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古代玩机械 >

第388章

回到古代玩机械-第388章

小说: 回到古代玩机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这个项目还在初建的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开拓市场,在官府中,我们的雷小哥一时哪能找这么多的一大批人来从事此事?所以,雷晓飞就决定先利用丐帮这个结构成熟的大帮派,先投石问路,来试探一番这项目的市场。如果事有可为,待到做大了,条件成熟了,再由官府接手。

组建商业网络,又哪少得了丐帮这个天下第一帮?所以,雷晓飞当即就召来洪七公、洪欣两人,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组建商业网络的全盘计划,征求他们两人的意见。

对丐帮有利的事,洪家父女当然就没有意见啦,一拍即合之下,三人就分头为了这个计划而努力。

洪七负责从离这里最近的穗城分堂中,调派精干的人手参与这次行动。这批人手选出之后,就准备通过“飞鸽传书”的遥控指挥,听从雷小哥的安排,建立收购站和接力运送点。

雷晓飞组建这个商业网络的初步计划,准备先覆盖穗城以南的几个大墟,这样,从事搬运、运送与销售的人手就不少,共需几百人,而且,各个岗位的人员要求又不同,这也够洪七公头痛了。

洪欣则带人按雷小哥的设计,在他前世的海安镇这个地方,建造大陆与天南岛之间的货物中转站。

雷晓飞设计的这个货物中转站,分为两个功能建造。一个功能是仓库,用来在短时间内贮存天南岛运送过来的土产,而贮存的地方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贮存海鲜,一部分贮存干货;另一个功能是商业网络的起点站,从这里开始,把所有的货物按需求运向各地,所以,这里要建一个有运输工具的运输站。

雷晓飞自己当然就负责统筹了,而且,他还要设计从这里通往各个商品终端销售地的最佳线路和沿途的运送接力点、分销点等等。

雷晓飞这次规划的销售网络,准备一直铺到穗城。

这里离穗城有六百公里左右。如果用快马不停歇地接力,一小时可以走三十公里左右,那么,从这里到穗城,也不过是二十个小时的路程,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

一天一夜的时间里,许多如蟹、贝类和一些耐养鱼类等海产,还可以存活。所以,只要组织得好,运送能及时,这条销售线路大有可为。毕竟,穗城是大华南方最大的城市,那里的消费能力不可预估,是高档海鲜的最佳销售地。

雷晓飞这次规划的销售网络终端,除了穗城之外,他准备先设置到一些如番山墟这样的大墟,待商品在这些地方站稳了脚,打开销路之后,再考虑向小的墟集发展。

雷晓飞这次设置建立的商业网络,最难解决的是运货的马匹。按每三十公里建一个接力站,单到穗城就要建二十个接力站,如果每个接力站需两匹马,那这一条线路,就需四十匹马,还有其它的线路呢?再加上海安的始发站所需要的马匹,这个销售网络最少需要有二百匹马。

南方的马本就不多,除了军队上用的马匹之外,基本就没有民用的马匹。虽然,雷晓飞在对付暹罗侵略军时,曾经缴获了千多匹马,而且,这些马对番山墟的军队来说,也有过剩,但公私分明的雷小哥并没有准备动用这些属于国家的马匹,所以他就让洪七公发散丐帮的人手,到四处去搜罗马匹。

因为丐帮的人多势众,而且又有“飞鸽传书”的方便,所以这次组建商业网络的总指挥雷晓飞,省下了不少奔波的功夫,许多的事,不用他亲临现场,就能得到解决。比如建接力站,只要他定出一个地方来,洪七公就遥控指挥丐帮的人搞定。

人多在什么时候都好办事。因为有了丐帮这个天下第一帮的倾力出手,雷晓飞设想中的商业网络,比他计划的时间提早了不少完成。仅用了一个多月,有五条主线,三十多处分销点的商业网络已经搭建完毕。

在洪欣完成了货物中转站的建造好后,雷晓飞就让天南岛那边,把第一批经过加工的海产品,运送到货物中转站收存。之后,每完成一条网络线路,雷晓飞就用这些海产品,来试验网络线路的流畅,并让分销点、销售终端探试、开发市场。

因为在这个销售网络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在运输的上,所以雷晓飞就在这个重要环节下工夫,想方设法来提高运输的效能。他借鉴前世的装货经验,并根据现在的实情,给不同种类有货物,设计了不同的装载用具。

