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有旨意,着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卢象升,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刘若愚,兵部左侍郎杨嗣昌,禁卫军各军总兵官和九边镇各督抚和总兵官入西暖阁面圣!”
这一日正是大朝的日子,也是外地官员即将离开京城的最后一天,但就在这天,朱由校突然宣见了军队系统中的要员,而且所见之地点却是帝国最为核心的地方,所以人都有些惊讶莫名,但也感觉到陛下似乎又要做什么大的动作。
“卢阁老,陛下突然召见我等可是为了何事,所有掌兵的都叫了来,陛下不会是要学宋太祖来个杯酒释军权吧,让我等提前告老还乡吧”,王在晋与卢象升同是辽东地界最有权位的两个封疆大吏之一,也正因为此,王在晋也才敢来卢象升面前寒暄。
卢象升笑了笑道:“明初(王在晋字明初)说笑了,我等不过是陛下之鹰犬,何来掌兵一说,也就无杯酒释兵权一事,更何况如今关外建奴与关宁贼虎视眈眈,正是需要明初你这样的柱国之臣时候,提前归乡的事少不得要留个三年五载后才能有此福气,至于今日为何陛下为何召见我等,我看刘公公应该是最清楚的。”
众人也都看向了刘若愚,刘若愚这个带点书生雅味的太监现在几乎就是天下第一监军,一边掌控着天下第一对内情报机构,即东厂,与后世民国时的中统头子一样,掌握了不少天下达官显宦的把柄;一边还是当今陛下嫡系王牌集团军即禁卫军的大总管,同卢象升一样,在十万禁卫军中,从各军总兵官到各营指挥使都是其学生。
但刘若愚为人低调,且也深知越是身居高位就越要谨言慎行,另外他也的确不知道陛下的意图,便连连摆手道:“诸位别取笑刘某了,鄙人不过是陛下一家奴而已,哪里知道些什么。”
王在晋见刘若愚也不肯说,也不好再问,孙传庭见此倒是哼了一声,耿直的他很明显的表达出对宦官的憎恶。
而刘若愚全然当做没听见和孙承宗交谈起来。
但这时候,不甘寂寞的兵部左侍郎杨嗣昌却提着红袍走了前来,凑到一干一品大员前面来,道:“依下官看,陛下怕是要再起战端了,诸位请想,如今陛下借南巡之机,重立儒家孔门之正统乃南宗,同时又亲祭孝陵和天下忠良,更是大胆革新,实施新政,扭转国库数十年来之亏空,不可谓不圣明!但对于一个明军而言,这些都是文治,陛下要仿效汉武唐宗,自然是要有武功的。”
一干大员觉得杨嗣昌说的有理,便都朝他围拢而来,只听杨嗣昌继续说道:“诸位请想,如今我大明国力已是蒸蒸日上,披甲之兵数十万,而当初关外的吴襄叛我大明,屠杀我京畿百姓,建虏则依旧占据我辽河以北二十余城,沈阳重镇更是被其据为京都,这实乃国朝数百年来未有之奇耻大辱,陛下虽当**得黄台吉那厮下跪,签订城下之盟,但陛下也曾断发明志,有一天要血洗辽河,难道你们不认为陛下会因此而有所大动作,一挽我大国尊严吗?”
“话虽如此说,但如今大明与他建奴已经订立盟约,五年内互不侵犯,如果我们冒然挑起兵衅似乎不妥,另外,如今满清也已经扩充五万精骑,火器步兵也达十五万之巨,举国之兵也已达二十余万,我大明虽可攻敌但也难保全胜。”
孙传庭第一个提出了质疑,而杨嗣昌却对这个是兵部右侍郎却又是大同巡抚的封疆大吏没什么好态度,只是呵呵一笑道:“孙侍郎此言差矣,殊不知兵者,诡诈也,我大明有必要遵守这个一纸合约吗?”
