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太宗 >

第254章

唐太宗-第254章

小说: 唐太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大怒,手指城墙对众将说道:“从明日开始,你们将所有器械用上,用力攻打,朕难道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安市城?”

第二日,李世、长孙无忌、李道宗、执失思力各带一队唐兵攻打安市城门,高延寿、高惠真、阿史那社尔等人带领队伍以为后援,开始全力攻打安市城。唐军将携来的所有抛石车、撞车推到阵前,一齐向城墙进攻。抛石车的巨锤撞飞楼堞,城中人早有准备,他们运来木栅堵住缺口;圆石如雨点般撒向城墙,高丽人皆缩入石屋中躲避。这种石屋可以抵挡抛石,又可透过石窗观察墙外动静。一日间,唐兵进行了六七番的进攻,奈何城墙坚固,高丽人又倍添其勇,唐军攻势皆被打退。

如此进攻持续了三日,唐兵无法突破城墙,难以前进一步。

李世民一直在阵前观战,这日黄昏,双方罢战,李世民忽闻城内有鸡和猪的惨叫声,遂对众将说道:“我们围城日久,城内烟火日微,现在城内鸡猪叫声甚厉,此必是安市城主杀猪宰鸡以飨将士,欲夜来袭营,宜严兵整备。”

众将领命而行,在各自防地里严加戒备。是夜子时过后,近千高丽兵果然沿着绳索悄悄溜下城来,欲偷袭唐营。他们摸着黑泅过护城河,身穿紧身衣,一步步地逼近唐营。蓦地,只听一声梆子响,四周火把齐出,将周围照得亮如白昼,无数的弩箭如雨点般射了过来,百余名高丽兵顿时被射倒在地。余下之人发了一声喊,仓皇退过护城河,被人接应回城中。从此以后,高丽人再不敢轻易下城来偷营。

经历了偷营事件,李世民觉得事态严重。事情很明显,若在此长期与其相持,夏日将尽,短促的秋风过后,即是寒冷的冬天,如此气候对唐军十分不利,须另觅对策。第二日,李世民将众将召入中军帐,商议下步作战方针。

李世民说道:“朕早就听说安市城险而兵精,其城主多才,看来所言非虚。我们重兵围困之下,他们竟然敢出城偷营,我们不可轻视啊。朕今日召你们来,即是要商议下步行军大计,若与此城相持日久,对我军极为不利。”

在座众将近日吃了不少苦头,对李世民所言深以为然。

李道宗是时负责攻打安市西南门,其率先说道:“安市城坚壁厚,抛石车、撞车一时难以攻破。臣想了一个笨法子,不如在城外开始筑土,这样逐步将土埂延伸到城墙上去,如此成为坦途,可以越过城墙攻入城内。”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如此筑土,费时费工,实在是一个笨法子。”

高延寿、高惠真对望了一眼,高延寿起身道:“臣等归降后,曾经商量一计,望陛下能够采纳。”

李世民道:“你们久在高丽,深识地理风俗,既然有计,定然不错,可快快说来。”

高延寿道:“此去平壤,仅有一个乌骨城,其余当道小城,诚不足谓。臣等以为,可留下一些人继续围困安市,大军挥师东进,直取乌骨城,则可快速抵达平壤。”

李世民点点头道:“是了,朕听说盖苏文为人多疑,开战之前将你等妻子皆拘于平壤,以为牵制,是吗?”

高惠真起身答道:“臣等委身大国,不敢不献其诚,助天子早成大功,能与妻子早日相见,此为臣等的一点私心。陛下,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不易猝拔。我们率高丽兵十余万被陛下所败,国人已经胆破,正是进兵的时机。乌骨城耨萨年纪老迈,其难以坚守城池,若大军兵临城下,朝至夕克。其余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大军可以沿途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

高延寿、高惠真又对望一眼,齐声说道:“乞陛下采纳此计。”

李世民挥挥手,让二人坐下,又转问众人道:“留兵围困安市,然后挥师东进直取平壤,你们以为可行吗?”

