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22章

新纪元1912-第22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走到门边,正要跨进大门,只听见一声高喊。
    “李先生到!”
    而在袁克定接车恭维时,袁世凯却已从大总统府内走出率着众陪同官员,站在大厅地台阶上恭候李子诚。灯光如昼之中,皓月失色之下,当李子诚一行人一进入袁世凯的视角,他便立即率领众官员走下台阶,急步而不失稳重地迎上去,在陪同官员的介绍下,他一把执起李子诚的手,热情而诚恳地说道。
    “致远啊,这一路劳困,本不应该在今晚相约,可我袁某若不为致远您洗尘,以尽地主之谊,只怕他人会笑话袁某不尽人情啊!”
    “谢……谢谢大总统!”
    李子诚也立即回应着凯,说着见面之后地寒暄之语。
    “大总统如此厚待子诚,实是令子诚汗颜!”
    对于李子诚表现出的紧张与尊敬,袁世凯不但是安然受之,更为他表现出的紧张而倍觉欣慰,甚至于心间还因为产生自喜之感。与陪同李子诚前来的一行人寒暄过后,袁世凯并未松开李子诚的手,而是执起他的手直到走进夜宴之中,这才恋恋不舍的松开。
    众人一起走进临时大总统府的餐厅。餐厅内意大利水晶吊灯正放出雪亮的光芒,大圆桌上早已摆满了山珍海味、玉箸银杯。尚未落坐,袁世凯便开口说道。
    “今夜此宴特为李先生而设,请上坐!”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子,无官无爵的,谁敢领这个情?今天若是领了这个情,明个不知道还会领下什么祸。
    “大总统主持国事、稳定国局,居功甚伟!请大总统上座!”
    李子诚连忙先恭维再推辞,最后又是一鞠躬,见李子诚这番作态后,袁世凯倒是大大方方地落座在上席。待袁世凯坐下后,李子诚、袁氏兄弟、杨度等也依次坐下。
    刚一坐下,李子诚便开口说道。
    “这些日子里,大总统对我照顾备至,非常感激。原本想抵京后一定专门向大总统道谢的,没想到大总统这般客气,我愧不敢当。”
    这会在说话的时候,李子诚完全把自己摆到了过去的位置,那种“跟班”的位置,虽说在伺候领导上,自己并不是高手,可现在不管他袁世凯是对自己有所求也好,有所需也罢,这种人宁可捧着,也不能得罪了。
    而袁世凯却面带赞色说道。
    “李先生才学气节,老夫甚是尊敬,小小一点意思,不足以言谢。来,喝酒吧!”
    袁世凯举起酒杯,大家都抿了一口。放下酒杯,袁世凯又命克定给李子诚夹菜。席上,袁世凯绝口不提“银子”两字,也不说国内的政局,一个劲地和李谈家事,谈读书。直到最后,在读书上实在没办法和袁世凯再谈下去时,李子诚才慢慢的不由自主的把话朝政局上引着。
    “老夫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办事,深知国事弊端重重。”
    袁世凯看了李子诚一眼,虽只是短暂的接触,但他却认准了一点,这李子诚是个“实诚”人,根本没什么心机,于是便继续说。
    “李先生年纪轻,可能不知道。早在康有为初到北京的时候,我就为他代递过变法奏折,以后又参加了强学会。两宫回銮后,我和张文襄公一起上变法三疏。后来在山东在直隶练新军办新政,这一切为了啥?还不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袁世凯说到这里,拿眼睛盯了一下李子诚,被盯视着的那一瞬间,李子诚能够感到这眼神里有一种威慑力量,似乎又藏着很深的潜台词。
    而杨度连忙在旁边插话道。
    “是的,大总统当年为中国的新政办了很多实事。好比前几年全线通车的京张铁路,就是大总统在直督任内委任詹天佑修建的,全部铁路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老百姓都说,这条铁路长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杨度这段话说得袁世凯很高兴,他知道这李子诚志在实业,要想从他那弄银子,就得让这个实诚人看到自己实业的一面,于是便接着这个话题说。
    “李先生那时应在欧洲求学,可能不太清楚。这条铁路虽只有三百多里长,但中间经过居庸关、八达岭,穿山过水,地形复杂,工程浩大。洋人说,中国修造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未出世。袁某鼓励詹天佑大着胆子干,要什么东西,我为他采购,经费我提供,别人说闲话,我给他支持。也是詹天佑争气,到底建成了。詹天佑就是当年曾文正公派出去的留美幼童。曾文正公很有远见,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少川也是这批人之一。”
    少川是国务总理唐绍仪的表字,听闻大总统提到自己,唐绍仪正欲插话时,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能插话,只是略显尴尬的向李子诚点头致意。
    詹天佑修造京张铁路,李子诚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在后世京城张铁路和詹天佑都如同民族英雄一般,但其中细节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或是没有朝中要员的支持,单凭一个詹天佑能修成那铁路吗?
