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遂明 >

第90章

铁血遂明-第90章

小说: 铁血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他的身体在飞出近百米后,开始下落,此时被猛丢出去的后遗症也出现了,大量的血液和内脏被惯性紧紧的压在一边,致使半个身体都处于血液停滞的状态。济尔哈朗只觉得头晕眼花,脑中剧痛,“哇”的一声就吐了出来,秽物满天飞舞。
  已经用疾行异能在鞑子包围圈中撞出一条血路的李开国早已经在地面上等着飞来的济尔哈朗,此时见到满天喷洒呕吐物,李开国那还会停留,疾行异能再次发动,就在发动之时,钢丝鞭直插到空中卷住济尔哈朗的腰部,再次一抖,济尔哈朗又再次飞到空中,向前飞去。
  四千多鞑子,就这样目瞪口呆看着旗主再一次被人丢到空中,直往南边而去。就这样,济尔哈朗被丢了五次,足足飞出近一里的路程,而地面上的李开国,也用疾行异能在鞑子人群中撞出一条血路。
  就在第四次济尔哈朗落下之时,李开国已经撞出鞑子的包围圈,来到密林边,跳上了自己的马匹,居然还有空往后丢了三枚震天雷,炸死数十个想要趁李开国没有旗主在手,射杀他的鞑子们。
  这些没脑子的鞑子只想到李开国手中没有旗主,不怕射中自家的旗主,却没想过,如果李开国真被他们射死了,那飞行在天空上的济尔哈朗谁能接的住?其实鞑子们已经被李开国如此惊人的力量和技巧吓住了,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已在做梦,否则怎么会有如此不可能之事发生?
  但无论如何,李开国仍在数千鞑子面前将不可能一次次变成现实存在。李开国骑着马快速冲起,然后钢丝鞭再次卷住将要落下的济尔哈朗,借由马匹的冲力,慢慢将济尔哈朗飞行的速度降下来。
  然后李开国伸手再次捏住济尔哈朗的后颈大筋,完美的演出一场单骑突围的好戏。其实也并不完美,至少济尔哈朗被连续的惯性伤到身体和脑部,他已经昏迷不醒,估计就算现在李开国放了他,他也会变成一个活死人,因为他的大脑已经被血液给冲得乱七八糟。
  所有的鞑子目瞪口呆,神情呆滞,这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难道那个人不是人吗?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和如此精准的技巧?但李开国哈哈长笑惊醒了鞑子,李开国晃了晃手中济尔哈朗,纵声大叫道:“还想要你们的旗主吗?你们这些蠢货,没用的鞑子,全都回家吃屎去吧,哈哈哈……”
  就在狂笑声中,李开国骑着马狂奔在最前面。鞑子们尽管明知道抢回旗主的希望少的可怜,但却也不得不跟在后面狂追。可气人的是,李开国明明可以策马跑得无影无踪,但却并未如此,骑着战马在鞑子前面来回奔跑,不住的用汉话大声的喝骂着。
  鞑子们听不懂李开国在说什么,但那又指又笑,显然不是什么好话。再加上现在李开国手中又扣住济尔哈朗,鞑子们尽管有弓箭和火枪,但却不敢射击。实在是让鞑子憋屈的很,如果可能,他们宁愿吐一碗血,也再也不想追下去。


第一百六十八章 吡达谷
  可鞑子军规太严,万一鞑子们不追,皇太极怪罪下来,鞑子们只能陪葬。因此再苦再难,他们也得追。在追出三四里后,甚至有的鞑子希望李开国就把旗主带走吧,他们也好有理由停下来不追。可是那个可恶的人仍是在最前面耀武扬威,来回挑衅。
  再追出一里,通远堡里的鞑子终于搞定那些惊了的战马,骑着马追了上来。那个时代鞑子的骑射无双,并不是胡乱吹牛的。他们比起从小就在马背上生活的蒙古人骑术都好,仿佛是天赐的一般。
  这才几里的路,不过一会就追上李开国,李开国也不手软,钢丝鞭早就收回身上,将济尔哈朗放在身前马鞍上,抽出背后的燧发枪,在奔驰的战马上稳定的上好弹药,也不用眼瞄准,异能发动,黑线伸展,“砰”的一声,一枪击中一名四百米外飞马追赶的鞑子。
  那鞑子手捂胸口,掉下马去,立时就被后面的马给撞飞了,这一枪即使打不死他,马也要撞死他。
  李开国策马慢奔,只用了十五秒再次上好弹药,“砰”的一声,再次射死一个三百五十米外骑马追来的鞑子。就这样,李开国装弹即发,每一枪响起,必有一个骑在马上的鞑子坠落。