李世道:“我军入高丽以来,与高丽人交手数次,重创其主力。此去平壤,沿途定然空虚,臣以为如此布置实为一条奇计,望陛下纳之。”

李道宗以前一直囿于如何攻破坚城,未想到尚有如此妙计,他兴奋地起身言道:“不错,此为一条奇计。陛下,李大亮、程名振此时屯兵于沙城,召之一宿可至。我们并行攻击,可以力拔乌骨城,然后渡过鸭绿水,直取平壤,此战即可全胜。”

众将纷纷点头,认为此计甚妙。

李世民当年为秦王统一全国时,多采用这种出奇制胜的招法。高延寿、高惠真所献计策,实与当初分兵赴虎牢关有相似之处,具有出奇制胜的特点。李世民闻之,默默思索了一阵子,觉得此法并无不妥当之处,心中意欲相许。

长孙无忌不赞成采用此计,其言道:“所谓奇计,即是行凶险之事。今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人之危行侥幸之事。陛下,现在说尽歼高丽主力,其言尚早。安市城内,其精兵毫发未损,再加上北方的新城等地高丽兵,还有十余万人。我们若挥师直取乌骨,安市、新城之敌定会合兵一处,尾随而至。那平壤为高丽的都城,盖苏文定布下重兵防守,届时其领兵出平壤,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则我军实属危矣。”

李世民一直踌躇不答,也是因为忧虑此节。他思索片刻,点头说道:“无忌说得有理,我们深入高丽境内,须谨慎为要。大军挥师东进,万一被敌军断了粮道,我军自乱。无忌,你以为如何来定下步行止?”

“陛下,臣以为要继续全力攻打安市,然后再取新城,如此就没有后顾之忧。拿下此二城后,再引大军长驱东进,此万全之策也。”

李世民显然赞成长孙无忌的意见,然不忘征询众将:“无忌说攻打安市为万全之策,你们以为如何?”

其时,长孙无忌权倾朝野,很多人不愿与其明争,与其意见不同时,往往将自己的主张憋在肚子里,不再明言。围困安市、奇袭平壤本为一条绝好妙计,现在独长孙无忌反对,皇上看来也倾向于此,众将纵有想法,皆不敢出声反对。

李世民见众人无言,遂说道:“如此,大家就全力攻打安市吧。道宗,你那个笨法儿也不妨试一试,那些归降的高丽兵士可归你节制,以使你早日筑土成山。”

李道宗起身谢恩。

李世民采纳了长孙无忌保守的计策,实在是失去了一次重大的战机。李世等人虽未明言,心里也非常明白如此攻城,定会旷日持久,纵然将城攻下,时辰也就到了秋天,又哪儿有时间再去攻打平壤呢?李世民前些日子还评价长孙无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缘何今日不听众将之奇计,独采纳长孙无忌之策呢?追根溯源,还是缘于长孙无忌的话合其心意。李世民此战多次向高士廉等人吹嘘自己不减当年之勇,然其用兵战略已失却了早年的锐气、魄力、勇决和果断,变得保守起来,奈何他本身并未觉察。

唐军随后强力攻打安市城,抛石车、撞车轮番发力,唐兵一拨拨地攻向城墙,终无功而返。西南门处,李道宗指挥人筑土为山,已经垒高有丈余,负土的兵士来往穿梭,渐渐开始掩埋护城河。

李世民得知抛石车攻击无功,非常关心李道宗这里的筑土之事。他这日来到西南门前,观看兵士筑土的进展,对随侍身侧的李道宗说道:“道宗,当初说你筑土为笨法子,现在来看,也许此笨法子为唯一攻破此城的妙法子。”

李道宗答道:“陛下这些日子累累为臣加派人手,使得筑土进度日益加快。依臣估计,不出十日,此土山可垒成与城墙一样高。”

此时已为八月上旬,骄阳依旧强烈,然风儿少了以往的炎热,微微有些凉意。李世民仰头叹道:“十日?但愿你早日筑成此山,可以一击成功。”

李道宗此时看到李世民身穿的那袭褐袍,关切地说道:“陛下所穿衣服已显破旧,臣记得还是出定州时所穿。臣帐中还有一领新衣,请陛下换上吧。”

李世民手指眼前负土的兵士,说道:“道宗,你看眼前的这些兵士,他们身上的衣服比朕之衣更显破旧,我若独换新衣,可以吗?”

李世民出定州之时,手指身上褐袍对李治说道:“待我回国再见到你,方换此衣。”当是时,时辰还是三月中旬,如今四个月过去,此袍经历盛暑,上面沾满了李世民的汗渍,一道道白色的汗圈儿布满衣襟,再染上尘土,已难见褐袍本来的颜色。

李道宗不敢再言语。

李世民此时也感到时日仓促,说道:“若此山垒成,我们终于攻入此城,时辰亦该进入九月了。道宗,此去平壤还有相当路程,我们能在这里度过冬日吗?”

