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大宋-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仁孝说任敬得,不过是闪过任氏身影,萧合达却让他忌惮,自从耶律大石消息传来,让心怀不满的萧合达不太安分了,夏州是东部军事重镇,断不能有任何闪失。
只是,萧合达为夏州都统军,手握上万重兵,暂时还不能图谋,需要慢慢地瓦解。
“王秀,南朝的那位王公,决不是易于之辈,你要万分小心,还有女真的兀术、张启元,需要你委曲求全。”李乾顺说着话昏昏地睡去,渐渐发出鼾声。
李仁孝没有退出来,他心里跟明镜一样,内宫抓住任氏,外面交好察哥,有了斡道冲的支持,他的地位才能稳固,至少能得到高层的支持。
但是,当此风雨飘零之际,他仅有五成的把握,因为宋军来势汹汹,不知道能不能顶住。
如果能,一切皆大欢喜,最多是损失些许利益,不能的话,恐怕会非常艰难。
正当兴庆陷入权力交替时,金军几次小规模的骚扰,宋军是严阵以待,王秀却在开封见了高平和封元。
他对朝廷安排心知肚明,分明某些人有别样目地,老一套的手段,让他觉得很可笑。
925。第925章 封元的机遇
是为,高平担任殿前司西北行营都指挥使,王宣以枢参同知行军参军司事,兼差行营都参军,封元直接转任副都参军,天武、神卫军为行营主力,明显要打乱他的计划,用了封元又是堵他嘴。
干嘛他的计划很明确,殿前司作为预备队,并不参加主力作战,神卫军留在开封备战。有人想树立殿前司权威,硬生生组建不伦不类的行营,让任务显得重叠,指挥系统有些混乱。
试问,在激烈的战斗中,行营请求增援兵力,西侍军都指挥使投入直接掌握的军便利,还是从行营调兵便利而且,所谓的西北行营,不过是临时搭建,有着相对独立性的指挥机构,无形中为都司指挥增添麻烦。
争功,这是显而易见的,要给殿前司创造机会,甚至不惜打乱部署,引发殿前司和西侍军的矛盾,要知道曲端可不管鸟殿前司,这厮就是陕西的土霸王。
不过,这点龌龊对他而言,并不算多高明,也无伤大雅。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派系,有派系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算计。殿前司是天子卫率,某些人即支持分割君权,又必须确保皇室,壮大殿前司是不二的选择,他能理解。
只是,王宣和封元的安排,又让他有些可笑的感觉,用心之深果不如其然。
按照枢参官位来说,行军司和辎重动员司平级,说白了就是参谋总部的作战部、后勤部,作战部长重要性高不假,排名在后勤部之前,只是副部长绝对没有后勤部长地位高。
王宣就属于作战部副部长,地位绝对比不上封元,竟然以职事兼差都参军,封元这位枢参六司之一的大将,委屈地列在王宣之下,实在是太粗劣的手段。
面对高傲高平,他视而不见,只是扫了眼封元,淡淡地道:“何时西去”
高平和王秀是同年,但关系却很疏离,听了王秀不咸不淡地话,他心中波澜不起,道:“明日就启程。”
“很快啊”王秀笑咪咪地,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并没有和高平说的太多,几句话后高平告退,他才对留下的封元道:“你对全局有何看法”
封元意识到王秀在考校他,立即集中精神,沉声道:“虏人虚张声势,西北大有可为,只是殿前司成立行营,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王秀欣慰地笑了,能认识到麻烦,说明封元已经具备政治眼光,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将,没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是绝对不行的,最多只能成为猛将。
封元的话意犹未尽,他觉得已经够了,当下温声道:“好,既然有麻烦,那就竭力去解决,断不可人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能重新进入殿前司,也算是某种机遇,好好把握。”
