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秽土转生-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必须被尽快处理。
于是他赶紧继续问道:“贵人可有受到惊吓?”
“贵人倒是安然无恙。肇事者也已经被一位义士拿下。眼下贵人已经与那位义士义结金兰。倒是那名肇事者颇为棘手。他有个哥哥是你的同僚,在五城兵马司也有亲戚。”
身为一个愤青,刘廷元对于裙带关系这种事儿素来深恶痛绝。他可不在乎同僚的脸面,反正他们本身就是各自独立行事的,谁都管不着谁。但有碍太子的人,不管做了什么,都是不可饶恕的。
于是他当即表示道:“公公且放心将那肇事者交给在下。我一定将此人绳之以法。”
“如此甚好。”李进忠点点头,继而说道,“不过那位义士是个外地商贾,人微言轻……”
“公公不必担心。”刘廷元虽然是个愤青,但不代表他的逻辑不能运行潜台词,区别的只是潜台词是否对自己效忠的人有利,“只要他在京城,便不会受到外界打扰。”
李进忠慢慢点点头,也不交代这位义士的任何信息,转身就离开了。作为地头蛇管理员的刘廷元自然知道如何查访这位义士。
至于五城兵马司过来的那名武官,更不会有人把他放在心上。大明朝以文驭武的国策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总兵官搞不好都得在小县令面前下跪。
当然,二十年后乱世逐鹿的时候,武将的待遇,就不是现在这帮咸鱼能够企及的了。至于他们能不能活到那个翻身的时候,那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刘廷元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名武官打发走了。再去看的时候,却见两个小孩,正在拽着一名少年向慈庆宫方向走去。
刘廷元瞪大自己的眼睛,牢牢地把康宁的容貌刻在了记忆之中。
康宁当然不知道远处还有个巡城御史在记忆自己的相貌,也不知道这两个小子为什么非得要拉着自己去他们家搓一顿。
不过一来盛情难却,二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他也不准备拒绝。
只是盖聂、商辛等人想要跟上来的时候,李金钟的脸上却露出了难色。
“公子呀,您的这帮手下,江湖气息太重了。我们家老爷,平时见的人又少。您看……”
康宁的脑子就是断片再严重,现在也该缓过劲来了。
他知道李进忠说的他们家老爷有多么金贵。作为朱由校和朱由检的父亲,五年后将要登基称帝的明光宗朱常洛,自然是相当金贵的。
于是康宁转过身去,向一身江湖气息的盖聂等人打了个招呼。叫他们等在原地。
红莲巴不得等在原地,那些大户家的规矩可烦人了。还不如留在这里看戏,这部戏班子又开始准备继续唱了。
班主命人收拾了东西,便笑呵呵的朝着所剩不多的观众问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还想看点啥。”
红莲大叫一声:“来一场三顾毛驴。”
众人先是一愣,有几个人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这位姑娘刚才说的啥?
