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遂明-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开国做完巡营的表演秀回到都指挥使府的时候,官道上仍然是车水马龙一般的在运输着货物,李开国瞧着那些商人们兴奋的表情,心中冷笑一声,本官的银子可不是那么好赚的,现在先放在你们那里,过阵子老子再取回来。
李开国此时的现银已有近两百万余两,但再多的银子也不经花,这才十余天的光景,他已经放出去七十多万两白银,这才是商人们拼死前来的原因。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盐,原本的盐场现在控制在李开国手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现在灵山卫及其周边的盐场一两盐都不卖出去,所出的盐全都被李开国屯起来了。他这样一搞,山东的盐价应声而起,甚至已经影响到河北的盐价。
第二日太阳刚刚出山,忽然间便从海边吹来一阵狂风,还没等得匠户村运送鲁密铳的马车驶进军营,黄豆大的雨滴已经‘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所幸每一只鲁密铳和弹药都用油纸严密的包裹着,倒没有被水浸湿,但显然,预计中的火器训练泡汤了。
李开国黑着脸望着精钢打造的鲁密铳,碰到了雨天这火器就如同烧火棍一般,屁用都没有。如果那一天和敌人交战,下起雨来,这可怎么得了,难道真的还要用冷兵器近身搏杀的战法?
这可不行,一定要尽快解决火器怕雨的问题,当下他便向铁大炮再开出一份赏金,如有能解决雨天用火器之法的,赏金千两,决不食言。
铁大炮急匆匆的赶回去,他要把这个消息带给匠户村所有的工匠们,虽然李开国已经开出了很多的赏金以求更好的火枪、火炮和火器,但无疑,这一个要求是最好完成的,不就是防水吗?只要有银子,还怕没人想出办法?
李开国在营帐里转来转去,他可不会将宝全都押在别人身上,这个问题他也在想办法解决。按照后世的经验,唯有发明后装膛枪,造出底火子弹后,这个防水的问题才能解决。
但他没有时间等到那一天,只怕再过几天,这些鲁密铳便要上阵杀敌,如果再碰到今天这样的天气,那可真是要人命的。
即使外面是狂风骤雨,二千余名新兵们仍在冒雨训练中,虽然豆大的雨滴打在身上生疼,但新兵们仍是热情高涨,一句句号子震天般的响起,杀声时时冲破狂风雨幕的阻隔,透入重重营帐中李开国的耳里。
第四十六章 简单的法子
听到这些龙精虎猛的杀声,李开国的忧心登时去了大半,自已的兵士气如此高涨,敢在狂风暴雨中与天象争斗,他又有何可怕。
当下他派人叫了炊兵队正来,命他想办法烧些热水,等士兵们训练完毕后洗个热水澡,再烧一些姜汤,要保证每一个士兵都能分到一碗,以驱寒气。
炊兵队正苦着脸去了,虽说这个命令完成起来有些困难,但将军的命令,再难也要完成。
想不出雨天用火器的方法,李开国索性抛开不再去想,而是冲进雨中和士兵们一起训练。士兵们见到都指挥使居然也会冒着狂风和暴雨和他们同训,便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人人都热血沸腾,斗志十足,在这茫茫的雨中,每个士兵的头上居然都腾起了雾气,显现出士兵们精血气之旺胜,实已到了人体的极致。
但毕竟人是不可胜天的,人定胜天就是一句屁话,别说老天爷认真了谁也抗不住,就是老天爷不认真也不是人能抗得住的。
这场暴风雨一下便是三个时辰,冯国用生怕把士兵们练废了,只练了一个半时辰便停了训练。
炊兵队正果然没有负李开国所托,每位士兵都分到一碗刺辣冲鼻的姜汤。更难得的是他居然真的让每一位士兵都洗上了热水澡。
姜汤易做,热水澡可就难了,难就难在让二千余人在短时间内都泡上热水。别说没那么多木桶,就有是足够的木桶,热水也不是说烧就能烧出来的。
但不得不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炊兵队长居然冒着雨带人在山坡处搭了一个长十丈,宽也十丈的大帐篷,并在帐篷里挖了一个半人高,长宽也各十丈的大坑,坑底用缝好的油纸铺好,接缝处用桐油密封,以减缓水的流失,再将调好的热水注入大坑,便做成了一个室内澡堂,这样的室内澡堂他共建了三个,同时可让三百人洗上澡。
二千余人只用了一个时辰,便人人都洗了一个热水澡。洗过之后再喝一碗姜汤,个个都是神完精足,丝毫没有一丝颓废之色。
