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国用心中自有一种得意,殿下出缅入滇之时便投效,自认为资格最老,战功也著。而李承爵等人虽然在征伐安南时也有功劳,但却不能和他们相比。
“李总兵过奖了。”张国用表面上还得表示谦虚,摆着手说道:“皮毛,只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殿下之谋,神秘莫测,若想学到精髓,谈何容易?”
“那是,那是。”李承爵连连点头,倒是由衷地赞叹,“相关器物早已准备,殿下未下永昌,便已算到龙尾关,决胜千里,亦不为过。”
几个明军将滑轮套上绳子,滑轮上拴一根稍细的绳子,下面则绑好绳兜。这样一来,飞越深涧天堑便不用费力而惊心的攀爬,依靠自然的角度,人坐在绳兜里。如腾云驾雾般便飞了过去。然后这边再用那根稍细的绳子把滑轮拉回来。把极度危险,极度困难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单,如此方便,恐怕也只有朱永兴能做到吧!
一个瘦削的士兵率先坐进了绳兜,身上带着些应用物件,顺着绳子滑了过去。身影隐没在对面的黑暗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粗绳不断晃动,显然是过去的这个明军士兵正在加固那边的绳索。稍后,一点微弱的红光在对面山崖上亮了起来,向着这面划着圆圈。
滑轮被迅速拉回,又浇上些油脂,一个个的士兵开始飞越天堑。等到过去了十几个人,小轰天炮再次发出闷响,接连抛出五根大绳。被对面兵士加以固定后,人员偷越的速度大大加快。
事已成矣!张国用和李承爵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天险啊,就这么过去了。等到突然在天风寺侧后发起进攻,再接应主力攻克天生关,这大功便到手了。
………………
太阳还没有升起,但空气里已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草上也已掩盖了灰色的露水。早起的鸟儿在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而在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最后的晨星正凝视着。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
已经将灭的篝火被添柴烧旺,水被一壶壶烧开,分发给参战的官兵。一碗开水下肚,几块干粮充饥,露宿山林的不适被冲去了大半,临战的兴奋逐渐浸染身体。
尽管上半夜朱永兴便得到了偷越成功的报告。但他知道要打响战斗,还需很长的时间。望山跑死马,偷越地点离天生桥不过十里之遥,但却要翻山越岭,经历很大的艰辛困苦。才能绕袭天风寺。
只是这种程度的跋涉攀登,可要比大军翻越积雪覆盖的苍山,直捣大理要容易多了。
魏君重又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对面,这已经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重复了多次的动作,显出了他心中的焦急。
朱永兴淡淡一笑,看着炮兵把轰天炮依着山势架好,直指天生桥对面的清军阵地。乱炮轰击之下,冲过天生桥当然是可能的。然后呢,猬集于狭窄的区域内,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仰攻天生关?那个时候,火炮用不上,就算是用人命堆,恐怕也很难取得突破。
“风向,风速,要特别注意。”朱永兴对前来报告的炮兵小队长提醒着,“炮口应有所偏转。”
炮兵小队长领命而去,朱永兴捧着手中的茶杯,暖着手,却听到魏君重发出一声兴奋的喊叫。
“殿下,殿下。”魏君重几步跑过来,把望远镜递给朱永兴,叫道:“火,火光,在江风寺。”
朱永兴急忙拿过望远镜,其实已经用不着了,火光虽不大,但在这里也能看到见。只不过,用望远镜的话,兴许能把情况看得更清楚一些。可是,朱永兴感觉失望了,他暂时还判断不出那火光是清军燃着的,还是战斗引发的。
“殿下——”魏君重焦急地说道。
