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在大明 >

第193章

崛起在大明-第193章

小说: 崛起在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李自成一倔而起,坐在床榻之上,田见秀兴奋之色丝毫不减,边向李自成走去,边拍了拍身上的积雪,同时继续说道:“而且,为了验证那些乡亲们所言真假,属下还验证了一下,亲自带人在冰面上驰骋。几个来回之后,河面上只有战马留下的马蹄印,冰面没有一丁点的破裂。”

    闻听此言,李自成困意全消,精神为之一振,面色虽然还是一脸的平静之色,心里却是喜不自胜,连忙说道:“行,我知道了。你立即去将顾军师他们聚集一下,还有邢红狼等人,将我昨晚的命令传达一下,让他们做好准备,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南渡黄河。”

    “老大,那你呢?”田见秀楞了一下,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进一步的解释道:“老大,如果不由你亲自下达命令,顾君恩和李牟他们那一边还好办,但邢红狼和八金刚等人能信吗?”

    经田见秀这么一提醒,李自成这才想起来,邢红狼等人虽然投效于自己的麾下,一副马首是瞻的样子,但名义上依旧是起义军的首领,与李牟等人不同,还是自己亲自交代和解释一下比较好。

    “行,我知道了,邢红狼和八金刚等人那边你就不要去了,还是由我亲自前往一趟,交代一下。”

    李自成回应了一句之后,不等田见秀再说什么,转而说道:“事过之后,我还要去找一下高首领,与各个起义军的首领碰一个头,商议此事,一起南渡黄河,向河南的腹地进发,进一步发展壮大。”

    “嗯,好的,老大,我这就去通知李牟那一队李家军,让他们早做准备。”

    田见秀离去不久,李自成穿上了披风,径直向外面走去,嘴里还喃喃自语道:“玛德,看过的那些,内容虽然十之七八都是杜撰和YY的,但还是有一些可信之处,没想到济源这一带的黄河之水真的结冰了,还这么厚。”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渑池渡(中)

    高迎祥的营帐之中,几个火盆里盛满灼热的炭块,表面泛着晶莹的红色火光,烘烤着大帐里的温度,驱除寒冷,为众人取暖。

    营帐虽然不大,但也挤满了足有二三十人,可谓是人满为患,几乎没有一点下脚之处。而李自成站于最前方,位于高迎祥与张妙手之间,面对着众人,讲述着自己所得来的消息。

    “各位首领,根据李某的探马来报,山西曲垣到河南济源一带的黄河水,上面结满了厚厚一层冰,足有两三尺之厚,人踩马踏之后,也没有一点细缝崩裂。”

    李自成刚一说完,高迎祥紧接着说道:“各位首领,咱们都是陕西人,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陕西自古就是贫瘠之地,现在又连年大旱,咱们要是返回陕西的话,依旧难逃饥饿难耐的苦日子。既然如此,咱们何不再次举起反抗的大旗?”

    一语落罢,营帐里的众人嗡嗡讨论起来,场面十分混乱而嘈杂,隐隐有一些控制不住之势。

    片刻之后,张妙手双手在空中起伏按压的同时,也在说道:“大家安静一下,在这之前,商议投降之时,大家原本的打算就是静待时局而变,再次扯起反抗的大旗。现在时机到了,大家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闯王,张首领,闯将,这没有好商量的,你们尽管直接说就是,大家接下来该怎么做?”老回回上前一步,大刺刺的说完之后,又进一步的问道:“接下来,咱们是一股脑的渡河而过,各走各的?还是分成几队,一一南渡黄河?”

    这一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三人身上,而李自成与张妙手又看向了高迎祥,后者没有任何的推迟,径直说道:“各位首领,依我之见,各路起义军还是分为三路的好,一一渡过黄河。”

    语气一顿,高迎祥环视左右,看到众人露出疑惑的神情,不等他们询问,随即解释道:“之所以这样安排,黄河水面上虽有积雪,但只是薄薄一层,冰面太滑。所以,在渡河之前,先盖上一层门板,再辅以泥土,就能纵马疾驰而过,不错半天的功夫,全部的人马就能越过黄河。”

