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秽土转生-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黄兴也很快给出了决断。他的决断是,让康宁决断,他需要继续闭关修炼。
所以,康宁将海图取了出来,这样可以更直观的进行观察讨论。
荷兰东印度公司要求划分海上势力范围,其中牵涉到几条重要海路的必经之地,包括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于是他果断拒绝了荷兰方面的要求。而给出的回信的同时,他向澳门的葡萄牙人、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伸出了橄榄枝。
这根橄榄枝不牵涉到势力范围,只牵涉到贸易。
只不过贸易的主要商品,并不是来自西方的工业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这个时候,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生产足够优秀的工业品,更是因为,康宁完全可以从九六时空,获得他想要的工业品。所以,他们的交易内容,只有一个词,人才。
十七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之中,什么最贵?兼容性很高的本土人才。
虽然麾下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转生者,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十七世纪的明朝末年时空,有着很大的时间差异,而且,他们的文化,即便是同样来自中国古代的人才,也因为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可见的未来,会很好地融入到现在的生活当中去,但也有一些人,这些人是大多数,在短暂的时间内,根本看不到这一希望。
所以,他需要这样的人才,无论花费多少金银,他都要为即将重新出现在齐鲁大地上的稷下学宫,点上浓墨重彩的东学西渐色彩。
至于物质上的商业交流,康宁反而不太在意。一是因为他的一些方案,还在计划阶段,没有实施的可行性,比如说,他准备委托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东南亚的岛屿上,种植一些橡胶树,而此时,橡胶树还没有传播到这里,所以橡胶树的树苗,只能从九六时空贩运,而这需要一段时间。
第二个,则是关于人口补充的问题。但是不是参与到即将兴盛起来的三角贸易当中去,在康宁的内心当中,还有很大的犹疑。
轩辕十四在得到回复之后,立即启程返回琉球王国。他带回去的,不光是引发与荷兰人更大矛盾的强硬回复,还包括集团权力高层的最新变化。
她作为黄兴培养的下一代重要助手之一,自从接触到黄兴这个人以来,就深深的感觉到了自然的神秘与不凡,每当有大事来临的时候,他总是能够精准的作出判断。然而这一次,他却放弃了这个习惯。轩辕十四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难道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忙碌吗?或者说,康宁这个和自己一样的重要助手,就是为了接手这项工作而存在的吗?
对此,他缺少了解,也不敢轻易作出判断,他需要将这里的变化,带回总部去,然后,做一回哑巴,只听他们怎么讨论,绝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还没有离开山东半岛,就开始一言不发。
一路之上,准备和他一起登船南下的康宁,竟然没有从他的口中听到一句话。
康宁的南下,是早就决定的事情。他原本是可以早些走了,但是被两件事情给耽搁了,一个是轩辕十四带来的荷兰人通牒,而另一个,则关系到时空光门的使用问题。
黄兴以后会经常在九六时空活动,类似刚刚的问题,以后可能还会出现,毕竟,他与康宁之间的权力交接还没有完成,这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名义上的问题。短时间内,康宁只能借助黄兴的名义,在他的穿越集团之内行事,而很多高层管理者,都是有权里面捡黄兴的,如果康宁一阻挠,则必然会导致集团内部的猜疑和分解。
所以,黄兴和康宁一样,经常需要往返于两个时空,而他们俩只有一个时空戒指,戴在谁的手上都不合适。
这个矛盾的解决方案,最后是由玉米牙老头提出来的。他根据最新研究,竟然凭借九六时空“简陋”的装备,从时空节制形成的光明之中,分离出来一个固定光门。这个光门有它的固定面积,想要穿过它的物体,其横截面积必须小于这一面积。除了这一点限制条件之外,这个光门所连接的两个时空的坐标,都不能再被修改。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光门只能设置固定的时空坐标。使用起来远远不如时空戒指那样灵活多变。
不过这对于唐宁和黄兴来说,就足够了,以后,黄兴可以凭借这个固定关门,往来穿梭于十七世纪的山东半岛,和九六时空的澳洲大陆。
经过简单的试验之后,康宁等人发现,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只不过,这个光门在两个时空,都需要做好掩饰。绝对不能轻易暴露,闷头发大财的道理,你就是大家的第一准则,就算是以后迫不得已需要把光明的事情,告诉十七世纪的某些山东土著,也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花样,迷惑视听。
为什么说,以后有可能要把光门的事情,告诉十七世纪的山东土著呢?