“稍安勿躁。”朱永兴并没有放下望远镜,嘴里说道:“命令部队,做好进攻准备。”
“是,殿下。”魏君重赶忙向下传达命令。
“轰,轰…”爆炸声传了过来,虽然已不是很真切,朱永兴却立时知道江风寺的战斗确实打响了。虽然从元江出发时并没有带手榴弹,但也现做了一些需要用明火点燃的土炸弹,而在敌人防守的地方出现这种声音,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进攻!”朱永兴立时起身,抽出宝剑向着天生关一指。
“开火!”早已准备停当的炮兵小队长跳上一块大石,高举红旗,猛地向下一挥。
“通,通,通……”闷响连声,白烟升起,又旋即被风吹散。
十几个黑色的炮弹飞过天生桥,能看清在空中被强风吹偏,但经过调整的发射角度最大限度地纠正了偏差,纷纷落在了清军的阵地上。
片刻后,巨响一声接着一声,炸起了无数的碎石,比在平常土地上更显威力。
待命的明军呐喊上前,两排刀盾手横列于崖边,火枪手排列于后,向着对面发出一排排猛烈的齐射。
不一会儿。轰天炮又是一轮齐射,这回打得更准,炸得更开。乱石激射,又纷纷落下,加上轮射不停的火枪,守卫天生桥的清军被压得抬不起头。
鼓声隆隆。身着重甲的明军向前冲去,踏上了天生桥。虽然行动稍为缓慢,但重量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下关风”的狂吹。
有清兵冒死阻击,有明军士兵坠落桥底,火枪的射击声夹杂着双方士兵的惨叫声,天生桥再次成了血腥的战场。
风,在耳边呼啸。两杆长枪从侧上方刺来,直取百户陈相鹏。而他的钢刀刚从一个清兵的脖颈中抽出,已经没有时间招架。他赶忙身子一斜,向旁边扑去。
枪尖在肩甲上划过,发出刺耳的声音,掩护的火枪继续射击,一杆长枪颓然落地,另一杆长枪匆忙回抽。
陈相鹏伸手抓住枪杆借力,脚蹬一个石缝,猛地一蹿。刀光一闪,将清兵的脑袋削下一半。然后。用肘部在石崖边上一搭,合身一滚,翻上了清军的阵地。
刀枪接连袭来,击打在陈相鹏滚过的岩石上。一排火枪射来,惨叫声响起,几个起身砍杀的清兵非死即伤。在血箭喷溅中纷纷倒地。
陈相鹏不敢仓促起身,只是躺在地上翻滚着乱砍,却不离崖边,只为后面的士兵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个明军士兵被同伴托举而起,刚刚露出石崖边便把手里的长枪乱砸乱刺。两个清兵被击杀,他也随即被刺中肩膀,惨叫一声倒了下去。
数个明军再次踩着同伴的肩膀出现在崖边,一通枪来刀去的厮杀后,有两个明军翻了上来。
火枪停止了射击,陈相鹏赶忙旋身而起,和这两个明军互相倚靠,接连杀死了三个清兵,掩护着数个明军再次登上崖顶。
崖顶的安全距离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明军越过天生桥,再登上崖顶,与残存的清军展开厮杀。
“成功了。”朱永兴的望远镜已经离开了崖上的战场,通往江风寺的崎岖小路上出现了一面红旗,正在向天生桥快速移动,那是已经夺取了江风寺的偷越部队派兵前来接应了。
朝阳在遥远的山边探出头来,喷发出光焰。周围的景物一下子流注了清新如燃的晨光,起初是鲜红的,然后是大红、金黄……那面红旗被风吹得猎猎飞扬,在太阳的光焰下,红得象火,仿佛正在熊熊燃烧。
……………
走过黑龙桥不远,便是通关的敌楼,书有“龙尾关”三个大字。楼上还有两层,在楼檐口下悬挂着一块横匾,上书“龙关锁钥”。
车队中的段琬儿抬头看了看,不禁露出一丝苦笑。什么御敌防守、固若金汤,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不过两日工夫,便被明军攻取,听说还是岷殿下亲率兵马,从绝险之地天生关取得突破的。
唉,亏了自己还自以为高明地献计献策,真是班门弄斧。其实人家心中早有妙策,自己的侃侃而谈显得多可笑。
段琬儿丧气地垂下头,闷闷地随着车队直入龙尾关。
龙尾关的街道上厮杀的痕迹并不重,天生关被袭取,对于守关清军是致命的心理打击。等到最靠近天生关的碉楼被攻取,城下的明军通过云梯可以顺利地进入关城后,清军便打开北城门,向大理方向溃逃而去。
天险哪,可以成为战斗信心的凭恃,也能够成为丧失斗志的主因。这就是朱永兴所说的,险在心中的原因所在。
