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风-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把这帮土老冒震惊得不要不要的,连舌头都快吞进去了。
这个时期的欧洲实在吃得单调了些,船员就更别提了,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面包和玉米饼,配菜也只有土豆条和豆芽菜。实在是可怜啊。
等等,我刚才好像错过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我日啊”,吃着吃着饭,小天突然蹦了起来,好像极为恼怒,又好像极为兴奋。
小天明白他错过什么了,是土豆和玉米啊,这猪脑袋光想着跟这帮土老帽攀比美食,竟然没发现早就端上来的土豆和玉米,要知道这两样东西对小天对大明,它的作用甚至要超过整个香料群岛。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别提什么狗屁鞑子,他们顶多是外因,真正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不够吃啊,所谓的李闯王神马的全是饿出来的。据史料记载明末时期人口逼近两个亿,两个亿是神马概念?
粮食不够吃,就只能战争,只能杀戮,人死得差不多了粮食就够吃了。事实上,明末农民起义的时候官府只要能拿出粮食赈灾,这些义军马上就老实,根本不会闹事,可惜的是明末官府是拿不出来粮食的。
但同样的土地满清时期人口却达到了三亿,甚至同治时达到了四亿,难道真的是满清政府的皇帝都英明神武,两亿人吃垮大明,四亿人却吃不跨满清?
当然是狗屁,清朝的皇帝再怎么英明神武毕竟是一人统治,是独裁,明朝的皇帝再怎么没用毕竟是内各当家,政治上远远强于满清,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土豆,地瓜,玉米,花生。
这些高产作物其实全是明朝时引进的,只是可惜真正大规模耕种是在满清,这也是阴差阳错吧。
现在小天来了,如何能放过这样的神器?
小天双目通红,大喊道:“停停停!不许吃,统统不许吃了”。
大家都被这神经病吓了一跳,诧异的看着他
小天道:“抱歉,失礼了。请问华洛世司令,马铃薯和玉米,您的船上有多少”。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小天声音都是发抖的,生怕得到个他们也不多的答案。
华洛世道:“哦,这两样东西都是我们的主食,船队里还有很多,如果侯爵阁下喜欢,我可以送给您一些”
小天道:“不,亲爱的朋友,你必须把你所有的土豆和玉米都给我,马上。我会用最好的白米和你交换”。
华洛世发现自己很难跟上眼前这位侯爵的跳跃思维,但反正也不吃亏,犯不着因为这个得罪他,也就同意了。
小天连饭都不吃了,赶忙指挥手下搬运,瞅着一个个可爱的小土豆和小玉米,跟看见自己亲儿子一样,每一个都爱不释手,还要求一定要轻拿轻放,谁敢碰坏了一个,顿时便是一通狠骂。
最后,从华洛世这足足装满了三艘大船,小天乐得已经连后槽牙都看见了。本打算回家陪陪媳妇,可现在自然一切以土豆为重,满帆航行,连夜到了津海。
西苑。
“老祖宗,老祖宗,定远侯来了,连夜到的,要马上见主子万岁爷呢。”
黄锦诧异道:“小天?他怎么来了?没人宣召他啊?他说了什么事没有”
那小太监道:“没有,但看他风尘仆仆的,想来是大事”。
小天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当初的一句戏言已经成真,嘉靖的那静室内果然竖起了第十六个书架,专门计算小天拿回来的各类账册,可见他现在的作用之大。
黄锦也不敢怠慢,开口道:“主子正在闭关,按说是不能见人的,但定远侯年纪虽然不大,却不是个冒失的人,这大老远的赶来,想来一定是十万火急的事情,我去请示一下吧。
嘉靖听说小天来了也很诧异,现在小天的重要性太大了,可以说,嘉靖现在宁愿没有严嵩也不能没有小天,因为严嵩没了有的是人可以补上,但小天却不同,这人没了谁还能给他挣这么多的银子?