但旋即大家就都想明白了,就连老成持重的班主都忍不住率先笑起来。
“姑娘想说的是三顾茅庐吧。”
再接着,就是一阵哄堂大笑。笑声之大,就连远处的康宁一行人都忍不住回头去看。
康宁终于想通了朱由校为什么拉着自己回家去。他是做给那个巡城御史看的。
就在刚才回头的时候,康宁无意中发现,那名巡城御史的眼睛就仍旧没有离开自己。
他又回过头去,看着走在自己身侧的朱由校兄弟,不由得心中暖暖的。这两个小家伙,看来是他俩有感于自己的相助之情,担心自己无依无靠,会被人打击报复,所以才搞了个义结金兰的把戏。
而这把戏当然是给那个巡城御史,以及他背后的那些人看的。
不得不说这是个好手段,也不得不感叹出生在皇家的人,从小就得耳濡目染的被这些小聪明毒害了大脑。
“大哥你快看。”甚是高兴的朱由检,指着远处耍杂技的戏班子给康宁看。
康宁叹了口气,毕竟还是个孩子,玩心还是很重的。朱由校虽然年纪小,但显然还是能看出弟弟想要什么的。只是今日之后,皇孙在街头与人义结金兰的事情就会尽人皆知。他们日后想要再出来,那可就难了。
索性趁着这次机会,最后玩一次。
于是朱由校对着朱常洵说道:“三叔,不如你们先去我家。我再和检哥儿玩一会。”
朱常洵正犹豫间,却见他身后忽然钻出个小人来。那小人摆着手说道:“我要和校哥儿一起看杂耍。”
“也好。”朱常洵终于做出了决定。他今天来就是为了做戏的。原本是不打算带着儿子朱由菘过来的,但小孩子却要和未来的两个皇帝一起玩耍。而那个张差根据历史记载又不会什么武功,他也有把握保护儿子的安全,所以也就带了过来。
如今,小小的横生枝节之后,儿子要在慈庆宫外耍一阵,自然无有不可,刚好不用让他看到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施展苦肉计时的狼狈相。
于是一众小屁孩在康宁和李进忠的陪伴下,就这样去看杂耍了。
朱常洵就这样一个人向着慈庆宫走去,没人知道她在心中默念,该死的梃击案也该开始了。
只是他也不知道,和他一个想法的还有一个人。正是陪着未来的三位皇帝一起看杂耍的康宁。
该死的梃击案也该开始了。他原本是想着,在事发之后能够躲在人群之中听一下群众口口相传的古代版广播,但现在,上苍给了他一次看现场直播的机会。他又怎么会不抓住呢。
想要看直播还不简单,他要做的,只不过是让两个小孩子早点回家罢了。
第七十六章 梃击案2。0(上)
康宁坐在朱由检和朱由菘的后面,身边是他们的哥哥朱由校。两人饶有兴致的看着两个小屁孩欢快的蹦跳着,虽然那杂耍节目也谈不上精彩,但对于不怎么出宫的两个小屁孩来说,已经足够欢乐了。
康宁和朱由校的脸上,都是一副欣慰的模样。似乎两个小家伙开心,就是他们最大的期许了。
但是,两人的心境其实截然不同。朱由校是真的希望弟弟能够如今日般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而康宁的心思,却已经飞进了慈庆宫之中。
“大哥。你在想什么?”朱由校觉着康宁的眉宇之间还是沉重了些,所以开口就问道。
“我在想,你们家里会不会开始担心你们了。尤其是你们那个三叔,如果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你们的父母,想必,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会派人把你们找回去的。”
“那就派人吧。”朱由校无可无不可的说道,“我刚才才寻思明白。出了这档子事儿,父母肯定会严加管束我们。最近一段日子,我们是休想过得快活了。”
“也是啊。最无拘无束的时候,也就是这几年了。日后,还不知道有多长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朱由校想想自己的那些木料,再看看自己已经有不少茧子的双手,忽然答道:“若是真的喜欢,便可以做一辈子的吧。”
康宁看了一眼他,想想他还真是做了一辈子木活,不由得感叹一声:“但愿人人都可以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此便是个欢乐的世界了。”
“大哥倒是好抱负!”
康宁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感叹,甚至是暗自讽刺朱由校只顾一己之喜好,而忽略了全民之生计。但是幼小的朱由校还不知道自己统治这个帝国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甚至他现在都不确定父亲是否能够保住太子之位。
所以朱由校给康宁的是一句赞叹,一句钦佩的话。
康宁猛然间觉得自己竟然有些罪恶感。良久,他才意识到无论这个孩子以后做了什么,他现在毕竟是个孩子。
康宁拍着朱由校的肩膀,鼓励地说道:“其实,这更应该是你的理想。”
“我可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朱由校的回答却很迅速,迅速到康宁都不会去怀疑他是为了谦虚才这么说的。
“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做自己喜欢的木活,然后给检哥儿赚一些读书的钱。”
康宁默然不语,看来国本之争,对这两个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想到国本之争,康宁就不可能不想起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殿下。忽然,康宁的心弦跳动了一下。
刚才那个人,那个客栈的老板,被朱由校称作是三叔,而朱常洵好像就是万历皇帝的第三子。难不成,一个商贾……
或者说他是假扮成商贾的,但是他为什么要加班成商贾呢?