……
在这些军队系统的方面大员一边走一边交谈时,朱由校这里也已经从东厂手里得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朱由校听后不由得冷冷笑了起来,对随侍在一旁的王承恩道:“这个杨嗣昌倒跟三国时的杨修没什么两样,能猜透朕的心思,还有一定的战略眼光都是不争的事实,但也的确比较狂。”
“陛下所言甚是,有才的人都有几分傲气,这也是情有可原的”,王承恩劝了几句,也没再多说,见朱由校摆手,便干脆退了出去。
今日是军机大事,而王承恩虽是司礼监掌印,但在军队系统中并没有权限,也就没有资格留在这里。
而刘若愚却是此时最值得来服侍朱由校的,便急着先赶了进来,见王承恩出来也只是略点了点头,然后便脱鞋换衣进了内室。
其他外臣便只能内室门前的月洞槅的穿堂里等候,但在两旁都有座位,这几日都是方面大员便都坐了下来,由内侍上茶,然后静静的坐等。
朱由校很享受这种温暖如春的宫廷布局,再加上春困得很,便也偷懒没有梳发束冠,略用金簪绾了一下,就靠在皮质座椅上闭目养神。
而他旁边的侍女则双手放进一个大明版暖宝宝手里,从宫廷开始,如今的大明流行在冬日让自家侍女侍候在一旁时戴上暖宝宝,这样显得既有人情味也比别致有趣。
但也因为此,大明版暖宝宝每到冬季也会成为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都来啦?”朱由校问了一句,就朝正趟在自己怀里被自己摩挲着玉背的皇后张嫣离开,然后就起身展开双臂:“先给朕穿好衣吧,然后再命人准备好沙盘,只需北方就可,最后才宣他们进来。”
“是的,陛下”,刘若愚笑着说了一句就亲自服侍起朱由校来。
没多久,朱由校便宣旨让他们进来,一已待这些人一进来,朱由校便春光和煦地道:“时间要紧,朕也不拐弯抹角的说,你们也知道了大明如今的实力,也不再惧怕再挑起战端,以朕来看,我们是时候要彰显一下我大明的威严了,你们有什么好的意见也可以说说,即我们现在需要先打谁,如今北方有三股势力,一个是关宁军,一个蒙古鞑子,还有就是建奴鞑子。”
朱由校这句话一出,杨嗣昌便先站了出来:“陛下,依臣看,如今我们倒不如通过水路奇袭盛京,然后一并拿获建奴头颅,而对吴襄所部跟朝廷貌合神离的关宁军也可起到威慑作用。”
“杨侍郎此言差异,如今正是冰雪未化之时,骑兵依旧可以跑马,甚至直接伐雪橇,因而也就达不到奇袭的效果”,孙传庭这时候又怼了杨嗣昌一句,杨嗣昌却也不好再说什么,但随之又还是重新争辩起来。
但就在一干大员纠结着如何开启战端时,吴进突然跑了进来,行色匆匆的对候在外面对刘若愚命道:“公公,大事不好。”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们
刘若愚不由得一怔,拉着许显纯来到一屏风后面的碧纱橱里,问道:“是何紧急事?”
许显纯忙附耳刘若愚说了一通,刘若愚神情倒也有些淡然,没有半点的情绪表现,对许显纯吩咐道:
“让辽东的锦衣卫详细查明一下,若只是往常一般劫掠而已,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到时候派使者责难,惩戒首犯即可;
若是有图谋之举,借机惹我大明,以兴兵事,则立即禀报!同时,注意建奴和吴襄部的动向,务必查明其三者是否有勾结之象!”
“领命!”
许显纯很想说锦衣卫一直注意着呢,但想着如今刘公公也要忙着与陛下等商议军机,自己似乎也不好多言,便退了下去。
这里,刘若愚走了进来,并径直来到朱由校身边:“陛下,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刚刚带来消息,科尔沁部趁我辽东诸要员进京述职之机,突然奇袭了辽阳州,原屯田的十余处团堡被攻破,有四千多兵民被害,东江孔有德部已退守至凤凰城。”
本来还在西暖阁偌大的地图墙壁上同当今陛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官员们顿时都呆住了,整个场面变得异常的安静,静的落针可闻。
而朱由校也将准备拍在扶手上的手停在半空中,并立即起身,从卢象升手里夺过粉笔来。
同时,朱由校又命令一旁的常延龄和覃博桐二人把地图放低点,然后整个人就来到了辽东这块地图上,拿着粉笔往科尔沁所在的位置划了一个圆圈,正要寻找辽阳的位置时,卢象升则前来立即点出了辽阳的位置,并又道:
“陛下,这里是凤凰城,这一带大多是密林,少有人烟,臣自赴任后便着令毛文龙在此之间伐木建城堡五十余处,开垦田亩上千顷,但城堡都是就地取材,以木城做墙,本想着待天气稍暖后,再从内地招募一批百姓去耕种并重新包砖,但没想到这鞑子如此大胆,竟敢劫掠我百姓!”