    听了袁世凯这番话后,李子诚知道袁世凯能有今天之成,和他会识人用人不无关系,于是连忙说道。
    “詹天佑做成这番事业,也多靠了大总统您当年的支持信赖。”
    袁世凯微微笑了一下说。
    “凡是有真才实学,愿意为国家出力的,老夫一向都支持。革命党如果真正是为了中国在办事,但凡任何能有益中国富强之举,老夫也一定支持。”
    谈话渐深,袁世凯的谦逊和热情,给李子诚一种没有丝毫距离的亲切感。和袁世凯谈话时,李子诚感觉自己的心里,竟然对自己曾对他产生百般防备的感觉,而心生愧疚之意,甚至想起历史书上对袁世凯的误解,和对袁世凯的言论抨击和言论羞辱漫骂,真是替面前的袁世凯抱不平呀!更是觉得袁世凯受了巨大的委屈和冤枉。
    就在李子诚似乎心有恍惚之时,袁世凯却又继续说道。
    “致远世居于海外,我还想请致远你帮我一个忙。”
    这时袁世凯伸出一只粗短的手臂来,将肥厚的手掌扬了扬。
    “关于实业方面的学问,老夫所知不深,想请李先生给我传授一下。”
    被袁世凯再一个轻轻的恭维,甚至恭成了“先生”,倒是让李子诚面对袁世凯的热情和亲切,在心生警意之时,又生出些许感动,于是急忙回应道。
    “彼此彼此,大总统素有带兵之威名之外,又在民众心目中有极高的威望,更有倾助实业之名,说不上赐教,我们可以共同切磋……”
    就这样,两位人在夜宴之上,推杯换盏,交谈甚欢。被袁世凯这般恭维着,李子诚甚至现自己已经品不出吃到嘴里的饭菜是甜是酸,更品不出佳酿的甘醇和冽爽。而此时此刻,面对袁世凯给予他的这种至高无上的礼遇,面对宾至如归的亲切场面,面对袁世凯那如春风拂面的热切言词,李子诚放眼望着灯水通明、豪华丰盛的夜宴,竟然有一种天上人间的幻觉。
    “这……这当真是梦吗?”
    (呵呵,被大总统恭维,真亏主角还能受得了,这钱啊!有魅力!求收藏!求推荐!)

第011章 是忠?是奸?(上)

    “致远,请!”
    夜宴结束,袁世凯又一次执起李子诚的手,在陪同官员的簇拥下,踏着迷幻的灯光,缓步至总统客厅,相对落座之后,一旁的侍者立即将茶奉到李子诚的面前。
    之所以邀请李子诚来京,对于袁世凯来说,唯一的原因就是想从他那借“点”银子,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并稳定时局。
    有求,必先有施于人,必先有礼于人,必言辞相于人。
    在官场沉浮数十年,向来以识人用人而见常的袁世凯是深暗这其中奥妙的。所以,这会他满饱的五官,他和蔼的面容,他炯炯有神的双眼,一直都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和微笑,用敬重而稍带些许权威的口气说。
    “致远,你居于海外多年,除有专长所学之外,定见识多广,亲眼见到过很多强盛国家的国貌,亲身体验了强盛国家的国策和制度,肯定有治国妙策,请先生赐教,也让袁某聆听一二。”
    虽说明知道是袁世凯的谦词和恭维,可这会在宴会上连喝数杯烈酒,本就有些微薰的李子诚却立即侃侃而谈。
    “赐教不敢,真如大总统所言,晚辈虽说年少,但倒是对强盛国家的经济繁荣,倒还有些体会。”
    虽是有些微醉,但李子诚却知道这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向袁世凯表述自己的愿望的机会。
    “哦!致远快快讲来。”
    袁世凯立即显得迫不及。
    “在海外,凡是富民强之国家,皆是道路四通八达;凡是富庶之地,交通皆四通八达。无论中外,皆通此理,交通便利,有利于民众往来,有利于商贾贸易,这国富民强是与交通分不开的!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嗯!不错,致远好见解!”
