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165章

一品江山-第165章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后建起来的房屋建筑,可都没到开封府办过手续!包拯这里,自然也就没有相关的记录。而老百姓也被补偿款砸晕了,亦无人提出异议。这就好比后世九十年代。最早拆迁的那批人,给你补一套房子,就觉着赚了多大便宜似的。
  “契约上写的明白,他们是用五百万贯,买这一千七百一十三份房契……”
  道理很简单。陈恪只是一提,包拯就明白了,他捻着胡须。目光落回纸上,缓缓道:“那这剩下的两千四百亩地,应该是属于朝廷的。”
  “本来就是朝廷的。”陈恪淡淡道:“不管他们是有心算计,还是也没想到,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老夫知道了。”包拯下定了决心。转头望着陈恪道:“你说,该怎么和他们谈吧!”
  “没什么好商量的。如果他们坚持后日开卖。可以,但他们之前的区域图必须作废,要以地契为准,地契上有的土地,他们随便卖,但地契上没有的,他们卖一分都是非法。”
  “理当如此。”包拯捻须颔首道。
  “仅此一桩,他们就做不到。”陈恪坏笑道:“大户们是要盖大宅子,需要整片的土地,所以必须要跟官府谈。老龙图就可以暂缓拍卖,将这八千亩土地统一规划,重新设计后,拨出其中五千亩给他们,剩下的则由官府买扑。”
  “都听三郎的。”包拯重重点头道。
  ~~~~~~~~~~~~~~~~~~~~~~~~~~~~~~
  回到家,陈恪让李忠去任店叫一桌席面,然后把传富、李简几位请来用晚餐。
  参加完婚礼之后,四人一直等着陈恪这顿饭,自然一请就到。
  等他们到家时,任店的酒菜也送来了,传富咧着嘴道:“师傅咱自己做就成了,何必要吃他们家的。”
  “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虚心点吧,”陈恪瞪他一眼道:“人家任店是跟樊楼并称的一流饭店。从饭菜到服务,每一个细节,都有比你强的地方。不用心学着,改进不足,当心砸了官家题的金字招牌。”
  “哦。”传富缩缩脖子,开始瞪大了眼,盯着那些服装整齐、眉清目秀的伙计,从黑漆食盒中,端出一盘盘精致的菜肴。
  “蔡师傅是干劲十足啊。”酒商李简半开玩笑,半是酸溜溜道。
  “有了官家题的牌匾,还有三郎耳提面命,小蔡离他天下第一酒楼的梦想,又进了一步。”大酱商涂阳是个厚道人。
  “老李这家伙,”炭商钱江笑骂道:“看到小蔡一来就中头彩,吃醋了。”
  “先坐下,”陈恪笑眯眯道:“你们要是也有来汴京发展的想法,我自然也会支持。”他对李简道:“你也别羡慕传富,我现在手里有一家酒铺,当然定是满足不了你李大官人的胃口,但这家酒铺有酿酒的执照!”
  这就不得了了。前面说过,宋朝施行酒类专卖,行业进入十分困难,哪怕是汴京这样的大城市,拥有酿酒牌照的商家也寥寥无几,大多数酒铺都只能做二道贩子。
  “就知道三郎忘不了老哥哥,”李简登时笑眯了眼道:“我这次把你侄子也带来了,正想央你帮着想想门路,能把咱们的黄娇酒场搬到京城来呢。”
  “你的黄娇酒,跟我没关系了。”陈恪摆摆手道。
  “你再重新入股不就有关系了。”李简拍着胸脯道:“把那店铺转给我,老哥给你两成的股份!”
  陈恪看着如今意气风发、决断干脆的李简,实在没法跟,当年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商人联系在一起。不禁一阵唏嘘,笑道:“我买这家铺子,其实是为了酿制一种新酒。”
  “新酒?”李简瞪起眼道:“什么新酒?”
  “高度白酒。”陈恪道:“就是烈酒。”
  “哦……”李简是行家,自然知道这其中的价值,那是整个行业的皇冠啊!一把拉住陈恪的袖子道:“我们四六分成,哦不,我四你六!”
