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571章

暴君刘璋-第571章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半年时间得强兵六百。

  孙权选准了时机,这次陆逊鲁肃征伐川军,内部极其空虚,张纮等人注意力也在川军身上,而胜利的时候,就是最大意的时候。

  张纮还在吴城给外军准备庆功酒呢,孙权突然带兵从山谷杀了出来,在守城兵没反应过来之前,冲进了州牧府,将那些世族文官一网打尽,全部羁押。

  接着孙贲孙辅等人顺利接收整个吴城,再带兵外出,江东本来就是孙家的,现在世族为了对抗川军,世族力量都被抽到前线,所过之处毫无抵抗都宣布效忠孙权。

  孙权很快组织起了一支大军。

  吕蒙早就得到了孙权要发动的消息,孙权起事成功,吕蒙再也不用隐藏,前来向孙权效忠,孙权立刻委任吕蒙为大都督,统领军队。

  孙权虽然兵力不足,但有正统地位,而且外军大多将领还是忠心孙权的,鲁肃陆逊都知道打起来肯定两败俱伤,最后还是被川军入侵。

  如果川军打进来,那后果就严重了。

  鲁肃陆逊根本没有打仗的心思,立刻派人去和孙权谈判。

  孙权虽然心中对世族恨意滔天,可是也可悲的发现,自己根本不能和世族打,打了自己就只能覆灭。

  再加上曹军贾诩前来调停,双方达成了一致,孙权放了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的张纮顾雍张昭等人。

  刘璋对江东这个乌龙实在气愤,竟然就这样收场了,自己还没看好戏呢,什么吴大帝,这么窝囊,江东那群世族为了保住江东,还真什么都想得出来。

  看来自己要进军江东的计划,没那么容易实施了,不过也不是全无好处。

  原本江东就很分裂,现在孙权这一次反扑,分裂更严重,孙权控制的地方有世族势力,世族控制的军队将士很多忠于孙权。

  一方占着大义,一方占着军队,家族势力。

  以后别说江东士兵,就算百姓都不知道听谁的了,江东只会越来越没落,对川军已经完全不构成威胁。

  这样一个地方,刘璋也不急着攻打,只传令法正魏延小心把守。

  刘璋正在和黄月英议事,士兵通报孙尚香来见,刘璋唯一皱眉,立刻知道孙尚香来做什么。

  第八百八十七章 称帝

  “香儿,什么事?”刘璋看着郁郁寡欢走进来的孙尚香道。

  孙尚香走上前,牵着刘璋的手,“夫君,香儿听说江东局势安定了,哥哥现在困在吴城,香儿想回去看看,可以吗?”

  孙尚香没有告诉刘璋江东世族和孙家有血海深仇,而且孙尚香觉得孙权还不知道,如果知道,肯定不会与世族军队这样对峙。

  孙尚香想回去告诉二哥,不然二哥还被蒙在鼓里。

  “一定要回去吗?”刘璋不想孙尚香回去,但是如果孙尚香一定要回去,也不想阻拦。

  “夫君,香儿既然嫁给你了,就是你的人,一定会回来的。”

  刘璋点点头,搂过孙尚香轻声道:“路上小心点。”

  将孙尚香送出府门,刘璋长出一口气,黄月英在旁边幽幽道:“看不出来,短短时间,主公就和孙小妹感情这么好了。”

  “感情可以培养嘛,谁天生就有,不过我不是为这个叹息,我是想啊,有些事还真邪门。”

  ……

  “微臣有事禀报太后,近年来蜀王率领川军荡平乱党,消灭张鲁,刘表,韩遂,马腾,刘备,击败曹操,威慑江东,名动天下。

  为大汉收复汉中,荆州,凉州,关中之地,更马踏西羌,抚平五溪南蛮,横扫西域,赫赫威名。

  这些年来蜀王治下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称颂蜀王丰功伟绩,而今更是在关中之地试种高产作物成功,恩泽万民。

  如此天威浩荡,堪比古之贤圣。

  大汉无天子已近两年,先帝无子,蜀王乃汉皇后裔,功德昭彰,德才兼备,微臣提议太后下懿旨,立蜀王为帝,登临大宝,匡扶大汉。”

  早朝之上,许靖慷慨陈词,向太后伏寿躬身下拜,张松,蒋琬等文官纷纷出列:“请太后下旨,立蜀王为帝,登临大宝,匡扶大汉。”

  伏寿明显不知道有这一出,看向一旁的刘璋,发现刘璋也皱着眉,不知什么心思,伏寿面向群臣,脸上淡然,对群臣道:“你等都是这个意思吗?”

