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384章

盛唐风月-第384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不是,只王公可曾想过,为何突然有此传言?”

见王元宝先是面色一僵,继而倒吸一口凉气,竟再次失态到拿手指着他的鼻子,你你你了老半天,却是说不出一截完整的话来,杜士仪这才坦然低声说道:“其实,我和幼娘对二位贵主都是一直小心隐瞒的。早在她当初回长安之前,我和她便已经有了相应打算,故而回京面对陛下意许长女,我才以此辞令推脱,更求得司马宗主相助圆谎。否则,幼娘固然觊觎者众,我那里的门槛恐怕也要被提亲者踏破了。”

“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王元宝这次终于恍然大悟,一时说不出是气恼,还是欣慰,好半晌方才叹道,“罢了,你既然如此煞费苦心,幼娘又真的倾心于你,我这个当父亲的还能说什么?可是,当真不能先办了婚事?”

“前时我险些贬黜衡州,据我所知,便是圣人见过王毛仲王大将军之后做出的决定。”杜士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蓝田驿那一桩对王容提过就算了,王元宝处却不必再说。

“当初我夺下解头时,曾经让王大将军吃了那样一个哑巴亏,看来是他依旧耿耿于怀。而如今的中书令张相国素来与其友善,如今对我虽不像此前贬斥幽州的张使君那样针锋相对,可善意恶意莫辨。我和幼娘可以一走了之到成都,王公留在长安,届时那些明刀暗箭则何如?”说到这里,杜士仪便诚恳地一揖道,“所以,我愿意亲手写下婚书交付王公。但只请王公允准,让幼娘随我去任上。”

“什么?”这下子王元宝顿时陷入了两难。要说能够得这么一个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女婿,他脸上恼火,心里还是肯的,可要让女儿跟他去成都,他毕竟出身士人,即便捏着婚书在手,一想到异日两人尚未行六礼,就兴许给他弄出个外孙或是外孙女来,他就只觉得心头再次万般纠结。好半晌,他方才声音艰涩地问道:“你们……你打算让幼娘以什么名分跟着你?”

“幼娘在长安固然出名,可也不是四处抛头露面,不虞到成都还有人认识。我本意借重她之能在成都另有大用,自然绝不会委屈她为婢妾,这一点王公尽管放心。”话到这儿,见王元宝果然长长舒了一口气,杜士仪便欣然笑道,“我虽远不如王公豪富,可还有一些家底。须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幼娘点石为金,此去成都自然平添羽翼。”

果然不愧是杜十九郎,比那些觊觎王氏丰厚陪嫁的达官显贵有眼光。他的女儿,又岂是陪嫁丰厚而已,他家里两个儿子加在一块,及不上幼娘半点!

仔细思忖了一番其中利害,想想从王容入道,杜士仪开元九年回京到现在,两人之间情投意合足有将近四年,远胜过寻常一见钟情,王元宝终于深深吸了一口气,点头应道:“好,我答应你。”

“多谢王公贤明,我必不负所托!”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今日特意屏退了左右从人,只留一二最心腹的在花园左近巡视,以防有人偷窥,此刻闲坐草堂时,她们不时打量王容,见其脸上分明看得出是佯装镇定,她们不禁会心一笑。直到杜士仪和王元宝并肩行来,全都洋溢着轻松的笑容,玉真公主便立时打趣道:“这下玉曜可以如释重负了,这翁婿头一回摊牌相见,果然是一切顺遂!”

尽管知道父亲应该会答应,可这一刻,王容只觉得心里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犹如冰山一般消解融化,无影无踪。

当官之后就再也谈不上闲暇空余,尽管杜士仪再想抽空去一趟嵩山见卢鸿,可算算日子也只能作罢,不得不拜托了崔俭玄和杜十三娘。至于留在樊川读书的杜黯之,他吩咐其明岁试着去考乡贡明经,又请杜士翰多多照顾,更为其引见了杜思温。等到裴宁王翰韦礼一应亲朋好友一一别过,宋璟源乾曜裴漼孟温礼韦拯等一应长官分别拜辞过,甚至连张说都不得不去告了别,他临行之前,却再次来到了樊川杜曲的老宅。

因为此行蜀中,他还想带上另一个人。

“郎君,你看这洁白的棉花……就连乡间织妇都说,好似丝绵一般,可丝绵是蚕吐出来的丝制成的,这却是田头长出来的的!”

“可惜去年那几样果子只有寒瓜蜜瓜种出来了,而且不甚好吃。倒是菜花和胡麻的油,娘子说很不错,木耳菜也好吃!”