因为康宁等人准备在十七世纪的澳洲大陆上,也建立一个固定光门。
可以说,玉米牙老头的方案,让康宁尝到了甜头,他发现了一个可以大大降低移民成本的方法,那就是,使用两个固定光门,然后,通过九六时空的澳洲农场进行中转。
这样一来,需要移民的难民们,其实不用走多远的路,就可以从北半球到南半球。
对此,本该很满足的康宁,却还有着一丝奢望。如果,这样的时空隧道,能够直接连接十七世纪的两个地点,那也就不需要中转了。然而玉米家老头却明确地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你就不要想了,至少通过时空介质是做不到的,因为这枚时空戒指,本来就是针对时间跳跃而设计的,想要达到空间跳跃的目的,只能通过这种折中方案来实现,并不能直接做到。
不过,即便如此,康宁也高高兴兴地上路了,他的目的地是十七世纪的澳洲大陆。由于时空介质的特性——从另一个时空返回之后,只能出现在上次消失的地方——他需要先前往本时空的澳洲大陆,然后在穿越到380年之后的澳洲大陆,此后,才能够从时空戒指生成的光门之中,分离出一个固定光门。
这样的需求也正好符合了原本南下的计划,对于黄兴在澳大利亚的布局,康宁必须进行一番彻底的了解。因为那里,是非常理想的后勤基地。
经过两天的行程之后,他们两人以及庞大的随从队伍,终于登上了海船,启程南下。
这一批人之中,依旧有不少日本人。他们并不会被流放到太平洋的岛屿上,而是前往日本,帮主在那里的坂本龙马。
不过,他们在上船之后,酒杯康宁楼,领取下随身佩戴的武士刀,集中放到甲板的最下层,作为普通的压舱物来处理。
这些日本人对于康宁的决定,显然难以理解,就连轩辕十四,也是一副疑惑的表情。
但是,康宁必须这样做。要知道在二战的时候,这群日本武士拎着武士刀,就往飞机座舱里钻,而后,铁制的武士刀,给罗盘带来了很大的电磁干扰,导致罗盘指向不准。
康宁可不想自己乘坐的海船,回想日本的飞机一样,在天空中摇来摆去,九年驾机撞向美国海军军舰,也经常偏靶。
话又说回来,不知道黑田长政那帮家伙,有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呢?
如果织田信长知道他现在的想法,一定会高呼一声:“主公?你怎么不早说?”
