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遂明 >

第84章

铁血遂明-第84章

小说: 铁血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原本历史上,郑芝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大战没有开始,双方在海上小规模的交战,郑芝龙在寻找机会一举打败荷兰舰队。
  十一月,灵山卫人口达到五十万,多增的这些是没吃没穿怕熬不过这个冬天的穷苦百姓,听闻来到灵山卫便可分地分房子分粮食而寻来的。这让灵山卫的后勤官员很是忙活了好一阵子,甚至临时提拔了近百名官员才将这些人安置好。
  十二月,历史惊人的将事情扳回原位,少了刘香的舰队帮助,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舰于十二月十五日在金门料罗湾被郑芝龙寻到,郑芝龙用水师战舰五十艘和三十艘火船,将荷兰战舰一举击败,荷兰退出东南海权的争夺,郑芝龙一家独霸东南海权。


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
  到了十二月,日子就过得更快了,这一年的灵山卫和往年大不相同,百姓和军户们的手里都有钱了,而那些商家也在灵山卫纷纷开店赚钱,才刚到二十三,灵山卫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就将集市堵个水泄不通。
  那些青壮在做什么呢?几乎全被灵山卫给招兵了。符合条件的招为战兵,不合条件的为辅兵,除非是残疾或是重病缠身的,李开国一个也没放过,全弄成了自己的兵。
  这三个月来,灵山卫战兵达到五万,辅兵十五万。也就是说可以给李开国供给异能的足足二十万兵。但让李开国失望的是,除了再次将原有的异能统统加强一层外,根本就没有强化内脏的迹象,唯一可以让他感到安慰的,就是手臂等部位可以在二十米左右距离硬抗燧发枪的射击。
  而胸腹还是不行,他可以明确的感觉到,如果在三十米内有火枪击中他的胸腹部位,外皮未必能击破,但内脏一定会受重伤,主要是那个动能,集中释放太过迅速猛烈。
  因此无敌仍然只是一个梦,李开国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战兵和辅兵的训练中去。这三个月来,他是轮番的操那些新兵,头一个月,将新兵操的是死去活来,好多新兵都感觉自已一定会死在李开国手上。
  可是第二个月,大家居然发现自己撑了过来,就在他们欣喜的发现不用死的时候,李开国派人花了大价钱弄来的五百匹战马又让他们吃足了苦头。
  李开国是铁了心要让所有战兵都学会骑马。虽然马少,但每人一个时辰,到点换人不换马,一天足足有八个时辰马背上是有人的。也就是说每天便有近五千人在学骑马,但每人十天只有两个小时。
  就这两个小时的时间,每天至少有二三百人摔断了手脚。有一天倒霉的新兵把马弄惊了,还把自己摔死了。还有马匹,每天只能休息八个小时,一个月后,五百匹战马就只剩下三百匹了,好在陆续又有战马补充,但数量极少,再加上不断的损耗,灵山卫的战马始终就在四百多匹左右。
  所有的将官都不知道李开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让所有士兵都学会骑马又怎么样?没有战马,就是骑术再精湛也不能当成骑兵来用。也有将官大着胆子提了一回,意思是说,大人,您看学骑马这样是不是在……。他话还没说完呢,就被李开国一脚踹开,并罚了他五十两银子。立时便再也没有人提意见了。
  到得十二月,战马死的越来越多,都是累死的,整个灵山卫的百姓们也都吃腻了死马肉,终于就在二十三这一天,只剩下五十匹战马的时候,李开国下令,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开战。
  这个命令虽然来的突然,但却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谁都知道,李开国练兵练了足足三个月,这就是要有战事的前兆。但没人知道,李开国要打那里。多数人的猜测,只怕李开国要攻下山东全省,和朝廷撕破脸,正式反明。
  这个谣言非常的靠谱,就连冯国用四大千户六大百户也这么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山东各县要债成绩显著,李开国终于将第一批四大百户升为千户,并重新划分了带兵权,每一千户可带战兵五千,又新提了六位百户上来,也各领兵五千。也就是说李开国手下,战兵一共分成了十个千人队。
  二十三这一天,灵山卫全军上下忙活了一天,终于准备好战备,但直到二十七这一天,李开国的开拔命令仍没有下来。千人队的千户百户们凑在一块,嘀咕着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命令怎么老不下来?这年还过不过了?
  二十七去宰鸡,不管军营里如何,老百姓们高高兴兴的宰鸡杀猪杀羊杀一切可以变成肉食的动物,除了牛以外。整个灵山卫是热闹非常,到处都是动物的惨叫声和血腥味,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买肉了吗?
  李开国此时正在接见朝鲜来的使节,这一次朝鲜使臣是特意在年前赶过来,带来了呈给皇帝的金子和贡物,还有要送进宫的女子,请李开国代为转交,至于皇帝要不要朝鲜都得表示一下。还有一份,是李开国要的,就是辽东的详细地图,上面已经详细标注了现在鞑子的实控地区和各地驻军的情况。
  不光如此,朝鲜使臣还给李开国带来了鞑子的最新消息,皇太极欲统一漠北蒙古,有消息说很快便会进行二征察哈尔部。皇太极也在密谋准备再一次入塞进掠宣府大同地区,一是为了震摄蒙古,让他们看到鞑子们的实力。二是为了强大自己,削弱明朝。
  朝鲜国王亲自写了一封奏章,提醒崇祯皇帝注意来年鞑子进犯,要早做准备。
  李开国拿着这份奏章,不住的冷笑,就算是崇祯皇帝知道鞑子的意图,只怕也无力抵抗,不过这个消息,知道比不知道要好的多。李开国将卫初平召来,令他拟一份奏章,就以锦衣卫密探的名义,将此消息让马英想办法送入朝中。
  果然,崇祯皇帝接到奏章后,密令辽东诸将查察此事,辽东却上了一份请拨历年积欠饷银折,令崇祯皇帝大怒,下严旨斥责,但却也无可奈何,没有银子,你想让官兵们为你卖命,这怎么可能?
  二十九日,家家户户都在蒸馒头,李开国却召集诸将颁布了命令。第一道命令,灵山卫第二至第八千人队留守灵山卫,时刻注意明军的动静。第二道命令,民政由卫初平和冯国用共管,凡事得两人共同同意方可施行。
  第三道命令,第一千人队五千战兵跟随李开国出海。具体去做什么李开国没有说,诸将也不敢问。
  卫初平说道:“大人,如果有急事要找您?怎么办?”李开国淡淡一笑,说道:“除非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这个方法你们不能用。”


