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医生 >

第259章

唐朝好医生-第259章

小说: 唐朝好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忠臣也看向他,心想:“早晚有一天,你会站在大臣们的最前面的。甭着急”。
    王平安又道:“可进了崇贤馆,陪在太子的身边,臣这才知道。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可风光的背后。汗多少,泪多少啊”。
    他的话说完,殿中安静起来,人人心里都想起事来。
    李世民心想:“汗多少?如光流汗,也就罢了。为了能坐上这龙椅。我当初遇了多少危险,背地流了多少眼泪,还不能让别人知叭
    李治心想:“我当初网当上太子时,被父皇斥,被大臣们暗地嘲讽。汗呀泪呀的,我可是真没少流啊!”
    史忠臣则想:“想当年,我刚刚进宫时。一个胖胖的老宦官。把我饿了两天,不许我吃饭不许我喝水,说是为了我好,然后就把我绑在了案子上,手里拿着把雪亮的刀子”我流了汗多少,流了泪多少啊!”
    王平安见成功岔开话题,皇帝再没追问他陪太子批奏章的心得,稍稍松了口气,道:“皇上,您整日为天下大事操心,要注意保重身体啊,可以吃吃药膳什么的”。
    李世民啊了声。回过神来,伸手摸了摸鬓角。笑道:“好啊。那无病你多开几个药膳方子,让厨房给联做吧!”
    王平安赶忙答应一声,开药膳方。可是他最拿手的本事之一。
    李治道:“父皇,天下大事何其之多,您一个人全都要处理,岂不太累。儿臣长大了,可以为父皇分忧了。”顿了顿,道:“儿臣想出来个法子,可以让朝廷每年增加一大笔的收入
    李世民道:“是吗,你这道奏章写的就是这个吧?可是一年能增加十万贯的进项,委实有些多了,那得增加多少亩的田地啊!”
    说着话,他打开奏章,开始看了起来。
    李治声道:“一年十万贯是底限,有可能更多的!”
    李世民哦了声,道:“还可能更多么”无病,你要和龙傲天比试医术?他可是老神仙孙真人的弟子,怕你不是他的对手吧,不过联不想你输,你擅长什么,到时由联来命题,挑你拿手的”
    他看到了这件事的起因。随口便说了起来。
    王平安心里一阵暖洋洋的,皇上能这么对待一个臣子,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竟想着帮我作弊,换了别人谁行?
    “输了以后,还要改名,还要脱了衣服围着长安跑”这这。太胡闹了,实在是孩子气”李世民看着奏章,忍不住微笑,慢慢摇着头,直感王平安和龙傲天,就象两个没长大的小孩一样。
    再往下看,李世民咦地一声,道:“嗷运会?这个名字可取得的,能够帮助朝廷增加收入。而且还不损害百姓,反而让百姓以及商家。一起得到好处的方法!
    封建王朝的统治,都是建立在农业税收上的,唐朝也不例外。统治者们很少有靠商业赚钱的想法,就算是商业最发达的南宋,也是如此,朝廷对这方面顶多算是允许,支持力度不大。基本上都属于民间自发!
    可王平安提出的这个方法,好就川甩,不是古意在以提高商人地位的基础!,对千封建统治漆口,吊是做同一件事,但换种方法说,就容易让他们接受。否则,士农工商,哪个大臣想发展商业,动摇了农业的基础,谁提出来也不好使的,阻力必会大到没边儿,朝野一顿痛骂,不把那个提出来的人搞下台,那是绝对不带停手的!
    为啥变法总是变不成功,不就是因为伤害了某些保守派的利益么,即得利益决定一切!