封元有些纳闷,明显的矛盾王秀竟然不阻止,以宰相的权威,完全可以取消殿前司西北行营,还明显要他调和曲端、高平之间的矛盾,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至于机遇,他就更加纳闷,行营副都参军,不过就是个打杂的,能有什么机遇,却不曾想到让机遇加身时,他方才恍然大悟,深深叹服先生的深谋远虑。
“曲正甫可不是易与之辈,敬而远之。好了,既然明天就走,你就去准备一下,大哥和老五都在开封,你们可以见见面。”王秀并不打算解释。
封元脸色一喜,继而想起了什么,迟疑地道:“先生,九哥的去向不知可定了吗”
提到了邱云,王秀脸色并未有变化,正色道:“他还是缺乏历练,酌情再说。”
封元有点不甘心,那么多年了,兄弟们个个建功立业,逐渐有了脱颖而出的趋势,唯独邱云还在营指挥之下徘徊,真是让他放心不下,生怕意志消沉。
当他找到了宗良和景波时,谈到了邱云,景波还狠狠地瞪了眼宗良,怪罪这厮不为邱云说话,让宗良哭笑不得。
“你们放心,先生绝对不会不闻不问,老九也的确太不像话,要不改改臭毛病,恐怕今后会更悲惨。好在龚县一战,他表现的还算不错,先生也是很赞同的,只是还有欠缺。”宗良不紧不慢地道。
不能不说,邱云在龚县表现出的顽强,的确吸引人的眼球,甚至让王德和关胜赞誉。就在徐州狙击金军北归的战役中,邱云也是身先士卒,屡立战功,让多为名将赞叹不已。
但是,邱云的勇猛和睿智是一回事,杀伐果断却有另一回事,有时候为了心中牵挂,做出战场上的犹豫,确实是尤其致命的,也是王秀不放心的。
你有情感上的致命缺憾,作为低等将校或许不明显,但要成为高等将校乃至都校,掌握数千甚至上万、几万人的生死存亡,致命缺憾的确要不得,那会让部下白流血的。
人说,百战余生的真正军人都是冷血的,任何取得辉煌战绩的将军,绝不会吝惜生命,话是一点也不错。
手中拿着规矩,在沙盘或是地图上画出距离,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必须完成任务。我不要困难,我要的是结果,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完成下达的任务。
只有在战场上保持理智的人,才有资格掌控别人的生命,为了自己那点情感,稍有犹豫的人,是不配掌控别人生命的。
宗良不算是优秀,甚至可以说木讷,没有太显著的政绩,更没有睿智的表现。
但是,他所表现出的理智,让同样理智的封元认同,也让看是大胆实为谨慎的景波,无话可说。
王秀对殿前司组建行营参战,根本就没放在心上,那些粗劣的手法,简直就是小儿科,你们有点小心思,也不放在人家心中,只要别越界了,也就任你们折腾,反正翻不起大浪,他关心的还是两银法。
能不能在五路打开实施的前奏,对整个帝国而言至关重要,甚至要在西北战事之上。
当天,他再次请来沈默,两人单独讨论了一个时辰。
926。第926章 那点龌龊
平羌城,那是一片血雨腥风,任谁都明白,宋军完成了战略集结,夏军重兵屯驻平羌城,早就是师老无功,无法拿下整个城关,甚至有被人家合围的危险。
骨力黑以最快速度发了官塘李良辅极为担心,监军的李仁忠坚持拿下平羌城,就算是来了几千宋军援军,也必须要打下去。
随着战斗的继续,夏军也拿下几个关堡,西关城、北关城相继陷落,他们集中兵力要拿下南关城。
但是,南关城驻扎的是五十二旅镇,李世辅能在七万夏军中如无人之境,背靠坚城又岂能没有作为。
他没有把兵力限制在城内,而是放到了平原上,车营和马军营混合编组,有平羌城庞大箭矢储备为后盾,最大限度发挥攻防的优势,结果是七战七捷,杀的夏军鬼哭狼嚎。
最大的战果是,几千人击溃夏军万人的正兵,那场战斗打的是天昏地暗,万人正兵说明夏军参战有两万人。
五十二旅镇出动三个战车营、两个马军营和一个步骑营,战车突击,马军两翼掩护,步骑兵在后扫荡,标准的后世机械化装甲部队战术,夏军那里是对手。
战场上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南关城的守卫步军倾巢而出,扫荡被五十二旅镇冲乱的夏军,在宋军有组织的战术面前,一个上午夏军就崩溃了。
