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新帝 >

第68章

大汉新帝-第68章

小说: 大汉新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所以代王刘恒在代国以给自己修建陵墓一举,大兴土木,掩人耳目的为他修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练兵地,同时更抛除陈建,大量购买匈奴战马。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借此荣登大宝。

☆、第三十八章 时局动乱

各位亲爱的书友们,从下一章开始就会真正进入本书的gao潮部分,之前的这么多章节就是为了衬托出即将到来的精彩时刻,所以请各位书友大大们能多给点票票,多多放入书架收藏支持小冰!
————————————————————————————————————————————————————————————
代国王宫大殿之内,代王刘恒在仔细的听着手下大将周亚夫的禀报。
“代王,最近赵国的刘瑞毫无异动,好像一点也不关心汉宫发生的事情,而是大肆扩张人马,据细作回报赵国如今已有马步大军十五万人,水军三万余人。”
“这个刘瑞还真是不简单啊,短短六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令成为了今日一方诸侯你说,还拥有如此之多的强兵悍将,就连曾今不可一世的交趾国也被他灭了,本王预料要不了多久,本王与刘瑞必有一战,一场不可避免的生死之战!”刘恒在听完周亚夫的禀报后感慨的说道。
“代王不必忧心,我代国如今明里有十万带甲之士,可暗地里代王还有近二十万的精锐之士,无论人数和装备都精于大汉各王,所以末将认为趁着刘瑞还未成气候之时,先灭了他,以绝后患!”周亚夫对刘恒建议道。
“不妥,刘瑞和本王同为亲王,根本无法对他冒然用兵,且一但对刘瑞用兵,就不得不全力以赴,那么我们的势力也就暴露无疑,如今汉宫虽正在衰败,可还没到不堪一击的时候,而且本王的目标是汉庭长安,而非他刘瑞,所以现在对刘瑞用兵,对我们是百害而无一利,日后要是本王真荣登大宝的话,若是他刘瑞能安守本分,那本王也不厚颜薄彼,一定会善待他的,否则在灭他不迟!”
代王刘恒在数年之后战败之时,才深深悔悟当时自己的错误决定,就是因他的这一个决定导致了历史上在也没有了汉文帝的记载,取而代之的却出现了一个让大汉民族站在世界之巅的位置长大数百年的汉鼎帝,也是后世史学家一直认为是大汉朝最鼎盛的时期,其辉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汉武时期。
“啊茄——”座在赵王府正听着马文召禀告的刘瑞突然猛的打了一个喷嚏,刘瑞揉了揉微微发痒的鼻子自语的说道:“那个混蛋在背后说老子!”
要是代王刘恒听到这话,一定被气个半死。刘瑞揉了好一会鼻子后感到舒服之后才说道:“文召,你接着说……接着说。”
“是,赵王!”马文召拱手一礼后接着说道:“如今吕太皇太后又更换新帝,已有大多数臣子开始闹腾了,另外据冉轻风来报,吕太皇太后的侄儿长安太守吕录近期频繁宴请长安的诸将,怕是有什么动作,所以让我们早做提防。”
“没什么好防的,他又不是针对我们,而是想以吕代刘罢了……”刘瑞听完马文召的禀报后,一时情急就脱口而出,说完之后才发现马文召等人瞪大了眼睛望着他,好像是在等着他解释一下他自己为何如此肯定。
“呵呵……这个也是本王猜测的,猜测的。”刘瑞忙胡言乱语的敷衍过去。
“那以赵王之意,我们如今该做些什么准备吗?”马文召问向刘瑞道。
“什么也不做,等……继续等,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刘瑞豪不在意他说完之后,马文召等人诧异的眼神。
马文召和储平绍也越来越佩服他们这位赵王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们的赵王就好像有了那种未卜先知的本事,凡事都能被他一言而中这个情况马文召,储平绍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也只好以天命所归来安慰自己。
“赵王另外冉轻风还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赵王吩咐他要密切关注代国的事情,他说他的手下发现代王给自己修建的陵墓里,每隔几天就会往里面送进去大量的粮草,而且守卫森严,他的人根本混不进去。”储平绍拱手行礼后向刘瑞汇报道。
“嗯,的确是可疑,传我的命令给冉轻风,让他不惜代价也要给我弄清楚代国陵墓的事情。”刘瑞对储平绍说道,然后同时对储平绍喝马文召说道:“记住我跟你们说过的话,要将代国列为我们的假想敌,不要轻视他,更不要遗忘他。”