见田陌笑吟吟地带着自己在老宅的菜园中一路走一路说,满脸的兴奋和满足,杜士仪想了一想方才开口问道:“田陌,我这就要去任成都令,恐怕三年两载回不来,你是愿意留在樊川老宅,还是跟我去任上?”

“我?”田陌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随即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当然是郎君到哪我就去哪!”

这爽快的答案听得杜士仪心头很是欣悦,可下一刻,这个已经长得魁梧壮硕的昆仑奴便咧嘴笑道:“听说蜀中天府之国,田土最是肥沃,兴许能让那些瓜果更好吃……这里的事情让陈伯他们忙活就行了,横竖木棉他们已经都会种啦!”

敢情这小家伙要跟着自己去成都,不是为了他这个主人,而是眼热成都那天府之国的田土!

杜士仪又好气又好笑,可想想田陌就是这种一根筋的性情,否则也不会从当初那么小开始就一直迷恋着田间农事,至今都没想过成家。叹了一声巴蜀多美人,他便轻咳一声道:“那好,你收拾收拾,这几日就要启程上路了。”

“是,郎君!”

眼看田陌一溜烟跑得飞快,杜士仪环视着这座如今已经颇具气象的大庄园,心中闪过了一个念头。

他日归来,必当不负他如今出外的这番决心!

☆、395。第395章李十二郎

由长安到成都,须西行从武功、陈仓到凤州,然后从兴州、利州入蜀。这一条乃是当年先秦入蜀便常走的路,尽管一路多有山道,可来往商贾不绝,因而并不难走。官道每隔百八十里便有旅舍客舍,较之上一回北地观风之旅,不少地方都是常有沙地荒漠,此次杜士仪这一路骑马而行,就只见草木郁郁葱葱,虽秋意渐浓而不见萧瑟景象,倒是别有一番风景。

而同样男装打扮的王容特意穿着立领衫,稍稍傅粉遮掩了那白皙的肤色,和杜士仪并肩而行时,粗一看便仿佛是兄弟二人。行前杜士仪思来想去,还是召了部曲来言明了她的身份,最初行路时赤毕等人还频频侧目,相处时间长了,也就对其熟悉了。

尽管这些崔家旧仆之中,有不少人都暗自希望一如杜十三娘嫁给崔俭玄一般,杜士仪也迎娶崔氏女,可崔九娘和王缙的婚事在他们行前已经定下,崔五娘又年长几岁,且有言在先不提再嫁,如今杜士仪携美同行,分明是有了鲜明的意向,他们顶多只能在心中暗叹无缘而已。

尚在路上,杜士仪便听说了李隆基年底又要东巡洛阳,而朝中群臣纷纷劝天子封禅泰山,张说便是首倡者的消息。倘若他还是之前的左拾遗,身为天子近臣,随同封禅泰山是必然的,李隆基封禅之后赏赐百官,说不定还能加官一级,可他却长长舒了一口气。一旁的王容见状便笑道:“杜郎可是觉得,此次封禅泰山,朝中必有异议,若是你还留在朝中,必然又要免不了卷入其中?”

“你说对了。我既然这直臣名声在外,难免有如源相国这般持有异议的人要指望我劝谏陛下,到时候根本就是麻烦满身,哪像如今抽身在外,眼不见心不烦来得痛快?”

“那你就不怕宋开府执意劝谏?”

“宋开府不再是以前一味孤直的人了。那些不可不谏的事情,他兴许会据理力争,但这种事情知道劝说也难以挽回圣意,恐怕他也不会太过言辞激烈。而且……”杜士仪想了一想,最终摇头苦笑道,“圣人必然也会明白带着这么个煞风景的上东都乃至于登泰山没意思,只怕宋开府会留任西京留守。”

事实证明,杜士仪这猜测来得很准。由剑州进了绵州,住进驿站时,他便得知宋璟果然再次任了西京留守。想到宋璟这些年罢相之后老而弥坚,即便不再权掌政事堂,却依旧不曾淡出致仕,每逢担任要职必定全心全意,再忆起临走之前宋璟嘱他在蜀中一定要好好治理一方的殷切希望,他不由得摇头叹息了一声。

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只听得头顶上传来了一声鸿雁哀鸣,下一刻,只见一只中箭的大雁径直掉落了下来,重重摔在了他身前两三步远。

“郎君,怎么回事?”

这异常的声响立刻引来了赤毕快步从院门前过来查看动静,待发现杜士仪面前赫然一只大雁,他上前翻检查看了那箭支,当即起身笑道:“此人好箭法,一箭从眼中透出,力道准头无不是上上之选!”