想到这里,康宁不禁试探性的问道:“你三叔,好像是个买卖人啊。我住的那家客店,好像就是他开的。”
“我三叔啊。”朱由校撇撇嘴,“他只是喜欢做买卖而已。就如同我喜欢做木活。”
康宁心中恍然。重生之前他就听说朱元璋的这些子孙们个个都很奇葩。喜欢做木活的也就算了。喜欢炼丹的,爱好给自己封官的,等等不一而足。难不成这个三皇子也是个奇葩?
奇葩不奇葩的,康宁拿不准。他现在能拿准的就是,如果再不离开这里,慈庆宫里的年度大戏,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原来仅仅是爱好啊。”康宁一边假装感叹着,一边看向远处,果然看到刘廷元等人还未离开,心下立刻定计,随后就对朱由校说道:“校哥儿你看,那官儿还在瞅着你呢。”
朱由校看了一眼,回头对康宁说道:“也许是担心我们出事儿吧。”
“校哥儿家室肯定很是尊贵,要不然这个官儿岂能如此关注?”
“大哥,此中之事,不便提起。还请大哥不要问了。”朱由校觉得,康宁是肯定没见过太监服饰的,所以,他才没有在第一时间,通过李进忠的身份,联想到自己是皇室成员。
“好,那就不问了。”康宁笑着说,“只是我觉得,那官儿好像是在担心什么。让我想想啊。这样一个小官,几句话之间,就知道你家是干什么的了。这地儿人多口杂,有眼力劲的肯定不光他一个。若是传了出去,不知道会不会被歹人利用?我想,他就是在防备这个吧。”
朱由校眨了眨眼睛,忽的咽了口唾沫。
康宁说的不错。不管自己兄弟惹下怎样的是非,或者被泼上怎样的脏水,只要传到皇爷爷那里,就必然会给父亲拖后腿。
“大哥说的是。”朱由校站起身来,忽然冲到两个弟弟身边,说道,“我们该回去了。”
朱由检低着头,说道:“大哥,我还想再玩一会儿。”
康宁上前道:“不就是看杂耍吗?这几天我都在京城,我表演给你看不就得了。”
朱由检年龄虽小,但是文青综合症已经病发,而且已经出现无药可救的倾向。听到“武艺精纯”的结拜大哥要耍两手给自己看,当即眉开眼笑。
至于朱由菘,他更像是个跟屁虫,听到康宁的话之后,只是一个劲儿的嚷着“我也要看。”
于是一众五人就走在了前往慈庆宫的路上。
走路自然是无聊的,康宁就有意无意说起一些海外奇闻。当然是要假托常年在外经商的父亲之名。远在汶上的康庄喷嚏连连,却是不知道儿子已经把他的名字弄到了未来皇帝们的面前。
朱由校听到海外诸国的炮船何等犀利的时候,不由得心驰神往的说到:“将来我也要做大炮船,自己做。”
康宁被他这个想法吓了一跳,赶紧说道:“一个人可做不完炮船,得很多人齐心合力才行。”
朱由检立刻道:“我和哥哥一起做,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朱由校立刻白了他一眼,冷冷问道:“你知道榫卯结构怎么做吗?”。
朱由检闷声不语。
众人正说着话,赫然发现慈庆宫已经出现在了面前。于是原本的话题被搁置,纷纷猜测太子殿下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款待来访的三弟。
但是,一个躺在地上蠕动的身影,却让他们的话题戛然而止。
“老魏。老魏!”李进忠最先叫嚷起来,躺在地上的正是他的入宫介绍人魏朝。
康宁带着三个幼年期皇帝过去查看,这才愕然发现魏朝的脑门上有一道鲜红的印记。
“棍伤。好大的力度。”
听到康宁这么说,朱由校赶紧问道:“魏朝,是谁胆大包天,竟然敢打你?”
“我,不认识。”魏朝艰难的说着话,“我只听到守门太监一声惨叫,就出来查看,没想到被那人一棒子打晕在地。”
康宁缓缓起身。他知道张差已经来了,而这个张差从手法上来看,绝对不是历史上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