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疤之后,留下这道难以磨灭的印记。
即使如此,顾盼之际,不怒之威流露,毕竟名将之姿,当初统军,痛击强敌,杀人无数,只是如今锋芒尽皆收敛起来罢了。
“将军之名,孤闻之已久,心中敬佩,今日登门,叨扰了!”刘渊看向徐荣,拱手持礼道。
徐荣并没有面对胡虏那种满脸“义愤”,表情淡淡然,拱手回礼:“败军之将罢了。吾如今不过一区区在野之人,当不得夏王将军之称。若非夏王所赐此府院,只怕天下无某栖身之地!”
“徐荣,名将之资,统帅之才,当世俊杰也!将军过谦了!”刘渊理了理袖子,望向徐荣:“不知将军今后如何打算?”
看刘渊那眼神,那表情,徐荣怎会不知晓刘渊话里隐藏的意思。反应又不迟钝,自刘渊登门始,便知其意。
“对将军之才,孤实爱之,不知将军,可愿为孤效力,共谋大业,一展胸中抱负?”刘渊没有提臣服投降之类的字眼,足够礼贤下士了。
埋头思索一会儿,徐荣没有做什么矜持表现,抬头迎向刘渊:“若夏王不嫌在下鄙夫,某愿仕夏!”
“善!”得到徐荣答复,刘渊脸上兴奋之色一闪。
“这茶水,太过苦涩难喝,可有美酒,孤欲与将军共饮一场!”刘渊啧啧嘴,兴致很高。
徐荣面露尴尬之色:“府中粮紧,无酒水招待夏王!”
“隆頡!派人去给孤弄两坛烈酒来!”闻言,刘渊果断吩咐道。
………………………………
第295章 河雒
“徐将军,如今你我共仕大夏,为大王属臣!大家份属同僚,喜事啊!”温酒上桌,几爵酒水下肚,这话便聊开了,李儒看着徐荣,含笑道。
徐荣望向对面的李儒与贾诩,举爵示意:“二位先生大才,有二位相助,夏王大业可期啊!”
对李儒与贾诩的才能,徐荣是一向敬佩异常的。尤其李儒,与之的交情不浅,当初在董卓麾下,李儒多于董卓面前为之美言,其方得统领大军,无后顾地痛击关东诸侯,一展将才。
“时过境迁,只是不知,当初太师麾下,还有多少人,尚存于世?”想到往事,徐荣酒意上涌,不由感叹道。
“大王属下,有不少太师旧将,该有不少将军旧识!”贾诩举爵相迎,轻声道。
“哎,太师之亡,令人叹惋啊!”徐荣一口猛酒入喉,咳了几声。
提到董卓,徐荣不禁面露迷离之色。对董卓,徐荣是一向感佩的。他一介边郡寒门出身,入得行伍,厮杀打拼多年,也不过一无名之辈。
为那些世家豪门所轻视,一直到董卓入雒,他徐荣方才崛起于董军之中。位列中郎将,统军出征,征讨诸侯,连败敌军,名震天下,连曹操、孙坚这等英杰,都成为其煊赫武功的背景板。
可以说,在董卓麾下,是徐荣最舒心,最得意的一段时间。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纵使后来受其猜忌,被解了兵权,心里虽有失落,对董卓的敬重却没有减少。
哪怕董卓为天下人所厌弃,所不齿,他徐荣,对董卓敬佩依旧。
刘渊静静地看着三人交谈,嘴角有笑意。
徐荣这个时候反应过来了,放下酒杯,对刘渊一礼:“在下孟浪了,一时感慨,失言了,还望大王勿怪!”
“无妨!”刘渊伸手止住徐荣,缓缓道:“董仲颖此人,出身豪强,崛起行伍,最终能入帝都,掌天下大权,将那些视其为彘狗的豪门大族踩在脚下,实为一时之雄。其亡,孤亦时感叹息。”
见刘渊表情不似作伪,徐荣心下稍安,对刘渊的感官,又亲切许多。
“今日,孤得徐将军投效,心中甚是兴奋,当浮一大白。来,诸位,与孤不醉不归!”刘渊举爵相迎,对身边的蔡琰吩咐道:“昭姬,替孤与三位斟酒!”
