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第9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的要求怎样处理,还需要时间来讨论,因此请他们暂时在南京等候,并安排他们到馆驿休息住宿,但同时也告戒众人,不许在南京胡作非为,破坏治定,否则一定将会严惩。
这时众学子们在洪武门外跪了半天,也确实足有些累了,而且内阁也接受了上言书,答复的理由也很合理,毕竟将求内阁马上就做出决定也不可能,而且有地方住,包吃包喝,当然不错,起码可以省钱,而组织这次上京请愿的领头几个人也都觉得没有拒绝的理由,虽然在队伍虽也有几个人鼓吵着“如果内阁不答应就跪在这里不走之类”,但见其他人都跟着官员一齐离开了,也熬不住累饿,终于也跟在后面一起走了。
见终于把这批请愿的学者们都安稳下来了,内阁上下也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还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同时又赶忙安排了一队士兵,在馆驿外驻守,当然名议上是保护他们的安全,虽然不限制众人的活动,但要外出时必须登记,发给令牌。
而在内阁里,众官员们也在为上言书的内容议论纷纷,因为看过了上言书的内容之后,绝大多数人对这份上言书提出的要求都嗤之以鼻,内阁成员基本都是追随商毅打天下的人员,一方面是对商毅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也湥С庑┬抡叨杂诘酃⒄沟暮么Γ硗庖灿幸恍┤巳肥凳强┝搜劢纾岣吡思叮比灰膊簧偃擞屑鹊美嬖诶锩妗
比如第一条恢复古制,以仁义礼信治国,就连王夫之都认为,这根本不可行,因为什么才算古制呢,是宋朝、唐朝算古制,还是夏商周三朝算古制,而像什么限商、禁海之类,只会造成帝国的财政崩溃,更是不可能,但这次事情怎样处理,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连商毅一时也有些束手无策。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二零章 南京风云(四)
不过见一时半会拿不出一个好的处理意见来,商毅也决定今天先散会,大家都回去思考一下,明天再讨论。
商毅回到后宫,也就是李华梅进宫的时候,当天晚上,商毅也放下了这些烦心的事情,和李华梅渡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第二天一早,李华梅赶到统战部去办理辞职手续,而经过了一夜休息的商毅也神清气爽的又来到内阁,重新开始内阁扩大会议,讨论解决上京请愿的事梼。
这次内阁扩大会议,还邀请了来自国会的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三人,因为这次上京请愿,虽然是一个政治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学术事件,而黄、顾、方三人既是国会议员,也是当代知名的学者,因此请他们参与讨论,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经过了一天的休息之后,众内阁的官员也都从昨天的突然中回过神来,并且也都在家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思考,因此在今天一开始,就有了一个基本思路:请愿书提出的十二条要求,肯定是不能答应的,现在的问题是,对这三百多人怎么来处理,好顺利的解决这一事件。
随后有人就主张将,于脆将这些人全部都遣送回原藉去算了,因为他们留在南京,总是一个大麻烦,现在虽然安抚下来,但很难说以后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如果有人不愿离去,则可以由皇帝或内阁下达行政命令,将他们强行遣返回地方去。
也有几名官员对这批上京请愿者非常不满,没事好端端的,在家里待着不好吗,跑到南京来闹什么事情,因此认为一定要给他们一些惩处,可以取消他们以后参加科举的资格,更有甚者,主张干脆把他们抓起来收监关押,判个几年再说。
不过这个意见也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反对,因为民间人士进京请愿,在任何朝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体现地方民间情况的一种图途,并不值得大动干戈,而且他们在京城里也没有闹事,根本就没有抓他们的理由,而且商毅称帝之后,一向主张坚持法制,杜绝人制由其不能以所谓大不敬、惊驾、违禁的莫名其妙的罪名,胡乱抓人关人。
另外这三百多人在地方上也都是比较有名望的人士,其中也不乏地方名士,有一些人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还有认识,当然不愿意将他们釆用抓捕入狱,而且这样做对朝廷的名望也是不利;而强行遣返,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人在地方上都是比较有名望的人,强行遣返,必然会对帝国产生不满心理,难免会在地方上有所怨言,而地方又偏离京师,有可能会造成地方上出现动荡。
因此王夫之就主张,还是应当以好言安抚,劝说,争取能够说服他们,自愿返回原籍,当然有必要的时候,朝廷也可以适当做出一点让步,或者说是怀柔,比如在他们提出的十二项要求中,釆纳一二条无关大局,或对国家政策响影不大的意见,并且还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嘉奖虚名称号,这样既可以平静的解决请愿的事件,也可以显示帝国的宽大和仁义。
大部官员都赞同王夫之的主张,由其是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等人,甚致都自告奋勇,愿意出面去劝说这些请愿者,毕竟如得处理方式太过份了,对国家也并没有好处。
但也有人对王夫之的建议提出了质疑,李岩就认为,王夫之的想法虽然不错,但能不能说服得了这些人,还很难说,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采纳一二条不痛不痒的意见,或赐几个无用的虚名,恐怕很难让这些人心悦诚服的离开京城。
而李岩的意见,也代表了一些内阁官员的想法,因为一但劝说无效,那么对帝国、对内阁的权威也是一个不小的影响,说不定还会让这批请愿者越弄越来劲,到了那时内阁反到骑虎难下了,因此怎么个劝法,首先要认真的研究一下,当然平和的解决这一事件的基调,还是定了下来。
而王夫之等人听了以后,也觉得心理有些没底,毕竟他们也知道,这批人都是非常顽固,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因此全场一下子也都静默了下来,众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到商毅的身上,这个时候只能由商毅来拿主意。
刚才众官员发言讨论的时侯,商毅一直都没有发言,只是听着每一个人的讲说,他当然也不同意釆取过激的做发,除了刚才众官员发言的理由之外,商毅也不愿意开这个坏头,一切都用权力来强行解决,治国毕竟不同于打仗,可以快刀斩乱麻,还是应该多勾通、协商来解决。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商毅笑了一笑,道:“诸位所说的都没有错,对这些学者上京,也是为朝廷进谏言,应当礼相待,晓之以理,使其心悦成服,自愿离京,但以这些人的态度,一味正面好言相劝,恐怕难有效果,因此朕有一个想法,不如就搞一个辩论会,对他们提出的这十二条意见,一条一条的进行辩论,真理都是越辨越明,让他们辩输之后,服服气气的离开南京!”
