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古代玩机械 >

第191章

回到古代玩机械-第191章

小说: 回到古代玩机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又能锻炼后辈,而门派中的老人,可以任理事,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盟主。

雷晓飞听了,点头认同这套方案还有一点理性,但管理的大方向已不对,单靠一定程度的牵制,哪能解决根本?

最后,李杰告诉雷晓飞,今年的武林大会,还有半个月就在青城举办。

听了这个信息,雷晓飞看到了希望。武林联盟盟主选举的弊端,不正是自己可以利用的机会?

雷晓飞沉吟了一会,果断地对金长老和李杰两人说道:“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夺取今年的武林联盟盟主之位。”

金长老和李杰闻言后俱是一愕,然后齐声小心翼翼地问道:“派谁去夺?”

这几年来,两个帮派不是没有派人去参加武林大会,但两个帮派中,武功最强的分别是李豪和谢舵主,这两人参加了两届,最好的成绩的都没有进入过前十二名。

雷晓飞指了指自己,说道:“我去。”

金长老和李杰听了雷晓飞的话,更是呆住了。

第344章谭代巡抚

金长老和李杰之所以呆了,并不是他们认为雷晓飞不自量力,雷晓飞刚才的那两场比试,与他那一身让人看不穿的神秘功力,已让他们不会往这方面想。他们想不到的是,雷晓飞已经有了这么显赫的江湖身份,还争夺这个与他身份不符的盟主干吗?

是呀,雷晓飞现在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的江湖身份,已是爷辈了,还要与孙子辈来争出位,这违反常规的事,当然就让他们费解了。

雷晓飞这个后现代人却不这么看,一是他对这些虚无的所谓江湖辈分,并不看在眼里,二是为了成大事,这些小节又算得了什么?况且,这些俗套小节他一直都没有放在眼里。

雷晓飞思考索了片刻,部署道:“从现在开始,我在你们帮派中的真正职位,控制在刚才知道的几人之中。对外宣称,我是丐帮新派来协助金长老的堂主。”

雷晓飞待金长老和李杰消化了自己的话后,又吩咐道:“从今天起,你们和李豪、谢舵主,要寸步不离跟着我,在这半个月以内,学会我刚才演示的新功夫,到时,用在武林大会上。”

金长老和李杰,虽然不知雷晓飞如何把新功夫用在武林大会上,但既然是护法(长老)吩咐,那当然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而且,两人刚才已看过了新功夫的利害,早已心痒,恨不得早日学成。

接下来的几天,雷晓飞就在这山城的丐帮分舵中,分别传授金长老、谢舵主“打狗棒法”和李杰、李豪太极拳,而且,雷晓飞让文武也加入到李杰叔侄这方,一同学习太极拳。

雷晓飞为了让几人能速成,采取了他在技校时,那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两套武功中,可以对练的招式,分开传授,然后让两人在记招的同时对练,增强记忆和亲身感受。这种后现代的教学方法,果真赶用,三天下来,他们已完全记住了招式。

金长老等四人,都是身怀内功之人,而这两套功夫,又是门中前辈所公创,所以与他们的内功并不冲突。他们只要练熟了招式,自然就能发挥招式中的威力。

待金长老四人各自记全了招式后,雷晓飞就带他们和文武,启程去青城。雷晓飞一行并没有骑马代步,是一路步行前往。

雷晓飞这样做,有他的意图。一是可以让金长老等几位识途老马,带自己一路考察民情。二是雷晓飞上路前,给初学新功夫的几人,布置了作业题,就是让他们深挖自己所见到过的巴蜀武林门派中的厉害招式,然后道出来让众人一同商讨、研究对付对策。这样一路步行,就有足够的时间让众人挖掘,而且还能随时随地研究,在无人的地方,甚至可以通过比划商讨。

就这样,他们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六天,才到达青城。

这一路上,不但金长老等初学新功夫的几人收获良多,对新功夫更加纯熟,运用方面也深有体会。连文武也感觉收获不菲,一是对自己不清楚的巴蜀武林门派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他们的功夫,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对他现在的护卫职责,有很大的帮助。