几乎没有犹豫,嘉靖便同意见小天,可以说全大明也就小天能有这待遇,要知道平时嘉靖闭关的时候除了黄锦谁也见不到。
见过礼后,嘉靖开口问道:“这么远跑过来又这么急的见朕,到底出什么事了”。
小天道:“皇上,大喜啊,臣实在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刻也不想耽搁,这才急着将这好消息告诉陛下”。
嘉靖一听是好消息,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开口道:“这两年来内阁报上来的好消息加一块也没有你一个人多,什么好消息啊”。
小天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一个宝贝玉米和宝贝土豆,道:“这就是臣的好消息,请尚膳监先煮了吧”。
嘉靖道:“你这是给朕找来了仙丹不成”
小天道:“一会陛下就知道了,此物虽不是仙丹,却胜似仙丹。”
嘉靖这一听也来了兴趣,忙让尚膳监的太监去煮,这老太监伺候皇上几十年,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东西,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这玩意该怎么做。
小天看出这老太监的为难,开口道:“直接用开水煮就行,什么都不用放,一刻钟就熟”。
一刻钟后,两样东西煮好了拿了上来,太监们还想试吃,被嘉靖打断道:“行了,朕还能不相信怀贞不成,这东西想来是极宝贵的,你们可没福气吃”。说着,便先将土豆扒开,吃了起来”。
嘉靖什么好东西没吃过,这时候也就吃个新鲜,两样东西都吃完,开口道:“恩,不错,不过你这千里迢迢的把朕闭关都打断了,想来一定不是为了给朕弄一口新鲜吃食,有什么就赶紧说吧,别卖关子了”。
小天道:“皇上还真猜错了,臣就是来送这两样东西的,您知道这两样东西的亩产是多少吗?”
嘉靖道:“怎么,难道还能有三百斤不成。”
小天道:“陛下,您刚刚吃的那个圆的叫做土豆,亩产一千斤,不挑地,不吃水。那长的叫玉米,亩产五百斤,关键是耐寒,可以在辽东和宣大边境大面积种植。这是上天赐给我大明朝的祥瑞啊陛下”。
后世的土豆随随便便也能亩产一吨,甚至有两吨的,玉米也有半吨,甚至听说还有一吨以上的。不过这明朝也没有化肥,而且后世肯定都是改良过的品种,打个对折,也差不多了。
第九十八章 放权
嘉靖听了后直接就站了起来,脸上哪里还有半点高深莫测的威仪,死死的盯住小天,开口道:“怀贞,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可知道你刚刚说了什么么?”
小天道:“陛下让我重说一百次也是这样,这两样东西,在海外蛮夷番邦已经广为种植,并不是听了谁的欺骗蛊惑,臣,愿意用性命担保”。
嘉靖大喜,重新拿起两样东西仔细端详了起来,看一会尝一口,这回更是反复咀嚼,迟迟舍不得咽下。好半晌,嘉靖开口道:“好,好,你这次来一共带了多少回来,如果全部种植的话能种多少亩。”
小天答道:“臣这次来一共装满了三艘船,全部种下去,可以种二十万亩,抓紧时间,四月之前还来得及将他们都种下去”。
黄锦插话道:“哎呀呀,这可真是了不得的祥瑞啊,有了此物,只要能大面积种植,百姓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什么灾年也饿不死人了,这是江山稳固的神器啊”。说着说着,黄锦竟然越说越激动,呜呜的哭了起来。
没有逃过荒的人很难理解饿肚子是什么滋味,黄锦是逃过荒的,不是没有办法,谁家的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宫里当太监?许是想起了进宫前的往事,黄锦的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话都说不利索了。
嘉靖也在喃喃自语:“祥瑞,祥瑞,这是我大明朝千秋万载永固的江山啊。”
小天道:“陛下,这东西虽然能充饥,但最好还是当菜吃,要是拿这东西当主食,时间长了,人的肚子里就会泛酸水”。
黄锦道:“没关系的,人饿的时候,观音土都能咽下去,还怕什么酸水么”。
嘉靖道:“如果此物真有这么高的亩产,你这个侯爷也不要当了,朕直接封你个国公”。
小天却道:“臣年方弱冠,封侯爵已是恩宠太过,如何能封国公,皇上还是封臣为侯爵吧,不过臣有一事相求,还望陛下恩准”。
嘉靖道:“讲吧,你于国有功,有什么事朕都答应你”。
小天道:“陛下,世界之大,无边无际,我大明是世界第一大国不假,但海外依然有许多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比如这土豆和玉米,光臣知道的,就还有花生,辣椒,南瓜,地瓜,番茄等等等等。这些作物有些高产,有些味道独特,在我大明全都可以种植,臣请陛下恩准,加大海洋的开发力度,富饶我大明子民,跟世界其他各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相信不久的以后,我大明可以做到真正的万邦来朝”。
嘉靖笑道:“好你个滑头的小鬼,这事情除了你还有谁能做,你这分明就是让朕支持你吗”。
小天连忙道:“陛下,臣的船队都是朝廷的船队,臣的人手也都是朝廷的人手,这样几万人的船队只听臣一个人的,没有监军,又不吃朝廷粮饷,臣每每想及,都惶恐不安,臣恳请陛下,加派监军,加派正宗世袭官兵于臣,设立二三人的都指挥使在臣下面”。
嘉靖更是诧异,正色道:“你的兵全都是你自己发展出来的,没花朝廷一分一厘,你舍得朕往你那里派监军掺沙子?”