  “我等都是。”张松蒋琬等人一齐喊道。

  许靖道:“太后母仪天下,但毕竟是凤体,大汉不可持久无君,请太后准奏,以慰万民之望。”

  许靖的语气带着威胁的口吻,明显如果伏寿不同意,就要说出更激烈的言辞逼宫,低着头的群臣都抬起眼皮看着伏寿。

  “众卿平身。”伏寿脸上没有任何波动,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几年蜀王为大汉除贼,为万民谋福,本宫看在眼里,蜀王对大汉确实是丰功伟绩。

  先帝无子,蜀王又是皇室宗亲,身带万民之心,足以立为正统,诸位臣工请援,本宫准奏,择吉曰请蜀王登临大宝。”

  殿中一群大臣几乎来不及反应,都没想到伏寿竟然这么轻易就答应了,立刻就要跪地谢恩,突然刘璋喊道:“等一等。”

  刘璋从左前方走出来,对伏寿一礼:“太后,此事还需商议。”

  群臣都以为刘璋这是礼节姓的请辞,正要劝说,刘璋却冷然制止了他们,向伏寿拜了一礼,对黄月英张任道:“你们跟我出来。”

  到了殿外,刘璋对黄月英和张任道:“他们请立我为帝,我不知道,你们知道吗?”

  张任禀道:“末将听过一些风声。”

  “那为什么不告诉本王?”刘璋冷声道。

  张任正无言以答,黄月英禀道:“主公,这不能怪张将军,也不能怪其他臣工,自古臣工为君分忧。

  主公不是拘泥之人,这里没外人,月英就直说了吧,这等同于篡逆,这种事情怎么能和君王商议,这岂不是陷君王于不忠不义?

  月英之前也听到一些风声,但是没有制止,月英觉得这些事,还是不让主公知道的好。”

  “好吧,就算我可以不知道,月英,张任。”刘璋对黄月英张任道:“你们赞成我称帝吗?”

  张任道:“不管主公是否称帝,张任都必追随主公。”

  黄月英已经从刘璋语气中听出一些端倪,皱眉道:“主公,难道你没有称帝的心思吗?”

  “呼~~~”刘璋看了一眼天,长出一口气,对黄月英道:“月英,你是了解我的,我做这么多,并不是为了大汉皇室,而是为了让新政在大汉扎根,去除世族留下的腐烂味道。

  所以,就算你说的篡逆,我刘璋从来就不吝惜去做,我也没想过要将帝位还给现在的皇室正统,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两个,这个皇帝,我刘璋做定了,但是。”

  刘璋缓了一口气:“要做皇帝不是这个时候做,现在称帝,对我,对川军,没有任何好处。”

  “为什么?”连黄月英都有点不理解,对刘璋道:“主公,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的统治区域内,世族占的比例很小,反而崛起很多纯粹拥护主公的商业阶层。

  百姓更是拥护主公,天子是谁对他们来说没那么重要,重要是谁让他们过好,如果是其他人做天子,反而会让他们不安。

  何况主公在西羌,南荒,五溪,西域的功勋,这是每个大汉人都值得骄傲的,那些淳朴的百姓同样会自豪,主公称帝,月英敢保证川军辖地内,反对的声音九牛一毛。

  而辖地外面那些世族,他们已经与我们水火不容,我们还需要讨好他们吗?

  主公称帝没有坏处,反而是有好处的。

  现在大汉无天子,曹操孙权为什么不敢称帝?因为主公比他们更有资格,如果他们都称帝,主公必定称帝。

  但是主公皇室后裔,又是太后拥立,肯定比他们要正统多了,他们正是怕这一点。

  敌人怕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既然曹孙害怕我们称帝,那我们就称帝,月英相信,只要主公称帝,就算曹操孙权跟着称帝,天下人也会觉得主公更合法,影响力更大。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曹操孙权,就成了真正的非法政权,所谓出师有名,这不是对我们很有利吗?

  我们即将对下河套地区用兵,月英觉得这是有利于我们出兵的,主公在顾虑什么?”

