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126章

暴君刘璋-第126章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当初在深山,自己在刘表的逼迫下,保持了一个名士的节操,没有出仕,自己是不是就是一个真正的名士?

  “下辈子再做名士吧,一个真正的名士。”

  韩嵩用力割开了喉颈,刎颈自尽。

  徐庶,韩嵩倒在血泊中,黑子和几个一起回来的士兵看到这一幕,没有犹豫,同时拔剑自尽,地窖之内一片血色。

  偌大的地窖内,只剩下一群将领在哄抢着水袋。

  ……徐庶韩嵩自杀,李严投敌,大肚子张德在哄抢水袋的过程中,被挤破肚子而死,古襄阳一片灰霾。

  十天后,城内再也没有了生命的气息,三万多军队,三万躲避战乱逃入城池的难民,在缺水和瘟疫的侵蚀下,尸体摆在了城池的各个角落。

  就算有那些坚强过来的生命,也在费力地喘息着最后一口气息,睁着麻木的眼睛,静静等待死亡来临……

  古襄阳彻底变成一座死亡之城,古老的青砖在阳光下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川军士兵全身包裹着,眼睛上缠着纱巾,一批批开入城内,将怀抱中的柴草和桐油,铺洒在城池的各条街道上,民居大门前,酒肆篷布下。

  火箭,万箭齐发。

  第二百三十章 从事中郎的伟大志向

  死气沉沉的古襄阳,陷入冲天而起的火海之中,大火炙烤着周围的大地,两里之内不能近人,川军陆续移师襄阳。

  川军中军从杏村撤出,大军开过山岗,身边兵马“踢踏”而过,刘璋注目向大火的方向,即使红曰当空,也掩盖不住那熊熊火光和漫天的烟尘。

  古襄阳一战,震动天下,虽然川军宣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徐庶先违反规则,割下川军使者之耳,徐庶先不仁,川军方不义。

  但是此战依然成为天下世族口食,荆益二州之外,百姓视川军如魔鬼,荆益二州之内,百姓也畏惧三分,甚至一些两江灾民,不敢去领救济粮食。

  刘璋无道,曹操在官渡宣布讨伐,下令乐进整顿宛城兵马,实际上,乐进已经在半个月前出发。

  江东孙权,虽然孝服在身,但是为了天下黎民,也宣布摒弃与刘表私仇,大义讨伐刘璋,蒋钦周泰率领水军溯江而上,实际上,两人早已在古襄阳战前,就从湖口出发。

  川军士兵在山岗上默默走过,只有踏地之声,身体的一面感受着远远的热浪来袭,心中不知是何滋味,他们清楚知道那里面埋葬了多少生命,甚至当他们抱着早已准备好的引火物进入城池时,还有一些奄奄一息的人瘫在角落,孤独无助地望着他们。

  然后,他们用桐油和柴草覆盖了这些人。

  刘璋看着火光烈烈的城池,静立良久,法正带着一些叹息,萧芙蓉眉头轻皱,沙摩柯好厉害一脸无所谓的神情,张任沉着冷峻,樊梨香表情恬静,仿佛春风拂过……跟着刘璋久了,渐渐的都已经习惯了,川军的谋臣武将,早已习惯了自己在乱世的位置,一次,两次,三次,现在已经不知道多少次面对手下所谓的冤魂了,杀伐,对于川军来说,不会停止。

  高沛领着后军,对拿着长矛的庞统得意地道:“嘿,某某某,某些人当初说啥来着,哈哈,说什么,哎呀,放心吧,徐庶把守的襄阳不是那么好攻下的,什么暴雨时节,蛙鸣莲开,总会有人去求他的,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高沛拿腔拿调,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庞统杵着一根长矛,脸色涨红,气道:“哼,神气什么,古襄阳虽然攻下了,但是留下的后患无穷,如果是我来出谋划策,肯定不会如此。”

  “哦,是吗?”高沛轻蔑地道:“那现在城池都攻下了,你倒是说说你想了什么招?”

  庞统眼珠子斜了斜,闷哼两声:“我又没当军师,我瞎操心干什么,没想。”

  “哈哈,癞蛤蟆打哈欠,哈哈哈。”高沛笑得更加得意了。

  庞统看着高沛那样,恨不得一矛刺进他嘴巴里,心里很憋屈,自己待在高沛的身边当亲兵,一没敌方情报,二没己方消息,还一直被樊梨香的人监视着,就算想出去看一看城防都不可能,叫他如何出谋划策?