蔡琰闻令,温婉一笑,盈盈起身。见其动作,三人连道不敢。
当日,刘渊喜归帝宫。
……
“当年,就是在此城之东,孤一战而败于徐荣,狼奔豕突,折了卫兹与诸多将士!”河南尹荥阳,曹操巡察治下,到这新占之地,站在荥阳城头,有些感叹道。
提起当年大败,曹操没有丝毫遮掩,表现地颇为大气,还有丝丝对徐荣的欣赏与忌惮。
“孤当于此祭奠战殁的将士!”曹操定定道。
身边跟着曹仁与戏志才。闻曹操感叹之语,猛咳嗽几声,戏志才不禁出言劝解道:“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之战,在下亦有所闻。其时,酸枣诸侯不思进取,主公忠心为汉,大军急进,面对徐荣兵力倍之,败事,非战之罪也,不必太过记挂!”
“如今主公,霸业初成,虎踞中原,手握兖、徐、豫三州,谋臣勇将无数,数万精锐甲士,数百万人口,数千里土地。只要积极进取,荡平四海,廓清天下之志,必可达成!”
“孤只是一时感慨罢了!”看戏志才瘦弱的身材,在寒风中缩着脖子,曹操反而出言道:“志才,孤有今日,多奈尔等相助。你,可要保重身体啊!”
“谢主公!”戏志才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在下,还撑得住!”
“子孝,你领军西进,在河雒干得不错,孤很满意!”曹操对身边的爱将曹仁,面露赞许道。
闻言,曹仁面上也有些得色。
此时的两河之地,局势有些复杂,夏军、袁军、曹军,三方势力交错,各据一域。
此前,驻守上党的轲比能,被拜为河雒都督。在刘渊西征关中之时,也统军越过黑山南侵河内,上党需要留重兵防备袁绍势力,携兵不是很多,只有三千步骑。
彼时的河内,郡内无主,正处一盘散沙的状态,盗匪横行,各县邑守备薄弱。轲比能领军南来,很是轻松地占据了诸多城池,河内西部诸县,尽皆陷落,得以与西边的河东连成一片。
还派兵南渡,夺了大河南岸的平阴、平县二城。然轲比能兵力终究不多,难以掌控太大地盘。还是向刘渊请命,驻守函谷的杨奉派了千人东进占了谷城,遥望雒阳,与轲比能相呼应。
河内动乱,各种牛鬼蛇神也冒出来了,如白饶,自兖州败归,落草。此时也起兵,占了河内山阳县,当着小军阀。
面对夏军这个三千军,河内诸世家也有所表示,在温县司马氏的牵头下,起义军,聚集私兵部曲数千人抵抗,以司马防为将军。
面对这些义军,纵使战力比不过夏军,但轲比能摊子铺得太大,一时间拿河内义军,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魏郡比邻河内,靠近邺城。河内乃三河大郡,人口众多,国富民丰,袁绍此前一直有纳入治下的意思,只是一直没有腾出手来。
河内这边的乱象引得邺城的注意力,之前,在幽州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袁绍指令传回邺城。派王匡与高览领三千兵士西向。王匡此前当过一段时间河内太守,在郡内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袁军之来,势如破竹,甚至没有一丝阻力,袁绍的名望起了很大作用。各县各邑,百姓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王匡与高览,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林虑、荡阴、朝歌等县,扩充邺城纵深。如今暂住修武城,西望怀县。
曹军这边,曹仁受曹操令,领军西向,打着营救天子的旗号。不过曹仁知道曹操的意思,那只是要攻略河雒,扩张土地。
彼时的河南尹,经过董卓之乱与其后战争摧残,已经彻底崩坏,百姓十不存一。曹仁西来,占据了雒阳以东,大片的土地城邑。成皋、荥阳皆握在手中,旋门关亦入手。
与夏军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交战,尽败之。可惜令曹仁顿足的是,如今的河南根本无法供给他这上万大军作战,整个雒阳以东,收容的人口竟不足三万,且多为老弱。曹操一样缺粮,没有多少粮食支援他作战。否则凭他麾下军士之众,早西进北上,尽败夏军了。
考虑河南尹现况,曹仁主动提议削减军队,只得五千人,他自认,有此军足以应对如今的河雒局势。
………………………………
第296章 忍者刘协
“接下来,你准备如何应对河雒局势?”曹操思量片刻,闻曹仁道。
曹仁想了想,沉声应道:“末将欲暂整兵马,待来年,西进彻底拿下雒阳,将夏军赶出河南,再行向北应付河内乱局!”