用马匹运输,一是用马车,一是用褡裢之类的用具。雷晓飞先给马车做了改良,把它做到最轻便,来提高效率和效能;然后,他就在褡裢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适合各种土产用的装载用具,如运蟹,他让人织了一批特制的竹笼子,既轻便,又好用。

雷晓飞全面铺设好了他设想中的商业网络,并试验了整个流程的动作正常之后,就让天南岛那边准备一批蟹、贝类等耐养的海产,他要亲自押带这些海产,到这南方的两个最大的市场穗城和番山墟,做这类活海鲜的销售开发工作。

至此为止,雷晓飞无论在公在私,他在这方土地上的工作已经完成,从他在前世的故乡回到番山墟的那天算起,他在这方土地上,已经耗时五个月,由夏天一至干到了深秋。

雷晓飞对这一方水土的贡献,后来的大华史记给了很高的评价,这些评价,并非是因为他的官大了而奉承他,而是从事实上摆明了他的贡献。

以雷晓飞在这一方发展的商业,史记是如此记载的:雷亲王开设了大华帝国最南方的这条商业销售网络之后,让天南岛的土产商品化,从此,闽、浙、粤等地的商人纷纷来往、落籍天南岛,让岛上的人口迅速增加,繁荣了天南岛的经济与各项劳作。

而史记对雷晓飞在天南岛上施行的“以农为本”的治理,评价就更高。说从那时开始,天南岛地区在农业技术进步上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前代,有些成就甚至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出现了历史上经济空前发展的黄金时代。

雷晓飞在天南岛上对耕作制度、土地利用、部门结构等诸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他的所为,让一个专门化农业区开始形成,为后世农业分布勾划了基本轮廓。

当然,那就是后话了,也是雷晓飞被封了亲王以后的事。

第722章侍郞传旨

在雷晓飞考虑如何去开发海鲜市场时,番山墟那边来了紧急传书,让雷晓飞马上赶回去,说京城派有人下来,来人还带有圣旨给他。

雷晓飞接到了紧急传书之后,对象郡之边新任的行政长官交代了一番,然后就带着他从番山墟带来的众人,日夜兼程往番山墟那边赶回。

原来,在雷晓飞全力收拾南方时,他们的保皇派那边的人也没有闲住,纷纷出击,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段时间里,正勤皇复出了。就在雷晓飞治理天南岛时,正勤皇认为复出时机已经适合,就装出了刚刚治愈病体的样子,开始上殿主持朝政。

正勤皇主持朝政后,也按照雷晓飞在武当山时,定下的策略,先争取外围,由农村包围城市。

此时,大华西、南方的形势已经基本掌握在了丹枫与雷晓飞这对翁婿的手上,并逐步向北上扩展,所以,正勤皇也就不用再插手其中,而且,他也相信凭这对翁婿的实力,做得会比他插手更好。

正勤皇要做的,就是抢占在北方的地盘。他派出了以皇太子为首的保皇派各路中坚,撒向了北方,从顺天府(北京)开始,一路向向大华的首都应天(南京)靠拢。

这段时间里,雷晓飞的岳丈之一丹枫也没有闲住,他在派人协助雷晓飞这个女婿争取广西和江西两地之余,自己也向北扩展,直指安庆府、徽州府(即安徽)。

当朝的这些情报,雷晓飞也通过番山墟的传书,有所耳闻。他不知皇上这次传旨给自己干吗?不会是叫自己发起总攻吧?现在还是在打稳基础的阶段,并没有到总攻的时机呀。莫非又是哪方有失,要让他去救场?

尽管雷晓飞一路胡思乱想,但他并未耽误行程,只用了一夜半天的时间,就赶回到了番山墟。

在番山墟里等待雷晓飞的人,竟是他的熟人,他就是雷晓飞刚入官场、在穗城给丹枫当幕僚时,朝廷派来考察丹枫的考察团团长吏部侍郞李侍郞。

见到了老熟人,雷晓飞连忙上前行礼,李侍郞也连忙回礼。两人礼过之后,都露出了故人重逢的欣喜。

“哈哈,李侍郞,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这里?没见您有两年了,说来,我还没有谢谢您上次在穗城的事上,替我们说了好话。”

