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宇宙-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无成有终。
无成有终,不问结果才能“有终”,说到有终,那可是最佳状态,人此生最后不过是个终,善终是最好的。如果只注重小利,必然偏离大道。当断则断,不要问结果,做就是了,就会有出息。这就是无成有终。
尽量准备,不急于求成,等实力足够了,方向确定了,就可以开始了,不管干什么,不要过于局限最初的设想、自身强烈的欲望、或者别人的价值观,应该无为而为,符合自然,随时调整,不拘一格,不断前进,总能善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阳而抱阴。冲气以为和。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乃大道造化,万物之中,人与大道的关系,可以说也是阴阳关系。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做出一定的选择,这就是阳动,大道提供规则,即阴定;大道奔腾不息,就是阳动,人在大道中总结规律,开辟天地,改造自然,即是阴定。
阴阳都相对而言,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则阴阳也不同。夸大大道无异于说这世间只有阴或只有阳;夸大人,亦是如此。
柏雨成一切准备就绪,坤卦在量级上,已经远远超过吕白的谦卦,可以说是已经“含章可贞”,终于六爻纯阴真气一凝,坤卦凝为纯黑,好像要吸收和规划所有的阳动,使得吕白那谦卦之龙也跟着暗淡下来,迅速开始僵化……
(这几章作为小说,必然是枯燥的,但曷子要给你们,这是曷子能给出最好的东西,这是易宇宙的创作初衷。乾卦、坤卦是最重要的卦,易经的入门;谦卦,是没有缺点的卦,谁都可以从谦卦开启快乐和充实的人生。写这些只是本着抛砖引玉,不管对与不对,如果能引起或增加您对中华文明的兴趣,哪怕一丁点,曷子的愿望就达到了。
当然,曷子不是什么圣贤,不过一介匹夫,如果有说得不对,大可一笑置之。看得烦了,也可跳过,甚至随手关掉。总之,能看到这里,无论您如何看待,曷子都真心感激。)
第二百九十○回 龙战于野
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谦。六(三加一)。无不利,撝谦。
即便吕白的谦之龙已经到了战局层面的“撝谦”,却还是被乾极坤生的“含章可贞”给慑服。
眼看就要不行,只见吕白将无首剑其他六剑分出,分别去辅助囚牛、霸下、负屃。虽然杯水车薪,但吕白并不准备凭这些来逆转,而是剑诀一掐,九子龙剑以负屃剑为中心,围成八个方向,正是“九真”离去时,九子剑所成先天八卦之象。
接着吕白一下凝出九颗灵珠,全部都是通天塔中所得的特性灵珠,有土灵珠的点石、木灵珠的猛毒、水灵珠的泽衰、火灵珠的光电、木灵珠的木风、金灵珠的开山……之类。
留下这番安排,手诀已然完成,吕白竟然一个瞬闪,投入谦卦神龙之中!而天罡罩扔在运转,竟是靠无首剑剑灵和那九颗灵珠在维持。
所有人,包括柏雨成在内,都没有想到吕白会这样做,竟然就直接投身于谦卦之中,他的血肉之躯?
那哪是简单的血肉,中觉的自然躯不说,全身法体不说,那麒麟骨呢?那天经地脉呢?还有奔腾在其中的黄龙真气!
柏雨成只是稍一诧异,略微担心吕白如果就这样死了,谁帮他回到过去,逆天改命。但也仅是一下诧异,柏雨成便马上感受到那条谦卦之龙的变化。
吕白有融入乾阳、坤阴的三才之躯,加上麒麟角之阴阳,立时将谦卦抬高了两个量级,虽然仍不及柏雨成和“夜秋”的神人修为,却已经将差距缩小到神人境以内。
柏雨成马上就觉得不对,现在已经不是他能不能慑服住吕白,而是自己的坤卦如何不被同基础的谦卦扫平。
吕白显然已经一边投入其中,一边将谦卦走到了六五,开始“利用侵伐,无不利。”,要开始扫平骄横了!
没有犹豫,柏雨成要将坤卦走完!!
六(三加一)。括囊,无咎无誉。
六(三加一)。扎紧口袋,没有灾难,无赞美。
扎紧口袋是个比喻嘛?括谁的囊?
