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99章

庶子风流-第99章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接过这沉重的勘合,打起了精神。

    他的唇边泛出了淡淡的笑意,突然脚步也轻快了,其实一开始,他还在天人交战,自己为什么要去救那些无关的人。

    现在他终于有了理由,嗯,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世上,无论再险恶,人心再如何复杂,人和人之间有再多的冷漠,可是依然还是有许多散发着光辉的人,虽然未必堪称伟大,也远远谈不上圣贤,可是他们依然值得自己去奋力一搏。

    出发……

    ……………………………………

    在紫禁城里。

    这专门为天子署理公务的暖阁,而今却是透着清亮。当初弘治皇帝在时,绝大多数时间都埋首于此,处理着一桩桩的政事,那位曾经为这个天下呕心沥血的先帝,每日都在这里倾听着大臣们建言,而后做出一个个决策。

    他将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东西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给了而今的正德天子一个最清平的世界。

    只是如今,正德天子已经不常来这里了,起初的时候,他倒是很想有一番作为,想要效仿自己的父皇,可是很快,这里就渐渐的闲置起来,正德对这里没有一丁点的兴趣,只要在这里一坐,就忍不住的想要犯困打盹。

    不过这几日,正德破天荒的坐在这里,一地的奏疏被他翻得满地都是,整个暖阁乱糟糟的,几个宦官小心翼翼的为他清理着奏疏,他便开始恼火起来,呵斥道:“朕让你们寻一切关于浙江都司和备倭各卫的奏疏,有一丁点消息的,都不能放过,不要清理,寻那些有用的东西就是。”

    他一夜没有睡好了,眼睛熬成了血丝。刘瑾虽然小心翼翼的给他送来了参汤,也被他泼在了地上,他的脾气很坏,经常喃喃自语:“朕才刚刚登上大宝,怎么能让倭人深入内陆,朕学了这么多兵法,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他在每一份奏疏里寻找各种的蛛丝马迹,想要借着这些,来说服那些臣子,只是很可惜……统统没有用,大臣们不在乎这些,反而觉得天子眼睛只落在东南沿岸的一群草寇上头,显得有些荒唐胡闹。

    倭寇毕竟只是疥癣之患,固然是有危害,可不是还有备倭诸卫吗?备倭诸卫就算处置不了,也还有都司,都司上头,还有兵部,还有内阁,这样的事,难道值得天子去操心吗?

    正德却好像跟内阁卯上了劲一样,绝不肯罢休,非要从诸多蛛丝马迹中找到铁证,少年气盛的他,急于要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起来,有时又不禁绝望,可是又像陀螺一样,忍不住旋转,他眼睛熬红了,宦官们倒是真心为这个天子着急,天子喜怒无常啊,再这样下去,又不知龙颜震怒之后,会有谁倒霉。

    唯一能和正德说得上几句话的,怕也只有刘瑾了。

    刘瑾并不是个专业的谋士,却绝对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他总能很是耐心的侧立在一旁,听着正德的各种‘风言风语’,当正德以为他只是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时候,忍不住偷偷去看他时,却能发现他眼里的鼓励,像是要鼓励自己说下去一样。

    “真是可恶,可恶……”正德将朱笔狠狠的摩擦着奏疏,直到将一封奏疏擦烂为止,他恶狠狠的道:“刘伴伴,时间不够了,你不是给都司那儿修书了吗?那边有回音了没有,一点音讯都没有吗?”

    刘瑾苦哈哈的道:“至今没有音讯,奴婢觉得,他们……他们……”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啊,令不出紫禁城,没有内阁大臣的许可,没有六部和九卿的渠道,你让地方的官吏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改变方略?大家不是傻子,提拔自己的是庙堂上的诸公,能摘掉自己乌纱帽的是吏部天官还有那杀人的士林清议,他们或许对于天子或者是刘瑾这样的人会恭顺无比,会把所有溢美之词毫不吝啬的加在紫禁城的主奴们身上,可是要办事……十有**是敷衍的。

    “而且,奴婢听说……听说都司那儿,已经莅临了宁波,船队已经大致……要……”

    正德气的拍案而起:“胡闹,胡闹,这还是朕的都司呢,是朕的将军吗?真是可笑,他们怎么就这样的糊涂,他们什么都不懂,亏得还是专职的镇守,却连这样的兵家事都不明白,这是兵家大忌,他们多半只想着争功去了,糊涂,一群糊涂虫,酒囊饭袋。”

