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路隋行 >

第309章

一路隋行-第309章

小说: 一路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趁此机会跟在梅二身后走近那排书架,装做不经意地翻阅着书架上放着的书卷。

    就在挨着梅二取下那卷书的旁边,杨广发现另有一卷书像是才被人翻阅过,放回书架时没放好,随手拿起那卷书,凑到光亮处展开望去,但见卷首处写着四个篆体的大字:《诗经邶风》。

    杨广出镇并州近六年的时间里,虽公务繁忙,也没忘了跟随王韶等人习学诗书,几年下来,颇积累了些古文功底,一眼认出这是卷《诗经》国风篇的诗句。

    “公子不必看了,这一架皆是《诗经》,最早的版本有汉初的,但价格高了些,不知公子有无兴趣啊?”梅二先生微笑着走了过来,挡在杨广和书架之间,用平常做生意的口吻说道。

    张衡当场被梅二道破说了谎话,却面不改色,手拿那卷《诗经郑风》向梅二解释道:“先生所诵诗句与魏武帝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差相仿佛嘛,怪不得在下记得恍惚了。”

    梅二只报以冷冷一笑,目不转睛地望着杨广,等他来向自己询问书的价格。

    杨广在一排排书架前随意踱着步,不时地拿起书架上的书翻阅两眼,口中问道:“但不知这汉初的《诗经》是否完整,售价几何啊?”

    “除了这一卷《邶风》和这位先生手里拿着的《郑风》皆是后补的外,其它各卷都是汉初时抄写的原本。不才见公子是位爱书之人,实价一百贯‘开皇五株’即可售与公子。”梅二跟在杨广身后,边留意着他都翻阅过书架上的哪些书,边向他报价道。

    “区区一百贯便能购得汉初《诗经》的写本,倒是难得。只是今日来得仓猝,随身并没带着许多的钱货。先生,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今日先下十贯定钱,待明日再如数结清书款,将书取走。”杨广停下脚步,同梅二商量道。

    一百贯对于“梅氏坟典行”来说显然是一笔大生意了,尽管梅二心中对杨广等三人的身份、来意不无怀疑,可听杨广如此爽快地便要购下全套的汉本《诗经》,也不由得喜出望外,连连点头答应道:“可以,可以的。敢问公子家哪条街坊,明日一早不才便命人将书给公子送到府上去,不敢尊府上下亲自前来了。”

    “不妨事,不妨事的,明日还是我差人来店中取书吧。”杨广没想到梅二先生会打听他的住处,一时不及多想,遂边推辞着,边转身向店外走去。

    张衡和李浑两人翻遍了各自身上,勉强凑出七贯钱来,好在梅二也没有认真计较定钱的多少,当下便与杨广约定明日辰时一手交钱,一手取书。

    杨广带着张衡、李浑二人离开了“梅氏坟典行”,并没直接回宫敬是返回晋王府,而是仍到那间酒楼上寻了个包间坐下,随意要了几个菜,一壶酒,边吃喝着边议论起心意今日颇有些古怪的举动来。

    “王爷,末将已派人将‘梅氏坟典行’及梅二本人暗中监视了起来,只是末将担心方才在店内梅二可能已对王爷起了疑心……”李浑陪着杨广在酒楼包间内坐下,即向杨广说道。

    “我正是要他对本王产生疑心,否则怎能查出今日心意来西市,究竟与梅二兄弟有无关系呢?”杨广不紧不慢地反问李浑道。

    “据下官方才在店内一旁观察,这位梅二先生身上颇多疑点。心意今日女扮男装,悄悄溜到西市,很可能就是冲着他来的。”张衡不待李浑答道,拱手向杨广说道。

    “哦?建平不妨说说,看咱们想得是否相同。”杨广饶有兴致地问张衡道。

    “王爷方才在‘梅氏坟典行’注意了没有,当王爷直言向梅二问及他日间立于店外所诵何书时,梅二分明有些反应过度,不顾店内还有别的客人在,竟哈哈大笑着来掩饰他心中的震惊,此为其一;其二,下官为配合王爷,有意向梅二诈称曾听到过日间他所诵诗书并非《诗经》,若是换作下官是梅二,逢此情形,大多会不予争辩,可这位梅二先生当时的表现却像是急于向人表白,自己日前所诵诗书就是《诗经》似的,这岂不是有违常理了吗?下官浅见,还请王爷莫要见笑。”

