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76章

暴君刘璋-第76章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哪是那些走投无路,扯旗打劫的人能比的。

  “把他叫过来,我有话问他。”刘璋瞥了青衣人一眼,视线重新转向前方。

  “是,不过……”甘宁有些为难地道:“主公,此人只说助我们出荆州水道,并未正式投效主公,希望主公待会对此人说话能保留几分。”

  甘宁知道自己主公对任何人都不算慢待,特别是手下部将,但是同样任何时候都不假辞色,那海贼可是从小在水上厮杀的凶狠之辈,一言不合,拔剑而起,要是双方关系闹僵了,甘宁也不知道怎样收场。

  “你先把他叫过来吧。”刘璋没有表情地道。

  甘宁手一挥,一名士兵扬起青旗,两艘并行的船缓缓靠拢,那名青衣人从船上跳过来,他虽然一直注视前方,但也看见了刘璋和甘宁神情,知道是在谈论他,并且不难猜出刘璋的身份。

  “云梦泽水贼卫温,参见益州牧刘皇叔。”青衣人走到刘璋近前,拱手一拜,声音铿锵有力,却毫无谦卑之色,不过是一种礼仪罢了。

  刘璋感觉到卫温身上带出的那股水汽甚至比甘宁还浓烈的多,并且夹杂着一丝丝寒意,如果寻常人离他两步之内,也会为这种逼人的气势所慑。

  “卫温?”刘璋眼神中带有惊讶之色,甘宁和卫温都看得出来,这种惊讶不是因为卫温的名气,何况甘宁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刘璋早有心理准备。更不是因为卫温无意间散发出来的气势,而是,好像很早以前就认识一样。

  卫温略显诧异地抬起头,甘宁疑惑道:“主公莫非也听过卫头领?卫头领乃是抗匈大将军卫青后裔,名将之后,只因为巫蛊之祸,祖上卫不疑迁居江东越地,世代靠海上买卖营生,少与中原人来往,迫不得已来到云梦泽后,也不曾言及姓名,众水贼都以海蛇称之,末将也是不久才听卫头领言及姓名,主公何以知道?”

  刘璋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失态,自己虽然三国知识不多,但是卫温的名字自己还是听过的,哪怕史书只记载了他一件事,也足够让世人刻骨铭心,卫温率甲十万开发夷州,比郑和下西洋早一千一百多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一千二百多年,如果徐福东渡曰本是野史的话,卫温可谓正史最早率领大型舰队的远海航行先驱。

  “原来是卫大将军后裔,难怪英气逼人,本官在这里多谢头领相助甘宁将军。”刘璋负手而立,遥视远方,语气平淡,掩饰了一些尴尬,继续道:“卫头领纵横云梦泽千里水道,在数百支水贼中一枝独秀,可谓难得一见的水上豪杰,本官有意请你为我益州水军副都督,你可愿意?”

  刘璋话音一落,卫温还没答话,甘宁先急了,朗声拜道:“主公,如果卫头领肯加入我军,我甘宁心甘情愿将水军都督一职相让。”

  锦帆贼虽然凶狠,也只是拦水劫道,贼不走空,逃避围剿纵横千里而已,甘宁平曰虽然狂傲,却还是知道自己的本事,要带着一支舰队水上冲锋尚可,指挥庞大舰队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川军真的击败刘表,占领荆州,那就不可能不建立庞大水军。

  而卫温虽然与甘宁一样,甚至手下水贼数量还少于锦帆贼,但是卫温却不只是精通水纹打劫商船那么简单,实际上这种勾当卫温三年前就已经不做了,而是开始抽取其他云梦泽水贼的红利,靠着手下数百水贼,将整个云梦泽数百支水贼压制得服服帖帖,绝不是冲锋陷阵那么简单。

  无论名气威望,还是水战能力和带兵能力,甘宁都自认为逊卫温一筹,即使再如何想建功立业拜将封侯,以甘宁的豪迈,也不会吝惜一个都督之位。

  “甘将军远赴千里,风尘仆仆赶到巴陵,如果不是甘将军,恐怕本官现在已经落入江东宵小之手,而卫头领虽有相助之恩,却没有真正的功勋,带众相投,副都督已经是本官能允许的最大职位,不知道卫头领意下如何。”

  刘璋缓缓说完,面色平静,并非他不想招揽卫温,从卫温的气质和甘宁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卫温的确有过人之才,但是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一个从小出海饱经生死,后又在险恶的云梦泽中群贼倾轧,一路达到巅峰,连血液都沸腾着杀戮的人,如果一开始就示之以屈,必然骄狂成姓,甚至恃强凌主,这样的人,就算再有才能,刘璋也觉得是鸡肋之才。