这队正是个人才啊,李开国大喜之下,立刻便赏了他一百两银子,每位炊兵也都赏了一两白银。自此之后,挖坑洗热水澡的传统便在李开国军中流传下来,一直传到很久以后。
这个好法子直接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减少了军营中的疫病传播和强健士兵的身体,后世的军事家们赞叹不已,却无法考证这位炊兵队正的姓名,因为李开国没有问,所以也没人记清他的姓名。
李开国之所以没有顾得上问是因为忽然从中得到了提示,找到了鲁密铳在雨中也能操作的好方法,那就是打造战车,只需要在车厢壁上留好枪孔和排气孔,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放枪时既防箭雨又防暴雨。
就在他将冯国用叫来商议打造战车之事后,冯国用立刻拿出《练兵实纪》,书上不但有战车的打造之法,更有《车步骑协同营阵解》。他这才知道,原来戚将军早就想到了如何解决火枪怕雨天的办法。
而且他的军事思想丝毫不比后世的所谓步坦协同理论差,反而更加超前。这让李开国骇然不已,倘若戚继光现在还活着,又能得到崇祯皇帝的信任,那里还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和自己的活路,大家伙排成一排早早自尽了事。
这雨一直下到天黑才停,这期间,士兵们在营帐里也没有闲着,而是在听熟识火枪的士兵们讲解鲁密铳的操作方法,并且都亲眼见到了鲁密铳的实物。
好在第二日天气终于放晴,匠户营又送来七十杆鲁密铳,李开国立即便按照兵书上的要求开始训练士兵。
就这般,在练了十天之后,匠户营一共打造了七百杆鲁密铳,营中可用的鲁密铳达到六百四十一杆。其余的因为连续打了一百多枪后,精度降低而送回匠户村维修。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现在钢铁的强度能撑到一百多枪才降低精度,已经是极限了。李开国倒也知道这些情况,没有为难匠户们,反而又赐下不少赏金。
这让铁大炮松了一口气。感激之余,他更是严把质量关,保证不让一把不合格的鲁密铳出村。
除了火枪,射程达二百丈的佛朗机铳也打造出一门。据铁大炮讲,这样的火炮匠户村一个月可以打造出三门,这已经是极限了,再提速,炮的质量便无法保证。
李开国亲自试射了一轮,让他惊喜的是,匠户营居然会造开花弹,而且威力还不弱,足以覆盖着弹点十米之内所有敌人。只是这种开花弹制造困难,一个月只能打造二十枚。
就算如此,李开国也非常满意了,明末的战争武器十分的先进,时常会给他很多的惊喜,对于日益逼近的战争,他已经迫不及待要让自已的士兵见见血了,唯有真正打过仗的士兵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精兵。
这十日中,马英的斥侯不断的将消息传来。高密已经被莱州府二千兵马轻易的攻下,带队将领的是参将侯综武。
而且莱州府还在招兵中,有消息说要招满五千人。
胶州府也有了消息,胶州知府新募青壮一千三百人,和各县里召集的兵丁三千余人组成了五千余大军,只待粮草齐备,便可即日开拔。
青州府最狠,将境内所有兵丁青壮凑出一万大军,传言说七日内,便可开拔行进。
而此时李开国只召到了四千名士兵,他的总兵数虽然还在每天增加,但比起三日前已经是逐渐变少,昨日一天,才召到了三名合格的士兵,倒是辎重兵招了十多名。
青、莱、胶三州一齐召兵的影响终于到来了,和李开国不同,他们招兵才不管你是否可以举起重物,是否有疾病等等。只要你四肢健全,能走能跑,就算是八十老翁、七岁孩童他们也要。
卫初平就是做梦也想不到,造成他判断失误的,正是刚刚升任首辅的温体仁。周延儒终于告老还乡,但却不是温体仁赶走的,而是他自个递的辞呈。
第四十七章 砸自已的脚
崇祯皇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批准,没有按规矩下旨挽留,这让大多数的大臣都感到心灰意冷,让温体仁感到心惊肉跳。
就在周延儒踏出京城的那一刻,传旨的钦差来到温府,旨意的内容很简单,升温体仁为内阁首辅……。
接到了这份期盼以久的旨意,温体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不但没有大宴同僚以庆祝,就连家人的恭贺也让他大发雷霆。造成这一切的,全都怪那日为了给周延儒下套而在崇祯面前的忽悠之词。