  但骑马的鞑子足有二百余骑,李开国不过才枪杀了十一骑,二百骑鞑子已经赶了上来。一名鞑子在马背上站起来,抖动手中的套马索,想要将济尔哈朗给套住,救过来。离李开国还有十丈远,他手中的套索就出手了。
  同样出手的,还有几名鞑子,同时套索往济尔哈朗身上套去,李开国斜眼望了望,只见前面那个险地深谷已经出现,登时大喜,他如此费尽心机,为的就是要将大批鞑子引到这里来。
  这个险地深谷是斥侯发现的,里面是一个可盛五万人的深谷,没有出路,也没有树木,是个死地。第一千户他们原本的计策就是要诱使鞑子进入这个深谷。只不过他们是想用小股兵力,而不是李开国一个人诱敌。
  李开国马头一转,便往深谷驰去,飞过来的套索登时落空。李开国抽空又开了一枪,再次射杀了一个鞑子,然后不再停留挑衅,而是放马狂奔,进入谷中。追来的鞑子在谷口毫不停留,也策马追上。
  过不多时,步行的鞑子们也来到谷口,其中一个甲喇望着这个谷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他停下脚步,呼哧呼哧的喘息着道:“这是吡达谷,那个汉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难道有诈?”
  旁边一个牛录也呼哧呼哧地说道:“怕什么?这是冬天,里面又没有树木,满地都是雪,还怕诸葛亮的火烧上方谷吗?如果里面真有伏兵,正好让我们杀个痛快,为旗主报仇雪恨。”
  鞑子们对三国演义的故事熟知的很,对里面的一些虚构的计策更是知之甚深,就是普通的鞑子都知道一些。这些牛录、甲喇更是深知其理。举凡险地埋伏,或是用火、或是用石、或是用水、或是用伏兵。
  火、水在冬季地面有雪的吡达谷是决计没办法用的。檑木檑石更是别想,吡达谷周围峭壁就没有能运送木头和檑石上去的地方。就是最好的猎人想爬上去都难,别说让一队兵上去,还得运木头各檑石。
  那就只剩一种,伏兵。可鞑子最不怕的就是伏兵,尤其是汉人,他们都知道明军的德性,鞑子认为明军就能代表所有汉人的军队,他们十个鞑子就能赶五百明军乱跑,还怕什么埋伏?
  甲喇一想,正是如此,这才放下心来,对着鞑子们叫道:“快快,快进去救旗主,要是济尔哈朗贝勒到时见不到我们,那以后咱们还能抬起头吗?”他手下的鞑子齐声吼叫,冲进谷中。
  不过这个甲喇也多长了个心眼,命一个牛录带着三百人守住谷口,防止有意外发生。从通远堡到吡达谷,一共有六里的路程。所谓吡达,是朝鲜人起的,意思是无树无动物的死地。
  如果从天上看,此时通远堡到吡达谷的六里路间,已经没有多少鞑子了。除去被李开国一阵乱杀,打死打伤的近二百七十多名鞑子外,只有五百鞑子驻守通远堡,其他的都追李开国去了。
  这五百鞑子由两个牛录带领,倒也谨慎,将通远堡城门关闭,所有鞑子全都上城墙,刀出鞘,弓上弦,时刻防备着可能出现的敌人。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通远堡外的一里半密林深处,一支千里镜正在观看着通远堡的情形。
  这是灵山卫军的一名百户,他带着一千人早就藏在这里好久了。李开国如何杀出重围,如何挑衅鞑子,如何引走大部份鞑子都落入他们的眼中。从一开始,他们为李开国捏一把汗,更有甚者,有灵山卫士兵想冲出去要帮李开国,都让他给压制住了。
  等到李开国上演人质飞天,撞出重围的好戏后,整个灵山卫军已经在为鞑子们感到可怜了。有了大人这样的对手,他们能全尸而死,已经是祖上积德了。
  这百户望了望远处看不见的吡达谷处,焦急的道:“你们都帮我看着点,别等会信号发了,老子没看到,堵不住鞑子,让他们跑了。”
  一个队正说道:“放心吧大人,咱们都盯着呢,只是不知道鞑子们现在死多少人了。唉,可惜啊,要是咱们去围住那些鞑子,积的军功至少能让俺多升一级。”
  旁边一个队正“呸”的吐了一口吐沫,说道:“就你,别吹了。谁不知道咱们灵山卫军升迁难,你看咱们百户大人,领着千户的兵,这还是百户呢。”