第一百五十六章 边门
  将先在纸上写好要禀报的事情,然后在心里念他的名字,他即会知道的秘密说给众将听。这句话一出,众将骇然,大人居然有这样的本事,那岂不是会道法?其实有人想说妖术的,但得知李开国能听到人心所想,没人敢这样想。
  诸事交待完毕,李开国将第一千户单独留下来,和他商议了很久,这才放他离去。他随后又将马英召来,密令他严密监视灵山卫的动静,特别是那些士绅商人。随时用密法和他联系。这是他给马英的特权,只有马英可以随时念他的名字禀报事情。
  大年三十,这一天百姓们都在过年,而第一千户的五千战兵已经上了运木船,在灵山卫舰队的护卫下,往丹东而去。
  五天后,大年初四,五千战兵在鸭绿江口登上丹东的土地。灵山卫士兵们上岸后,忍不住打个寒颤,虽然此时已是初春,丹东白天的温度仍在零下十度左右,这个气温对于近几年来说很是正常,小冰河气候的影响下,这温度比起上个月最低零下二十三度好的多了。
  好在他们全身都是棉衣棉裤棉鞋棉手套棉帽子,甚至还有一件大衣。登岸的时候天才刚亮没多久,慢慢的远处景象渐渐的清晰起来,积雪倒还不深,只没到脚踝。但到处都是荒凉的原始地貌景象,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此次上岸的,还有七十匹战马,全都交由斥侯,让他们往前探路,确定边门怎么走。好在他们有朝鲜绘制的地图,斥侯们看了一眼罗盘,便打马飞驰而去。
  李开国带着五千战兵缓缓而行,一路并没有遇到人烟,到得天黑时,灵山卫军已经行了近八十里,此时斥侯回报,前面三十里,就是边门。
  边门是后金为了禁止他人进入丹东肥沃土地,以免祖先之地被破坏所设的关卡。历史上,为了怕汉人、蒙人和朝鲜人等流入,四年后,皇太极设立了柳条边,将丹东之地全都围起来,进入者斩。
  因此,这也是李开国带领的五千战兵在丹东土地上横冲直撞而无人发现的原因,早在努尔哈赤时,丹东便已经禁止任何人进入。得知离边门关卡还有三十里,李开国下令,就地扎营,休息一晚。有了第一千户随行,这些扎营的活计根本不用他关心。
  李开国对第一千户嘱咐了一番,令他明天一早起程,然后缓缓而行,只要在正午前赶到边门就行。然后趁夜骑着一匹马跟着斥侯往边门而去。
  黑暗对于李开国而说,完全不能影响他的视线,加上此时是冬天,没有植物等路障,李开国完全可以放马奔驰,所以一个时辰之后,李开国来到了边门,注目一看,不禁大失所望。他还以为最次也得是个石堡,驻守千余士兵,没想到只是个木头寨门,边上有三间木屋,里面只有二十多名鞑子。
  李开国远远的站在雪地里,望着木屋里闪耀的火光,问道:“就这二十多人?没了?”
  斥候肯定的道:“回大人话,就这二十四人,多一个都没有。周围五里之内没有其他人烟,就这一个关卡。”斥候说到这里也有些异样,他们千里迢迢而来,就为了打一个二十四人的小关卡……。
