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匈奴皇帝 >

第222章

匈奴皇帝-第222章

小说: 匈奴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不如意,连胡赤儿那厮都不知走了什么门道,攀上了郑王府的高枝,颇为得意,而他们二人却依旧原地不动。

    此次,刘渊不知怎么地想起了二人,从禁军中调彼至晋王府任典军。二人对此自然是欣喜若狂,亲王典军,正五品之职,连升二级。最重要的是,入的是太子位呼声很高的刘瑞属下,对于李蒙与王方来说,人生都步上了一个新台阶。此时也是略显激动地望着刘瑞。

    摆摆手命众人散去,将府中属臣集中于大堂,一一认识,刘瑞的兴致很高,年纪还小,没有经历过多少大阵仗的他,心中难免得意。

    “元祥不才,日后就多仰仗诸位大人扶持了!”舒一口气,刘瑞拱手向在座诸人一礼。

    晋王殿下这般礼贤下士,属臣们自敢荣焉,齐声回礼应刘瑞,堂上一片主臣融洽之景。

    “尽心辅佐殿下,乃臣等为人臣之本分!”淳于嘉捋着灰须,恭谨对刘瑞道。

    淳于嘉这个人,在前汉是屡居三公之位,但相比于其他风云人物,名声却不甚响亮。及至降夏,仍旧不瘟不火的,但就这么个垂垂老矣之人,却能得刘渊看重,亲自指派给刘瑞,足见其能,只怕又是个政坛上的老妖。

    刘瑞曾听过淳于嘉授课,与之有过接触,见其反应,再一礼:“有劳老大时时提点孤了!”

    种邵在侧,纵览刘瑞前后之表现,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在他看来,晋王有“人君之象”,立嫡是绝对没错的!

    “启禀殿下!陈王、周王、郑王三位殿下来访!”刘瑞与一干僚属叙话正酣时,左丰买着急碎步,上堂禀报。

    左丰如今也是老太监了,归夏侍奉刘芷有十余年了,此次刘瑞封王开府,有些放心不下的刘芷将之派到晋王府为刘瑞打点生活。

    “哦?”刘瑞眼中闪过讶异:“在何处?”

    “已过正门!”

    敛起异色,刘瑞面上洋溢着笑容,一挥手:“快,随孤出迎三位皇兄!”


………………………………

第408章 诸王会

    “五弟,父皇对你还真恩宠深厚啊!”几兄弟一起,在晋王府中转了转,刘珝满脸“和善”地对刘瑞道。

    面对刘珝的眼神,刘瑞心中没来由地一紧,相比于三个兄长,他还是太嫩了。望着刘珝那一脸的笑容,刘瑞微垂着眼睑,稚嫩的俊脸上露出些羞涩:“大概是父皇怜小弟年幼吧!”

    “父皇之恩赐,天高地厚,小弟实感忐忑!”刘瑞说着,朝未央宫方向拱了拱手。

    “呵呵,五弟似乎有些紧张啊!”看着刘瑞紧张的表情,刘珝拍了拍刘瑞的肩膀,一副兄长的模样。

    “这晋王府逛下来,孤就一个感觉?”刘珩这个时候出言了。

    “什么感觉?”刘珝一脸好奇的模样看向刘珩。

    刘珩正欲张口,刘琤短促道一字:“大!”

    “是啊,与晋王府相比,为兄的周王府倒成陋室了。”刘珝笑眯眯地盯着刘瑞:“今后,为兄可会多至五弟府上串门,到时勿要嫌为兄叨扰啊!”

    “皇兄上门,小弟自当扫榻欢迎!”刘瑞忍着心中淡淡的不适,堆出一张笑脸,应和刘珝。

    “五弟既已及冠,也该找个王妃了,为兄回府就让你王嫂帮你张罗张罗,这长安城中的名媛淑女们,只怕没有不愿当晋王妃的!”刘珝转变话题,让刘瑞应接不暇。

    “晋王弟这后园,倒是颇为别致!”在刘瑞与刘珝交谈甚感压力的时候,刘琤这个时候适时开口。

    “这后园的设计,是颇有讲究的,就容臣与几位殿下引路介绍!”种邵亦凑上来,淡淡道。

    此前他与淳于嘉等人一直跟在后边,见刘瑞被几个兄长压迫,他心有怒气,此时加入话题圈,想要替主上缓解缓解。

    刘珝盯了种邵一眼,并不作话。

    “那便劳烦种大人了!”刘珩平淡道。

    刘瑞作为主人家,走在诸人中心,他很不适应。真当站在台面上来,直面几个兄弟,他才真切地感受到压力。刘珩久于军旅,身上自有种名为“煞气”的东西。刘珝,笑面虎一般的佳公子,贵气逼人,盛气凌人。而刘琤,别看他话不多,低调地很,但理政多年,城府极深,颇具威严,是个合格的上位者。