    袁世凯点头称赞道。
    袁世凯的称赞,让李子诚对接下来的谈话充满了信心,之所以要强调路,只是因为自己需要一条铁路,需要那条铁路去建工厂,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要先给他灌输一个意识,一个无路不富的意识。
    “路即是铁路,铁路为钢铁所建,所以子诚此番回国,正欲投资钢铁产业,一为国无钢不强,二为无钢即无路!”
    “不错!不错!”
    只是点着头,袁世凯倒是没再说什么,那个国力方程中,钢铁的基数之重,实在出他的想象,不过他当然知道,无钢不强是句大实话。
    虽说酒醉了,可李子诚这会却又被袁世凯地热情感动地不知东西南北,过去自己从史书上、电视里,听说地都是袁世凯地权谋深重和老奸巨滑。进京这一相见。自己反倒有点为袁世凯鸣不平了。
    “或许,历史真的冤枉了他!”
    虽说这个念头只是稍闪即逝,但也生出了一种想试探一下他袁世凯地治国见解,有时候一些见解能够区别一个人。
    “大总统,您是长辈,练兵、世人皆知威名,用人,世人皆知闲名,谋实,世人皆知匡助之名,晚辈也赐教一下对民富国强地见解。晚辈洗耳恭听袁总统地高论。”
    袁世凯本就在心里抱定主意,先顺着李子诚的兴致,慢慢的把话题朝自己需要的地方引去。一直听他高谈阔论。见李子诚请教自己。当然也不再推辞了,立即实话实说道。
    “一个国家要强大。关键在于军队的强大。地方可以有**。然军队决不能有半点**。所谓地**。也就是水清无鱼的**。这治理一个国家。给治理一个家庭一样。清官难断家务事。分不出个里表来。但是。只要对大局有好处。那只有偏重于对稳定大局有用的一方了。”
    感觉袁世凯似乎是在为自己辩解着什么,但李子诚还是点头表示了赞同,他说的是实话,有时候身为领导者,为了大局的稳定,只有偏重一方,而袁世凯又接着说道。
    “如果一个国家的军队**了。那这个国家即使再富有。也是虚假的富有。就如同华丽的无栋梁之楼阁。一旦遭遇不测。顷刻房倒屋塌。话又说回来了。一个富有地国家,如果没有强大地军队来保驾护航。一旦遭遇战争。这个国家地所有财富。都成了别人地砧板之肉。只有军事强硬了。这个国家地经济昌盛、文化繁荣,才真正属于这个国家,否则,只是为他国作嫁衣……”
    袁世凯的这番见解,倒是让李子诚惊呆了。自己原以来袁世凯只是个奸滑之辈。却没想到袁世凯谈起事来用词却如此精妙,治国地见解也很实际,是先强后富还是后富先强,即便是在百年之后也是争论不休,可处于乱世,乱世之人总有乱世之人的选择。
    显然此时袁世凯所选择的,就是先强后富,经历了甲午之败、庚子之耻的袁世凯,自然会选择先强后富,无强国之实就无保富之力,未经历这些惨痛历史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他们这一代,或者说对于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看着袁世凯,听着他的这番话,陷入思绪中的李子诚又在心下思索开来,如果说之前是因为他的热情让自己有些感动,让自己对他生出些许好感,那么现在,单就是他的这番话,便让自己几乎以为历史真的误会了袁世凯。
    可历史真的误会了袁世凯了吗?
    怀疑!在政治左右的史书之中,又有谁是真实的呢?或许自己应该抛弃历史的影响,但是……再看看,再看看……
    袁世凯见李子诚惊佩自己地高论,甚至于有些失神,尽管是晚春之夜。再加上他身体本来就健壮。竟突然感到燥热起来,喝了一口茶后,他又接着说。
    “但是,要创办强大的军队,是需要地方财政来喂养地。所以说。只有地方经济繁荣昌盛了。国库充裕了。这个国家地军事才能强硬,这也是军力和经济是相辅相成地,若是没有强大的经济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