  百户脸一黑,他知道这两个队正是在故意这样说,为的就是他没有在第一千户手中争到打埋伏战的任务,而出言激他。因此猛得瞪两个队正一眼,却也拿他们没办法,谁让他们都是亲如兄弟一般,这样的言语也不算是对上司不敬。如果不是违反军规,他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就在这时,远处的山头上突然出现一个火堆,百户仔细看了看,大喜道:“那边打起来了,咱们快上,堵住通远堡,让鞑子们一个也跑不掉。”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围谷
  那火堆正是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只要火堆一起,这一千灵山卫军便要堵住通远堡,让堡中的鞑子不能出堡,确保鞑子一个也跑不掉。一千灵山卫军分成四队,每队二百五十人,分赴通远堡东南西北四面城墙。
  这个包围的动作过不多时便被城墙上的鞑子看到,立时大为紧张,有多数鞑子看到明军居然会出现在这里,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但随即便想出城作战,击溃明军。两个牛录却不这样想。
  刚才从通远堡里掳走旗主的汉人单人匹马便将堡中大部份兵力引走了,此时又出现为数千余的明军。这其中若是没有阴谋,两个牛录能把自己脑袋砍下来让别人踢着玩。
  虽然这伙明军好像是不会用兵,一千兵居然还分成四队,每队二百多人,包围了通远堡。这简直是兵家大忌。但凡有点脑子的带兵将领都不会这样做的,这样兵力分散,包围一个战堡,能有什么用?
  难道是为了送死?明军就是再笨再蠢也不会这样做啊。因此两个牛录一合计,这其中定然有更大的阴谋,有可能还是诱敌之策,以极少的兵力引诱城中为数不多的兵力出战,然后趁机夺城。
  不得不说,是鞑子们想多了。之所以用分兵削弱自己这种蠢招,其实不过是麻痹之策,威慑城中的鞑子不要有异动,以防止有鞑子逃走。因此四面城墙包围着的灵山卫军,只是在离堡墙一里处列阵休息,并无进攻之意。
  灵山卫军躲藏着的斥候也骑马出来,来回的巡视从通远堡到吡达谷中间,有没有落单的鞑子,只要发现,立时便是一枪过去,让其毙命当场,决不留俘虏。
  守在吡达谷口的那三百鞑子不过喘息刚定,全都坐在地上休息。忽然,大地微微震动了一下,接着又有震动传来。三百鞑子登时变色,全都就势倒地,伏地而听。再过得几息,一个鞑子叫道:“不好,一里外有三千多人正在行军。”
  鞑子们都是好猎人,这种听音辨数的本事几乎人人都会。一里,已经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了。往通远堡方向的大路上仍是空荡荡的,但从东边来的路却是看不到的,而震动正是从那里传来。
  数个鞑子一跃而起,往谷外跑去。才跑出数十米,就又亡命的跑回来,一边跑一边叫道:“快列阵,是明军,很多的明军。”守谷口的牛录猛的一挥刀,叫道:“乌哒拉,到谷里通知甲喇大人,咱们上了明军的当了,让他派人前来援救。”一个鞑子立时听令而去,放腿狂奔进谷。
  一个鞑子是去过大明打草谷的,此时咕囔着道:“大人,不就三千明军吗?咱们个个都能以一当十,何必让其他的兄弟们来抢……”那个功字还没有说出口,便见到转过弯来的灵山卫军。望着那整齐的队列和如林的火枪,这鞑子硬生生的把那个‘功’字咽到肚子里。
  他是见识过火枪厉害的,不说别的,就是通远堡,鞑子们也是有火枪队的,不多,只有五百人,平时演练之时那种超长攻击距离和杀伤力可是让很多鞑子胆寒。
  可眼前出现的,虽然是胆子如同兔子一般的明军,但兔子手里个个都有一杆火枪,而且数量达到三千多,再加上排列整齐的阵列,齐步前进,显然全都是精兵,这就非常可怕、令人不由自主的想逃。
  那个鞑子颤抖的道:“快走,快走,是明军的精锐神机营,咱们再不走,全得死在这里。”其他的鞑子也都不笨,连忙都往后逃,牛录一看兵无斗志,再加上他也想逃,立时放步狂奔,说道:“快撤,快撤,神机营来了。”
  立时三百鞑子撒腿就跑,完全没了什么以一当十的勇气,他们虽然野蛮,但也知道什么是进退。就在他们才逃出一里远的时候,迎面一匹马驰过来,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