其实这还不一定是个比喻,但肯定有很多寓意。不管是龙,还是大人,都要扎紧口袋,不要挥霍。
吕白就知道有个天乾而隆隆作响的皇帝,天天讲排场,搞得国库空虚,弄得后代翻不了身,后来没多久,倒是出来个垂帘听政的,这祸害很会过日子,日子过不下去就割地,说起来这倒霉事儿,就是从那个天乾而隆隆的傻缺开始的。
大人更要扎紧口袋,别大手大脚,那样迟早缺钱,迟早要贪污受贿。
坤于乾,为阴、为臣、为妻,看来为人老婆也要懂得扎紧口袋。
“无咎无誉”,扎紧口袋呢,就没有灾难,也就是不会有财政危机,但不用赞美,因为这就是最平常的事情。
什么时候廉政而不用赞誉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这是很大的一个比喻,推而广之,前面“含章可贞”了,这里就要“括囊”了。前面是不露、不漏、不用,这里是括囊,扎着袋口,但是口子还是有的,那就是少用,合理的用。
放在军事上就是,“养兵千日”这是含章可贞,尽量“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括囊”。
放在生意上就是,“苦心经营,积累资本”这是含章可贞,尽量“双赢和压缩成本”,这是“括囊”。
就是过日子也要收支平衡,做学问也要小心谨慎的实践,别有了学问就乱用,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吕白在山中时,懂了足够的字和起码的做人道理后,父亲最先教他的就是《五千言》和易术,直到父亲走之前,他才看了《灭典》和远古那些事情。当看到远古人掌握了灭典技术,却不懂得“括囊”,什么都任意胡为后,吕白着实为之惋惜,明明很好的事物,却非要用到物极必反。
当时全部的远古人族,都为了黑黑脏脏的太晶而打个不停,却不去开发和普及直接的太阳之能,顶多弄来洗洗澡。有雷震之学,却不大力开发和推广雷震载具,仍然天天烧太晶。
那些以太晶发家的大财团,例如骡可飞的丑孚已经成了王霸,王霸国就是他们施行垄断的工具。垄断太晶,垄断阳动,任何阳动都必须要考太晶提供,比如太晶载具,这样他们才能赚钱,才能王霸全球。雷震载具?他们说“去死吧。”,谁发明雷震载具,他们就弄谁,远古人族就这样被当时的王霸和王霸国绑架。
甚至和族搞个什么加了水就能跑的载具,也受到了他们主子王霸国的制裁,再也不敢搞了。就连节俭型的太晶载具,也很难得到推广,王霸国更是限制进入。
“你们必须用太晶!你们必须被我控制!”
“你们必须给我太晶!否则我就让我们王霸国去查缴你们的灭核武器!”
“你们既然开飞舟来撞我们?!弄死你们!谁让你们那里那么多太晶呢?”
……
这就是当时的王霸之一,也是西陆恶龙的爪牙之一。
其实,《灭典》都已经遭到背叛,人族用《灭典》都能找到美好的生活,可惜却被用在自相残杀,用在了奴役。
雷震动力机,记住这个东西,这个远古人族第二次那什么变革就产生的东西,到现在没被普及进四个轮子的载具的动力系统,因为这东西不烧太晶!
当然,王霸少不了忽悠——“雷震池和雷震动力机的技术瓶颈”!
可惜一切都过去了,吕白无数次翻看这段历史,一直到灭核大战,也叹息过无数次。也因此,吕白对现在的九州充满了期待,一定要等到机缘,一定要跟铁火下山!
吕白怎会不懂得“括囊”?远古人可以遗忘这太古传下的大智慧,吕白不会忘!任由柏雨成将坤卦“括囊”施展的多么彻底,都已经在吕白理解之中。吕白很清楚,柏雨成是要收缩防守,以避锋芒。
因此,吕白融入在谦卦之龙中,身躯已然瓦解,却凭借麒麟骨,凭借天经地脉中所有的真气,又一次走到了谦卦的顶峰,上六之鸣谦!
柏雨成大势已去了吗?他不这样认为,他要做最后的反抗,他要将坤卦走完!而实际上,如果他真的领悟了坤卦,那么鹿死谁手还真就不好说。
六五。黄裳,元吉。
六五。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
弄得那么黄色,看把你美的。黄色就是最好的?让人联想到龙袍了,不过“衣裳”“衣”、“裳”,裳可是下身的衣服,龙内裤吗?