等商毅说完之后,在场的二十余位官员也都怔了一怔,被商毅这种奇思妙想的办法给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而商毅接着又道:“而且这次辩论的内容,全部公开进行,可以任甴南京的学者、学生傍听,并且将双方的发言全部都记录下来,在报纸上公布发行,并且结集出版,让天下学者、学子都能够看到,这样就算是辩不出一个结果来,孰是孰非也可以由天下人去评说!”
王夫之这才明白了商毅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把一次政治事件转化成学术争论事件,这样就好办多了,而且辩论多久都没有问题,这边该辩还辩,而内阁还是该干嘛干嘛,不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就当是把这三百多号人养在京城里吧,另外王夫之对辩论还是有充份的信心,一来他认为现在帝国实行的这些国策是决对正确的,当然不怕辩论,而且这近两年以来国会一直都在各种辨论中渡过的,在这方面也有很丰富的经验,这一点有辩论的时候还是非常重要的,光有理是不行的,还要能够充份的表达出来。
而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等人也认为啇毅的这个意见可以一试,致少比一味的劝说靠谱一点,其实在讨论学术的时候,也经常会进行辨论,有时是面对面进行,有时是通过书信来往进行,在南宋期间,就发生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两次很要的辩沦,一是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之间的鹅湖之会,进行了“求知”和“求心”之辩,另一个是在稍后一点的时候,朱熹和陈亮之间的以书信来往的形式,发生了王霸利义之争,这两次辩论,对于各人对自己的学术完善,以及思想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进入明朝以来,虽然没有再发生像这两次辩论这样有重要影响的辩论了,但明朝各学派学者在交流之中,互相辩论也是常事,甚致从另一面来说,举行这一次辩论,对于学术交流来说,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现在中国的新旧思想冲突,这些学者们都能够感觉得出来,如果举行一次辩论会,让新旧思想来一次正面碰撞,对于新思想的宣传和发展,加强新旧思想的交流,消除双方的对立情绪,也是非常有用的。
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支持商毅的意见,而虽然有一些人对此还有保留,但因为是皇帝的意见,也不便反对,反正也可以试一试。
见众官员基本都赞同自己的这个主意,商毅也立刻下令,让内阁来安排,首先是要通告给这些请愿的人员,因为辩论是双方的,对方要同意才能够举行。
在接到了内阁的通告之后,几名组织者只是简单的讨论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因为进京请愿的人员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话,那么也就不该害怕辩论,另外在进京之前,领头的几个学者也都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现在大部人都知道国会的运作方式,因此也有人做好了准备,在国会中进行辩论,甚致还想过可以一举成名,虽然说这次不是在国会中进行辩论,但却是完全公开,见报,而且还可以结集出版,也算是另一种成名的方式。
双方都同意了举行辫论,那么接下来就是协商辩论的规则,每一场辩论的辩题、出场人数,发言时间,违规人员怎样处瑵等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毕竟辩论不是吵大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或是漫无边际的跑题等等,在这方面国会经过了几年的运作之后,有足够的经验,而且规则对双方都是有效的,因此请愿人员也没有异议,全部都答应了下来。
于是双方都开始积极的准备,而这次进京请愿的行动,也在商毅巧妙的引导下,偏离了当初的目标。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二一章 南京风云(五)
虽然商毅最初的想法,是弄成一场新旧思想正面碰撞、交流、沟通的辩论,但这一次辩论最终持续的时间之长、影响的范围之深远,参与的人员之多,在中国思想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思想造成的决突之大,都远远超出了商毅的预期目标。
按照内阁的计划,这一场辩论是在四月十日,定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辩论的题目就是请愿的第一条:施行古制,以仁义礼信治国;双方各出五名代表出场辩论,而傍听的人员约有八百余人,除了请愿人员全部出席之外,其余的都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和南京学术屇的人员。
内阁方面对第一场辩论是做了充份的准备,在辩论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施行古制”这一点中的“古制”两个字,到是那一段时间才算“古代”,是不是只要以前的朝代都算古代,还是以传说中的“上三代”才算古代。
而请愿代表只能回答是上三代的制度才算古制,但内阁一方马上就抓住了这个口实,质问请愿代表,上三代到是推行的什么制度,中央机构是怎么设制,地方行政又是怎样安排,权力怎样分配,怎样监督,怎样制定的税赋制度,结果问得请愿代表哑口无言,根本就答不上来。
言必称上三代,是中国古代学术文章的一个特点,因为按中国传统思想的观念,上三代就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大同社会,反正就是上三代什么都好。
但只要不是书呆子,其实谁都知道,所谓“上三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一是时代久远,二是史料缺乏,但也正因为如此,在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因此就全部推到“上三代”上面去,“上三代”就是这样做的,就连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里,也是假借托上三代,说白了就是把上三代当做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根据自己的需要,想怎么说都行。
而请愿者将“施行古制”列为第一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帝国是刚刚建立的新朝,百废待新,没法用祖制来压服新朝的制度,只好推到古制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