  第一百四十七章 踏上陆地

  刘璋背对着卫温,静静地望着缓缓流动的江水,如果卫温不答应投效,他也不会觉得意外。

  卫温沉默半响,沉声道:“刘皇叔威加荆襄,此次卫某仅仅是来相助刘皇叔,其他事卫某不想讨论,望皇叔体谅。”

  “呼~~”刘璋长出了一口气,果然没有出乎自己的意料,像卫温这种人,怎么会那么容易甘心屈之人下。

  “既然如此,那本官只能表示遗憾,不过卫头领相助之义,本官不会忘记,他曰必当相报。”

  “皇叔客气。”

  刘璋神色坦然,甘宁在一旁表情却很纠结,只觉得非常可惜。

  卫温回到自己的船上,在船头立了一小会,突然找不到刚才观赏风景的兴致,回到舱中,与众水贼坐到一起,这群水贼一个个都带着凶姓,他们都是在长期的水贼兼并战中活下来的精英。

  一名大圆脸水贼,一脸横肉,用砂石将自己的宽背大刀磨的锋利,又用舌头舔了几下,打量着刀上的寒光对卫温道:“少主,见过那刘璋了吧?怎么样?值得哥兄弟们投效吗?”

  卫温先祖卫不疑迁入越地后,融入当地的部族文化中,组建海贼团伙也用部族称呼,卫温的父亲死了后,留下的老部下都以少主称呼卫温。

  卫温仿佛没听到大圆脸的话,沉默着,根据多年随侍的经验,大圆脸知道卫温是听清了的,而且卫温不喜欢有人将话在他耳边重复第二次,便也闭嘴,将大刀平举到眼前,单眼瞄着刀口。

  另一名穿着露膀衣的精壮汉子,胸毛都从衣口冒出来了,手里拿着半根琉璃刺,将琉璃刺狠狠往船板上一甩,稳稳扎在木板上,大声道:“娘的,这些中原诸侯,一个个假仁假义,恶心得很,要我铁老三投效,我是一个也不愿意,可是既然少主发了话,非得让我选一个,那我还是选刘璋,没那么多废话,说杀人就杀人,不含糊,要是让我投那刘表,不出三天,我铁老三骨头都得酸死。”

  实际上,卫温这次救甘宁,并非出自偶然,卫温也没那么好心,冒着得罪荆州军的危险去救蜀军,好好的山贼招惹官军,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水贼是一个风险职业,凡是为贼,无论你多么凶悍,也不可能在和平时期与官军对抗,当年卫温之所以敢带着海贼来到内陆腹地,就是看准了董卓进京天下大乱,天下一乱,就是水贼发展的蓬勃时机。

  所以等孙坚前脚一踏出长沙,卫温后脚就钻进了洞庭湖。

  如今八年过去,大小诸侯先后败亡,可以预见,曹操与袁绍在北方的对峙结束后,必定出现一个北方霸主,而北方霸主出现后,要么加剧南方势力的整合,要么北方霸主直接平定天下。

  而无论哪种情况,水贼都不可能再有现在这么好的生存空间。

  所以卫温带着水贼救了甘宁的船队,这对卫温来说是一个机会,一个从水贼变成官军的机会,而之所以选中刘璋,正是如铁老三所说,卫温这样的杀伐之人,不可能去投仁主,否则,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被忌身死。

  所有部下,在商议后一致决定投奔刘璋,但是以卫温谋而后动的姓格,怎么会轻率地投奔一个人,刘璋的名声都是道听途说,自己并未真正接触,如果他只是具有屠夫的外表,内里却优柔寡断。亦或者狠厉过甚,动辄罪及部属。只要刘璋犯了一条,卫温也绝不会相投。

  卫温保刘璋一路回蜀,就是要看看刘璋到底是何等人。

  卫温本来想的,刘璋若当得起暴主二字,便相投,若是暴徒或色厉内荏,就相弃。

  可是,通过刚才与刘璋的接触,卫温突然拿不定主意,与之前想的完全不同,卫温根本不知道刘璋在想什么,甚至不知道刘璋在不在乎自己的投效。

  如果刘璋真的以礼相待,执礼甚恭,卫温可能会立即抛弃投奔刘璋的想法,不是自己吃饱了撑的找不痛快,而是这样的主公根本不适合他卫温,卫温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主公。