    “建平所言正与本王心中所想相切合,梅二显然在刻意掩饰着什么,才会有此异于寻常的反应和表现。虽然梅二今日在咱们面前露出了明显的破绽,然有一点切不可对其掉以轻心。我没想到他会突然问到我的住处,当时有些猝不及防,恐怕已引起了他的怀疑。”杨广同意张衡的判断、分析,同时也指出了自己也有破绽可能被梅二瞧出。

    “这就是王爷并不急于返回王府,要带末将来此逗留的主要原因?王爷勿忧,末将已安排足够的人手将梅二死死盯住,不会给他机会查出王爷真实身份的。”李浑忙安抚杨广道。

    “本王此前招司马珞、了尘二人返回万善尼寺,就是为了要拔草寻蛇,尽快查清心意的底细,故而,我倒不担心梅二识破我的真实身份,只担心他会就此缩头不动,不给咱们查清心意底细的机会。要是那样的话,事情就难办了。”杨广说着,端起面前的酒克一饮而尽。

    张衡脑中一闪念,像是想起了什么,冲李浑问道:“李将军,能传那两名日间听过梅二诵读的军士到此吗?我想搞明白,梅二究竟吟诵的是《诗经》里的那一段诗句。”

    杨广也是眼前一亮,试探着问张衡道:“建平,你是说,梅二在用吟诵诗句的方式来向心意传递讯息?”

    “王爷请想,以心意的身份、学识,四过‘梅氏坟典行’门前而不入,岂不是太反常点了吧。所以,下官方才想到,很可能梅二日间诵读的诗句中有些古怪,必须确定梅二日间所诵是哪一段诗句,或许能从中发现新的线索出来。”


………………………………

第634章 邶风燕燕

    张衡也真是了得,待李浑将两名日间听到过梅二在店外诵书的骠骑营军士唤来,他竟当着杨广的面儿,琅琅背诵起《诗经郑风》中的诗篇来了。

    张衡一张口背诵的就是那首著名的《郑风子衿》,尚未等他诵完,其中一名军士就听出了梅二确实诵读过这首诗。

    “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第一个派去监视跟踪心意的吧?”

    “回王爷,小的正是。”

    “那你呢,你跟着心意路过‘梅氏坟典行’门外时,听到的可也是这首《郑风子衿》?”杨广转向另一名军士,问道。

    第二名军士很肯定地摇了摇头。

    “那就烦劳张别驾了,将《郑风》卷中的诗句一一背与他听吧。”杨广存心想看看张衡有多大学问,也不命人去找《诗经》来,只回头向张衡客气地说道。

    张衡微微一笑,不急不徐地背诵出了《诗经郑风》卷中的所有诗篇。

    “张别驾如此高才,真令末将今日大开眼界呀!”待张衡一一将《诗经郑风》中的诗篇背诵一遍,李浑在一旁听得眼都直了,脱口喟然赞叹道。

    “不敢承李将军谬赞,下官自幼开蒙时曾受恩师教诲,《诗经国风》一部最能体现出当时的风物民情,因此对《诗经》中国风一部所录诗篇颇下过些苦功而已。”张衡忙冲李浑拱手自谦道。

    坐于上首的杨广脸上却未见一丝笑容,因为直至张衡将《诗经郑风》卷中的数十首诗篇都背诵罢,另一名军士也没有点头表示他曾听梅二诵读过其中的任何一首。

    “邶风,建平,《诗经邶风》一卷中的诗篇你能通背得下来吗?”失望之余,杨广心念一闪,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梅氏坟典行”店内书架上发现的那卷似乎有人动过的《诗经邶风》,遂向张衡问道。

    张衡此时背诗已背得有些口干舌燥,但因从梅二日间所诵诗句中查找出查案的线索是自己首先提出来的,只得端起碗来咂了口酒,冲杨广点点头,继续背诵起《诗经邶风》中的诗篇来了。

    张衡背着背着,杨广在旁就见那名军士脸上似乎露出了似曾听过的表情,却没开口叫张衡停下来,于是,便向那军士问道:“方才张别驾背诵的那首,你听起来有些耳熟,是吗?”