  黄月英说完看向刘璋,刘璋手掌轻抚额头,对黄月英道:“月英,你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是你没有想到称帝的真正坏处。”

  “真正坏处?”

  “称帝之后,首先要做什么?”刘璋问道。

  黄月英道:“封赏臣工,大赦天下吧。”

  刘璋看向张任:“张将军,你觉得我称帝后会册封你什么官职?”

  “末将不敢……”

  “别废话,照实说。”

  张任只觉得头皮发麻,犹豫一下答道:“或许会封大将军吧。”

  “那以后我还能封你什么官职?”

  “这……”

  “如果我以后不加封你了,你还愿意给我刘璋打仗吗?还有进去之心吗?”

  张任急忙道:“主公,张任不管身受何职,都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那是你,那是你张任,换了别人呢?你以为人人都跟你张任一样吗?”

  刘璋转过头,对黄月英道:“月英,你应该明白了吧?等我称帝之后,大封臣工,到时候说不定连王都要封出来,我封得起吗?

  到时候官职定下了,大多数臣工将领都没了进取之心,我们还怎么打仗?别忘了我们下面是很多的寒门官员。

  说句不好听的话,世族虽然很腐朽,但是大多数世族眼光绝对比寒门长一点,理想远大一点,要是我刘璋没有了官职给他们封,他们斗志会至少弱一半。

  他们现在都盼着本王以后称帝,可以捞一个更大官职,所以努力做事呢,好吧,本王现在去称帝,到时候官职都定下了,上升空间不大,他们追求什么?

  如果再有武将和文人来投效,我拿什么官职封给他们?现在天下还有一半没有统一,需要吸纳的官员肯定不少,到时候怎么办?把现在这些人的官职下了吗?”

  黄月英生活在汉末,以前唯一的三次天下大乱,春秋战国,六国被秦始皇统一。

  楚汉相争,刘邦一统天下。

  第三次西汉末年,光武中兴。

  三个人都是天下基本一统才称帝的,所以黄月英没有借鉴,可是刘璋知道后世很多帝王,都是因为先称帝了,导致整个政权失去斗志,最后偏安一隅直至覆灭。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刘璋可不想重蹈覆辙,所以刘璋宁愿让伏寿太后摄政,也从来没想过称帝,却没想到群臣给自己来了这么一出。

  刘璋缓了语气,对黄月英说道:“我说这么多,就是说现在称帝,我们整个川军的斗志都会下降,包括文官和武将。

  而如果不称帝,大家都有个念想,以后什么丞相大将军,大家都有个盼头,会更有斗志。

  我不想现在川军热血因为称帝冷却下来,你们明白吗?”

  黄月英和张任都不再说话,而是考虑着刘璋的话,过了好一会,黄月英道:“主公,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刘璋点点头。

  三个人再次走进大殿,原本议论纷纷的大殿立刻安静下来,都想知道刘璋和川军文武之首的商量结果。

  第八百八十八章 神武天皇

  黄月英和张任各自回到位置,刘璋向伏寿拜礼后,走上台阶,面向群臣大声道:“诸位同僚,自董卓之乱,汉室倾覆,大汉遭逢四百年从未有过之大难。

  我刘璋六年征伐南北,是有点薄德,然今大汉天下还有一半落在逆贼手上,中兴大汉任重道远,此时妄论称帝,是本末倒置,是置大汉危难于不顾。

  有人说国不可一曰无君,但是今大汉国已不国,何谈君上,经年没有君王在朝,就是要让诸位同僚,天下大汉子民,以及华夏后世之人,记住这一段历史,记住这一段导致没有君王在朝的灾难。

  大汉天子登临大宝之时,就是大汉脱出灾难,走向中兴的之时。”

  刘璋横着举起佩剑,提起中气朗声喊道:“诸位同僚,我刘璋在此向诸位立誓,大汉一曰不统一,绝不妄谈立帝之事,包括我刘璋在内,任何人置大汉危难于不顾,妄谈称帝,杀无赦。”

  刘璋说完向伏寿一拜,大踏步走出大殿,群臣半响没有反应过来,绝大多数文官武将都是希望刘璋称帝的,因为刘璋称帝了,他们的官职就跟着升了,就是开国功臣。

  他们想到刘璋会一辞二辞三辞的,可那只是做做样子,却没想到竟然拒绝得这么彻底,这出乎他们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