第233章 鲁滨逊漂流记(黑田长政版)…4
然而,织田信长这只陆生动物,显然不知道二战时期的后背飞行员们,是怎么开着飞机在天空中跳舞的。
他这几天,一直盯着不断跳舞的罗盘。似乎那些该死的零式战斗机飞行员们,穿越三百多年的光阴,操控者这罗盘不断的误舞蹈。
由于罗盘无法使用,有没有露出海面的标志物可供参考,他们只能根据太阳和星象判断大体的方向。
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专研过牵星术,而且此时的牵星术还谈不上完善了——那种传自阿拉伯的版本,显然要比来自中原的复杂些,但是正因为复杂,所以无人能懂。倒是西方人的天文航海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在长崎的荷兰商人,却将之视为秘密,不肯轻易泄露。
其实织田信长并不知道,明末时期的应用天文学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丰富的观测记录和逐步改良的观测仪器,使得人们可以利用星辰在每天特定时刻的高度,确定所处地域的维度。
不过他们现在是向南航行,最需要确定的不是维度,而是经度。当然,如果观测资料再丰富一些——不光记录某时刻的星辰高度,还包括相对位置等一大堆信息——观测设备再先进一些,起码得来个航海钟——他们也可以确定经度。
但是,他们连六分仪都没有。
一百一十六年之后,英国海军才将八分仪——六分仪的前身——安装到海船上。后来,六分仪又被进一步改进,但却没有改变名字。
然而,六分仪最初的应用者,约翰·坎贝尔可不会想到,在一百多年前,已经有人用上他的仪器了。
康宁也直感叹黄兴这个航海爱好者的努力,他为了让船队可以主动判断位置,而不是简单的利用经验,在某个月份出发,也好让特定方向的季风将船只吹到目的地去——这在宋朝之前是主要的航海套路,早就已经装备了很多航海仪器。
他乘坐的蓝狐号,是整个穿越集团的旗舰,相应的装备更是精良。航海钟和改良版的六分仪都已经装备在了船上。船舱里,还有着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
看得出来,六分仪是来自九六时空的“进口货”,天文钟则纯粹就是个座钟,也是从九六时空进口的。这其中最为珍贵的恐怕还要算是天文资料了。
今天是格里高利历1616年5月24日,农历四月初十己酉,根据黄兴收集的天文资料,天龙座的几何中心,将会于今夜子时上中天,待到那时,瞅一眼天文钟所显示的的时间——黄兴用的是格林尼治时间——算出时差,就可以转换出経度差,再结合格林尼治时间所对应的经度,也就是本初子午线,就可以算出所在地的经度。
不过,天龙座的几何中心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星体,这在观测过程中就会造成误差,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能确定大体的经度。
当船长将结果报上来的时候,康宁惊讶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数字,东经120度。
呵,这不是后世北京时间的基准线吗?虽然北京并不在这条线上,而发播授时的国家科学院授时中心之驻地,陕西蒲城和临潼,更是距离这一经线远得很。但是,北京时间的前身,清政府为了海关需要而设立的海岸时间,则是用这条经线作为基准线的。
后来的民国中原时间,以及建国后的北京时间,也就继承了这一标准。当然,中国毕竟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以至于西部地区很多地方的作息时间都和东部不一样。比方说,东部出太阳的时候,西部地区说不定还见不到启明星。让他们这个时候起床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西部的作息时间一般都顺延两个小时。你在北京朝九晚五,他们十一点摆摊卖哈密瓜也晚不了。
有人觉得这很别扭,当然这类人主要是东边的,当地居民基本已经习惯了。至于一些牵扯到政治因素,非得使用当地地方时,也就是东六时区的时间的团体,康宁是不太认同的。至于学习美国——美国采用东部时间(EST)(西五区时间)、中部时间(CST)(西六区时间)、山地时间(MST)(西七区时间)、太平洋时间(西部时间)(PST)(西八区时间)。'阿拉斯加时间(AKST)(西九区时间)和夏威夷时间(HST)(西十区时间)的复杂授时体制,而且,美国从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至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采用夏令时,夏令时比正常时间早一小时——的借口,康宁认为更是无稽之谈,那种事情完全可以采取不同的作息时间来调整,根本不用设置多个时间,更不需在使用夏令时的时候去调整钟表。
康宁觉得自己虽然性格执拗,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如今,他也算是有地盘的种田一族了,便也想着在自己的地盘上推广标准用时。
不过,用北京时间的名字,显然是太招摇了。那么就换一个好了,瞅了一眼正北方的琅琊山——不是安徽的那座私生子,据说是琅琊王司马伷接(ming)生(ming)的——心想这座山的经度好像接近120度,不如就以它命名。
“琅琊时间?”同行的阿桂——全名章佳·阿桂——乃是乾隆朝的名臣,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