小天也正色道:“是。军队是臣为朝廷发展的,自然要掌握在朝廷手里,只是臣的部下暂时还不习王化,除了臣没人控制的了,不然臣倒宁愿干脆上岸来,但这船队早晚要操控在朝廷的手里,未雨绸缪,必须从现在着手,将中层全部换到朝廷世袭的武官”。
这个问题小天早就想过,军队握在自己手里,带不来安全,除非他能发展出十几万人的大部队,让朝廷不敢轻视,但这是不可能的,大海是做生意的地方,要那么多人也没用。几万人的部队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这不是保身,这是作死。
为官三思,思进思退思危,危险既然已经露出了苗头就要赶紧躲开,更何况小天又不打算造反,将军队握的这么牢干啥?只要它能按自己的意志运转,除了自己别人又玩不转,不还是他自己的乐家军么。
其实嘉靖也早有这个想法了,倒不是他不信任小天,文官尚且需要制衡手段,何况军队呢?嘉靖从来就不是一个肯放权的皇帝,严嵩看起来好像大权独揽,但其实不过是他的一个木偶,他喜欢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何况小天现在的船队掌握着每年几百万两的进项和鲸油这么大一个生意。
但贪恋权位是人之常情,小天一片赤子之心嘉靖也不好意思掺沙子,何况这部队是小天一手打造,连军饷都不用你朝廷拨,只要小天不配合,谁又能掺的了沙子。
嘉靖这个感动啊,开口吩咐黄锦道:“黄锦,在这御柱上刻下怀贞的名字,同时刻上一句话,卿不负朕,朕必不负卿”。嘉靖确实有在柱子上刻字的习惯,当年甚至还曾经刻下徐阶小人永不叙用八个字,估计他自己记性不好给忘了,徐阶现在都做到内阁次辅了,也不知道当年那柱子是不是拆了。小天也没矫情,叩拜道;“谢陛下隆恩”
嘉靖道:“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听听”
小天开口道:“臣以为,应该让大内和锦衣卫各派一名监军,再从兵部选派一个都司指挥使,为臣指挥军队,这样,即使没有臣,船队也乱不起来,还能扩大规模,完成更大的事情”。
嘉靖道:“先前你就说让朝廷加大对你的支持,这会就管朕要一个都司了,想来你应该都计划好了,先说说,相中哪个都司了”。
小天笑道:“圣明天纵无过陛下,臣看中了sd都指挥佥事,戚继光”。
嘉靖笑骂道:“你这眼光还真毒,戚继光这个人,连朕都知道,朝廷是准备大用的,说说看,为什么选他”。
小天早有准备,开口道:“陛下,其实很简单,臣手下头号大将便是原登州水师指挥使刘安,臣的部下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原来的登州水师,这戚继光是刘安的老上司,派别人来臣怕压制不住”。
这理由十分站得住脚,而且于情于理于势似乎都是最合适的,当然了,小天点名要戚继光当然是因为,戚继光是小天的偶像,后世大名鼎鼎的战神,现在趁着这块金子还没发光,当然要自己来挖掘了。
这事嘉靖基本已经同意了,只需要内阁议一下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嘉靖又道:“既然你愿意放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还需要哪些支持?”
小天道:“剩下的主要就是战船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