“诺!属下敬遵上命!”马文召和储平绍相视对望了一眼后答道,应为他们怎么也没弄明白自己的主公为何独独将代国看的如此之重。
在刘瑞和刘恒还没有兵戎相见的时候,双方的斥候,细作就开始了首轮的较量,时间更是长达数年之久,春去秋来,时节交替,大汉朝在吕雉的统治已经开始出现了严明的等级分化,刘吕两家已经慢慢演变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当人这其中有个例外的人那就是赵王刘瑞依旧对吕雉“忠心耿耿”。公元前180年七月,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吕雉为了加强吕家的势力,巩固自己的中央集权,于是便册封吕禄为上将军,统领汉庭所有兵马,又封吕产为梁王,不到封国而留朝任太傅。吕雉这冒天下大不韪的公然封吕姓为王的做法,激起了刘家子孙的和一些死忠于皇室的老臣的意见,这些人纷纷开始活跃起来,准备联手对于吕家势力。
就在这时,位极人臣的吕产,吕禄还不满足,两人私下的密谋准备起兵叛乱,谋朝篡位,该刘姓江山而自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吃草的羊。吕产,吕禄频繁的举动已经引起了一批忠于刘氏老臣的注意,这些人中,更是前太尉周勃为首,这日周勃以给自己孙儿贺生为由,请了数十位志同道合之士齐聚在他的府上。等所有的人都到齐了之后,周府就紧闭了府门,熄灭了门前的灯笼。
周府的大厅内早早就摆放好了十多张矮桌,等所有人都入座之后,周勃才举杯说道:“诸位大人,老夫今日以小孙贺生为名请来诸位,实属无奈之举如今吕贼当道,独揽朝纲,先有惠帝之辱,后有少帝之亡,大汉已国不像国,在这样下去离亡不远啊!”
周勃老泪纵横,忧心于国的样子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接着这些人都开始痛斥吕氏一族的累累恶行,纷纷垂泪。好一阵后周勃才挥手止住众人说道:
“如今,诸位大人都想想办法,我等该如何除贼?”
“大人,如今长安之类的军队都被吕家的人掌握着,我们想除贼不易啊!”一名御史拱手向周勃说道。
“唉是啊,如今长安南北两大营和城卫军,禁军都被吕家牢牢掌握,要想除贼的确不易,可是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周勃说道这里就环视了在座的所有人一圈。
“请大人明示!”十几名忠于刘氏皇权的这些人一同起身拱手说道。
“好,难的诸位大人如此效忠先皇,那老夫就和大家直说了吧,要想灭吕非借外力不可!”周勃说到这里故意一顿。
“不知道大人所指外力为何人?”一名侍中便忙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大汉高祖先帝之孙、城阳王刘章是也!”周勃对众人说道。
“可行,这刘章确实了的,有勇有谋,手下更有数十万精兵强将,属下更听说这城阳王二十岁时,很有气力,因刘氏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他曾侍奉吕后宴,
吕后令朱虚侯刘章当酒吏。刘章亲自请求说:“臣是武将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行酒令。”吕后说:“可以。”到酒兴正浓的时候,刘章献上助兴的歌舞。然后又说:“请让我为太后唱耕田歌。”吕后把他当作孩子看待,笑着说:“想来你的父亲知道种田的事,如果你生下来就是王子,怎么知道种田的事呢?”刘章说:“臣知道。”太后说:“试着给我说说种田的事。”刘章说:“深耕密种,留苗稀疏,不是同类,坚决铲锄。”吕后听了默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吕氏族人中有一人喝醉了,逃离了酒席,刘章追过去,拔剑把他斩杀了,然后回来禀报说:“有一个人逃离酒席,臣谨按军法把他斩了。”太后和左右都大为吃惊,既然已经准许他按军法行事,也就无法治他的罪。饮宴也因而结束。从此以后,吕氏家族的人都惧怕朱虚侯!”
“嗯,王大人说的一点没错,所以要除吕贼非刘章可行。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周勃一锤定音的问道。
“我等愿为保大汉江山,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众人一同答道。
“好,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老夫明日就派人联系城阳王以图除贼大计!”周勃兴奋的喝道。

