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隋行-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反应还算敏捷,由殿中其他三人的身份迅速推断出,此人极有可能就是自己在太学时的授业师傅、身兼五职的苏威了。于是,疾趋向前,走至苏威面前,执弟子礼躬身说道:“杨广见过老师。”
苏威当着高颖等人的面儿接受杨广的行礼,颇有几分得意之色,伸双手扶起杨广,口中说道:“殿下请起,近日朝务缠身,未至太学,前几日曾听裴矩夸赞殿下诗思隽永,诗才高旷,老夫颇感欣慰呀。”
杨广面色一红,忙自谦道:“学生才疏学浅,所作徒搏老师一笑而已,何足挂齿。”
李德林听了杨广这话,大不以为然,漫声吟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似这等忧国忧民之绝句佳作,苏少保如只对之一笑,吾真不知其行可乎?”
苏威仿佛对自己门下能出杨广这么一位身份既尊,诗才又高的学生很是自得,笑着冲李德林说道:“岂止是对之一笑,苏某慨叹还来不及呢。里仁,苏某倒以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更好,全无绮丽辞藻,却写尽了游子思乡之情,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哪。”
杨广聆听着苏、李二人在他面前会文品诗,羞得脸上的红晕一层盖过一层,恨不得当场找个地洞钻进去。
“朕虽不懂诗,却觉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最好,颇有男儿慷慨之气。”
殿内众人循声向殿口望去,只见杨坚在前,太子杨勇和禁军统领,杨坚的亲姐夫窦荣定一左一右跟随在后,走进殿来。
杨坚径直走到杨广身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用力晃了几晃,朗声说道:“阿纵,作得一手好诗,固然是好,但身为朕亲生之皇子,我大隋之藩王,还须能提刀执弓,却敌于阵前。朕遍览裴矩所呈你所作之诗,唯觉此句尽展吾儿胸中之宏图壮志,因此,今日单留你在此,且在旁听听朝务,以期将来果能替朕出镇边关,不教胡马度过阴山。”
太子杨勇在旁说道:“阿纵天命不凡,高才大志,儿臣身为储君,自感汗颜,今后定将以阿纵为楷模,勤思敏学,以不负父皇重托。”
杨坚听到天命不凡四个字,不禁转头睨了杨勇一眼,旋而笑呵呵地环视着殿内诸人,说道:“太子能这么想,朕心甚慰。列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今日不必拘礼,都赐座说话吧。”
待诸人依旨各自落座之后,杨坚首先向着苏威和李德林二人说道:“无畏,公辅,呆会儿朕要和独孤、处道会议军务,你二人都是大忙人,就先说说你们的差使吧。”
高颖的父亲因是当今皇后独孤伽罗父亲独孤信的亲信家臣,因此,平日里杨坚夫妇但以独孤称呼高颖,以示亲近。
苏威因要向杨坚禀奏虞府失窃案的查案进展,并不急于开口,只以目光示意对面坐着的李德林先说。
李德林职不涉军务,也不推辞,当即起身向杨坚施礼,奏道:“臣前奉旨,清查各郡、州、县使令及上佐所缺员额,现已查明,各郡、州尚缺刺使共计十三人,县令尚缺一百零六人,各郡州县上佐前朝时概由使令聘任,各地多寡不均,陛下前已有旨,自今而后,各地方上佐概由吏部委任,选派,臣粗略算来,尚需铨选三百六十八人赴各地担任上佐。臣议,凡王公、勋爵、五品文武职事者,皆可推举一人,由吏部考校后,论才分遣各方。至于使令之选任,臣等不敢擅专,唯赖陛下圣裁。”
杨坚边听边连连点头,却并不急于开口,而是向侍立在身侧的太子杨勇问道:“关于各郡、州、县使令的选任,太子有什么要说的吗?”
杨勇似乎还未完全从刚才主持葬仪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骤听父亲问询他的意见,忙躬身答道:“儿臣和李内史怀的是一样的心思,唯赖父皇圣断。”
杨坚微微皱了皱眉,转向高颖问道:“独孤,你身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归你分掌,对于使令的选任之法,可有良策?”