车队并未在龙尾关停留,而是直出北门。除了朱永兴率领的袭取天生关的部队伤亡较大,也比较疲惫外,其他的部队都还保持着不错的体力,精神状态也在连战连胜的鼓舞下,很是饱满。
兵贵神速。朱永兴和晋王李定国、赵王白文选紧急商议之后,决定主力不做停留,出关直取大理。不到三十里的路程,今晚便可兵临城下,给大理守军更大的心理震慑。
骑兵已经追击溃逃的清军向大理而去,大部队则稍作整顿后开始出发。朱永兴虽然有些疲惫,但还是坚持着骑马而行。已经不是长途行军,便不用节省马力,用脚丈量了。
在行进了五六里路后,赵王白文选便催马来到了朱永兴身旁,象是说闲话般地与朱永兴聊了起来。
“这湖广绿营,比甘陕绿营还要差上一些。”朱永兴谈着自己的感觉,“天险未破时,还能够拼命厮杀,可一旦没了凭恃,便斗志丧失。”
“如果不是有腾冲之败,甘陕绿营也是一支劲旅。”赵王白文选轻轻摇了摇头,显然对攻取永昌时,甘陕绿营的表现有些不屑,“满洲兵,汉军旗,三藩之嫡系兵马,然后才是各省绿营,其中甘陕绿营和湖广绿营尚是战力不错的部队。三藩之军,又以三鬼最强,尚奸次之,耿奸再次之。”
孔有德既死,后继无人,已无藩王之称。而广西的孙延龄,虽然也踞一省之地,但已经不属于三藩之列。
“甘陕绿营还有一支劲旅,日后若对战,尚要谨慎小心。”朱永兴想到了贵州的赵良栋,不由得提醒道:“张勇,赵良栋,皆是名将,不可小觑。”
“张勇已败在殿下手上,胆必丧矣。”白文选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也似乎在恭维朱永兴,笑道:“赵良栋嘛,既在张勇之下,也不足虑也。”
第三十九章兵临大理
“败过才会吸取教训,官职高低也不是评判能力的标准。”朱永兴并不敢轻视这两个人,所以说得很严肃,“赵王要听吾言,不可轻视此二人。”
“是,殿下之言,本王必信之笃笃。”赵王白文选的脸色郑重起来,停顿了一下,询问道:“殿下有入川之意,不知可有人选?”
朱永兴沉吟不语,他已经反复权衡过,最希望的人选是晋王李定国。入川开拓是一方面,还有把李定国调离滇省的意思。只是他还没试探过,也不知李定国是如何想的,所以不好轻易说出口。
“晋王或是最好人选。”白文选见朱永兴不语,便继续说道:“如果晋王不愿,那就不如另派一军入川,本王与晋王在滇合力牵制清军,亦将全力以助入川之军。”
朱永兴想了想,意味深长地看了白文选一眼,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赵王之言有理,滇省有赵王与晋王两位名将坐镇,入川之军无后顾之忧,吾亦能安心攻掠广西。”
“殿下英武聪慧,先有腾冲之战,后有讨伐安南之功,更能结暹罗之好,得滇省各土官之投效。”白文选突然变得有些感慨,目光深远地望向远方,“此番作战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声威当更盛从前。更难得殿下宅心仁厚,兵死有抚恤,伤残有所养,治下之民亦脱苛政之苦——”
朱永兴目光闪烁,静听着,揣摩着白文选的这番夸赞到底是何意思。
“如此,我原大西军将士可得善后矣。”白文选长出了一口气,笑了起来,“殿下暂离滇省。征伐广西,实为上策。若将滇缅接壤之地派得力干将驻守,震慑缅人,使其不敢无礼于主上,则更善。”
朱永兴品出一些味道来,便笑带试探地说道:“吾是信得过赵王的。铜铁关不为虑,木邦嘛,或者可以换将驻守。”
白文选呵呵一笑,伸出大拇指比划了一下,说道:“殿下一语中的,本王便不复多言了。”
朱永兴笑得畅快,白文选很明显在向自己靠拢,什么得力干将,什么震慑缅人。说白了就是派自己的亲信封锁在缅的小朝廷的音信,不使对自己不利的旨意传出来。
当然,朱永兴尽管不是完全信任白文选,也要做出亲近的举动,不能让人家的热脸贴个冷屁股,寒心不是。
“赵王,吾有意成立军校久矣。”朱永兴感叹道:“只是战事纷繁,各军又相隔甚远。便只能在一军之中以讲武会代之。若是此战结束,当有一段休整时间。吾准备在元江正式设立军校,不知赵王意下如何?”
“建军校好,可使各级将领皆受殿下教诲,乃千秋大计也。”白文选不假思索地表示赞同,似乎早已经做了决定,用的却是开玩笑的口吻。“呵呵,如此一来,本王也就不眼红那些殿下所辖的将领独得其利了。”
“赵王如此一说,吾便放心了。”朱永兴会心一笑,白文选所说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