哦,还有象征帝王的黄龙。
坤是什么,乾为天,坤为地,地是黄的。
为什么到了六五强调“黄”?还是一个黄色的裤子、裙子、下身遮体物。这可以是很多种情况,比如表示黄色在下,也就是玄黄中黄在下,天玄、地黄,如果黄跑上面了,那就是以下犯上了,还吉祥吗?那可是要打起来的,要“其血玄黄”的。
龙要有土,不能做无土之君,这里提醒以土为根本,也就是要天下一统,在提醒该收复的要收复,要维持土地的完整性,要以“黄”为根本。
大人,要“穿起黄色的裤子”,就是要明白自己是地,龙是天,自己再厉害,也要在下面,这就很好,否则要承担风险,不是说不让大人篡,而是没必要,真想篡,也要记得别露出马脚,依然要先穿着黄裤子。
联系起来,“黄裳,元吉”这是在说,有了实力,要找到自己的根本,下盘要稳,什么是下盘?根本!核心竞争力!只有时刻保持根本不乱,即便“含章”了,即便“括囊”了,也不乱,那就是最好的。
柏雨成认为此刻的“根本”就是将坤卦走完,然后再物极必反走乾卦,按照纯粹的阴阳主干来施术,轮回往复,一直加强下去,自己有两具神人在此,怎么会怕吕白?
吕白认为根本不在于此战胜败,而是凭灵性走下去,他不知道能否战胜柏雨成,他只知道灵性告诉他要奋战到底。至于此战成败,并不是他人生的成败,他人生也没有成败,总要重入轮回,入轮回之前,不磨灭大道所赐的灵性即可,随着灵性的指引,他总能获得平静,泰然自若,他就是喜(…提供下载)欢这种感觉,这就是他的根本。
当柏雨成将“黄裳”走得更加稳健,一面砸入更多的金身,不断完成着增幅,隐隐开始抵挡住吕白的谦卦上六时,他以为自己抓到了根本,而吕白已经根本不以为意。
吕白还受到柏雨成坤卦启发,神识不由得想起那《远古一窥》中,曾经有着一位写书人,他写了许多本书,其中有本书就提到个叫“黄裳”的,书中那“黄裳”写了《九阴真经》,更甚之,听说还有提到乾卦的,以什么“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来做招式的名头。吕白觉得那写书人这点很了不起,不知当时有没有激发一些人去研读《易经》。吕白对他是挺欣赏的,也想有机会多看看他的书。
刚才吕白看柏雨成书架的时候,就发现里面分明有着那个写书人的大作,只是当时他要先看那些古圣先贤的经典,没空翻看,看来如果能得到柏雨成的书藏,那真是幸福的事情。
柏雨成怎会知道吕白闪过一个神念,而那神念中有万分之一在惦记他的书藏,他只是要把握根本,将这轮坤卦快些走完,好运起大成乾卦,对抗吕白的谦卦,反败为胜。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上六。龙在野外争战,它的血是青色、黄色。
龙在野战?还弄出血了?还发黄……
这样解读没啥不对,易术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术说得是大道六十四条道,每道又分六个环节或六个层面。
显然,大道造化万物嘛,怎么可能就六十四道?其实明白一道也就明白了所有的道,因为都是大道造化,何况人家不是只给一道,而是给了六十四道。
易术讲究:
一,“会者不难”,即掌握了规律,就变得容易,一通百通。那些无师自通的,其实是举一反三,早就通过了的。这是简易。
二,“易无止境”,运动是绝对的,易的解读也是要变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多方位去理解,灵活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一通百通。变易。
三,“万法归宗”,不管易宇宙变化万千,就在大道中,是因为大道可以变化万千,但这个大道是不变得。这是某些人说的“不易”。
再看大道是怎么来的?不过是人总结的,人猜测的。人是谁?大部分人是你听到的、看到的,少部分你可以摸一摸,还不能乱摸。你要知道,你只有感知和意识,你看这文字也是你看到的,这篇文字除了给你感知你证明不了任何其他的,至于是有个人在写,那不过是你意识对感知的解读。
也就是说,你是感知的,你除了感知和意识啥也没有,你透过感知了解所谓的“感知后面的东西”,其他人也都是在你感知后面。也就是说,你永远是主观的,没有客观那一说,别人的看法不过都是你通过感知得来的,你是主观的,你永远证明不了客观存在,因为你得不到客观角度。
那么“万法”还“归宗”吗?归!关键什么是归什么“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