说话之间,外间便有一个驿卒进来,行过礼后便小心翼翼地说:“明公,外间李十二郎在门前赔礼,说是不巧射雁却掉入了驿站院中,不知道可有惊扰?若是可以,还请容他进来取回猎物和箭支。”

“李十二郎?莫非射出这一箭的是哪家年轻的郎君?”赤毕忍不住问了一声,见那驿卒连忙点头,他便有些心痒地看着杜士仪道,“郎君,可否请这位李十二郎进来一叙?如此箭术,便是两京勇士健儿也是很难得了。”

杜士仪登时笑了:“你既然如此心动,那便请进来一叙吧。”

等到那驿卒匆匆出去,不多时,就只见一个身穿白衫,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带着一个小童从外间进来。他腰间挎着箭袋,另一边佩着宝剑,手中还挽着一张弓,身材颀长,眉间阔朗,眼若晨星,乍一看去,仿佛有些西域人高鼻深目的血统,但那乌黑的头发却一如中原人一般光亮,再加上那挺拔的身姿,不卑不亢的举止,即便见惯了两京俊朗儿郎,杜士仪也不禁在心中称赞了一声。

好一个英挺的美男子!

来人含笑行过礼后,便从容说道:“今日我见一群大雁南飞,一时技痒引弓射雁,却不想其竟然落入了驿站之中。若是有所惊扰,还请这位郎君恕罪!观郎君行色,是跟从长辈从外郡来,往蜀中赴任的吧?若是有闲,不妨在绵州稍事停留。此地非但山水自有一番雅趣,而且竹林最佳,内中多有隐贤。”

杜士仪也是因为想知道长安的消息,这才投宿到这座驿站,眼下不过是刚住进来。见对方言谈风雅,他便笑道:“本来突然之间天上掉下一只大雁,我确实吓了一跳,可郎君一进来便道明绵州种种好处,我还如何苛责?只不过不知郎君射落了这只大雁,打算如何处置?”

“炙烤最佳!”一说到吃,这白衣李十二郎顿时眼睛大亮兴致勃勃,“往日我都只是拿山中的山鸡野兔之属练手艺,今日既然射得如此一只肥硕的大雁,自然是烤来吃。褪毛去了内脏,两面抹上盐,撒上西域特产的几种香料放在火上炙烤,须臾便是一道难得一见的珍馐!这位郎君既然问及此,不知家中可有信佛茹素的长辈?若是没有,不妨分上一半去,不是我夸口,这方圆左近,还没有人的手艺比得上我!”

杜士仪本就贪口舌之欲,虽则还没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种地步,可有好吃的自不会放过,刚刚问一句本是调侃,这时候他就决定绝不放过了。想都不想答应下来之后,见那李十二郎当即上前捡起大雁,拔出箭头后就唤了驿卒来,一时间,那年轻的驿卒欢呼一声立刻下去收拾。不消一会儿,他就和人送了干柴铁签等物来,竟是就在院子中央摆好了,又生起了火。

等到整只开膛破肚被洗得干干净净的大雁送了上来,李十二郎让童子从背着的革囊中取出了各式各样的佐料现场腌制,又将其串到了铁签上,随即架在了篝火上,没过多久,就只见油脂混合在尚未沥干的水分中,一滴滴落了下来,须臾便在火堆中爆开,溅起粒粒火星。

“李十二!”

这边厢火上烤大雁正在进行中,外头便传来了一个急急忙忙的声音,紧跟着冲进来的便是一个身材略矮,稍显黝黑的年轻人。见自己要找的人正在火堆旁边闲适自如地烤大雁,那新来的年轻人顿时哭笑不得,上前没好气地叫道:“李十二,我四处找你,你居然跑到这驿站之中烤起了大雁!难道你不知道那新来的刘驿丞向来不待见你?被他看见了又是好一顿排揎,走走,你不是说过两日要去成都,还不好好收拾东西?”

见人要拉他,李十二郎连忙摆手挣脱:“吴六,我这是堂堂正正进来的,就是留下来烤大雁,也是这位郎君相邀,何必怕那刘十三!驿站是朝廷的地方,留宿自然不成,可只要内中官人相邀,拜访之后留片刻却也不干他的事!”

那吴六郎这才注意到和自己二人年纪差不多的杜士仪,连忙拱手道了一声失礼。即便如此,见友人旁若无人地烤着大雁,那香味随风飘荡,须臾左近就会都知道了,他不禁有些尴尬。

可还没等他想好如何对杜士仪解释,就只听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