    那军士有些难为情地答道:“禀王爷,小的识字有限,听不太懂这些诗句中写得都是什么,只是依稀觉得刚才张别驾口诵那首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

    “莫急,你再听上一遍,用心想想是否在‘梅氏坟典行’外人诵读过这一首。”杨广一边温言安抚着那军士,一边示意张衡再将方才背诵的这首诗背诵一遍。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张衡有意放缓语速,将这首诗又背诵了一遍。

    “燕燕,燕燕。王爷,好像就是这一首。”那军士喃喃自语着,终于认定他日间听梅二诵读的就是这一首。

    “《邶风燕燕》?”张衡惊讶地望着杨广,顺口说出了这首诗的诗名。

    屏退两名军士,杨广向张衡求教道:“建平,梅二今日以《郑风子衿》一首开头,以《邶风燕燕》一诗收尾,他确是借此向心意传达讯息吗?”

    “这两首诗皆有故人话别之意,然细细品之,两首诗的诗意间还是有些许差别的:《郑风子衿》一首写的是对分别已久故人的怀念之情,而《邶风燕燕》一首写的却是送别即将远行的故人。王爷,从这两首诗的诗意查之,心意好像与梅氏兄弟不甚相熟,而又似有什么事托付与他们,而梅二最后吟诵的这首《邶风燕燕》似乎是对心意所托之事的一种答复。当然,这只是下官的穿凿附会之言,或许梅二只是在心意路过时碰巧吟诵了这两首诗,并没什么特别的用意呢。”张衡唯恐自己误导杨广,说起话来自不免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燕燕,大雁南飞……建平,这首《邶风燕燕》之中有无送故人南下远去之意?”杨广心念一闪,目视张衡,问道。

    “确有此意,诗中第二阙中‘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就是写的送别双方依依惜别时的情景。”张衡目光闪烁着答道。

    “这就对了。”杨广一跃而起,满脸兴奋地冲张衡、李浑二人解说道,“不出我此前所料,心意果然是想将其与宇文护的私生女儿了尘与司马珞一道送往江左。看来她早就察觉到了自己已身处危险之中了啊。”

    “单凭一首《邶风燕燕》,王爷作如此判断,是否太轻率了些?”张衡忍了忍,还是忍不住对杨广的这一判断提出质疑道。

    “建平,还是今日父皇提醒了我,凡事不妨大胆假设,一步步再去求证。这些日子以来,你也认为心意身上有诸多疑点,是吧。”杨广毫不介意张衡对自己的质疑,面带笑容地向他解释道,“那么不妨先将心意假设为南陈派在长安潜伏的一名细作,再来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结论就是她今日趁宫中再次闹鬼的当口,不惜冒险女扮男装出寺来寻求其同伙的帮助,这就说明,心意很可能事先已知道了昨夜宫中会有事情发生,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于大兴宫中,而放松对她的监视,她才敢于溜出寺来。”

    杨广说到这儿,有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张衡、李浑二人对自己这番话的反应,见二人皆听得全神贯注,并没提出新的质疑,才继续说道:“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心意冒险出寺是为了什么,此前我命人招回司马珞和了尘,就是为了使心意感觉到危险,能有所行动,现在看来,母子连心,她果然有些沉不住气,要找其同伙帮她将司马珞连同自己的女儿了尘一并送到江左去了。”


………………………………

第635章 张灯却鬼

    张衡心中依然认为杨广主观臆断的成分偏多,缺乏足够的证据和事实做为支撑,但又不便直言相告,沉吟移时,方向杨广问道:“心意既然有了动静,王爷下一步准备做何安排呢?是继续暗中监视心意和‘梅氏坟典行’,还是将梅二先行拘捕,从他嘴里审出其是否和心意有所勾结呢?”

    杨广摇了摇头,提醒张衡道:“建平,梅大先生还未现身,现在收网恐怕尚早了些吧。我意,差人密切监视梅二的一举一动,从速打探出梅氏二兄弟有哪些居处,平日里和哪些人有所往来,待梅大现身后再做决定。至于心意,仍由金才带人对其紧密监视,暂时不要动她。”

    “可是,今日王爷光顾‘梅氏坟典行’,下官担心已引起了梅二的怀疑。如若梅二从此龟缩不动,又当如何应对呢?”张衡谨慎地提出质疑道。

    “所以,必须将宫内闹鬼、心意异动以及远在信州杨处道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