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盗-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月影收起思绪,转身问道:“那吐蕃王子何时能到大理?”
陈从信急忙禀告道:“吐蕃密使昨日与下官相会,说是五日之内,王子和国师便可到大理国。不过王子和国师乔装打扮进大理城只怕也不方便,想请公主去大理城外相见,共商大事!”
萧月影冷笑一声:“吐蕃算得什么,居然和我们大辽摆起了架子。好,我就去会会这吐蕃王子……”
陈从信倒抽一口凉气,这萧月影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实在是比很多男人都要难对付啊!
“谢慕华,这次我要叫你知道契丹人绝不可辱!”萧月影暗暗下了决心!
谢慕华却在礼宾馆里急忙捂住鼻子:“阿嚏……”
【第四十四章 敌避锋芒】
“这些越南鬼子,希望七郎下手的时候不要留情啊!”
谢慕华端坐在案前,一鼎弥散着淡淡清香的描虎香炉,一张红木书案,一旁于子廉和寇准静静的侍立着。他们两人都不知道谢慕华在想些什么。这位谢大人现在想的是历史上赵光义派军攻打越南失利之后,才有了后世的李常杰之乱,那些越南人光是在邕州就屠杀了五万八千多人……
按照《宋史》的记载,那些交趾人手段凶残,穷凶极恶,在邕州之时“屠郡民五万余人,率百人为一积,凡五百八十余积”。而《越史略》之中更是说得明白,在邕州、钦州、廉州屠杀宋人不下十万——“乃尽杀吏民五万余人,是役也;所杀邕、钦、廉三州人,无虑十万!”
想到这些血淋淋的屠杀,谢慕华眼皮忍不住跳了起来,长叹了一口气,之前谢慕华已经密令杨延彬、潘惟吉和曹琮等人,若是遇到大瞿越国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手段有多狠就用多狠。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是对外族太仁慈了,在这个刀头见血,强者为尊的年代,只有杀才能震慑对方。况且那些越南鬼子不是什么好人,拿着中国的援助还想要抢占中国的土地,杀害中国的军民,跟那些毫无廉耻的棒子有一比。
寇准见谢慕华沉默半晌,低声问道:“大人……可是在烦恼攻打大瞿越国之事?”
谢慕华随口应道:“无事,有杨指挥使在,也没什么好担心。倒是好好看看这大理城里的局面如何破解。要是利用得当,大宋可就远不止拿下区区一个大瞿越国了!”
寇准沉吟道:“不若派人前去与高诗夏、杨峰书相会,既然现在我们在暗,对手在明。索性就把火头点开。段氏是一定要保大人的,高杨两家现在态度不明。倒可以试探一下!不如请五郎派几个精明强干的人先去联络一下。”
谢慕华一听此言好像想到了什么,摇了摇头说道:“不,若是如此,那就光明正大的请高诗夏、杨峰书相见。他们是诸侯,并不完全受段氏节制,本官是大宋枢密副使,与他们相会并不越礼。这刺杀的事,我们一直处于被动,要想化被动为主动,就要先把局势搞混,我们再混水摸鱼。平仲,你和于编修分头拿我拜帖,在大理城找间上好的酒楼,就说本官要宴请高诗夏、杨峰书。看他们来还是不来!”
于子廉暗赞一声,好计策!谢慕华主动去请高诗夏、杨峰书,无论他们来还是不来,大理段氏都要倍加提防。高杨两家若是对大宋示好,谢慕华便可以将两家势力化为己用。若是高杨两家并不愿意与大宋有何瓜葛,那也无妨。这大理城的火苗已经点了起来,还怕着两家人不就范吗?
寇准和于子廉双双领命,大步走了出去。
谢慕华把弄着书案上的玉斧,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无论是何方神圣想要自己的性命,都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哪怕是大辽也是一样。
…………
“指挥使大人,紧急军报!”一名小兵快步跑了过来,双手高举着一封书信。
杨延彬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不禁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转手递给高启德:“高编修请看,刘澄刺史在白腾江大捷,俘虏敌舰二百余艘,缴获甲胄万余副,杀敌数千。大宋水师旗开得胜……”
高启德急忙接过军报,翻看一遍,展颜笑道:“指挥使大人,水师取胜,大瞿越国水军全军覆没,再也无力抵挡大宋水师从海上进攻。若是下官估计的不错,刘刺史按照先前的布置会在花步登陆,数日之内就可到达。想必侯仁宝大人也应该收到这份军报了吧!”