卢象升说着就朝朱由校拱手道:“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而这时候,孙承宗却站了出来:
“此事可不能怪卢阁老,素来这些塞北蒙古诸部同建奴一样,时常会劫掠我边境,夺走牛羊,掠走人口,也是常有之事,但每次却也规模不大,多则数百骑少则几十骑,毁数十村落也是常见之事,等我大军调动以备抗击时,他又撤了回去,反而让我军很是狼狈,如此以来,也就见怪不怪,更何况,如今也不是得罪蒙古部的时机,要不然还是偃旗息鼓吧。”
朱由校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地图,整个辽东地区,以建奴现在占据的盛京即沈阳为中心,西南方向是吴襄部所占据的宁远和锦州一带,而在宁远和锦州以南则是现在大明最重要的关卡…山海关!
山海关北侧紧邻着察哈尔部,察哈尔部挨着喀尔喀部,在喀尔喀部与满清之间才是科尔沁部和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左翼离海州卫不远,但冒然进入辽河领域则必然会引起吴襄部和建奴的警觉,但现在这两方却都当了睁眼瞎,而自己大明新开垦的城堡就这样在他们眼皮底下被科尔沁部劫了,还损失了四千余百姓!
虽说,这年头人命贱如狗,更何况是在关外地区,大明素来丢城弃民已成常态,如今愕然听见四千余百姓被害,对于见惯了生离死别的边镇官员而言,也已经没法让他们因此暴跳如雷,恨不得立即报复回去。
也因此,孙承宗也才提出“偃旗息鼓”一说。
这时候,王在晋也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微臣认为新城伯(孙承宗)所言甚是,如今辽东局势看似平稳,却是暗流汹涌,建奴与吴襄部还有我辽东东江之兵,共成三足鼎立之势,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塞北蒙古诸部支持谁,如今因陛下允许双边贸易,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等已有与建奴亲近改为向我大明亲近之现象,如果因此事,我们冒然与科尔沁部挑起战端,是为不智,将会把蒙古诸部彻底推向建奴一边。”
朱由校依旧没说话,他内心虽然已经有了决断,但作为一个决策者,他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这种涉及到国家战略层次的。
至少不能让这些大员看出自己的心思,否则这些人精似的大员会跟着自己的意思走,不表达出自己的真实看法。
如今当皇帝当得久了,朱由校也算是很了解这些进士老爷们了,只要你稍微一透露出半点信息,他们就能说出一长串的道理来,哪怕他本来想的意见与你的不符,他也能迅速转移逻辑。
为强作镇定,朱由校端起了手里的茶杯,开是吹散着热气,然后细细小酌。
孙承宗和王在晋见陛下没有表态,也不好再说下去,两人也只好垂手而立在一旁,红袍宽袖里的手捏的很紧,额间也开始发汗,深怕自己刚才一时冒失之举引起陛下不快。
卢象升则也继续盯着地图沉思,整个辽东半岛是他在负责,而偏偏在他负责的区域被鞑子劫掠了,或许真不是什么要紧的杀头大罪,但疏忽之罪却是有的。
卢象升开始反思自己不该太过轻视蒙古这一股势力,使得自己把兵力主要放在了应对吴襄部和建奴身上。
孙传庭则干脆闭目养神,他对这种对外战事不怎么感冒,作为大同巡抚,他所负责的确都是关卡众多,且地势易守难攻,鞑子很难从他的地盘得到好处,所以他的感受并不强烈,也无法提出什么意见,便没打算越俎代庖。
总兵官们还不习惯在陛下和一群高级文官面前发言,他们更愿意安静的看着大佬们说,而只接受命令。
禁卫军的年轻将领们则在这方面还算是毛孩子,没有经验,也不好说什么,更何况,陛下和总教官卢象升在,他们就更加不好随意发言。
唯独杨嗣昌的眼珠子一直在滴溜溜的转,嘴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住,似乎想说也不好说。
朱由校捕捉到了他的这一表现,便放下茶杯,然后吩咐道:“兵部左侍郎杨嗣昌!”
杨嗣昌反应很快,立即就站了出来,很恭敬的朝朱由校拱手道:“微臣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