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一顿,卢象晋面带疑惑之色地道:“辽东苦寒,而且张大人屯田之时又是冬季,哪有什么产出?若非百姓口口相传,小弟是压根儿也不相信的。”(未完待续。)
第338章 新兵不堪用
卢象升眼睛微眯,沉声道:“我与张大人有过一面之缘。象晋,你大哥我自问还是有几分看人的本事……我却有些看不透张大人,他与其他官员都不一样……”
卢象晋有些错愕,追问道:“大哥,那张大人怎么个不一样法?”
卢象升一字一句地道:“先前我本着听其言,观其行的想法,一直对张力暗暗观察。后来他在宁远的事情我也很关注,现在看来,张力有大才啊!”
卢象晋思忖了片刻,皱眉道:“张大人说建奴恐怕要从宣府入寇,那咱们天雄军又该如何应对?”
卢象升开始在房间中踱起步子来,良久之后,卢象升开口了:“象晋,我们天雄军在宣府属于客军,粮饷的供应并不在咱们手上……”
顿了一顿,卢象升接着道:“以张宗衡的为人,若是建奴入寇,他定然是将所有兵力往京师方向转移布防。这样若是宣府丢了城池,他是为了保京师,朝廷不会责怪于他。粮草尽数在宣大总督手里,恐怕天雄军想作战也不可能。”
卢象升这番话说得很透彻,也就是说宣大总督张宗衡遇到鞑子入寇,定然是要“战略转移”的了。最好是鞑子在宣府、山西抢够了就退兵回沈阳,那时候张总督再回到宣府,便可以达到“避战”的效果。
眼下天雄军粮草供应不济,再加上宣府的“友军”完全靠不住,根本不可能单独作战,最多也就是守在张家堡罢了。
卢象晋愁眉紧锁,开口问道:“如之奈何?”
卢象升思索良久,叹了口气,道:“我去见一见高公公,争取找他下拨一些粮草来。到时候鞑子入寇,咱们天雄军才能有备无患。”
卢象升口中的高公公乃是宣大督军太监高起潜,他是崇祯跟前的大红人。崇祯信不过文臣武将,所以便派出了大量的宦官监军。这些宦官控制着一个极大的权力。那就是粮草。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支持,武将们想造反也不可能。
宣府的粮草供应都控制在宣大监军太监高起潜高公公手中,所以卢象升才有此说。
“大哥。你要找高公公要粮草?这……这恐怕……”
卢象升眉头紧皱,沉声道:“尽力一试吧!”
……
整个团山堡眼下进入了二级战备,毕竟建奴还没有发动进攻,所以战备等级还没到一级。
饶是如此,团山堡军民已经能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了……先前与辽西将门交恶之时。战备等级也才只是三级而已。
张大人最早的侍卫是高元良,高将军现在已经是参将之职,团山堡军事方面在张力之下的二把手,自不必去说。
后来张大人的侍卫是木头,可是木头哥现在也荣升火枪队千总了……潘霸天镇守宁远中右所以后,木头便是团山军火枪队的首领。
朝鲁眼下职位是团山军骑兵队千总,而骑兵队属于张大人直辖。所以张大人的保卫工作,便是朝鲁在负责。
这件事非同小可,惹得团山堡上下议论纷纷。
可不是么,张大人竟然用蒙古人做侍卫。这说明什么……
团山堡议事大厅,高元良、夜生、伊泽、木头、朝鲁等人皆立于堂下,而主位上高坐着的正是张力。
木头和朝鲁乃是新晋之人,基本上也不怎么发言,两人站在议事厅靠外的位置,垂手而立。
说话的人,主要是其余几人。
张力扫视众人一眼,开口问道:“元良,目前团山军可以与建奴作战的战兵有多少?”
这话一落地,高元良立刻思索起来……张大人现在问的不是战兵。而是“能与建奴作战的战兵”,那就一定要是精锐之兵了。
张力心中也有一本账,其实说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都是扯淡。正如后世“大日本帝国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样。现在关键要打好头炮,粉碎建奴的心理优势。
然则,第一仗正是最难打的,新兵不堪用啊!