杨延彬手按佩剑,沉吟道:“侯仁宝还是舍不得放权,谢大人果真不留情面要周大人接任水陆运转使,侯仁宝便坐不住了。周大人得了谢大人的命令,凡是不听从号令的一律革职查办,侯仁宝无可奈何,只得说自己已经病愈,如今和孙全兴团练使一同带兵从广南进发。我倒是不担心他们打败仗,就是怕他们不配合。花步会师,宜快不宜慢,高编修立即传我号令,督促水陆两军务必要在五日之内赶到花步。晚了一天,军法处置!”
杨延彬面色坚毅,虽然年纪还轻,但是已然隐隐有大将之风。这次南征,谢慕华在赵德昭面前一力担保杨延彬必然能旗开得胜,就为了谢慕华这份知遇之恩,杨延彬也要打一场漂亮仗出来。
高启德应了一声,转身吩咐士卒传讯去了,跟着又朝杨延彬问道:“指挥使大人,高家的军队对我们敌意甚浓,可能是得了高诗夏的命令。从我们大军过境开始,一直有人尾随监视,谢大人有严令,绝不能和高家起了冲突。你看……”
杨延彬淡淡一笑:“跳梁小丑而已,若是真要挥军攻打大理,他们只不过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莫要管他们,先把大瞿越国拿下是正事!”
大瞿越国的天气十分炎热,边境上又多是山林,杨延彬带着的是大宋禁军,多是京东河北两路的精锐士卒。不过他们是北方人,哪里见过南方如此湿热的天气,一个个热的喘不过气来,索性把铠甲里的号衣都给脱了。杨延彬为了防止越国人袭击,勒令士卒不得脱下铠甲,许多人就光着膀子直接把铠甲套上,可是铠甲虽然冰凉,里边的衬里却早已湿透了。就连杨延彬自己也不例外,摘下头盔,里边全是汗水……
“指挥使大人,您就行行好,让我们把铠甲也脱了呗!”一个老兵油子笑呵呵的抱着长枪从杨延彬叫道。
杨延彬带兵与杨继业、杨六郎不同。他军法森严,却能和士卒打成一片,从来不给自己开小灶,吃饭的时候便和那些士卒一起吃喝,确能做到同甘共苦。加上杨延彬年纪轻轻,又不摆什么官架子,这些禁军打心眼里对这个年轻的指挥使大人又是钦佩又是尊敬。不过开起玩笑来就没了边。
杨延彬笑道:“脱了铠甲要是遇到敌袭怎么办?我说过带你们来大瞿越国打仗就要把你们带回东京去。要是谁回不去,你们家的婆娘不得找我拼命啊?”
“哎,热都热死了,兀那越国人真是没种,这许多天都做缩头乌龟不敢接战。指挥使大人,咱们都来了好几天了,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还不如水军那边,已经打了一场大胜仗,多威风啊!”
杨延彬早已命人将水师告捷的消息传遍全军,这些禁军更是卯足了劲,要和水师一分高下。三路大军里,水师暂且不说,孙全兴带的那两万人可不是东京城里的精锐禁军,要是后来算功劳都算不过孙全兴,那叫这些从东京城里出来的骄兵悍将如何能服气?
“呦呵,眼红那些水鬼啦,那你去水师啊,别在禁军待了……”不知道是谁揶揄了一句。
那老兵顿时挂不住了:“俺十五岁当兵这些年来跟着太祖太宗皇帝南征北战,不知道立下多少功劳,俺会眼红那些水鬼?”
一群士兵顿时哄笑起来:“立了许多功劳,怎么如今还没当上将军?”
那老兵抓了抓脑门:“俺大字不识一个,又爱喝酒,将军是做不来的!”
杨延彬看他们说笑也不介意,随从牵过战马,杨延彬便接着巡视其他防区去了。这几天的确有些奇怪,大瞿越国对宋军实行的是坚壁清野的战术,黎桓指挥大瞿越国的军队将边境直到花步一线的居民全部撤走,连一粒米都不给大宋的军队留下,只有一座座空无一人的村庄……
黎桓这么沉得住气,必然是想避开大宋军队的锋芒,将宋军的补给线拖长。数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也是极为恐怖的数字,许仲宣在岭南准备了许久,但是要想长时间从邕州往大瞿越国深处供应,难度颇大。尤其这里山路崎岖不利于运送。若是被黎桓这样拖延战线,的确不利。杨延彬算了算,如果让每个士兵自带干粮的话,最多可以支持七天的攻势。七日之后就不得不返军,可是七日要打垮一个国家谈何容易!