“我也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没有什么值得谢。况且,那次也没有帮到你和丹兄弟什么。”

“话不是那么说,正因为您的禀报,才惹来了皇太子到穗城的私访。如果没有那次皇太子的穗城之行,也就没有了我今日的成就。”

“雷小哥你言重了,是锥子的,哪能藏得下布袋?像你这样的人才,迟早都会有出头之日。你治理巴蜀之事,已经在朝中传了开来,无论哪方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你是个天才,才一年就能把大华最乱、最难治理的巴蜀收拾,单这政绩已经无人能及。”

“李侍郞您过奖了,巴蜀之事,不过是小弟略有运气而已。”

“胜而不骄,难怪你雷小哥才入仕短短的两年,已经官做到了比我还高。你就别太谦了,你治理巴蜀的精彩,已经被说书人编成了说书,在京城各处评说,并成了京城中最受欢迎的节目。”

不是吧,这样都行?出头的椽子可先烂呀。高调,从来就不是我们雷小哥的风格,看来,要想办法制止这事才行。雷晓飞边想,边转了个话题,对李侍郞问道:“我们都是自己人,就别再自已人夸自已人了。您还没有说来此所为何事呢?”

“我现在调职了,调任刑部侍郞。我这次是奉了圣旨,下来处理前南粤刺史叛乱的事。”

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所以调任刑部侍郞的李侍郞,到来处理南粤叛乱这么重大的案件,也在情理之中。

大华的朝政架构比雷晓飞所知的中国古代略有不同,在古中国时,朝中各部都设有一个尚书当头,但在大华却没有尚书一职,各部中侍郞最大,而且,侍郞都官居正二品,比古中国的三品尚书还高一品。大华帝国的朝政架构要比古中国精减。

在李侍郞的详细述说之下,雷晓飞才了解他调任的来龙去脉。

原来,正勤皇复出之后,首先就拿刑部开刀。正勤皇以前任刑部侍郞在处理南粤叛乱之事上不力,差点惹起丐帮造反之事的理由。把属忠王那派的前刑部侍郞削职。调了以铁面无私、刚直不阿著称的吏部侍郞李侍郞,担任刑部侍郞一职。

本来,前南粤刺史叛乱的事,雷晓飞已经审理个一清二楚,只要把审理结果交上刑部,由刑部复核无误之后,再秋后问斩就行,并不需刑部侍郞亲自到来处理。但正勤皇想得到一个杀鸡儆猴的效果,镇住忠王那边,让他们不敢乱动,就特意派李侍郞前来,让他在复核无误之后,就立即问斩,重挫忠王那边的锐气。

李侍郞把他到来的事完整告诉了雷晓飞后,就把一封正勤皇让他带给雷晓飞的亲笔信,交给了他。

这次,皇上来的并不是圣旨,而是一封平信。由此中,李侍郞看出了皇上对雷晓飞的特殊,雷晓飞也从此中看出了正勤皇的没有架子。

正勤皇的信中,先对雷晓飞这个皇儿与他别后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然后给他说了皇太子等众保皇派的人的布置,并把大华北方当前的形势通报给他,最后,正勤皇说时机已到,让雷晓飞取下穗城,把大华的南方牢牢控制在手。

皇上授意雷晓飞,对穗城现任的南粤巡抚、南粤刺史等当权者,可以先用有勾结叛军嫌疑的借口,软禁起来,然后交由李侍郞,与前南粤刺史一干人,一同审讯。

其实,雷晓飞早已有计划在完成了天南岛的治理之后,就向皇上提议拿下穗城。

因为按现状来说,长江以南的地方保皇派已经控制了大半,只剩下江苏、浙江那两个近京城、又是忠王势力重驻的地方,还没有拿下之外,其它的地方基本已经控制在他与丹枫的手中,穗城也已经成了孤城,只要拿下它,自己与丹枫控制的地方就连在了一起。

正勤皇的眼光毕竟比自己老辣,早就想到了这一步,在他还没有提议,就已经下了圣旨。

因为雷晓飞早在思想上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准备,所以他也曾经对此事做过策划。

第723章擒王行动

以番山墟现在的实力,要用武力来拿下穗城,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

穗城虽然是大华南边的第一大城市,但因它处于内地,不远处又有番山墟这个天南第一关,所以城墙等防守的装备修建得不如番山墟。不过,它作为大华最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