高元良沉吟片刻,开口道:“大人,若是与蒙汉八旗二鞑子作战的话。团山军一万五千人皆可上阵。若是与建奴作战,首战正面可堪投入的兵力,约摸在五千人左右!”
张力微微点头,这也就是说团山军在现在的条件下,能直接与女真人“刚正面”的部队,只有三分之一。
对于这个数字,张力还算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团山军不是天兵天将,自己也不可能“外挂全开”,建奴也不会傻到送上来“排队枪毙”。能有五千人可以参加首战,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训练成果了。
遍观大明军队,又有几人敢与建奴真鞑子野战?怕是一个都没有!
忽然,张力心里一痛,想起了卢象升。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的时候,可不正是几千残兵正面与鞑子数万人马硬刚么?卢象升当时被清军主力包围,他自领亲兵数千居中,虎大威总兵护左翼,杨国柱总兵护右翼。结果两总兵全都无耻的丢下卢象升溃散逃跑,卢象升率亲兵力战而亡。
面对必死之局,有的人选择求仁得仁,如卢象升;有的人选择苟且偷生,如洪承畴……
一时间张力的思绪飘得有些远了……
高元良等人见张力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也不敢打扰,个个都肃然而立,等待着张力发话。
良久之后,张力收敛起了心思,终于开口了:“建奴即将入寇,本官决定一万五千人尽数出阵,只留潘霸天坐镇团山堡守住咱们的地盘。”
高元良大吃一惊,就连伊泽、木头和朝鲁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伊泽看了高元良一眼,只见高元良正凝神思索,于是一咬牙对着张力行了个军礼,直接便开口了:“大人,咱们团山军根基在团山堡。尽起大军前往宣府作战的话,恐怕北边的那些人有机可乘呀!”
张力微微颔首,明白伊泽口中“北边的人”指的是祖大寿,于是解释道:“祖大寿不会有异动的。本官这次是率军前往北直隶勤王,祖大寿自己不来也就算了,他不会傻到来攻打咱们团山堡。”(未完待续。)
第339章 首辅大人的小九九
这话说的不假,自从张力复职以后,祖大寿专门派人前来修复关系。毕竟现在团山堡也是独立的一镇兵马,有了一万五千人的编制。而祖大寿也知道,张力这一万五千人可不是吃空饷的,而且战斗力不俗。
眼下团山堡与锦州的关系,似乎进入了“蜜月期”,双方偃旗息鼓,不似以往那么敌对了。
这其中显然少不了温体仁对祖大寿的叮嘱,想必作为内阁首辅的温大人,很不愿意看到辽东一片鸡飞狗跳吧?
辽东之事,决定一切的压根也不在辽东,而是在北京……
是的,对于北京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来说,辽东只是很小的一件事罢了,在派人去锦州给祖大寿交待了几句之后,温大人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刚刚结束完一天的朝议,温体仁身心俱疲,一回家就径直来到了后花园。
早有奴仆下人将一把太师椅抬到了后花园的鱼池旁边,观鱼静思……这是温大人常年形成的习惯,下人自然都懂的。
温体仁走到太师椅前,坐了下来。他摆了摆手,示意下人们都退下。仆人们应诺而出,温体仁便开始闭目养神起来,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国家大事”……
不得不承认,坐上内阁首辅的位子还没有多久,温体仁就已经“造福”了好些人。
许多年前,温体仁的家境只是小康而已,直到他在官场的职位日益升高之后才得到了改善。
明代明令规定的各级官俸虽然少得令人发指,少得所有的官员只能过着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的日子。但是法令归法令,制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低薪大多数的人会“另谋出路”。
所以大明朝大多数的官员“三观不正”,人生观乃是“千里做官只为财”。对于开辟俸禄之外财源的办法早就想出了千千万万种,什么“冰敬”,“炭敬”,“漂没”等等。不一而足。
温体仁进入内阁之后,位子高了,财源就越发的滚滚而来。不需要他再主动的“谋”,就自然有人自发地送上门来。甚至一般的官儿连想要“奉献财物”给首辅大人。那都还需要找门路才行。
温体仁位居要职,深受崇祯皇帝信任。一方面他已经坐上了大明文官体系的头把交椅,于此同时,他在财富上也已经荣登整个大明朝排行榜的前几名了。
对于官位财富双丰收,温大人自然是满意极了。拥有了内阁首辅这个职位。想要运作些什么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他已经爬到了实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在官位上已经没有可能“更上一层楼”了。如今,需要费心的不过是让自己在在个位子上坐得稳当,坐得长久而已。
此刻温体仁眼睛微眯,轻轻叹了口气,一脸不屑地自言自语道:“周延儒那奸贼肯定很想夺回首辅宝座吧?!哼哼!”