    他搜肠刮肚,想出了无数自认为最恶毒的语言痛骂了一通。

    吓得几个还在查找资料地宦官一个个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出。

    刘瑾却只是垂立着,道:“是啊,陛下,他们只知道让陛下操心,真是……”

    正德气恼的道:“这样的人居然也可以做将军,哼,还不如朕……”

    正德突然很恼火,仔细一想,还真是不如朕啊,这是什么狗屁将军,他突然有一种自封自己为大将军的冲动了,不过很快,又觉得现在不是时候,只好气恼的道:“若是区区一群倭寇,就可以趁着这个功夫深入内陆,如入无人之境,最后若还扬长而去,朕……”。

    

第二百一十章:凶险万分(第七更)

    天才壹秒記住『   qu 】”

    正德天子微微动容,轻轻呢喃:“人生若只如初见……嗯……”他精神抖擞起来:“再试试看。这首诗是谁做的,颇合朕的心意。”

    刘瑾犹豫了一下,才憋红了脸:“江南某生,具体是谁,奴婢也不知情。”

    正德遗憾的点点头,卷起了袖子:“再将上月都司的奏报都送来给朕看看。”

    暖阁里烛火通明,通宵达旦,这已是自先帝驾崩之后,极少见的情景了。

    …………

    杭州到宁波不过两三百里路,可若是寻常的途径,却也需要六七天的时间,毕竟道路崎岖,要翻山越岭,这时代出门在外,有诸多的不便。

    若是乘船,倒是便捷许多,只是却要等,有时为了等船,一两天也是常有的事。

    可是有了大宗师的勘合,就好办了许多,直接有驿站的官船随时出发,因为是提学都督府的勘合,驿站这儿不敢怠慢,须知学官虽然平时没什么人巴结,却有坏人好事的权利,叶春秋一路乘船顺水向东,反而淡定起来。

    不管怎么说,事情虽然很糟糕,却也不是没有可能,宁波那儿,肯定会留下一支军马,当然……绝大多数可能只是老弱病残,可是有总比没有的好,至于其他的人,怕是指望不上了,毕竟谁能相信,倭寇会来袭呢?

    倭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突袭,只要能破了他们突袭,就可使他们战力少了几成。

    若是实在挡不住……

    叶春秋心里幽幽叹口气,他知道此去凶险万分,所以在官船上,他查过无数次关于倭寇的资料,以及他们的作战方式。

    他们的长处就在于彪悍勇敢,一旦发起攻击,爆发力极强。

    当然,短处就在于固然个人勇武不低,却多是各自为战,遇到寻常的官军,这些人一冲,官军们一胆怯,便一哄而散。所以他们往往能做到无往不利,可是一旦遇到那种训练有素,且懂的协同作战的精兵,就会就只有被屠戮的命运了。

    这也是为何,他们肆虐东南,猖獗一时,而一旦明庭重视起来,下旨令戚继光等人各自招募勇士,操练精兵,各路精兵一开始进剿,倭寇面对戚家军,便只有被屠戮的份。

    要解决倭患,凭借卫所的官老爷们可不成,可是眼下,练兵的事跟叶春秋无关,他只能从其他地方,寻找倭寇的弱点。

    倒是从光脑之中,叶春秋寻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事,那便是倭寇内部,往往注重个人骁勇,所以往往内部自行会公推出一个最彪悍的武者,他们作战的方式虽是一窝蜂没头没脑的冲杀,却往往是这最彪悍地勇者打头,于是杀入敌阵,众人便士气如虹,一齐冲杀,往往无往不利。

    这种作战方式,往往出现在倭寇的前期,可是到后来遇到了大明的精兵,就遇到了麻烦,因为精锐的军马,作战时最注重的是团结协助,十几个人如一人,各自结阵,再骁勇的人冲杀进来,等于是一人面对十几人的合力,用盾牌格挡的格挡,用长矛刺击的刺击,射箭的射箭,左右协助的左右协助,等于一个个硬石头,而戚家军也摸情了倭寇的作战方式,因而首先就对这打头阵的人招呼,只要杀死此人,倭人往往胆寒,战力就要大打折扣。

    

第二百一十一章:神机妙算(第八更)

    叶春秋默默坐在船头,看着两岸的景色自自己身边掠过,心里不由想,这似乎就是倭人的弱点了,这种最骁勇的武士,必定是倭寇之中最出众者,而且倭人推崇武力,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必定是倭寇之中的首领,最不济,也是首领之一,杀死了这个人……就能事半功倍。

    哎……

    叶春秋抱着剑,虽然查了倭寇诸多的特征和弱点,可是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卵用啊,这样的人,百里挑一,是纵横汪洋刀头舔了不知多少血的人物,能杀死他,似乎不比歼灭一伙倭寇要难。

    而且……怎么样让官军有所防备呢?