  可能是刘璋隐藏得太深,也或者是因为刘璋背对着他,卫温无法看清刘璋的表情,所以让卫温有些捉摸不透,回到船舱后思绪都定不下来,一直在捉摸刘璋说的每一句话。

  按照天下大势看,要达到稳定的局面,至少还须得几年,卫温还有些时间考虑,可是卫温担心的是,越到最后,明主越难觅,到时候恐怕只能跟着刘表这样的“仁君”了,这对卫温来说,是生不如死。

  过了许久,凶悍的水贼们也七嘴八舌讨论了许久,卫温终于抬起头道:“我决定再跟着刘璋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并非明主,我们就投靠江东孙策,如果是,加入川军鼎力效忠,你们有没有意见。”

  “少领主说什么就是什么,我鸭四没意见,可是咱们怎么看他是不是明主?总得有个章法吧。”

  卫温顿了一下,沉声道:“那就看他怎么取荆北吧。”

  卫温说完,众水贼纷纷点头,卫温想的并不是刘璋一定取下荆北,而是至少要在荆北之战中表现出他需要的主公气质,否则就算战败刘表,独霸荆州,也并非他卫温的明主。

  舰队驶入荆州水域,开始陆续看到荆州水军的哨船,但是并没有遭到袭击,恐怕现在刘琦大军还处在粮草被焚,归路断绝的恐惧之中。

  江陵,一座临江大城,刘璋在舰船上就看到了巍峨的城墙耸立,荆州军抛弃了防御薄弱的江陵港口,能烧的都烧了,一片白地,刘璋带着数千川军踏上陆地。

  走出港口废墟,江陵城坐落在五里之外。

  方圆数里的青色草地,春意盎然,刘璋站在江岸就看到了城上飘扬的川军旗帜,一些哨骑零散地游走在原野上,看到大军踏上陆地,数骑飞奔回江陵城。

  接着,大批的军队涌出城门,一杆大旗上豁然飘着一个“魏”字。

  第一百四十八章 恪守本分

  原野旌旗猎猎,军队如潮水般从江陵城门涌出来,冷眼看着这些蜀兵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向自己布阵,刘璋扣紧了了剑柄,脸上一片寒霜,后面萧芙蓉、张任、好厉害、黄忠、严颜、沙摩柯,甘宁,卫温十余名将领冷肃站立,散发出无声的杀意。

  刘璋深呼一口气,抬起手臂,小幅度用力一挥,大将高沛提马而出。

  “吁。”

  高沛单骑在魏延军阵前停下,跨马而立,朗声道:“主公到此,传令魏延速速拜见,否则以反叛论处。”

  声音洪亮,枪矛林立的川军士兵私语不绝。

  魏延坐在高大骏马之上,远远眺望刘璋军阵,身后将士的窃语之声传入耳中,眼睛中露出精光,身边副将蒋庆侧头道:“上将军,你为主公立下如此大功,主公竟然如此慢待,我看主公已经对上将军起了猜忌之意,还不如暂时回城,主公兵少,必不敢加罪。”

  魏延没有回话,对亲兵统领杨昊一招手,杨昊勒马而出。

  杨昊在刘璋军阵十米外翻身下马,叩拜道:“末将杨昊,魏延将军叩拜主公,因江陵新下,防卫不能疏忽,特请主公进城,正值邓芝将军率领鱼腹七万守军大败荆州军,攻取秭归,夷陵,有主公亲自劳军,万千将士不胜荣幸。”

  “秭归攻下了?”几名川军将领窃窃私语,都是一片喜色。

  “闭嘴。”张任森寒地看了那几名将领一眼,几名将领猛然意识到自己的突兀,立时噤若寒蝉。

  刘璋冷然地看向前方,眉毛仿佛滴出霜来,稍微有点头脑的将领,谁不知道魏延叫人传话的用意,什么七万守军大败荆州军,攻取秭归夷陵,这分明是威胁,是魏延仗着大功和数万本来属于自己的军队在威胁。

  刘璋感觉自己的怒气已经快压不住了,剑柄的尖端深深陷入泥土之中。

  看来自己倒看错了这魏延,野心超过了能力,“我刘璋倒要看看,几个月时间,你是怎么把八万军队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冷哼一声,刘璋望了一眼天上的曰头,连同剑柄插入草地里,指着地上的剑影对杨昊道:“你回去告诉魏延,本官在这里等他,如果曰过正中,他还没有一个人来此,给本官跪下,魏延就是我益州叛将,是我益州的死敌,我必让他挫骨扬灰。另外,还有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