温体仁对于自己做一个长久的首辅这一目标不敢掉以轻心,甚至常常在内心深处保持着戒慎恐惧的态度来审视自己所已经拥有的一切。
温体仁知道,自己心中没有安全感那实在是无可厚非之事。今上崇祯登基以来,由于皇帝多疑的性子。用人全凭喜怒而毫无原则,登基刚满六年,内阁首辅已经换了好几人,每个人的任期都非常短……就连崇祯以前最宠信的,曾是他跟前第一号红人的周延儒,也丢了首辅的宝座……
而现在,当事人换成自己了……
“费了这么大的劲才得到的,总不能只做个三两天就下来吧……”
温体仁絮絮叨叨地翻来覆去重复着这句话……因为他已经“位极人臣”了,再也无官可升了,所要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卒于任”。不能丢官,不能退休,要霸住这个位子不放,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为止。死也要死在任上!
温体仁眼睛微眯,脸皮不时地抽动一下,想起了自己所作的“努力”。
久居官场,温体仁当然清楚,下属巴结长官以求达到目的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拍马屁,一种是送红包……这两种方法他都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施展起来那是得心应手得很。但是如今官位不同了,内阁首辅唯一的长官就是皇帝,这两种方法施展起来就更需要智慧了。
以往,自己以善于揣测崇祯皇帝的喜怒并善加运用而自喜,“拍马屁”根本就是拿手绝活。但是自喜归自喜,自己却没有得意忘形。尤其是坐上了首辅之后,前几任首辅超短任期的前车之鉴,使自己对崇祯皇帝越发地努力观察,揣测他的内心世界。
凡是皇帝爱听的话,甚至是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己都无数次地“演练”过……对于立志做一名“权臣”的自己来说,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然收获也是颇丰的。
“拍马屁”之外,还有就是“送红包”了。
在以往一般人的观念中,天子富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上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算是皇帝的私有物。因此,做臣子的只有接受皇帝的赏赐,而绝没有送红包给皇帝的道理。
“所以嘛,他们做不成首辅,老夫做成了!”温体仁微微一笑,自言自语地道。
温体仁……竟然给崇祯行贿!
虽然“天子富有天下”,天下的一切都属于君王。但是,这根本就是一个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说法,只是在表面上说这好听而已,天子并没有在实质上得到什么。所谓的“财富”是要装进自己的库房中才算数的。
皇帝的库房么,也就是“内帑”了。
温体仁沉浮宦海数十年,常年对本朝皇帝的仔细观察让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皇帝对私有财产的拥有欲不是和一般人一样,而是要比一般人更强烈!
崇祯以藩王入承大统,从小并未接受过储君的教育。若不是哥哥天启皇帝二十出头就挂了,没有留下子嗣,无论如何是轮不到他做皇帝的。
对于崇祯来说,得到皇帝宝座颇有些幸运的成分,所以他非常没有安全感。臣子们天天说“陛下英明”云云,又岂有真金白银来的实惠?(未完待续。)
第340章 无父兄之懈怠?
早在温体仁初入官场的时候,他就对当时在位的万历皇帝产生了这份认识。万历皇帝贪财好货和懒惰的程度那是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可以几十年不上朝,天天琢磨最多的事儿,就是怎么敛财,怎么充盈内帑。
万历皇帝从没收大太监冯保的家当,到抄了明朝最牛首辅张居正的家,再到开“矿税”等等法子,几十年皇帝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