    王平安提出的方法,却不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方法是建立在一次打赌上的。而且是要想办法赖帐,表面上看,是想着法儿的从商人口袋里掏钱,这个方法没有损害大地主们的利益,相反如果国家收入增多,以让百姓休养生息为目地出发,还有可能减免一些农税,这样大地主们会成为即得利益者,他们自然就不会反对了!
    而朝廷也没有向商人加大征税幅度,属于你愿意交钱就交,不愿意交就拉掉,你不愿意,有的是人愿意,你给少了我还不要呢!商人们为了做大生意,赚更多的钱,自愿买广告。他们也不会反对,更没反对的理由!
    各个阶层的利益都没有被损害,而且都能有好处,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如此一来,什么事情,也就都好办了!
    李世民看到一中,脸上的笑容就多了起来,精神头也开始足了。他心想:“这个主意好啊,什么事都不费,就能让商号,还有番邦的人。抢着给朝廷送钱,天底下的好事,以此为最!”
    见父皇笑了,李治知道这件事要成,他转过头,冲王平安一笑,王平安也回了他一笑。两个人心里一个想法,这件事没个不成功的,新的赚钱方法,能让朝廷收入大增,而且办好了,以后收入会更多。谁看着不高兴?谁看着都高兴啊!
    看完了奏章,李世民抬起头,道:“这个方法好啊,如能用这个方法。使得朝廷进项增加,怕是没有谁能说不好!治儿,这个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李治立时点头,道:“是,是儿臣想出来的。”这句话说得理直气壮,整件事情确实和他有关啊,可以说没有他的撺掇,就不会产生这个构想。
    谁带着人去无忧堂巡视的?他李治啊!龙傲天挑战王平安时。王平安不想应战,是谁挑唆着,非让王平安答应的?他李治啊!谁怕王平安输了丢人,为王平安担心,导致王平安开始想办法赖帐的?他李治啊!谁抄”谁亲手写的这道奏章。并送到父皇案上的?还是他李治啊!
    没有他李治,就没有嗷运会的诞生,他居功至伟,无人可以否定这点!
    李世民见他不似作伪,好象确实是他想出来的,可还是看向王平安。道:“无病,你没出过主意?”
    王平安忙道:“臣不是要拍太子殿下的马屁,这个构想,确是殿下想出来的。殿下怕臣输了出丑,所以便在吃饭时。和臣商量起来,怎么个赖帐法儿,结果说着说着,就说出这个构想了,绝非是臣出的主意!”
    李世民长长出了一口气,他不怕臣子太强,他手底下强的臣子有的是。他就怕儿子太弱,镇不住太强的臣子。君臣之间,商量事宜。不以一个人的意见为主。而是互相启发,共同完善,这才是最好的君臣相处之道,君臣得宜,方可长久,善始善终!
    着李治的表情,还有听王平安说的话。估计他们确是互相启发,得出的这个方法!
    比。,  万
    李世的心满意足。朝廷能够增加收入。那确实是好,但儿子的本事见涨,这就更是好事了,做为父亲,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儿子有大出息,没有比这件事,更让他开心的了!
    将奏章慢慢合上。李世民大声道:“传旨,三品以上官员,还有户部四品以上官员,立即入宫议事。不得耽搁!”
    史忠臣立即答应一声,小跑着出殿去了。他没看到奏章上写的什么,但看里面三人的表情,肯定是有大喜事。他的脸上露出笑容,兴高采烈地出去传旨了!
    李世民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道:“嗷运会,这个名字有些难听,也有些儿戏了。如果以后真能长久的办下去,象你们说的那样,项目一多。也不一定个个都先要嗷嗷大叫一番
    李治道:“儿臣觉得这个名字”他先用眼角余光,扫了眼王平安,见王平安一摇头。紧接着道:“确是不太好听,还请父皇赐个新名!”