    有种邵在旁适时地帮衬,刘瑞应对起几个兄长,方轻松了不少。说着没营养的话,几兄弟的相处,看似融洽,却是机锋不断,刘瑞大感吃不消。

    待得久了,刘珩、刘珝相继告辞,虽然巴不得几人尽快离去,刘瑞还得开口挽留。但刘瑞的心里状态,刘珩与刘珝岂能不察,皆是淡淡婉拒告辞。

    只有刘琤稍晚点告辞,面无表情地留了句话:“你初开府,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孤,当尽力帮衬!”

    言罢缓缓离去。

    直到三王都立刻王府,刘瑞精神这才松懈下来,与刘珝几人待在一起,他真的很不习惯。

    “孤这三个皇兄,真没一个是简单人物啊!”在堂上,过了许久,刘瑞对着种邵与淳于嘉叹息道。

    这话不用说二人都明白,就刘瑞之前面对三王的表现,虽然极力地想要表现地不落下风,但现实就是相形见绌,一个“嫩”字足以诠释一切。

    “陈、周、郑三王,早年在陛下的安排下,于军政之间多有历练,方有今日。殿下缺者,惟军政国事的磨练,倒不用太过在意!”淳于嘉见刘瑞情绪稍显低落,不由出言安慰道。

    “殿下,他日或可真与郑王多亲近亲近!”种邵低声向刘瑞。

    “郑王兄?”刘瑞眉头稍皱。

    三长兄,他对刘珝的感官最差。其次就是刘琤了,总觉地这个三哥心思深沉,不好相处。反倒是刘珩,当初虽然性情有些急,但看起来好亲近些,但自东掠魏楚伤残而归后,也变了。

    “陈、周二王相比,郑王与殿下至少都流着汉人的血脉!”种邵悠悠道。

    “申甫先生,此言万不可言。如今大夏只有夏人,孤身上流着的是父皇的血脉,是夏人的血脉!”刘瑞突然严肃道,玉面上满是坚定。

    种邵闻言一讷,抬眼看了看刘瑞,这才拱手道:“殿下说得是,是臣失言了!”

    刘瑞稍微埋下头,思索着。他是将种邵的建议听进去了,之前与三王游园,刘珝一直对自己多加“调戏”,仔细想来,刘琤似乎在若有若无地帮衬着自己。

    思及刘琤临走前的话,或许与郑王亲近亲近,也不是不可以。

    。。。。。。

    刘琤回到王府,法正、韦康二人正在书房等候。

    “殿下,晋王府之行如何?”法正率先问道。

    “五弟及冠封王开府,父皇恩赏过甚,看起来是引起了陈、周二王的忌惮了。尤其是孤那二哥!”刘琤缓缓坐到案后,表情莫名:“封号晋王,让朝野上下人心浮动啊。也不知父皇到底存着什么心思!”

    “确是耐人寻味啊!不过以臣之见,陛下若有立五皇子之意,当不会这般大张旗鼓地恩赏之,如此只会令其成为众矢之的。”法正皱着眉头:“若无意于五皇子,这晋王的封号,又岂可轻与。抑或陛下是想锤炼五皇子?”

    “罢了,孝直亦无需多想了!”刘琤摇了摇头:“父皇的心思,岂是你我轻易就能摸得清的!”

    “左右最急的,还是孤刘珝。晋王的声势与风头,眼见是要压过他了!”刘琤轻笑一声。

    其实在刘琤的心中,竞争对手依旧是刘珩与刘珝,至于刘瑞,相比于二人根基太浅了。如今其势头虽盛,但其中有太多虚的东西了。

    没有多久,这更实际的东西来了,刘渊下诏,以晋王刘瑞为中书省学习行走。这个刘渊一言而建的官职,无具体职能,无具体权责,但就是能随时侍在君前,在大夏国的最高决策中心,随时接触着夏国各类要务。

    消息一传出,一众汉臣弹冠相庆,都觉得刘渊这是在为立刘瑞为太子做准备。封晋王,入中枢,历练个两年,当太子,差不离这个结果。

    有不少重臣都不由心里嘀咕,陛下是真欲立刘瑞?似兰稚,还试探着旁敲侧击,当然,依旧摸不准刘渊的打算。


………………………………

第409章 刘渊又欲搞事

    “父皇究竟何意?”在周王府中,刘珝声音有些高,冷着脸对众属臣道:“难道真的是在刘瑞铺路,欲立他为太子!”