高颖挺身而起,拱手答道:“关于各地使令的具体人选,臣无话可说,唯对选任之法,有一二浅陋之见,既承陛下问起,就抖胆说上两句。吏部查明所缺使牧之郡、州,除两郡三州外,其它四郡四州俱是边关重镇,当下南北东西,可说没有一方无有兵戈之忧,因此,臣建言,凡是当属边关的郡、州,朝廷无须另派使牧,但以各郡、州行军总管兼掌军政,以各郡、州长史、司马、参军等上佐分理庶务即可。至于不属边关之郡、州,陛下但选亲旧子弟暂领其政,待边患稍减之后,再论才选任即可。”
先前在临光殿时,杨广亲眼见到高颖当众拍杨坚的马屁,误以为他是个奸佞小人,及至听了高颖的这番话,方才见识了当朝宰相、隋朝第一能臣的风彩,不禁暗暗称奇。
………………………………
第三十九章 统一方略
(求收藏、求推荐)“公辅,独孤所言,你以为可行不可行啊?”杨坚依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返回来又向李德林问道。
“高仆射之言甚是,只是臣以为,眼下既属非常之时,陛下当以非常之法应之,不必区分边关、内地,暂可一律以行军总管兼掌各郡、州军政,似乎更简便易行一些。”李德林不假思索地答道。
“唔,公辅所说,确乎更利于当前形势,就这么办吧。至于现缺各郡州行军总管的具体人选,容朕斟酌后再定。公辅,如无旁事禀奏,你可以退下了。”
因为在之前杨坚听从虞庆则的建议,准备尽诛北周皇族宗室时,李德林坚决反对,故而他这位昔日相府的旧臣如今在杨坚面前已受了某种程度的冷落。
李德林第一个向杨坚拱手告辞,离开了武德殿。
杨广站在一旁,心中暗想:原来古时君臣之间就是这么会商朝政的啊。李德林居然直言不讳地纠正高颖向皇帝建言中的不足,而杨坚则当场就对李德林的纠正给予了肯定,殿中的气氛完全不似他想像的那样凝重、正式。
“陛下,臣蒙皇恩,兼领京兆的当日,尚书右仆射虞庆则府中发生盗案,现已初步查明,虞庆则家中失窃之家书中,确有关于并州兵力、粮晌等军机秘务,据此推断,虞府盗案应是突厥斥候所为。突厥向以游牧抢掠为生,不谙通商之道,因此,长安城中几无定居之突厥人,据臣查知,目下只有阿波可汗使节一行十数人,并随长孙晟一月前返回长安之三四名突厥小厮嫌疑最大。”苏威说到这儿,有意无意地抬眼盯了杨广一眼,略一迟疑,接着说道,“另,关于晋王府。。。。。。”
“行了,虞庆则在家书之中写进军机秘务相关内容,实属行事不密,着即免去其尚书右仆射,改任左武卫大将军。”不知是什么缘故,苏威刚一提到晋王府中潜入不速之客这件事,杨坚当即就打断了他,转向高颖说道,“无畏既说到了突厥斥候,独孤,你且把日前朕和你议定的统一方略向他们几个说说吧。”
统一方略!怪不得父亲杨坚要煞费苦心地演那么一出好戏,原来他早有统一南北的雄心壮志和详细方略啊。杨广一想到穿越前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千军万马,驰骋鏖战的壮观场面,禁不住血脉喷张,竖起耳朵,一字不落地听了起来。
“太子,晋王,列位。”高颖立于殿中央,侃侃而谈道,“陛下自登极以来,夙夜萦怀者,莫过于统一大业。七日前,江左妖孽残害介公,更使得陛下痛下决心,兴兵南下,一举灭陈。然而,西、北两边不靖,灭陈大计终难付诸实施,为此,陛下圣躬独断,欲先发大军平定西、北两边,待逼突厥、吐谷浑与我大隋签订休战盟约之后,再全力攻灭南陈。据昨日河陇传来的消息,乐安公元谐所率大军已大败吐谷浑,西疆初定,目下所虑者唯北边之突厥。据幽州阴寿、并州虞庆则差使来报,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正欲联合阿波、达头等五可汗合兵一处,于入秋之后,发兵数十万,对我幽并等州郡展开大举进攻,情势十分危急。因此,陛下欲调镇南之军北进,与突厥决一死战,一举安定北境,尔后举倾国之兵,南下灭陈。”
“先皇在世时,曾与突厥木杆可汗联兵攻打过北齐,对朕说起过,突厥铁骑虽彪悍,然因其蛮化无训,不足为虑。朕昨日已命上柱国李充,大将军韩僧寿征发稽胡十万,于雁门一带修筑长城,以御突厥。待一战而定北境后,即可全力举兵南下,攻灭妖陈。”杨坚说到这儿,转向坐于高颖下首的上柱国杨素,问道,“处道,对朕这击北图南之方略,你有何见解呀?”