黎桓此人绝非是大宋朝臣们心目中的无能之辈,从此人用兵之道就可以看得出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收缩军队、坚壁清野,在险要之处阻击宋军,将宋军拖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寻求决战的机会。
杨延彬的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杨家世代将门,他是这一代年纪最小的儿子,几位兄长有的在雁门关领兵有的在东京城里统帅禁军。除了勇武过人谋略略显不足的之外,其他几位兄长都被人寄予厚望。这一次杨延彬能统帅大军南征,就一定要打出杨家的威名来,区区黎桓,就算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也无法动摇杨延彬取胜的信心。
“指挥使大人,大军明日就可到达花步了!”高启德快步走了过来。
杨延彬点了点头,远处夕阳落日,天边一朵朵红云就像是被鲜血染红的一样……
【第四十五章 高杨相会】
大理城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看起来分外古朴、别致。山茶花在大理城里随处可见,这花又不娇贵,穷人家养得起,坐在酒楼上放眼望去,只见城里处处红艳艳的一片,煞是好看。
可惜谢慕华在大理城最繁华的“思饮居”二楼上只看了一眼,就被段语灵毫不客气的叫人拉了过来。
谢慕华无奈的揉了揉鼻子:“在下只不过是想倚窗观赏一下大理城的风景,不是如此也要被公主阻拦吧?”
五郎和九妹虎视眈眈的看着段语灵,要是谢慕华真的发怒,他们就要给这骄傲的大理公主一个下马威。
段语灵遥指窗外:“大理城虽说能封城捉拿刺客,却不能不让数万户百姓出门。思饮居这边,我们只能封锁一条街道。北边的街道便无能为力,只能派侍卫乔装打扮在附近监视。这里距离北街不过五六十步的距离。要是有神箭手在对街用强弓硬弩袭击谢相公。不知道谢相公身手如何,可能避开?”
谢慕华方才在窗边看大理城的繁华,看得正是开心,忽然被段语灵拉了回来,的确有些着恼。可是听她言之有理,又暗暗佩服。这些保卫的工作,谢慕华自己是不懂的。五郎有些粗枝大叶,九妹也比他强不到哪去,倒是这个大理段氏的公主心细如发,晓得这里的危险。这要是在后世,应该有资格去“保护要人组”做事了。
谢慕华微微躬身施礼道:“方才是在下鲁莽了,公主教训的是。”
段语灵没想到谢慕华居然肯认错,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只得指挥着手下侍卫将三楼窗户全部关上,连窗纱都给加蒙了一层,一楼和二楼的闲杂人等全部清空。谢慕华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想到这位公主做事如此认真,简直是把自己当高威胁人物对待似的。
段语灵见手下侍卫已经收拾妥当,便退到一旁,侍卫给她搬过一把紫檀木椅子,那位大理公主仪态万千的坐了下来,捧起一杯茶水,笑盈盈的看着谢慕华等人。
今日是谢慕华邀请高诗夏、杨峰书前来赴宴的日子,要说段语灵坐在一旁的确不大对劲。可是她毕竟是奉了大理国陛下的命令来保护自己,下逐客令也不好。正思索着如何赶走段语灵,五郎一声高呼:“高侯爷、杨侯爷驾到!”
高诗夏和杨峰书并肩走上三楼,两人的随从都留在楼外,走到三楼一看,四边桌椅都已经搬空,只有正中间留着一张八仙桌,上边放了些点心瓜果,一壶香气迷绕的龙井。正南上位坐着一位容貌清秀的书生,看起来没什么架子,嘴角微微向右倾斜,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意。那必然是大宋国的枢密副使谢慕华了,东西两边各留了一把椅子,想必是留给高诗夏和杨峰书的,可是除了谢慕华身后的侍卫,靠西墙边上居然坐着明阳公主段语灵,也正笑吟吟的看着他们两呢!
高诗夏和杨峰书急忙先给段语灵见礼,然后再朝谢慕华拱手道:“谢相公今日宴请在下,不知所为何事啊?”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