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又向后看了一眼,只见折内共有二十余条。这使他大起其疑:常何武人出身,平素上疏极少,缘何今日条目极多,又语句流畅,见识精辟呢?想到这里,他令人去传常何。
常何此时正在府中,来传他的太监说明了旨意之后,他愣了半天,想不透皇上在这不早不晚之时有什么重要事情。他与传事太监比较相熟,遂问了几句,待他听说皇上正看自己的条陈的时候,一拍大腿说道:“坏了,果然是条陈惹事了。”他转对太监道:“陈公公,容等我片刻。”然后对外大声喊道:“马周呢?快让马周来见我。”
马周慌不迭地跑进门来,常何劈面骂道:“你这个该死的马周,我当时让你选择数条奏上即可,你一下子给弄了二十余条。瞧瞧,皇上如今怪罪下来,这如何是好?”
马周当了常何的门客,得知李世民命文武百官陈时政之利害。遂留心时事,并让常何多谈近期朝中之事。半月下来,马周列了四十余条让常何上奏。常何见条目这么多,虽惊叹马周之能,却不想一下子说这么多,遂让马周择其中数条上奏。马周下去后挑选了其中的二十余条,劝说道:“常将军,所谓时政之利害,皆有时效限制,这里所拟条目,对朝廷皆有帮助,若删之太可惜。”常何勉强将条陈递了上去。
马周冷静地问清了究竟,宽慰常何道:“常将军不可忧心,我听说朝中大臣如魏征、戴胄之流,谏诤言语锋芒犀利,皇上犹乐于接受,可见当今皇上实为开明君主,他召将军前去,许是想问清个中究竟,你但去不妨。”
常何道:“条陈都是你代写的,皇上几句话问下来,我岂非就要当场露馅?”
“不妨,条目中以军事内容为多,皆是将军熟悉的事情,相信将军定能对答。”
常何心里揣着数只小兔子,七上八下入了太极殿。李世民此时已看完所有的条目,正是龙心大悦的时候,看见常何进来,先说了一句:“好一个常何,数日不见,朕要对你刮目相看呢。”
常何听到这句话,心中的一块石头方才落了地,因为李世民的语气中没有责怪的意思。他趋前行礼道:“臣常何奉旨觐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罢了,你坐下吧。说说你缘何进步神速?”
“臣听了皇上之训诫,近日多随虞先生等人读书,虽不免生吞活剥,这个……这个……毕竟还是长了些见识。”
“哈哈,虞先生肯教你读书,确实是你的福分。只不过虞先生学富五车,他能耐烦你吗?”
“耐烦,耐烦,虞先生为人好哇。陛下,虞先生学识既好,人又谦虚,臣又不耻下问,嗯,陛下没听过虞先生夸臣吗?”
李世民忍俊不禁,笑道:“不耻下问?我看你是恬不知耻。你到了虞先生面前,能用不耻下问这个词儿吗?”
常何张大着嘴巴,方悟自己用错了成语。
李世民拿起常何的条陈,说道:“朕看完了你的条目,其中大部分与军事有联系,想你日常留心,善于细究,委实可嘉。只是其他与军事无关的条目,你是如何得之的呢?像朕杀了卢祖尚,你认为他罪不至死。若此事让你来处理,你该如何做呢?”
常何那日听完马周读罢条目,当时就一知半解,过了这许多日子,基本上将其中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李世民现在提起卢祖尚,他已经忘记自己条陈中是如何写的,急忙说道:“卢祖尚罪不至死,其实应该将他流放。皇上的话是金口玉言,他怎么能够说不听就不听呢?将之流放边荒,也算对其他臣子有一个警诫。”
李世民一开始就疑心此条陈非常何所写,听了常何这段前言不搭后语的答话,彻底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啪”地将条陈摔在案上,厉声道:“常何,你知罪吗?”