杨广心知这杨素就是《隋唐演义》中名列隋唐十八条好汉之八的靠山王杨林的历史原型(另有一说,杨林的历史原型是广平王杨雄),也是历史上,隋炀帝杨广驾前天字第一号的权臣,不由得多瞧了他两眼。
杨素生得白面长须、星眉朗目,端坐在那里,一派仙风道骨,浑似一位出家修行的道士,全然不像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大将。
然而,杨广却知道,就是眼前这位生得一副慈眉善目的杨素,实则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在穿越前订阅的《探索历史》杂志中,就记载有两则关于杨素的小故事:
其中一个说的是,杨素每逢带军与敌人打仗,总是有意先派一支人数远少于敌方的小股部队去打头阵。由于人数远少于敌方,因此,这支先锋部队大多会大败而回。这时,杨素就会毫不留情地下令将这支倒霉的炮灰部队,自带队将领至普通军士,一个不剩地斩尽杀绝,并指着他们的尸体告诫全军将士,如若他们再敢战败,就只能落得个和这些被斩将士一样的下场。在杨素用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发出的最为残酷而严厉的警告下,全军将士唯有拚死杀敌,才能为自己争得活命,于是,杨素率领的军队,往往打起仗来,人人效勇,个个争先,就这样,为杨素挣得了赫赫战功,入隋之初,就被封为上柱国的高位。
另一个则说的是,十几年之后,杨素奉旨主持修建仁寿宫,由于急于赶工期,争得杨坚的宠信,督责甚苛,以至于累死了十几万人。当这座美仑美奂的行宫竣工后,杨坚来行宫避暑,晚上却见过满山遍野的鬼火闪烁,后来一问,才得知了实情。杨坚一气之下,就要把杨素处死,结果,在独孤皇后的亲自说情下,才饶了他。
“陛下深谋远虑、英明睿断,定下这击北图南之统一方略,臣恭闻之后,不胜惊讶敬佩之至。如陛下信得过杨素,臣愿亲提一支兵马北上幽并,与突厥五可汗会猎于关外。”杨素长揖到地,对杨坚表示出无限的钦佩和忠诚。
“世宽,你意下如何?”杨坚笑呵呵地示意杨素平身,却对他主动请缨,未置可否,转向窦荣定问道。
一年前,杨坚入朝作北周的丞相时,就援引自己的姐夫窦荣定担任左右宫伯,执掌禁中宿卫,而三个月前登极之后,太子杨勇则成为了禁军最高统帅,窦荣定这位前禁军统领眼下正面临着下岗的风险。
加之,窦荣定年少时就与杨坚交好,素知他的秉性、为人,眼见杨素主动请缨未果,杨坚反倒来询问自己的意见,便猜想杨坚有任自己为将,率军北征之意。
他倒不似杨素那样对杨坚尽说些谄媚、讨好的话哄他开心,只紧锁双眉答道:“突厥勃兴,已有数十载,其疆域东西绵亘几达万里,如果真是突厥五可汗联袂来犯,陛下发数十万大军与其一战,胜,不过是却突厥于关外而已,而万一要是战况不利,到时南陈再趁危来袭,为之奈何?因此,据臣看来,对突厥一战,未必是目下最好的办法。”
………………………………
第四十章 势在一战
(求推荐,求收藏)杨坚听了窦荣定的话,脸色立马变得阴沉了下来。
侍立在杨坚身旁的太子杨勇已参掌朝政,深知父亲杨坚为了与突厥的这一场大战,和高颖已然谋划了数十日,调兵遣将,大费周章,而事到临头,父亲初步选定的前敌主帅、自己的姑夫窦荣定竟声称即便战胜了突厥,也未必能安定北境,这如何叫杨坚不感到失望和懊恼?
“父皇,您一早起来,还没用过膳,不如先。。。。。。”杨勇唯恐姑夫惹恼父亲,忙替他遮掩道。
“陛下,窦大将军所言并非全无道理。”高颖却明确表示了对窦荣定的支持,“阿波可汗前些日子遣使来长安进献方物的消息传至沙钵略可汗摄图耳中,他大为恼怒,加之其可贺敦(皇后)北周的千金公主蓄意撺掇,才使得沙钵略可汗分派使节,联络阿波、达头等可汗,欲联袂来犯。不过,摄图对我大隋雄师也颇为忌惮,不敢轻启战端,据幽州阴寿报称,摄图已派出其胞弟处罗喉,以祝贺陛下登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