五十二旅镇的威名远扬,让李良辅惊讶不已,意识到骨力黑说的不错,宋军车兵战斗力极强,真正引起他的重视,急忙把部队撤入西关城和北关城,不敢再和李世辅正战。
此时,由于李仁忠坚持不撤兵,让夏国大臣极为不满,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把重兵屯住在平夏城,简直是不知轻重,拿家国当做儿戏。
当然,也有人意识到李仁忠的心思,无外乎火中取栗,想要侥幸边功,为自己争取大宝填上资历,却不知是犯了大错误,违背了李乾顺的意愿。
李乾顺在醒来的时候也很恼火,他是意识到某些不妥,李仁忠和李良辅不撤离的态度,让他很没有面子,却也明白这个时候撤下来,对军民士气打击是严重的,硬扛着这有可能全军覆没,造成更大的危机。
“陛下,已经有言官弹劾皇子和都统军,况且十万大军师老城下,南朝又汇集重兵,我军连战不利,恐怕会有不妥。”斡道冲是老辣,几句话委婉表达不满,还道尽夏面临的危机。
“濮王精通谋略,李良辅是国之大将,他们领兵在外征战,轻易不要调动,十万大军还拿不下区区小城”李乾顺双眼深陷,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他不愿在大臣面前丢脸,只能含含糊糊打马虎眼。
“陛下,南朝大军克日就要进犯,夏州空虚又有萧合达,臣以为还是撤兵北上妥当。”斡道冲非常不放心萧合达,李仁忠和李良辅的大军,多是左厢北部兵马,除去萧合达夏州祥佑军司,其他几个军司兵马并不算多,容易被宋军利用。
李乾顺脸色苍白,嘴角不住颤抖,很显然受到刺激。萧合达并没有表现出不满,但家国危难之际,他也不太放心契丹后族人,夏州统军有正兵上万,一旦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整个盐州东部都将大乱,实在不敢赌博啊
“陛下,既然拿不下关防,何必在坚持,一时一地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斡道冲一声长叹,他本就不赞成贸然进攻平羌城,现在骑虎难下了。
李乾顺默然不语,神色极为萎靡,他早就后悔了,却没有后悔药可吃,但除了军心士外,平羌城位于靖塞军司东北,战略地位重要,有大军在三源地,宋军第七、第八行营不敢过分深入,甚至第五、第六行营,也不敢贸然决战。
无论对军心士气,还是对战略应对,都让他非常矛盾。
“夏州危机,陛下乃英武圣明之主,必能看出其中道理,南朝尚未发兵,还望早作打算,不能错失大好时机。”斡道冲不屈不挠地道。
“容朕考虑一二。”李乾顺真的很为难,有利有弊最让人难以取舍,他艰涩地闭上眼睛。
最让他犹豫的是,夏州方向抽调大军不少,又有让人不放心的萧合达,但他依然有侥幸心理。知元昊实施全民皆兵,夏国可战之兵达五六十万,正兵达到二十余万,铁鹞子、擒生军主力未动,似乎有能力可宋军一决高下。
斡道冲见李乾顺犹豫不决,急的心头冒火,根据各方情报显示,南朝汇集的禁军军级军号就有十余个,征发乡军达到十余万人,再加上那些络绎不绝的民夫,规模已然超过当年五路征讨,很显然是灭国之战,无论如何不能轻视。
他不否认李孝忠、李良辅有牵制作用,但这种牵制是相互的,人家凭借万余人牵制你十万人,算计起来还是自己吃亏,怎么李乾顺就看不明白呢
尽管,随着宋军不断拔点,西北战事正式开启,曲端仍没有发动主力进攻,并非是他不想,而是正气恼朝廷成立殿前司西北行营。
他和王秀的观点惊人地一致,都不赞同殿前司独立成军征战,造成战略方向上的任务重复,浪费宝贵的支援力量。
从将校任命中,他也是一眼看出猫腻,还体味出更深的缘由,人家殿前司是天子卫率,亲娘养的儿子,自然要处处争功,也不顾指挥序列的不顺,公然破坏新军制。
连王秀也沉默不语,让他忍无可忍,不惜直接压下预定进攻的日期,给王秀上了一封官塘,非得要把事搞明白不可,大有搞不明白,我这仗就不打的势头。
给党项人的时间越多,对大宋发动战争越发不利,时间,似乎被一点点地浪费。
但是,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