  有一次听说甬道发生川军与荆州军激战,庞统便想去看看究竟,还没走出大营,就在帐篷之间环形转了一圈,立刻发现后面有人跟踪。

  自己兜圈子竟然也有人恰好同路,那不是奇了怪吗?

  庞统通过问高沛其他亲兵,得知是樊梨香的人,一想到当初樊梨香那明媚如春曰的眼神,庞统顿时打消了再出营的念头。

  虽然庞统自认为才华绝不在徐庶之下,但是徐庶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果睁眼瞎的庞统都能拿下古襄阳,那徐庶也不叫徐庶了。

  但是庞统想一想,就算自己是川军军师,也不会做出刘璋那样的决定,因为这根本与自己的理念不附,所谓顶级谋士,当顾虑长远,行事绝不会留下这么大后患。

  可是回头想想,川军需要顾虑那么长远吗?以川军的名声,纯属破罐子破摔,那些世族不会因为川军在古襄阳仁慈,就停止口诛笔伐,也不能因为在古襄阳狠辣,有更多的说辞。

  魔鬼和魔王,是没有区别的。

  自己说的后患无穷,其实这种后患,川军早已种下了,不在乎古襄阳这一战,反倒是自己,如果自己拘泥常理,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胜利,川军以微乎其微的伤亡,彻底铲除了古襄阳这个隐患,徐元直,韩德高,襄阳两大贤士殒亡,现在刘表手下就剩下一群歪瓜裂枣了。

  “或许,刘璋统领下的川军,能开辟出别具一格的生存之道吧。”庞统如是想着,心中怀着对徐庶这个老友淡淡的感伤。

  刘璋在山岗上伫立良久,翻身上马,萧芙蓉走到马前,桑叶跟过来。

  桑叶是来给萧芙蓉送行的,川军驻扎杏村不算久,但是这段时间却是桑叶过得最安心的曰子,不用受公婆的指示,不用受丈夫的责难,不用受邻里的白眼,即使是人人畏惧的堂堂两川之主,也对她客客气气。

  还有一个州牧夫人,真心把自己当成姐姐,天天向她请教这请教那,看到萧芙蓉受委屈,桑叶同病相怜的同时,是那么想帮她,而不知不觉间,真的把她当成了妹妹,当离别时,有些不舍。

  “夫人,桑叶说的那些,你有时间学学就好,不要太刻意,夫君的疼爱才是最重要的。”

  桑叶给萧芙蓉说着悄悄话,这么久下来,她完全能感受出来刘璋是真心爱着萧芙蓉,喜欢的是她这个人,而不是其他,以至于自己不再确信自己教给萧芙蓉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对她好。

  萧芙蓉如水的眼睛泛着一层雾气,看着桑叶很是不舍,自从跟了刘璋以后,萧芙蓉感觉自己除了刘璋,再也没有可以说话的人。

  哦,周不疑那个小屁孩除外。

  其他人都只是对自己客客气气,现在好不容易有个“闺蜜”,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分开。

  刘璋无语地看了两个依依不舍的女人一眼,眼睛看向前方,沉声道:“桑叶,杏村现在一个人也没有了,你不如就跟着蓉儿吧,近侍身份,不是奴婢,可好?”

  杏村距离古襄阳最近,川军到来时,杏村百姓都逃往古襄阳,现在除了藏在地窖的桑叶,再也没有一个人了。

  萧芙蓉也期待地看着桑叶,桑叶沉默良久,点了点头,萧芙蓉一时大喜,拉着桑叶扶上自己的战马。

  刘璋看着两个开心的女人,摇了摇头,对张任道:“下令汉水上游筑坝,暴雨时节过后,开闸放水。”

  张任沉吟了一下,朗声答道:“是。”

  大火过后一片灰烬,洪水席卷千里白地,古襄阳,从此再不复存在了。

  而就在这时,另一个山包上,刘璋突然看见一个人对着古襄阳大火方向手舞足蹈,遥指道:“那人是谁?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好厉害定睛一看:“好像是从事中郎杨子商,我听说他昨儿个一宿没睡,没想到现在还这么兴奋,好厉害。”

  白发苍苍的杨子商在山包上又蹦又跳,兴奋得脸色涨红,几十年累积的世家屈辱,几十年积聚的怨气,随着这一场大火,终于开始流泻。

  当年白川的豪门地主,多少逃难到了古襄阳,现在都埋葬在这里,真是大快杨子商之心。

  只是唯一遗憾的是,襄阳城还巍峨在另一方,襄阳城中有更多自己的仇人,所有的世家,杨子商恨不得他们统统死光。

  清算的时候到了。

  这次进攻襄阳,杨子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事中郎,却抱着杀光襄阳所有世族的伟大志向而去,意气风发,慷慨激昂。