他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个圈套才起了个头,还没有等到发挥威力,自个的死敌周延儒便漂漂亮亮的玩了一招金蝉脱壳,将一身的臭水甩得干干净净,转眼就全泼到自个的身上。
什么叫搬石头砸自已的脚,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温体仁全都体会到了。就在接旨的一瞬间,他差点就想抗旨,冲出城去将周延儒抓回来继续做首辅。
可惜他没那个胆子敢不接旨,实在是头上的这位主子是个什么样的性情,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用刻薄寡恩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
他不是不想做这个首辅,而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做,更不能在查清了山东的真实情况后坐上首辅的位子。
那日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言犹在耳,指望皇上突然失忆是非常不靠谱的事。怎么办?如果让崇祯知道了实情,只怕他的下场会比周延儒惨十倍,全家发配岭南能留得一条活命,那都是轻的。
如同火烧屁股一般的温体仁顾不得想法子去清除朝中周延儒一系的党羽,现在最要紧的,是捂住山东这个大屎盆子,不能让皇上闻到里面的臭味。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迅速平定李逆,将灵山卫夺回来。这也就是为什么青、莱、胶三州疯狂招兵想要围剿李开国的原因。
李开国可不知道其中的内由,他只知道,现在灵山卫已经处在战争的边缘,这三支大军如同卡在喉咙里的三根刺,想要刺死他。而他李开国要做的,就是摧毁他们。
这一次,他没有自已独断专行,而是将冯国用、郝喜、郭孝全、马英、卫初平,还有新提拔的四名百户召来进行商议。
马英简单的说明军情,除了李开国外,听到朝廷有近两万大军正要进剿灵山卫,全都面带紧张之色。
虽然灵山卫新募的士兵日趋有精兵之态,但毕竟训练之日尚短,能否以四千之兵击败朝廷的两万大军,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其实他们更没有底的是,李开国要求所有的士兵只练习火枪的射击,对于兵刃则是不太看重。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一支部队全都用火器的,如果被敌人杀进身边,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这话没人敢说,也没有人敢提,只是个个沉默着想对策。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打过这样的大仗,没有经验可以帮住他们判断,生怕说错了。李开国责骂是小,要是误了大事,个个都得人头落地。
唯一一个想开口的卫初平,则是不好先开口,毕竟他是管辎重给养的,不能插手兵事。
看着没人讲话,李开国摇了摇头,看来不经过一场大战,是不可能在里面淘出真金的。手下的人心中什么想法,他用手指头都能想得到。
此时按理说,他应该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分析一下当前局势,将敌人说的不堪一击,而我们则是一战必胜。
这样的话他一句也没有说,只是说道:“既然你们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那便听本官的命令。”
他这话一出口,登时所有的人都站起身来,齐声道:“谨遵将军之令。”
李开国面色肃然,一脸的杀气,他杀了这么多人,又久居上位,这时威仪一放,登时让所有人心中都打了个突,待得听到李开国的话,更是所有人都觉得双腿发软。
只听得李开国慢慢说道:“本官有言在先,此次大战,由本将指挥,所有人等,只需听从命令,不可有任何迟疑或疑惑。便是本官要你们挥刀自杀,你们也得照办,如有一丝差池,有家人的诛九族。没家人的,凌迟加粉身碎骨,本官届时亲自动手。另,如有逃兵和散播谣言动摇军心者,同上处罚。”
没有一丝的犹豫,所有人都是凛然应是,都道:“请将军放心,属下等定然遵守。”如果换一位将军说只要犯了错就将他们凌迟加粉身碎骨,只怕没人会信,但从李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