雷晓飞的收获就更不用说了,只可以用巨大来形容。一方面,他也像同行的各人一样,对巴蜀武林门派的功夫,有了一定的了解,让自己在武功上的见识更宽广,同时也扩充了思维,在招式运用、改良方面更进了一步;另一方面,自己对山城至青城这一路的民情、地貌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暗里决定了改革的起步点,就定在这一路走过的地方。

来到了青城后,雷晓飞又用了两天时间,逛遍了青城,对青城做了个全方位的调查,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情报后,才召见了官府在巴蜀的代表,协同管理机构的谭代巡抚。

谭代巡抚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一副老好人的模样,让人一看就知是个和稀泥的高手。雷晓飞初见谭巡抚时,不由一愕,皇兄怎么派个这样的人到此任职呀?在雷晓飞的心目中,老好人的人不适于做一方的最高领导,因为这样性格的人,往往缺少决断,总喜欢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雷晓飞曾听皇太子说过,谭代巡抚这个人选可是他亲自安排的,而且还是由于忠王不屑争这个穷地方,才让他顺利得手,既然皇太子得到这块土地,为什么不派一个有魄力的人来治理,却选了谭代巡抚这个老好人呢?

但皇太子既然这样安排,当然就有他的道理啦。雷晓飞心中暗自寻思起皇太子的目的来。

细想之下,雷晓飞恍然大悟。

巴蜀因为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独特,在交通不发达的当代,就像一个封闭的独立王国,加上朝廷又在内讧,想对这里管治,也力有不逮、鞭长莫及。所以,皇太子派出一个老好人来协同管理,就会起到过渡、润滑的作用,而且,还能让当地的民众,知道自己还在朝廷的管治范围作为巴蜀这三不管地带的官府代表人,在各项治理条件没有成熟之前,用这样的老好人来协同管理,最好不过。雷晓飞不禁佩服皇太子的眼光,同时,他也在暗中告诫自己,千万要注意这点,不要在治理上操之过急。

谭代巡抚行过下官之礼后,雷晓飞就连忙把他扶起,对他说道:“谭巡抚,我们现在是同僚了,而且还要在这远离中原、没有后援的地方,靠两人的努力,来打这块天下,所以我们要精诚合作,共同进退,不辜负皇太子对我们的厚望。”

“是,谢巡察史教诲。”谭代巡抚谦恭地答道。

雷晓飞忙对谭代巡抚说道:“你我已是同坐一条船上,客气话就别多说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治好巴蜀,相信你就会成为这里的真正巡抚。”

在当朝,巡抚是相当于雷晓飞前世的省委书记的职位,属从二品的官员。但因巴蜀这个地方,还不算是官府的独立管治区,所以,朝廷只派了谭代巡抚这个从三品的官员,来当开路先锋。

官衔不够高,位置当然就不能坐正了,只能被贯了个代字。而且,到了谭代巡抚这个年纪,要再升一级,谈何容易?被调到了这个不毛之地后,谭代巡抚基本已断了升官的念头,只想在此平稳过渡,做几年后就告老还乡。

今天,这个年轻人却给他带来了希望,他虽然不了解这个年轻人,但他那几十年官场的眼光告诉了他,这个年纪,就能混到正三品,此人肯定是大有来头了。无论来人是什么来头,对自己是来说,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

第345章开展工作

雷晓飞先把自己的意图和自己的设想,告诉了谭代巡抚。

谭代巡抚对雷晓飞要从武林联盟着手,争取把武林联盟拉为已用的设想,万分赞同,并且万分佩服。

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还提议说,这个计划由他暗中独自进行,先不暴露他的官府关系,让两人装出不相识的模样。这样更好,如果雷晓飞输了,对现在的官府协同治理机构并不影响,最不济,也能维持现况。如果雷晓飞胜了,就不用说了,手握两方势力,他的权力就由原来了三成三,变成了六成六。那样,说话的份量也截然不同。

谭代巡抚虽然不知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要如何实施他这个计划,但他却从这个年轻人的话中,听出了他无比的自信。这股面对千军万马,仍能谈笑风生的气势,已足令自己折服。