  “改天细说。”陈恪抽出袖子,朝涂阳和钱昇笑道:“不理这俩钱疯子,咱们吃饭。”
  哪知涂阳和钱昇二位,却一齐可怜巴巴的望着陈恪道:“三郎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我就不明白了,”陈恪夹一筷子细细的银丝,轻轻咀嚼道:“你们放着成都神仙般的好日子不过,跑到汴京来干啥。”
  “四川虽好,但太封闭、太能消磨人了。”炭商钱昇叹口气道:“我们确实志得意满了几年,整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年初,你走后不久,我们几个在一起喝酒,小蔡告诉我们,他打算来汴京创业。”李简道:“我当时还不理解,他都是蜀中第一名厨了,还跑出来从头开始干啥?”
  “他说,只有在汴京成为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钱昇道:“我们问他,你还吃得了那份苦么?你猜他怎么说?”
  陈恪摇摇头,便听钱昇道:“他说,自己尝遍世间美味,还就是觉着……当初吃过的苦最有味道。”
  “这一句话,让我们回忆起当年的潦倒涂地。”酱商涂阳一脸感慨道:“回想起那几年发迹的过程,中间经历的风风雨雨,酸甜苦乐,可比整天花天酒地强之百倍了。”
  “我们这些年也玩够了,百无聊赖,实在不想这么下去了。”李简嘿嘿道:“就合计着一起来京城,看看能不能再打下一片天。”
  “好!”陈恪端起酒杯道:“为了诸位重拾当年之勇,咱们得浮一大白!”
  一起喝完一杯,陈恪搁下酒盅,悠悠笑道:“要说来得早,真不如来得巧,你们正赶上了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什么机会?”众人很清楚陈恪从不打诳语,登时激动道:“快快道来!”
  ———————————————————————————————分割—————————————————————————
  还有两更,求月票!!!!




第二二六章 巨资

  陈恪便将十三行铺的事情娓娓道来。众人登时两眼放光道:“这么好的事情,我们可得一人买块地!”
  “那是,我听说汴梁城的好地方,那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李简道:“咱们错过这回,可能就没下回了。”
  “买地是肯定要买的,可这跟师傅说的生意有啥关系?”蔡传富问道。
  “笨,三郎的意思是,咱们合伙多买点地,然后盖起房子倒手一卖,能挣大钱。”李简笑道。郎在宋代,是对青年的尊称,并非是李简倚老卖老。
  “不对不对,”涂阳道:“我觉着,我们应当买下临街的店铺,将来不肖子孙做房东,也不怕饿死。””
  钱昇不大爱说话,只在那里挠着下巴笑。
  “老钱,你笑什么?”李简笑骂道:“莫非我们的法子不赚钱?”
  “是都能赚钱。”钱昇呵呵一笑道:“不过,卖房是一锤子买卖,租房倒是长久,但怕是没有我们卖酒卖炭卖酱油的利润高吧?怎么能算大生意呢?”说完笑着看看陈恪道:“你们是不是,太瞧不起三郎了?”
  “得了。”蔡传富道:“咱们还是别猜了,听我师父的吧。”
  “哈哈哈……”陈恪放声笑起来,拿筷子指着一个盘子道:“快尝尝这道三珍脍,在咱们蜀中可吃不到的。”脍是细切的生肉的意思,凡诸鱼鲜活者,薄切洗净血腥,沃以蒜齑姜醋五味食之,也就是生鱼片。从先秦起,便是深受贵族欢迎的美食,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宋朝,更是成为汴京城高档饭局的标志菜肴。
  众人顺着他所指,看那青色浅碟中,摆得整整齐齐的细嫩的肉片,因为被厨师仔细加工过。所以看不出太多的血丝,可那股海鱼特有的鲜味依然挡不住,几人都是老饕,顿时口水直流……确实,在蜀中吃不到活得海鱼。用淡水鱼制作的生鱼片,其鲜味如何与海鱼相比?
  传富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用筷子轻轻挑起一片肉,对着烛火一望。竟能透出光芒来。众人不禁叹道:‘嚯。果然是脍不厌细!这刀工,所谓薄弱纸片也不过如此吧。’
  陈恪的目光,却被一碟绿色的蘸料吸引。他头次吃三珍脍时。蘸以任店特制的酱料,送到嘴里,真叫个入口即化、光滑柔嫩。他是既遗憾又满足:遗憾的。是没有芥末,吃生鱼片没芥末,仿佛少了点什么;至于满足么,这可是千年以前绿色无污染的海鱼啊,放到后世,怕是这么一碟就要几百上千大元……
  那时听了他的感慨,那任店的伙计便问道:“可是用芜菁做的芥子粉?”