第三百四十三章 人人惊喜

    弄世民闭起眼睛,道!想个新名字。嗯。的确应该想巾晰用寸。这件事要当大事来办,而且还要长久的办下去!”
    想了半晌,李世民睁开眼睛,对王平安道:“无病,前些日子。你教给马周一套绝世神技,是解除眼睛疲劳的,马周向献宝似的,也教给了联,联用着感觉也很好使。不过,为什么你在眼保健操开始之前,非要加上那一句话呢,是在奉承联吗?。
    李治看向王平安。道:“无病,你还会什么绝世神技吗,为什么没有和孤说过?”
    王平安道:“回殿下的话,是臣偶尔想起来的,殿下青春鼎盛,并没有眼睛疲劳的症状。所以臣也就没说,其实臣也并不常做的”。
    , 正
    他赶紧向李治解释一番,免得太子殿下吃醋,以为自己不关心他的眼睛。李治哦了声,这才作罢,原来王平安自己也不做的,那就没啥关系了!
    王平安又对李世民道:“皇上,你问的是为皇上效力,保护眼睛,缓解疲劳,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这句话吧?臣就是想奉承一下皇上,只不过亲口当着皇上的面说。臣脸皮有点薄,不太好意思,只好通过别人的嘴说了”。
    李世民一愣,李治也一愣,全都看向王平安,他们都没想到王平安会这么回答,直承其事,说自己是在奉承皇帝,拍皇帝的龙屁!
    李世民哈地一声。摇头笑道:“你还真是实诚,竟然想什么就说什么。如此一来,联倒没办法整治你了!”
    王平艾脑袋上的汗差点没下来,幸亏自己没装正人君子,要不然一顿修理就难兔了!
    李世民道:“如果在嗷运会上,也加上一句话,比如说为朝廷效力。忠君爱国。增强体质。赛跑大会,现在开始。准备”你们看怎么样?”
    王平安一咧嘴,心想:“还真会举一反三的。嗯,这个想法是好的,别看喊口号挺形式主义的,但有时候确是可以起到团结的作用,只要别光顾着喊口号,忘了做别的事就成”。
    他道:“臣以为,因为大会还要有番邦人士参加,所以不如把为朝廷效力,换成是为大唐皇帝效力,将忠君爱国换成忠于大唐朝廷,这个就能稍好一些,可以让皇上的恩泽雨露。也泽被一下番邦蛮夷”。
    有些话皇帝他老人家自己不好意思说。哪有自己拍自己龙屁的道理,所以身为臣子,此时就要为皇帝分忧了,你自己不好意拍,那就让咱替你拍屁屁呗!
    李世民看向李治,问道:“治儿的意思呢?”
    李治大受启发,他道:“无病说的不错。可以在大会召开之时。加上前面那句话,让百姓们喊出来。还有父皇刚才说的大会名字,依儿臣的想法,不如就叫做“大唐及番邦子民效忠天可汗长安光耀世界之嗷运会。!”
    王平安差点没吐了,赶情儿,李治你学别的奇慢无比。可学起拍龙屁来,竟是个超级天才,你比我拍的猛多了!
    李世民笑了笑,道:“好,正式名字可以是这个,不过简称嘛,这种增加朝廷收入的方法,以前从没听闻其,很是玄奇奥妙,不如就叫奥运会吧”。
    王平安立即躬身行礼,大声道:“皇上圣明,这场大会以奥运会为名,实为大妥,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见他先喊起来圣明了,赶紧也道:“儿臣也以为此名大善,父皇圣明,儿臣远不及父皇之万一!”
    李世民哈哈大笑,奥运会这个名字,比嗷运会可强多了”咦,不会是他俩故意起这么个古怪名字。然后让联来改,从而大加奉承,高呼圣明的吧?
    就在这时,殿外已然来了大臣,中书省和门下省就在宫里,大臣们得到信儿后,立即进来,所以最先到达。
    马周为首,给皇帝见过礼后,接过奏章看了起来。大臣们看过之后。都是大声叫好。国家大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收税,可收税自古以来就不是件容易事,老百姓没人爱交税,谁愿意把粮食给别人?没人愿意!
    大臣们都对这件事发愁,可却人人没有什么办法,从古至今。各个,王朝不都是这么过来的,税收得少,叫藏富与民,可国家一遇事就没钱,税收得多,叫亡国之兆,老百姓起来造反,反正就是没个平衡的时候!
    可王平安想出的”太子殿下想出的这个构想,那就太好了。好得呱呱叫。谁的利益都不损害,还能有大笔的收入,如果这不算好,那什么还能叫好了?
    夫臣们轮流看奏章,都是一边摸胡子。之边点头,连声称好。
    过不多时,别的大臣们也都到了,长孙无忌还有房玄龄褚遂良他们一一进了大殿。还有户部的一群官员,也都小心翼翼地到来,别的部都没传,偏他们部传来这么多的官。他们能不哆嗦么,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皇帝要整治他们呢!
    可大臣们看过了奏章之后,又由李治亲自解释一番,人人欢喜,都称大善,尤其是户部的官员,更是开心的不得了。这事一开始办。户部立即权力大增,每个参加进来的官员,履历上都会添加一笔,必会仕途通顺,他们能不高兴么,看向王平安的目光里,竟然都有了几分感激!
    别看大家都叫着太子英明,太子睿智,可到底是谁英明,到底是谁睿智,大家心里有数,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长孙无忌道:“皇上,这件事需当成大事来办,只要办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