登的议功已经定下,收复金州的战功在大凌河惨败的背景下,被朝廷放大了效果,邸报上大肆进行了宣传,镇压孔有德和李九成的效果,则被弱化了,崇祯不希望一场内乱太过引人注目。

    陈新关心的,就是王廷试报上去议功的职位,王廷试在登州镇议设正兵一营,归登镇总兵直领,兵额五千,总兵不用说就是陈新;另设左右两协,左协驻金州,设副总兵一名,即朱国兵,左协辖奇兵、援兵、游兵各一营,奇兵营归朱国斌直领,游兵则单设一游击,用于往来救援,游击为郑三虎,援兵营的参将则是王廷试的人,陈新甚至没有去打听到底是谁。右协负责登莱防务,也设副总兵一名,辖奇兵、援兵、游兵各一营,副总兵卢传宗直领,驻扎镇城,文登援兵营参将代正刚驻扎文登,右协游兵营游击王长福驻扎平度州。加上即墨营还有一个守备,报的则是范守业。

    登州镇大多是陈新原文登所部,其他人也没有办法来争,包括山东那边的人马,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战绩。他唯一就是担心朝廷又搞制衡那一套,否定几个职位,对他的布局多少会有影响。

    耿仲明所部没有改为奇兵营,而是继续作为标兵中营。吕直原本想单设一个奇兵营,归入监军管辖,但王廷试以耿部是戴罪立功,毕竟曾经在登州杀掠,一旦把耿仲明升职,朝中御史可能会再次爆发,王廷试和吕直都会很被动。

    所以吕直最后只得放弃这个打算,并且给耿仲明做了解释,让耿仲明不要多心。耿仲明其实是登州最尴尬的一个角色,他属于巡抚标营,顶头上司是王廷试,但他又是投靠的吕直,加上陈新这个事实上的老大,他必须在三人之间小心的走着钢丝,任何一方都不敢得罪。

    陈新叫他打哪里的闻香教,他就去打哪里,抢了东西回来分成四份,给三位大人各分一份,自己再留下一份,但陈新每次都没收,那一份就入了耿仲明的私人腰包。

    从待遇来说还是不错的,耿仲明在登州之乱中抢了个够,王秉忠那里还黑吃黑搞了一笔,他回到登州就给几个上官分润了不少。现在来看,至少留任原职是没有问题的。他自从见识了文登的战力后,觉得职位低一些更好,免得哪天被王廷试或吕直作为对抗陈新的砝码,那时候才有他苦的。心中完全没有其他想法,只盼着能安生的在登州混日子。

    好在现在三方都比较和谐,耿仲明不用在中间左右为难,陈新还让他准备在各地设卡收税,虽然他只是出兵守路,收钱的人不是他的,但陈新答应给他一份分成,看来会有一段好日子过。

    王廷试在左协留了一个援兵营参将,安插了一个自己人,他的巡抚标营分设三营,还有两营参将空缺,现在兵更少,原来的标营兵要么作乱,要么就被吕直捷足先登,收入了水营那边。王廷试只得从东江镇和其他镇打主意,中营的耿仲明摆明是吕直的人,他必须控制住另外两个营头,才有在登州的话语权。而吕直控制了水营和中营,也没有再争左右营。

    到了下旬,陈新依旧没有时间回去看他的儿子,赵香也不愿此时去一片废墟的登州,只让菊香过来照顾陈新起居。

    四月二十五日,朝廷的任命终于到达登州,王廷试所报升迁全部准许。陈新终于吞下了整个登州战役的最后一个战果,按照朝廷定制,实授的游击以上任命都需要到京师领取文牒告身和旗牌,并殿见皇帝。所以除了在前线的朱国斌和郑三虎,包括耿仲明这个戴罪的在内,都要到京师办理手续,即便陈新极不愿意,也只能跑这一趟。王廷试同样也要去京师,去吏部办理他自己的正式手续。