李道宗摇头道:“大军此来,仅携带随身单衣,若冬日来临,赶制棉衣毕竟来不及。且十余万大军,需要多少棉衣,眼前又无物可寻。就是让国内现在赶做,恐怕也难以如期送来。”

李世民不再吭声,他默默看着眼前忙碌的人们,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城墙上的高丽人看到唐军在这里垒土,明白唐军的意图,遂在城内赶制硬弓,以加强长箭的射程。李道宗这日在此指挥兵士垒土,忽见城墙上冒出数百名持弓张箭的高丽人。李道宗不以为意,他知道对方的箭弩射程太短,难以伤到己方。不料对方今日一阵急射,那些长箭射程增加许多,登时射倒了数十名抬土的唐兵。一支长箭斜刺里射来,透入李道宗的靴面,伤其足跟。他“哎哟”一声,旋即跌倒在地。

唐兵毕竟训练有素,他们见敌方变换了战法,发一声喊,急忙拖着伤者脱离了敌方长箭射程以内。后面严阵以待的弓弩手们凭借地势,向城墙上发出如雨般的弩箭。当是时,唐军弓弩皆选用硬木造成,持弓之人为军中百里挑一的臂力甚强者,其威力之大,四周诸国莫能与之相比。经过这一番急射,逼得高丽人逃回石屋躲避,不敢与唐兵硬碰硬。

李世民听说李道宗受伤,急忙前来探视。军中医生此时已除去李道宗之靴,拔出那支长箭,只见创口处血流不止。医生急忙在其伤口处涂上金创药,然马上被血流冲散了去。李世民见状,蹲下身来,说道:“欲敷其伤,须先缓其血流,取银针来。”

医生手脚忙乱地将随身携带的银针掏了出来。

李世民取过银针,觑准李道宗足上的穴位,用手轻捻将针刺入,如此扎了三个穴位之后,只见其创口处血流趋缓。李世民嘘了一口气,说道:“好了,速速为之敷药。道宗,你先忍着痛,此箭未伤血脉,不碍事。”

李道宗见皇上亲自为自己治伤,心中大为感动,流泪道:“皇兄,如此脏的活儿,您怎能亲自为之?这让臣弟如何担待得起?”

李世民唤左右道:“把任城王抬回帐中歇息,好生看顾。”

过了五日,李道宗的创口渐复,其心念着筑土之事,让人抬着自己到筑土之地巡视。只见这里已垒成小山模样,其高度已高出对方城墙,遂唤过负责此务的果毅将军伏爱,吩咐道:“再加一把劲儿,争取将土山再加高,并逐步向城墙延伸。”

伏爱答道:“末将听命。只是敌方城墙处近日也有异动,我们这里垒高数寸,他那里也加高一尺,欲与我们比个高低。”

李道宗极目远眺,果见对方城墙升高了不少。他将目光移回,对伏爱道:“城中毕竟腾挪不开,且其升高城墙,不如土山基础厚实,难道能将城墙升到天上去?你今日开始,要督促他们挑灯夜战,尽力垒土,争取大后日即可攻城。”

伏爱急忙答应,他调派人手,拼命往土山上垒土。到了晚间,周围遍插火把,抬土之人川流不息,一车车、一兜兜往上运土。二日后,土山已高出对方城墙一丈,离城墙最近处仅有数丈,唐兵站在土山上,可以下临城中。伏爱派出一百人在山顶上监视城中动静,运土之人一刻也不停歇,继续增土不已。

高丽人眼见越来越高、越来越近的土山,心中惶恐不已,他们调派弓弩手,妄图阻止唐兵垒土。唐兵在土山上插上盾牌,然后凭高视下,不绝地将弩箭发射过去,顿时将敌军的势头压制下去。

伏爱见己方占据着优势,且土山继续增高,心中轻松下来。由于这几日极度劳累,遂在帐中抵足而眠。不料这一睡,却错过了一次天赐机缘。

是时的山顶上,唐兵增加到数百名,使得山顶上的压力剧增。加之垒土不息,更添压力。

到了午时,土山忽然崩塌,山顶上的唐兵被摔得七扭八歪。土山向城墙倒下去,顿时压塌了城墙。此时,土山与城墙浑然一体,城里城外成为通途。

双方的胜机就在此一瞬间。

若唐兵能蜂拥而至,可以从此缺口深入城内。是时,唐兵数量呈压倒优势,若打开此缺口,日落之时即可攻陷安市城。

若高丽人占据土山,进而修补城墙,则双方又要继续处于相持状态。

不幸的是,此事变起仓促,伏爱此时正在帐中酣睡,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