常何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答错了,见李世民颜色严厉,心中害怕,“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颤声道:“臣知罪,臣知罪,臣之见识忤逆了皇上,请皇上治罪。”
“哼,你自称跟着虞先生读书,瞧你说话的口吻,与没读书时又有什么两样?这条陈语句凝练,词法清晰,见识精辟,谅你再读三年书也写不出来。你到底请何人所写,老实说出来,否则就治你欺君之罪。”
常何心里骂道:该死的马周,到底还是给惹出事儿来了。他叩头道:“陛下让文武百官直言时政得失,臣不通文墨,又不想违抗皇上之旨,就找了一些通文墨的门客帮臣。陛下,臣老实交代,此条陈其实是臣的门客马周代写。”
李世民见常何吓得不轻,想起玄武门之变时,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惜其不通文墨,让其写条陈确实勉为其难。其请人代笔,能触理政之得失,委实也是忠君之心。何况他歪打正着,竟然能访到马周这样的人物。想到这里,李世民放低了声音,温言道:“常卿,起来吧。朕念你奉旨办事,恕你无罪。”
常何小心地爬起来,颤声道:“陛下,臣真的无罪了吗?”
“嗯,你说说这马周的来历。”
李世民细想这条陈的内容及文笔,愈觉这马周为一非凡之人。其偏居于一隅,能够很快体察朝廷的大政方针,并能依具体事例精辟阐述,且有魏征等人的谏诤精神。他听了常何的简略介绍,又觉得此人出身草莽,屡处逆境,定有一股砥砺之气。他不待常何说完,即打断他的话头,说道:“常卿,你速去将此人带来见朕。”
常何走后,李世民在殿内走来走去,心急如焚欲见马周。他扭头对一名太监道:“马周布衣之身,其入宫时定会遭到阻挠。你去,持朕的金箭前去宣他。”
这名太监刚走不久,李世民又唤来一名太监道:“马周布衣之身,定无马乘。你去,牵御马一匹赐予他。”
常何出宫后快马奔回府中,进了门就大喊道:“马周快来见我。”一转眼见管家及马周一帮人正在左侧。
马周快步过来,问道:“常将军叫我,有何事吩咐?”
“去,老何,赶快牵一匹马出来让马周乘上,随我去见皇上。”话音刚落,就见一名太监手持金箭,拉长声音叫道:“皇上有旨,宣马周觐见。”
马周见此阵势,一时愣在原地。管家已令人牵来一匹马,伸手推了他一下,说道:“还不上马?皇上宣你是天大的喜事,赶快进宫谢恩吧。”
马周如梦方醒,急忙翻身上马,随常何出了常府。行到半路,就见送马的和另一路太监相继来催,让常何大为感叹,他回首对马周道:“我随皇上多年,从未见皇上有如此着急的时候。要知皇上素来沉稳练达,你到底有什么地方出众,惹得皇上非见你不可?”
马周一颗心“怦怦”乱跳,他努力摄拢心神,然心思依旧惴惴。有一点他很明白,就是皇上看了自己所代写的条陈,一定很满意。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大动干戈,三番派人来催。若是以文章获罪,定是派人持索来拿,会是另外一番嘴脸了。
李世民等候了这么长时间,其心思已经慢慢平静下来。他又拿起那份条陈细看了一遍,愈发感到这位马周确实为一能才。想不到常何如此粗鲁之人,竟然能访来能干的门客。可见天下之大,许多能才隐于草莽之中,惜无人发现。
李世民听说常何带领马周已到殿门前等候,遂转到案后坐下,然后让宣他们进来。
看到马周匍匐在地,口称草民,李世民笑道:“平身吧。天下的草民若都像你这般,朕也不用费心挑选良才了。”
马周不敢起来,斜眼看常何的表示,常何道:“皇上已经有旨,还不赶快起来说话。”如此,马周方缓缓起身,静听李世民问询。
李世民扬起那份条陈,问道:“马周,这份条陈是你代写的?”
马周又看了一眼常何,见其无表示,急忙答道:“禀陛下,此条陈确实是草民代主人撰写。”
“朕问你,那卢祖尚抗旨不遵,已被斩杀,你竟然敢说其罪不至死,难道不怕朕治你罪吗?”
马周此时心里一点都不慌乱,知道皇上要考究自己,遂朗声答道:“草民以为这卢祖尚以往官声不错,其不愿赴任自有他的道理。皇上应直斥其失,以理服人,奈何皇上以颜面为重,忿而杀之,其实违背法之精神。卢祖尚死后,朝野颇有微言,足证草民之识。为挽失处,请皇上复其官荫,以补其子孙。”
常何听言后大惊,这个不知死活的马周竟然敢在皇上面前口出狂言,他为何有如此大的胆子?李世民却不这样以为,他见马周口齿伶俐,语音抑扬顿挫,心里很是舒畅,暗暗赞道:真是魏征第二。
马周接着言道:“草民所以敢犯颜言政,在于曾闻古者圣主业有诤臣七人,若言而不用,诤臣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忠言,遂使魏征等大人与皇上犹同鱼水。陛下,不知草民这样以为是对是错?”