曹操闻言点点头,轻声道:“孤既委你全权,你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只是,不要太过激进。河内有袁绍军,不要妄起争端。”
“诺!末将思,或可联合袁军,先对付夏军!”
“子孝,倒是越发有名将之姿了!”曹操轻笑一声。
提起袁军,曹操不由眉头一皱:“听闻,刘渊还是将天子易与袁本初了!可惜了!”
“主公,自长安城破,天子沦落胡酋之手,大汉的威望已跌落至低谷。于主公霸业而言,手中有无天子,影响当不是太大!”戏志才摇头道。
曹操面露苦笑,如今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眼中流露出悔意,早知不讲价直接回复刘渊就好了。
“子孝,河南之地虽然破败,但仍旧为一片宝地,土地肥沃,只缺人口,潜心恢复发展,当为孤一粮仓。你于此地坐镇,除了军事征伐,当力图恢复秩序,招揽流民,行屯田之事,恢复生产!”曹操看着曹仁叮嘱道:
“孤知晓你不擅此事,在豫州发现了一人才,梁习,孤将之调来助你。兖州的屯田事已入正轨,年后孤会再调粮食支援你。”
“谢主公!末将必不令主公失望!”曹仁郑重允诺道。
“在这边待不了多久了,孤隔日便返回睢阳!”
曹操之前的治所濮阳,相对于其如今所控之地,显得太偏。仔细考虑过后,曹操已将治所迁至梁国睢阳,居中统治各州。
……
邺城,如今改名邺都了,城池扩大了一圈,不过还不完整,还有扩充完善的余地。为迎奉天子,袁绍令审配主持邺城营建事宜,在原邺城东边新建起一座皇宫,安排刘协入住。
邺宫,修建的格局放得很大,动用的了不少人力,虽然如今只寥寥几座殿宇楼台,但从那些刚刚打起殿基,能看出未来邺宫的大气规模。
聪明人都知道,袁绍如此卖力耗费人力修建宫殿,自然不全是为了那落难天子。更多的,这邺宫,只怕是为了他自己而修建的。至于劳民伤财什么的,反正是为了给天子修的,恶名就由刘协担着了。
刘协被护送到邺城,但见那随行的拖家带小的数十朝臣,心里虽然不满,还是将其尽数安顿下来。
刘协住进了东边的邺宫,袁绍好吃好喝好穿待之,刘协屡遭苦难,到了邺城,似乎终于得一安身之地,袁绍的态度令其心下稍安,至少不似在长安时期那般朝不保夕。
袁绍迎刘协入邺,改元建宁,大汉自此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只是建宁,如今的大汉天下,真能建宁吗。
袁绍受封大将军,秉政天下,权掌中枢,袁绍麾下文臣武将都得到晋升,不过多充为大将军府下职位。他们先是袁大将军属官,而后才为汉臣。
迎得天子,这消息放出,袁绍大打“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号,河北袁绍的名望又得到一次显著的提升。
汉帝被握在手中,袁绍籍此收获了大量政治资源,天下有不少人才,都有向河北迁移的迹象。天子的到来,让河北上下,人心凝聚不少。手握正统天子,袁绍终于感受到了其中的好处,这买卖,似乎挺划算。
皇宫之中,撤去侍女,皇后董氏亲自替刘协更衣,披上皇帝袍服。董贵人一路跟随刘协而来,很是自然地被晋升为后了。
刘协似乎又长高了许多,表情严肃,一身帝袍,贵气逼人。十二旒冠冕带在头上,仔细照了照巨大的铜镜。
董皇后温柔地替刘协抚平衣襟的些许褶皱,眼含爱意,入得邺城,刘协表情依旧是这般严肃。
不由问道:“陛下,如今都安定下来了,有大将军护卫,再无危险,为何您还是愁眉不展呢?”
闻言,刘协眼中轻微一凝,叹了口气,而后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是啊,安全了,是该开心些!今日有朝会,朕上朝去了!”
“陛下慢走!”
在几名宦官的引路上,刘协缓缓向邺宫大殿走去。周边有着不少侍卫,都是袁绍从军中抽调的精悍士卒,入宫保护刘协,绝对地忠诚于袁绍。
刘协心知,这些人,包括那些宦官,都是袁绍派在身边的眼线,监视着自己。经过这些时日的接触,刘协早发现了,如他所料,这袁绍与董卓并无两样,都是一丘之貉。
只不过比起董卓,袁绍出身好太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