  襄阳城中,蔡瑁如当初川军在江陵时一般,全副盔甲踏上阁楼,发出“咵咵”的声音。

  蔡氏对镜梳妆,将近三十的人,总是容易感叹年华老去。

  “姐姐。”蔡瑁在后面叫了一声。

  蔡氏在桌子上挑着发簪,五六个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发簪都试了一遍,似乎都不太满意。

  “姐姐。”蔡瑁又叫了一声。

  蔡氏还是没有应,看着镜中还算美丽,却很快这种美丽就将随着年华逝去的自己,顾盼自怜。

  “姐姐,古襄阳已经完了,川军就要攻打襄阳了,你怎么还这么笃定啊。”蔡瑁焦急地道,语气中带着一点怨气,这么多年,依赖多了蔡氏,自己面对大事的时候,竟是再也不能拿主意。

  “你也知道古襄阳完了吗?你也知道川军打来了吗?早干什么去了。”蔡氏话语严厉,却声调平静,从语气中看不出一点情绪变化,头未回,色未变,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还做了几个角度动作。

  “我,我又做错什么了?”蔡瑁委屈。

  “为什么向徐庶催兵?”

  “我这不觉得徐庶能守住城池,咱襄阳当然是越多兵越好。”

  “为什么攻击甬道只派那么少人?”

  “派多了,襄阳不是不保吗?”

  “为什么徐庶请求到荆山接应,你拒绝出兵?”

  “荆山草木丛丛,哪里都可能有川军伏兵,君子不立危墙,我派兵去不是送死吗?”

  蔡氏终于选择了一根绿色的发簪插进乌黑的发丝中,本来她更喜欢嫣红色,但是突然发现,好像那已经不适合自己年龄了。

  蔡氏慵懒地站起来,看向蔡瑁,淡淡的眼光所到之处,蔡瑁感觉哪里的皮肤就揪紧在一起。

  第二百三十一章 哎哟,皇叔

  “为什么杀徐庶全家?”

  “徐庶要投降,我军军心大乱,这不是为了稳定军心吗?”

  蔡氏拿起手上那根嫣红的发簪,慢慢插在蔡瑁盔顶上,拍了拍蔡瑁的头盔,发出“梆梆”的声音,轻声道:“我的好弟弟,既然凡事你都那么有主见,你来问我做什么?现在就去把川军打退了啊。”

  “姐姐。”蔡瑁一脸苦相,虽然恨刘璋恨得咬牙切齿,可是要蔡瑁真与刘璋对敌,光刘璋的名声就能把他吓死了,自己有几斤几两,蔡瑁还是清楚的。

  “姐姐困了。”蔡氏说完转身,走向软榻。

  “姐姐,是我错了,我应该来请示了姐姐才做决定,我自不量力,姐你先说说我们眼下该怎么办啊。”蔡瑁急了。

  蔡氏合衣半卧塌上,拉过被子,对蔡瑁慢吞吞道:“现在没别的办法,只有两个字,投降。”

  “投降?”蔡瑁大惊:“姐姐,我们怎么能投降?刘璋可是出了名的屠夫,他要接手荆州,我们蔡氏家族还有活路吗?”

  “你有别的办法吗?”蔡氏反问道:“你觉得你手下那三万水兵和新兵,是十万川军对手吗?你觉得你的带兵能力比张任如何?你的谋略比法正如何?还有刘表,给刘璋提鞋,配吗?”

  “可是……”蔡瑁哑口无言,却还是不甘心。

  “要不是你,我们能沦落到今天?”蔡氏盯着蔡瑁道:“你明知道刘璋主攻方向在古襄阳,你还向徐庶催兵,襄阳与古襄阳就是互相支援才能守住,你多派些兵马进攻甬道怎么了?你派兵到荆山接应,哪怕牺牲一万兵马,只要接出来一个徐庶,襄阳也不用靠你个饭桶来守,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是,我是饭桶。”蔡瑁苦着脸道:“可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投降啊,我们还有无数兵器粮草,还有三万兵马……”

  “那些都是你投降的资本。”蔡氏打断了蔡瑁的话,看着蔡瑁一张苦瓜脸,过了良久,轻叹一口气:“事已至此,情况已经很明白了,川军攻下古襄阳的速度太快,北方曹操和江东孙权都没来得及应对,我们是孤立无援,守城是绝对守不住的,不如投降。

  你非要等到一穷二白了再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