李世民一愣,心想,此人话锋甚健,竟然反问了起来,遂说道:“朕如何处置卢祖尚后事,你一问常何自知。”
常何道:“皇上心怀仁慈,已经让人拟旨复其官荫。”
李世民又翻了一下条陈,问道:“马周,朕见条目中对授任外官颇有微言,你为何如此以为?”
“草民在主人处检索皇上即位以来的诏书,见贞观元年时皇上整饬吏部从严考课外官,其中旨意为‘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唯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草民以为,皇上这些年励精图治,查身边侍臣之长处委以重任,可谓各得其所。然对外官授任,毕竟鞭长莫及,虽有其心,不能一一考课。譬如以军功授人为刺史等,即为一大诟病。有军功之人,其文墨相对较浅,则其虽处官位,不能借鉴圣贤之意理政,难免疏失很多。草民以为,自今而始,须择文官且有经验者为一方刺史,有军功者可付以爵位享其禄,不得为理政之官。”
李世民微微笑道:“你的话也有些太绝对,像程咬金为康州刺史数年,官声不错,这又如何解释?”
“程将军之举为特例。须知术业有专攻,对大多数人而言,让其超越固有知识从事新的职位,委实不容易。像尉迟将军也曾为襄州刺史,结果未必如人意。”
李世民转向常何道:“马周来京不久,能知朝中许多事情,定是你的功劳了?”
常何答道:“马周言说欲知理政之得失,须知朝廷这些年所发诏令之内容,更让臣多说朝中之事。臣为使上疏言事准确,只好不厌其烦,一一为他说知。”
“欲寻其理,须知之详。马周能从你那里得知一些讯息,既而举一反三,书成这二十余条目,也算不容易了。马周,你说得对。像委派刺史之事,朕确实想到此节,然不能一一甄别,难免良莠不齐。陈君宾为邓州刺史,除了整治好本州事务,又惠及他州,这样的良吏毕竟太少。得一人使一州兴旺,失一人使辖下百姓遭殃,朕今后将努力使此事儿落实。”
常何察言观色,见李世民眉飞色舞,目视马周时的眼光中满是笑意。那马周此时已改初入宫时的惶惶之状,与李世民对答时语句流畅,并且滔滔不绝,其中的有些意思,让常何听得一知半解。李世民与马周一开始就二十余条目逐一问答,渐渐说开了话题,最后又谈到选才任贤的事儿。
李世民叹道:“选才任能,此话说着容易,其实是最难办的事儿。朕即位以来,除了想抚民以静,劝课农桑以外,使各职位得人耗费了朕的许多精力。朕没有三头六臂,唯想多得人力予以襄助。”
“陛下求贤若渴,像草民这样身处草莽之人,也能入金殿面圣,则天下贤才毕集,唯时而已。天下之士不患贫富一时,最重朝廷以才取士,唯才是举。昔周公吐哺,今陛下大有古风。草民以为,天下归心之期已在今日。”
李世民心情更喜,目视马周道:“你很好嘛!今后你在朕面前,不要张口闭口称为草民。”
马周听了这话没有反应,常何却听出了李世民的弦外之音,遂轻声对马周道:“别发愣,还不赶快向皇上谢恩!”李世民不让马周再自称“草民”,自是要为他授任朝中官职。
马周绝对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而且要对自己授以官职,遂跪伏道:“草民马周敬谢皇上大恩。”
李世民道:“你文翰不错,可先为门下省主事。常何,你下去后先领他到吏部补叙出身,再领官诰即到门下省办事。”
门下省主事为从八品下,唐制职官品秩共分为三十等,从八品下列二十六等。马周因为代常何撰写一条陈,又与李世民面谈一番,竟然引起李世民龙心大悦,并且立刻超秩授任,实为罕见。
马周顿首道:“皇上惠泽如此大恩,臣定当肝脑涂地,竭尽所能。”
李世民让他起来,然后说道:“你因朕之一言而为官,在我朝尚无先例。朕身边有魏征、王珪、戴胄等人,他们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