    接到任命后,为了减少京师之行的麻烦,陈新就通知莫怀文近期不要在平度州搞得太过激烈。四天后,他等到了从旅顺赶回的宋闻贤,陈新和王廷试商量后,决定这次走陆路去天津,这样速度更可控一些,随行的还有耿仲明、卢传宗、代征刚和王长福。一行人在三十名中军卫队护卫下,出发往京师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四章 对立

    第二日陈新和王廷试便到了莱州,莱州府的府治是掖县。要说这个知府挺厉害,他叫做朱万年,这里没有被孔有德所部攻陷,因为朱万年很有一套,组织能力十分强悍。

    他要求按全城街巷为单位,全城大查奸细,每十家为一牌,街坊中的缙绅乡老带头入户清查造册,漏一人连坐十家。辽东口音者要么被抓要么被遣散出城。连吴坚忠这样的凶悍之徒最后也只能落荒而逃。

    跟登州比起来,朱万年组织能力更强,绝不是乱打一气,不但城防上物资充足,连奸细防火都考虑到了,每家户前必须设大水缸一个,每牌十户备麻搭五把火钩五把,没牌失火只能本牌互救,其余来救援者按奸细论处。全城编牌完毕后,民户每户出壮丁一人,再把城碟编号,将壮丁划分到对应城碟固守,并造册记录在案,职责十分清楚。

    大户则出粮出钱,因为新城等地的惨状,大户缙绅踊跃捐款。知府筹集到了足够的钱粮。有了物资的激励,又是保卫自己的家园,莱州众志成城,李九成变乱后两次从城外过,都只能知难而退。

    历史上的这个朱万年,面对上万的登州叛军坚守了数月,孔有德还运来几门红夷炮,也对莱州无可奈何。城中不仅守得很稳,还不断缒人下城偷袭,给了叛军不小的杀伤。

    李九成不学好的,跟着建奴学围城。一直围到七月七日也没打下来。最后李九成又玩招抚的花招,巡抚谢琏贪功心切。带着朱万年出城去受降,一出去就被抓了,叛军把朱万年押到城下喊话,胁迫城头开门,朱万年反而让那些百姓好好守城,不可上当,最后被杀死了。

    百姓感于此人的恩情,一直坚守城池。叛军到最后也没能攻克莱州,并在朝廷大军到来后撤走,围城时间长达六个半月。后来就留下了“铁打的莱州、纸糊的登州”说法。

    朱万年不算是个知名人物,陈新前世从未听过他的事迹,也不知道自己事实上是救了朱万年一命。陈新所知道的就是莱州府附近仍是缙绅的地盘,是缙绅最稳固的据点。

    陈新以前不太在莱州活动,与这个知府关系平平。这次因为莱州城防坚固。李九成等人稍稍一试,便知不可攻克,转而抢掠了附近乡间,大多数大户和缙绅都躲过一劫,当地生态与以前并无不同,文登营找不到多少漏洞可钻。虽然莱州的攻防远远没有历史上惨烈。但朱万年这次在危机时候表现不俗,也算守城有功,在莱州的威望如日中天,与平度失守的罪责功过相抵,留任原职。

    外务司三月来拜访了一次。朱万年倒也见了,但并不太把陈新的人当回事。只是按照官场规矩的客气了一下。

    到了四月开始大规模的设立屯堡后,登州乡间很多缙绅遭到打击,他们中有不少人和莱州这边有姻亲或世交,纷纷往莱州投靠亲友,以避过风头。

    而越来越多文登的屯户到达平度州,第一批设好的屯堡开始吸收当地佃户入堡,大有一口吞并平度的架势,莱州乡间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发觉了不妥的莱州府乡绅凑了份子,集体向知府请愿,请知府为莱州百姓做主。朱万年虽然打仗不错,人也十分忠义,但该收的是照样收,收完就得办事。