    “在会议之前,我已经安排一部分李家军的兵马行动,开始收集门板和干草,以备渡河之用。现在就需要大家同时行动起来,收集更多的门板和干草,这样才能更快。”

    所有人都清楚,什么他高迎祥早有安排?不过是人家李自成早就有了行动,做好了准备,转手将好事儿让给了他罢了,从而进一步地树立他闯王在起义军之中的威望。

    当然,高迎祥虽然解释的有一些语无伦次,不甚清楚,众人还是听明白了其中的大概意思,无非就是,如果一起渡过黄河的话,将会需要大量的泥土和门板。否则,就会造成人摔马倒的结果,很难渡河。

    毕竟,光洁的冰面太滑了。即便是给马脚裹上一层布,也不顶什么作用。

    就在众人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之时,突然有一名首领询问道:“闯王,收集门板,我还能明白,收集干草干什么?”

    “呵呵。。。扫地王,你怎么迷糊了?”高迎祥爽朗一笑,不等对方回应,进一步的解释道:“在这天寒地冻的气温下,地面早就结了冰,泥土非常硬,唯有点燃干草,烘烤一下,才能挖掘泥土,以作过河之用,平铺在冰面上。”

    这时,高迎祥刚一说完,李自成又补充了一句:“而且,这些干草还有出奇制胜的大用,用于阻击追兵。”

    闻听此言,所有人都是神情错愕,为之一愣,面露不解之色,老回回更是直接问道:“哦,不过是一些甘草罢了,能阻击什么追兵?闯将,你在和大家开玩笑不成?”

    “哪能?”李自成应了一句,随即卖了一关子,不答问道:“马首领,咱们渡过黄河之后,将这些干草放置于冰面之上,一把火将其点燃。事过之后,如果官军沿路尾随追来,走在冰面之上,你说会有什么结果?”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但还是有人明白了过来,通晓李自成的意思,罗汝才最先赞叹的说道:“妙。。。实在是妙!用火将冰面烤化,使得冰层变薄,一旦官军尾随而至,追杀咱们,非得掉入黄河之中,喂鱼鳖不可!”

    刹那间,众人恍然大悟,各种赞叹与夸奖的声音不断,此起彼伏,恭维李自成的奇思谋略,拒敌之策。

    同时,众人更加深信了自己的猜测,这一切的种种,都是以李自成为主导,高迎祥不过是捡现成的,动动嘴皮罢了。

    不过,即便如此,深知其中的缘由,众人还是不吝溢美之词,夸赞高迎祥,谁叫人家有几个能干而又出众的外甥儿呢?

    “对了,闯王,闯将,既然决定了再次扯起反抗的大旗,准备南渡黄河,那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渡河地点吧?”过天星喊了一句,问出了所有人的共同疑惑,顿时将所有的目光吸引到三人的身上。

    不过,目光主要还是集中在李自成与高迎祥之间,前者更多一些,结果却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各位首领,经过高某与外甥儿和张首领商量之后,从毛家寨渡河最佳。听附近的乡民讲,相对而言,那里的冰层最后。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那里的河面最窄,相应的渡河时间也就越短。”

    听到高迎祥前面之言,众人还不以为然,只要冰层足够厚,从哪里不是过?再一听后面之语,轻轻一点头,算是默认了。

    毕竟,所有人都明白,心里都很清楚,河面越窄,不仅是需要铺的门板越少,过河的时间更短。一二十万的起义军,使用的时间肯定很长,早一刻到达对岸,就少了一分危险。

    所以,哪怕是一分一秒,对于各路起义军而言,都是弥足珍贵。

    “在黄河南岸,最佳的登陆之地有两个,分别是渑池的马蹄窝和野猪鼻。为了加快渡河时间,尽快让所有人到达对岸,咱们分为三路人马,依次而过,先登上马蹄窝,然后就是野猪鼻,两者轮流交替使用,才不会造成拥堵的现象,将渡河的时间缩到最短。”

    高迎祥不再说话,而是笑眯眯的看向张妙手,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各位首领,接下来就由张某讲述。”张妙手双手抱拳,对众人应付了一句,对高迎祥也是回以微笑,轻轻一点头,转而继续说道:“为了平衡三路兵力,使得每一路起义军都能安全渡过黄河,第一路是横行狼、一斗谷、扫地王、满天星等八营;二路是高迎祥、李自成、马守应、张献忠等部。。。。。。”

    听到这些名字,李自成的面色虽然平静,却觉得头昏眼胀,忍不住的想要笑,但还是忍住了,什么八大王,什么三只手、一条龙、一字王、一丈青,还有诈手、关锁、金翅鹏等诸如此类的。

    这么多的名号,听得李自成眼花缭乱,每次听到都想笑,太奇葩了!