    宁波已经越来越近,可是叶春秋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百无一用是书生,事到临头方知道那些所谓经义文章和诗词歌赋都是笑话。

    叶春秋心里摇头,唯一的慰藉便是在这官船上,居然还有红烧鲈鱼,呃……船家似乎深谙烹饪鲈鱼,做的挺好吃的,吃着美味的鲈鱼,然后心里还想着宁波十万军民,叶春秋感觉自己挺逗比的,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终于还是做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

    “古代的圣贤们遇到我这样的情况,一定茶不思饭不想吧……”叶春秋心里这样想,依然心情很复杂的大快朵颐。

    “船家,你这鱼做的为何这样好吃,是不是加了蒜蓉?”

    这船家是官府里征调来的,老实巴交的人:“官人,小人从前就是厨子,这不是朝廷的差遣吗?哎,马上就要入秋了,家里有几亩薄田,也不知官家这边肯不肯放人,急递铺那儿,驿官很不好说话,得使银子啊,可小老汉若是有银子,早就买通地方的甲长和保长了,怎么会来服这徭役,你是官家人,自然不晓得其中的道理。”

    叶春秋哂然一笑,也就不好多问了,地方的摊派和徭役,他不是不知,只是可惜,自己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不过是下船时塞了点碎银给这船家,船家千恩万谢。

    已到了宁波,叶春秋急着去海宁卫衙署,好不容易到了,却发现这里清冷了许多,几个门丁见了是叶春秋,很热情的打招呼,叶春秋抿嘴笑了笑,道:“不知钱指挥在不在?”

    门丁道:“都司大人亲征倭贼巢**,海宁卫随军出师,钱指挥倒是没去,却已移步至林口水寨,率军镇守。”

    钱谦没有出征,这对叶春秋来说是个好消息,无论如何,总算在宁波还有一个老熟人……虽然……这个家伙也不怎么靠谱,好吧,蚊子大小是块肉。

    叶春秋问明了林口水寨的路径,本想去同济堂一遭,却又想到,若是去了,舅父问起自己为何回宁波,又不知该怎么答,而且时间已经刻不容缓,距离倭寇登岸,只剩下五天,五天的时间……分秒必争。

    也幸好叶春秋的体力还算不错,总还算不至于气喘吁吁,匆匆忙忙往林口水寨去。

    海宁卫本质上就是一支水师,主要是为了保卫宁波海域的平静,除此之外,便是巡视附近诸岛,所以虽然海宁卫的衙署设在宁波城,可是实际上,真正的核心却在这林口的水寨之中。

    这里靠近宁波的海湾,类似于一处军港,海宁卫实额是伍仟陆佰人,不过实际上,大抵也不过三千多官兵。

    叶春秋靠近林口的时候,这里的防禁就开始森严了,半途被几个斥候截住,这些骑马跨刀,口里厉声呵斥一声:“是什么人?”

    几个人气势汹汹,勒马将叶春秋围住,一开始还很紧张,可是看到叶春秋头戴的纶巾,却是松了口气,看来只是个小秀才,一个小秀才跑来这儿做什么?

    叶春秋朝他们作揖,因为天色暗淡,他便朗声道:“学生浙江举人叶春秋,特来求见钱指挥。”

    现在是巴不得越高调越好啊,叶春秋就差点说自己是浙江解元了,事情紧急,能让对方看重一点是一点。

    听到是叶春秋,其中一人翻身下马,接着便直接拜倒在地:“原来是春秋,叶解元……叶解元,鄙人是赵熙,海宁卫中军千户,上次若非是叶解元妙手回春,我便已经死了,啊呀呀,活命之恩,还不知该如何报答,今日巡营,竟不曾想到撞见了恩公,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