    底下,包括杨阜在内的僚属,也不禁面面相觑。顿了许久,新录用的王府户曹参军尹奉,起身对刘珝道:“殿下且宽心,陛下定无意立晋王为嫡子。要知道,晋王初及冠,除了嫡子的名望,在朝中并无根基,手中也无实权。陛下如此恩宠与之,只会因此诸王的反弹,以陛下的英明神武,绝不会不明白。若陛下真欲立晋王,绝不会荣宠过甚,这对年轻的晋王来说,并不是好事!”

    见尹奉满脸的肯定,刘珝神情稍缓,但显然心中不是很接受这套说辞,毕竟刘渊对他们三长子与刘瑞的待遇差距太明显了。沉默一会儿,看向杨阜。

    迎着刘珝征询的目光,杨阜面上也不禁带着点犹疑,沉声道:“次曾兄之言,也不是没有道理,陛下或另有打算亦说不准。不论如何,晋王也只是晋王,东宫之位尚未有归属,一切都还未落定,殿下不必太过紧张!”

    “再者,就算太子之位定下了,难道就不能争了吗?殿下在朝野,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只要有实力、有势力,大位落于谁家,哪有定论!”尹奉在下肃声补充道。

    尹奉这话,倒是勾起了刘珝的豪情,很快抛去那些许不忿之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刘渊的安排,让他有些失了方寸。

    而这两年来,他感觉自己走得不如当年那般顺风顺水了。

    对新进之人尹奉,刘珝面露满意之色,转向杨阜:“义山,你替孤举荐次曾先生这等贤才,是为孤立下大功了!”

    刘珝对着杨阜说话,言语间却充满了对尹奉的赞誉,尹奉在旁闻之,也不由露出一点矜持的笑容。看向刘珝,眼中也露出满意之色,诚如杨阜之言,刘珝是值得投资的对象。

    。。。。。。

    “张让!”宣室殿内,刘渊饶有兴趣地问道:“如今长安城中只怕是沸反盈天吧!”

    张让明白刘渊的意思,低声禀道:“晋王殿下开府,朝野瞩目,上下皆言。。。。。。”

    说到这儿,张让看了看刘渊。

    “皆言朕欲立元祥为太子吧!”见张让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刘渊不禁笑了。

    笑容随即一敛,带着些冷意:“这段时间,有些大夏的朝臣们,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整日盯着太子东宫之事。。。。。。”

    刘渊想了想,有些严厉吩咐道:“命御史大夫絺虑代朕申饬,晓谕诸臣,大夏如今强敌环伺,国力疲弊,远不至国泰民安,歌舞升平。让他们都给朕警醒些,将心思放到治政理事上来!”

    “诺!”

    “派人去民部问问,土地丈量清查之事,进度如何了?”刘渊是一直记挂着此事的,有一岁之时长了,总该有些进展了。

    新升任至中书舍人的仆固蔺,恭敬受令而去。

    命人取来一张大夏全国舆图,在殿内地板上摊开,盯着“东亚”属于他刘夏的地盘,每每见此,刘渊心中都难免感慨。他这南来方占据前汉西北一隅,可夏国的版图南北东西俱纵横数千里,大,辽阔!

    舆图上标注着各处城关要塞的兵力驻防,刘渊双手抱怀,目光逡巡扫视,他有意对夏国的兵力部署再做一次调整了,中军暂且不论,各州郡关卡的驻军,都需要进行一些换防调动。

    异地戍防,异郡戍防,也该启动实施了。有不少中低级军官与士卒虽处异地异郡,却多有与父母妻子远隔千里者。过往对于各地驻军的安排,刘渊都是迁徙将士亲属至相邻地域居作,不过那是方南迁之时的动作,这么些年过去了,情况又有所变化。

    对背乡上千里之士卒,或可进行一些“人性化”的调度,让他们离家近些。当然,刘渊的打算,绝不是仅生“爱兵之心”,他是想要在进行将校士卒的调动中,加强朝廷对各地驻军的掌控。

    夏**队,虽然也是中军为主,边郡兵为辅,但刘渊可不会自大地以为仅靠雍凉七万多中军精锐,就能掌控大夏诸域这方圆数千里的国土。

    在当今夏国,有太多的将领常驻一地,官爵都在提升,但就是不见挪地方,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不健康的。以往,受时局影响,随时可能与外爆发大战,刘渊也不好贸然进行大规模的调动。但现在,天下再次进入休战期,刘渊又欲折腾了。

    之前,刘渊一直是对各方手握重权之将进行调配防范,对中上层将校倒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