  李开国嘿嘿一笑,说道:“你们没和鞑子交过手吧?”二十多名斥候摇了摇头。李开国手中马鞭一指,说道:“去,把这些鞑子杀了,今夜咱们就到屋里过夜。”
  二十多名斥侯大喜,低声道:“大人请稍待,咱们这就去杀了鞑子。”鞑子们根本没有想到会从东边有敌人过来,外面没有人放哨。这里夜晚可是零下十五度左右,呼出的气都能变成冰碴子,谁不怕死敢在夜里来这?
  一名斥侯轻巧的翻过木门,刚才他已经翻过一次了,这回是轻车熟路。刚要去打开寨门,李开国已经用无名小剑划断了门闩,不用他动手了。二十多名斥侯鱼贯而入,每人双手各持一根手铳。
  这些手铳已经换成燧石发火,无需点火绳,因此夜里不怕暴露位置。轻手轻脚的摸到三间木屋旁,只听得里面鼾声震天,已经快近巳时二刻(21:30左右),天黑了没事做,不睡觉做什么?因此全都睡的很香,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来到。
  屋里火盆的火光照耀下,屋内的情况一目了然,一个木屋里十三个鞑子,一个木屋里十一个鞑子,另一个是厨房和柴房。。
'''
  斥侯们使了个眼色,打着手势分好了队,门闩被一点一点挑开,就在挑开后那一刻,忽然有个鞑子醒了过来,被尿憋醒的,眼一睁,忽然看到有人进来,他吓了一跳,立时跳起来乱喊乱叫,同时伸手去摸刀。
  斥侯们没想到会出这种状况,人还没有全进去,就惊动了鞑子,进去的斥侯立刻激发手铳,“砰砰砰”声不觉于耳,有些还没有清醒过来的鞑子登时被打死了十多个。
  但手铳只有一发,打完两只手铳的斥侯一声不吭,抽出腰间的长刀便悍然扑前,一刀抹过一个鞑子的咽喉。那鞑子捂住脖子,不敢置信的死去,边门那来的敌人?
  但斥候们的好运也到此为止。还有十多个鞑子已经完全清醒,看着敌人杀死自己过半同袍,鞑子们的血性一下激发出来,眼睛都红了,来不及拿兵器,便拿出摔跤的技巧。
  一名鞑子猛的前扑,一把抱住一名斥侯腰部,借力一顶,登时将斥侯扑倒在地,随即他左手就要去扭斥侯的脖子,“砰”的一声,却是随后进来的斥侯眼看危险,开了一枪,射入他的背部。
  但不是每一个斥侯的运气都这么好,一名斥侯和鞑子扭在一起,被鞑子暗藏在手里的割肉小刀插中了大腿。惨叫声中,同伴帮忙一刀插死了那名鞑子。
  短短的一顿饭时间,鞑子全灭,而斥侯们也是一个重伤,五个轻伤。大腿中了一刀的斥侯运气不好,那一刀割出的伤口太长,有点失血过多。
  好在随行的伙伴身上有急救药包,从里拿出钢针和羊肠线,帮他把伤口缝了起来,敷上刀伤药,这才救了他一命。


第一百五十七章 引蛇出洞
  急救药包也是李开国的发明,里面很简单,每人三人份的刀伤药、钢针、小刀、一米羊肠线、一小瓶烧酒、一指宽一米长的洗蒸过的棉布。全部卷起来不过一个成人手掌般大,平日里挂在腰间,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