☆、第三十九章 吕氏叛乱

公元前180年,吕禄,吕产拥兵五十万公然叛乱,并派兵包围了汉宫,软禁了吕雉,并准备立吕产之子为新皇。此事一出,风云变色,城阳王刘章昭告天下诸侯共伐吕贼,并率先领十一万大军南下长安,各地刘姓诸王纷纷出兵响应。浑水好摸鱼,乱世出枭雄!代王刘恒此刻也按耐不住了,带着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兵锋直逼长安。
此刻,赵国江州,因吕产,吕禄叛汉,气氛显得十分紧张。赵国内所有文臣武将都已齐聚江州城。此刻,刘瑞手下的诸将都在叫嚷着让刘瑞速速出兵,否则这天下乱局一定,便再无刘瑞荣登的一刻了。就连马文召和储平绍都极力支持众将的意见,唯独刘迟迟不定,因为刘瑞还在等,他在等这吕雉召他救驾的密诏。因为眼下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刘瑞知道不久的将来他和这些刘姓诸王必有一战,因此他更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诏书,也就是借口。
正当刘瑞被殿内众将吵的心烦意乱的时候,一名骁勇营士兵急急忙忙的跑进殿来报道:“启禀赵王殿下,有汉宫来使,自称是为太皇太后的带密旨的。”
“哈哈哈哈,终于来了,终于来了!快带他进来。”刘瑞一听到士兵的通报顿时笑颜逐开,先前的阴晦更是一扫而光。
不一会儿,一名浑身污秽不堪的太监就被通报的士兵带进了殿内,刘瑞一看这太监的摸样就好奇的问道:“这位公公,你怎么弄得如此狼狈啊?”
“回赵王的话,吕产,吕禄包围了整个皇宫,奴才为了给太皇太后来给赵王传密旨,不得……不得不从狗洞子里跑出来的。”
“狗洞子?”这下刘瑞被他说傻眼了,这从古至今传旨太监无不是风光不已,这从狗洞子爬出来的传旨太监刘瑞还是第一会听到,于是当下便安慰他道:
“公公正是大汉朝的忠臣啊,不知道公公带来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什么密旨啊?”刘瑞对于这个太监没有丝毫的兴趣,唯一感兴趣的是他带来的密旨。
“太皇太后被吕产,吕禄那两个逆贼软禁起来了,所以令小人特来向赵王求援,请赵王速速发兵就太皇太后于水火。”传旨太监说完就将一卷黄锦递上。一名骁勇营士兵忙上前接过太监手中的黄锦交给刘瑞,刘瑞打开一看之后,喜笑颜开的对殿内众人说道:“如今太后发来密旨,召我等入宫救驾,所以本王决定即刻发兵长安!”
“诺!”刘瑞手下的武将们一听到这里,无不是兴奋不已,暗自高兴,这沉静了几年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他们终于又可以戎马沙场,建功立业了,因为只有战场,才是这些武将的舞台。
而这一刻,马文召和储平绍也才明白刘瑞一直在等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刘瑞是在等将来一统山川之后文臣武将对他的臣服,因为就算吕贼叛乱,可无诏书,诸侯也不得私自带兵入长安,这和谋反毫无差别。而刘瑞就不同了,他是手持太皇太后和皇上颁布的密诏领兵驰援的,就算将来为了那九五之尊的宝座和其他诸侯一战,他刘瑞也是正,其他的诸侯则是邪。到此,马文召和储平绍才自愧不如。
第二日一早,刘瑞就一身戎装的站在王宫大殿之内,殿内诸将也都是神采奕奕的分列两旁。刘瑞对马文召轻点了一下头,马文召便打开手中的黄绫大声念道:“伪临朝吕氏兄弟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今更甚图谋篡汉之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 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或受顾命于汉室。言犹在耳,忠岂忘 心。一抔之土未干,七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 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 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
马文召亲写的一封洋洋洒洒数千字的讨伐诏书读完之后,殿中诸将群情激动,特别是最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