    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渑池渡(下)

    在张妙手分派任务的时候,进行分组,每个人都很服气,安排的非常公平公道,每一路的起义军搭配的正合适,几乎所有的小团体都各自在一起。

    当然,所有人都明白,张妙手为何格外强调“安全渡过”四个字,这是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举措。在渡河的过程中,谁也无法保证官军会不会突然而至。如果这么多的起义军汇成一路,共同进退,完全可以一保安全!

    不久之后,黄河北岸,毛家寨的地界,起义军的队伍黑压压一片,绵延足有几十里,场面十分壮观,旌旗招展,随风而舞,铮铮作响,战马打响鼻的声音此起彼伏。

    随着大量兵卒的行动,一条宽约十米左右的土路横亘在黄河冰面上,快速向前推进,直达对岸,简易而实用。

    “驾。。。驾。。。驾。。。”

    刹那间,最前方的一路起义军奔腾而去,策马而行,风驰电掣一般。眨眼之间,不过是半个时辰,第一路起义军已经过去了十之八九。

    就在这时,突然之间,在渡口的东南方向出现一团黑影,距离起义军越来越近。

    李家军早已到达了对岸,属于最先登陆的一支起义军,担任警戒的任务,防患于一切突然而至的危险,或许这就是能者多劳的好处,可以第一个渡河,无可争议。

    此时,李自成与高迎祥并肩骑在马上,幽幽地看着那团黑影,眸光闪烁不定,取出了随身携带的望远镜,极目远眺。

    只见,一队骑兵疾驰而来,后面还有一队步兵在跑步前进,紧跟在骑兵的后面,冒着风雪而来,不断接近起义军这一边。透过缤纷而落的雪花,隐约之间,模糊地看到,那些人全都是官军的装束。

    “刘芳亮,高一功,分别给你们一千人马,给我解决这一支突然而至的官军,将其全部消灭,不留一个活口,快去快回。”李自成淡淡地命令道,双手依旧在举着望远镜,观察突然而来的官军。

    “是,老大!”刘芳亮与高一功异口同声答了一句,随即转身而去,策马飞奔起来,两支骑兵就像两柄利剑一般,分为左右,直刺那团黑影而去。

    “自成,如此恶劣的天气之下,你说会是谁率领的这一支官军?”高迎祥平静地问了一句,仿佛并不将突然而来的官军放在眼里,对刘芳亮与高一功二人十分放心,一定能够将其歼灭。

    李自成放下了望远镜,依旧在看着那团黑影,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露出思索之色,略微思忖了一下,随即答道:“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舅舅,这应该是防河中军官袁大权的部队。”

    李自成话说得虽然保留了余地,但透着丝丝的自信之意,高迎祥听了出来。

    “应该不会有差。作为防河中军官,负责这一带的黄河段,应该是袁大权的河防中军。”高迎祥轻轻一点头,附和了一句,转而又问道:“自成,据我所知,袁大权的手里至少有千人的兵力,你只派了两千骑兵过去,是不是有一些冒险了,不够稳妥?”

    刚一说完,高迎祥就意识到自己的话有歧义,又进一步地补充道:“只是两千骑兵,如果只是打败袁大权,舅舅我并不怀疑。但是,要是想全歼,不留一个活口逃走,回去通风报信,两千人可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毕竟,步兵也就算了,骑兵要是想逃的话,很难保证不逃走一个。”

    “舅舅,你说的不错,如此这个时候,确实应该做到万全的地步。一旦被玄默知道了,一定会派重兵追杀各路起义军,反而不利于咱们的撤离。”李自成轻轻一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

    “不错,自成,舅舅就是这个意思。”高迎祥附和了一句,有进一步地说道:“官军越晚知道,对咱们越有利,各路起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