当雷晓飞接着提出了,要把青城至山城这段三百多里的路两旁的村子,作为他治理巴蜀的第一站时,谭代巡抚忙问原因。雷晓飞道出了他的理由,一是这段路在巴蜀的两个最大的城市之间,操作起来方便;二是如果治理好这片两个重要城市之间的地区,那影响力,非同小可。

谭代巡抚见这年轻的顶头上司,那股自信,好像是与生俱来似,不禁佩服,同时,他也担心,如果治理失败,那影响力,也非同小可。

因是初识,他不知这位年轻顶头上司的性情,不好提出疑问,就只好摆出一副虚心的模样,向雷晓飞讨教治理之策。

雷晓飞把自己在穗城和番山墟的所作所为,详细地告知谭代巡抚后,谭代巡抚才恍然大悟,原来面前的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早就有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么年轻,就能有这番成就,难怪官职做到那么高,人家确是能人所不能嘛。

直到这一刻,谭代巡抚才真心服了这个年轻的顶头上司。他当了几十年的官,虽然混得不算最好,但起码也一步一步从基层混到了三品,官场的这几十年中,他见到能真正一心一意为民谋幸福的官并不多,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一个,而且还是在短短时间内,成效就能立竿见影。

谭代巡抚改变了对雷晓飞的看法后,忙用恭敬的口吻,讨教如何治理之道。

雷晓飞把自己那已经运作成熟的“互助生产模式”和开荒、包产、包销的新生产流程,传给了谭代巡抚,并把自己这几天来,从山城走路过来,途中了解的概况,一一告知谭代巡抚,同时,也将自己初步拟定的治理方案说出,让谭代巡抚参详。

谭代巡抚越听越惊心,惊的是,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何来如此丰富知识、经验?谭代巡抚越听越敬佩,敬佩的是,这位年轻顶头上司的方案太精彩,好像让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谭代巡抚对升官的欲望并不强,因为他这一把年纪,能再升一级,就算奇迹中的奇迹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就算给他再升两级,好像用处也不大,他还能做得了多久呢?最多也不过是告老时,多一点俸禄。

反而,另一个欲望时刻困扰着谭代巡抚,就是在告老前,看能不能办上一两件能让他在还乡后值得回忆的事,值得让自己的子孙自豪的事,能让辖区民众称赞的事。

现在,这个机会来了。是面前的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带来的,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抱着这样想法的谭代巡抚,马上暗下决心,一定协助面前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把这事办成、办好。于是他虚心地、专心地,向雷晓飞了解了这套治理方案的细节,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经过一番接触,雷晓飞也从心底上接受了谭代巡抚。有一个长年纪的老官场,诚心诚意地助自己,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起码,他那丰富的官场经验、阅历,能弥补了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况且,这位年长的老官场,还是唯一熟悉当地的官府中人。

因为两人都成了对方的需求,并且在共同的目标下看到了对方的可互补性,所以,初见的两人,一下子就达成了一种默契,一种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默契。

雷晓飞根据谭代巡抚的提议,对自己的计划,作了进一步的完善。然后两人就着新的计划,研究磋商如何开展。

雷晓飞的这一套治理计划,开始的那部分,简直就是李村和番山墟农村改造的翻版,雷晓飞的意图也是要先从开荒、种植方面着手,在解决人们温饱的同时,再把剩余的农产品由官府出面,统收统销。

大华的当代,几乎占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是靠在土里刨食,要改变一个地区的贫困现状,就一定要从土里想办法。既然雷晓飞的“互助生产模式”和开荒、包产、包销的新生产流程,已经经受了两次检验,都显示出极其成功,那号称“天才”的雷晓飞,当然就要“借风扬帆”啦,把这个好东西推到更大、更远。

只要改变了农民这个主流群体的生活,就会带动其它的群体、其它的行业兴旺。

要在巴蜀这个地方,推行雷晓飞的这套治理计划,比在李村和番山墟两个地方,有它的有利条件和弊端。

就人来说,这里的有利条件是,巴蜀因没有正式纳入官府治理,所以没有服兵役,年青的劳力就比中原的其它地方多。而弊端是,这里的民风蛮横,不易驯化,而且因长期的闭关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