    他也知道王廷试和陈新的关系,陈新又是才立了大功。并没有上来就做绝,先给王廷试上书,请王廷试约束文登营和耿仲明所部辽兵,并暗示会直接上疏弹劾。

    今日陈新和王廷试从这里过,朱万年是王廷试的下属,接待是必需的,而且王廷试也需要逗留一下,以免人误认为他对这个属下不满。

    王廷试一行在掖县城北的五里铺见到了朱万年,他穿着四品的文官服,斯斯文文的样子,在五里铺的凉亭中专程前来迎接上官,随行的还有一众缙绅,其中很多曾是各级官吏,如今退养乡间的,部分人更与王廷试认识。

    陈新看到那群官员后,便早早下马,把马交给海狗子,自己也避让到路边。留下王廷试一个人往那群官员迎去。

    跟在朱万年站在原地躬身道:“下官莱州知府朱万年,参见都爷。”

    朱万年并不下跪,明代的跪礼不是随便行的,部司的下级见上司禀事,是需要跪的。但没有从属关系的官员之间,品秩相差四等才需要行跪礼,没事的话是可以不跪的,拜一下就可以了,除非你正好有事要说,才需要行跪礼。

    按明会典的制度,守令官见巡按、御史不行跪礼,嘉靖八年又专门下旨,知府见巡按和御史不得行跪礼,王廷试虽是巡抚,实官却是督察院的御史。所以朱万年不跪他是完全说得过去,也符合朝廷定制。

    当然明末之时什么制度都可能被改得面目全非,明初品级相同文武同行,受礼的时候是武官在中间,现在别说是中间,连并行都不配。而文官之间也是如此,品级低下的御史和给事中见到三四品文官当做没看到,因为这些低品官手中权力不小,一般的官员也不敢追究。礼仪更加跟实权相符合,即便是一品的公侯,路遇内阁也只能避让。

    所以朱万年如此做派,虽然符合定制,却不符合如今的潮流。颇有些让王廷试心中不快,当然他脸上一点没有表露,十分亲和的拱手还礼。然后便是朱万年的随从,分别有府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教授、府学训导等等府衙直属人员,再后面是掖县的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县学教谕、训导等人。最后面是当地缙绅。

    朱万年一一给王廷试作着介绍,其中有不少人曾在登州与王廷试共事。当时王廷试当时还是登莱道,双方一阵热烈的寒暄。朱万年完全把后面一众军官扔在一旁。

    好半天才寒暄完,王廷试便介绍陈新等人给朱万年认识,首先便是陈新,陈新正二品军职,也不给朱万年这个四品官跪拜,只是拱手为礼,朱万年回礼后扫了一眼后面军容肃穆的中军卫队,对陈新淡淡道:“陈将军手下果真是军纪肃然。此去就任登镇总兵,本官先恭贺陈总兵高升,但日后还盼将军以此强军造福百姓,万勿如同李九成孔有德般凶悍不法。”

    陈新知他意有所指,心中对这些周边的掣肘早有不耐,明明有广阔的幅员和充足的人力,政府却无法有效调配。形成对建奴的优势。这个朱万年肯定是有能力的人,不过跟陈新不是一路,当下也淡淡回道:“谢过朱大人谬赞,王大人当年为登莱道时,曾对末将淳淳教诲,从那以后。末将便如同王大人般,心中一直以百姓为念,文登军户如今人人安居乐业,一冬无一人冻饿死。日后到了登州,亦同样会遵从王大人提点。让更多百姓得福。”

    朱万年身后的缙绅中传来几声轻轻的嗤声,陈新只当做没听到。王廷试却颇为受用,对朱万年道:“当年本官见到陈将军时,他还是文登营周守备的属下,都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一步步升迁到此,日后朱知府还需与陈将军和衷共济,造福登莱百姓。”

    朱万年对王廷试躬身道:“王大人,陈将军既然马上就任登镇总兵,下官却有一事要请陈将军和衷共济。”

    陈新听了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