  “不是,咱们国产的那是黄芥末,有苦味。而吃生鱼片当用绿芥末。”陈恪笑道:“不过好像国内没有,是日本的特产。”
  当时他不过一说,但隔数月再见到这道三珍脍时,便见任店除了提供原先的酱料,又增加了这道绿芥末。
  陈恪把这件事对传富一说,蔡传富登时肃然起敬,看来师傅说得没错。汴京城第一流的大酒楼,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
  吃完生鱼片,众人泪眼汪汪地望着陈恪……不是感动的,是被芥末辣的,道:“这下你总该说了吧。”
  “呵呵……”陈恪微微一笑道:“当年我怎么跟你们来说的来着?做买卖想挣大钱。不能一窝蜂的上。十三行铺的地,多少双眼睛盯着?汴京城里藏龙卧虎。那是狼多肉少。你说我们几个外来户,不管不顾的扑上去,非得让人家撕着吃了不行。”
  众人便都闭着嘴,认真的听他讲生意经,这可是他们发家的导师啊!
  “有道是,不是猛龙不过江。但就算是猛龙,过了江也不能横冲直撞,得讲策略。”陈恪接着道:“外地人来京城,做什么阻力小、发家快?官商勾结就不要想了,人家各个背景深厚,咱们谁也比不了。那么无非就是三个,别人做不了、别人正需要和别人没想到的。”
  “做不了、正需要、没想到……”三人点点头,这九字真言,道尽了财富之道。但要想做到,何其困难?
  “做到一点,就能发家,做到两点,就能成气候,做到三点,你就天下无敌了。”陈恪沉声道:“眼下,我们就有个做到这三点的机会的。”
  “三郎,你就别卖关子了,我们都快憋破尿泡了。”李简苦笑道。
  “商机就在眼前,只是需要稍稍往深处去想。”陈恪笑道:“你们想,那么多人盯着,十三行铺这八千亩地,最后能卖出多少钱?”
  “一千万贯也有可能。”
  “他们买下地来得盖房吧?装修吧?建花园子吧?”陈恪笑道:“而且左邻右舍都是大户,不好凑合吧?这又要花多少钱?”
  “怕是得再有个一千万贯,甚至更多。”几人家里的大宅子,花钱可是海了去了,因此还算有数。
  “保守估计也得两千万贯。”陈恪淡淡道:“哪里出?难道都自己掏,掏得起么?”
  “替他们操这个心干啥?”李简大咧咧问道。
  “笨,三郎刚说过的那三点,就落在这上面。”钱昇却明白了:“他们正需要的是钱、搞不到的也是钱、没想到的则是怎么搞钱。”
  “说的对!”陈恪拊掌笑道:“我们要做的,就是这借钱的买卖。”
  “原来是要放长生钱啊!”涂阳也恍然道。放款的本钱称为‘长生钱’,因为本钱不会消灭,又能生出新钱,故有此名。
  “是要开质库么?”众人也明白了。所谓质库,就是当铺,通过质押的方式,向社会放款收息,源于南北朝,在宋朝已经很是兴盛了。
  “汴京城的典当业,竞争也很激烈吧。”涂阳轻声道。
  “不错,汴京城中有三百多家典当行,但大都是本金不足十万贯的小打小闹,就算大相国寺那样的行业巨头,仓促之间,最多只能拿出百万贯的借款来。”陈恪声道:“所以仍会有巨大的资金缺口,等着我们去填补,这时候,我们进入这行业,只会受到热烈欢迎,而且一下子就能发展壮大!”
  “要是能开起来,当然好极了,日后我们就发达了。”众人都是商海老手了,自然不会轻易被煽动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可是钱从哪来?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住这么多钱啊!”
  “先说你们能出多少吧。”陈恪摇摇头,望着传富:“传富,你先说,不许藏着掖着。”
  “我个开酒楼的没法跟他们比,”蔡传富老老实实道:“我把老家的三座酒楼卖了,加上手头准备在京城开业的钱,能凑出十万贯。”
  “钱哥,你呢。”陈恪点点头,他对四人有多少钱,还是有数的。就是要问问,看看他们说不说实话。
  “五十万贯。”钱昇咬咬牙,说出一个数字。他的莲花炭垄断了蜀中的高端市场,最高年收入达到三十万贯,抛除成本及各项开销,每年也能赚个十万贯,所以这个数是可信的。
  “嗯。”陈恪望向涂阳道:“老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