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十八世纪欧陆-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万人对战一万三千人瑞典人,成功夺回里加。
但在普图斯克根,面对极度处于劣势的七千瑞典人,他联合俄军共两万人居然被第一次上阵的年幼瑞典国王带领的瑞典军打败,损失1300人,被俘2000,却只造成了敌人300人的伤亡。后面在库尔兰里,与俄罗斯联合起来,但却没有第一年和第二年那么幸运,虽有不错的胜利,但也不免有失败撤退。
普鲁士人对施泰瑙的情报就这些,因为这位元帅常年征战在波兰,所以双方都是第一次对阵。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清楚了一个事实。萨克森人的元帅是一个攻防有术,非常正统的将帅。有着不错的大局观,偶尔还会发挥超常,就像一个偶尔运气好会走位风骚的网游玩家。只是根据我轻松地跳出萨克森的包围网来判断,这位成名多年的萨克森元帅或许是已经老了,反应有点跟不上了。也有可能是那位萨克森元帅是一个专攻堂堂正正的决战,而战略的眼光不怎么样的角色。那么既然清楚了敌军的实际指挥者,就轮到我们针对萨克森人的弱点进行排兵布阵了。
第20章决战给力王三
5月29日清晨七时,萨克森的警戒部队发现了普鲁士人和罗马人的异动,毫无疑问这是敌人发动进攻的前奏。
萨克森选帝侯大早地让人从温柔乡里叫起来很不满,现在正在营帐处大发脾气。不过军队有没有那位选帝侯大人都无所谓,因为施泰瑙伯爵在这里。
施泰瑙伯爵让随行的侍从帮忙穿戴完毕,站在营帐镜子里的自己,仔细打量了一眼嘴边的胡须,然后他让侍从帮他挂上肩带和勋章。这些勋章便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荣誉。作为一个巴伐利亚伯爵,他并不缺乏地产,但同样,作为一个贵族,一个有理想的贵族,他也不甘于整天钻女人的裙底。把目光投到侍从递上来的长剑上,金质的剑柄,再配上价格不菲的象牙,握在手上能感受到那种温润细腻的手感,拔出来以后,剑身还精美的纹理,这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赐给他的奖赏。
施泰瑙伯爵仍然记得那个激动一生的时刻,四周赞赏、艳羡、嫉妒的目光让他觉得这辈子历经的苦难非常值得。在美因茨的绝望根本不值一提。同样,那个躺在乱七八糟堆放了一大堆东西的桌子上,带着金色星星的绿色元帅权杖更是他人生的巅峰。当他握着这个权杖走在萨克森,穿梭在宴会里,所有的女人都对他青眯有加,所有的男人都嫉妒地想成为他。不过能够获得今天这个成就,他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在波兰,他跟当时北欧最出色的一群将军较量过,有胜有负,不过也就只有那个年轻的瑞典国王给过他一种锋芒在背的感觉。但现在,还没有开战。他就感到了一股不安。
两军将在莱比锡交战,萨克森选帝侯经过他的建议从德累斯顿抽调一千三百人进来,然后从其他地方调兵到德累斯顿,这样萨克森人就有了一万四千三百人,虽说他的谨慎建议让那位同为元帅的瓦克巴斯嘲笑为胆小如鼠,但幸运的是选帝侯还是按照他说的做了。
施泰瑙伯爵非常清楚他那位选帝侯的性格,那就是万事以保全萨克森为主。若是他当时在选帝侯身边,哪怕明知会被拒绝他就会建议选帝侯派出他麾下的四千骑兵疾驰到德累斯顿,一分为二。一路佯装后方截取敌人的退路,另一路前面挤压敌人的行动空间。然后就等着敌人不战自退吧。
只是萨克森选帝侯的野心很大,他想占领安哈尔特,还想吞掉一半的普鲁士,自然不可能想被这支敌军拖住后腿。而让领土被入侵,这更不可能被接受。于是那支敌军跳出包围圈之后,施泰瑙伯爵便觉得最少有一半的几率会跟敌人进行一次正面碰撞。因为萨克森选帝侯绝不容许在没有做出尝试之前就后退。
也就是说。这次如果能胜就最好。不能赢,那么至少也要保住全军的战斗力!从容地安排撤退。这不难做到,因他的建议,萨克森人一万四千打一万七千入侵的普鲁士保王党联合军,数目尚未处于绝对的劣势,更重要的是。萨克森人有着数目庞大的骑兵!
不管是进攻还是撤退,这对接下来的战斗非常有利!
早晨九点,蓝白色军服构成的普鲁士列线部队踩着整齐的鼓点,迎着清晨的微风。与白绿相间的萨克森军队一同出现在莱比锡附近的村庄里,这里便是胖子希庇亚斯选择的战场。
我们罗马的军队就站在这支普鲁士保王党联合军列线的中间。
金光闪耀的展翅双头鹰下方,是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的鹰旗徽记,这支出身安纳托利亚的军队选择了一只奔驰的战马作为军团幸运标志。
与二线军团的大红色外套军服和白色内衬不同,一线的军团,脚上套着及膝的皮靴,黑色的马裤上方是一件加厚的浅紫带点粉色的马甲,就是那种二十一世纪餐厅使者穿在身上的双排扣马甲。马家里面是白色的衬衫,而外面是长衣摆的紧袖开襟淡紫外套,翻开的大领口却用了黑色的面料,武器带和肩带固定住这件外套,军官们的打扮也跟此差不多,但那件长衣摆外套却成了大风衣,肩部更是多了肩章,双手则由长皮手套护住双手,顺带着还有一件深紫色斗篷从左侧斜扣在肩上。
“大人,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我们将作为整支军队的中心,有必要那么拼命吗?”希庇亚斯对我在昨晚向普鲁士人做出的巨大让步表示不解。
“那你觉得我们的军队该安放在哪里?左翼还是右翼,又或者是第二线?那样我们还没开打就相互猜疑,等到两兵相接,任何一点猜忌和犹豫以及故意拖延都可能导致失败。现在我们承担了中间的防御,但也用这个代价换取了两个团共两千多个普鲁士人的调动,这不是很好么。”
德绍亲王将他的二儿子莫里茨带着他的两个团来到我的麾下听命,眼下这位年轻人正用着单管望远镜仔细地打量着萨克森人。
“不过萨克森人那里可是至少四千人的骑兵啊!”
希庇亚斯说的没错,早在被围困的时候,我们就发现给力王亲自带领的主力里,萨克森人那里骑兵在全军比例很高,甚至高达了一比三的程度。不愧是历来以骑兵和骑士出名的萨克森。
“利昂!”
“在!”
两个利昂不约而同地应道,然后两者意外地大眼瞪小眼。
“我的军团副官。”我的叫喊让护卫利昂识趣地退了回去,“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可以挡得住骑兵相同数量的冲锋吗?”
利昂?科穆宁哈哈一笑:“大家又不是没见过骑兵冲锋的小红人,当然可以!”
小红人就是二线军团和三线军团穿戴的服饰而繁衍出来用来称呼新兵的单词,我点点头:“到前线去吧。”
“为罗马服务是我的荣幸!”
“喂,阁下,我说你这排兵布阵的方式很有问题啊!你把我们的两个团步兵一起压上也就算了,但怎么能够,每个团只保留一个营作为预备队?我们的中间防线太单薄了,连点预备队都没有的话,若是战斗吃紧,左右两翼就是想派援兵来协助防御都办不到啊!”莫里茨打马走上来说道。
“阁下也担心我们的厚度不够,很容易被突破吗?”我反问道,却换来莫里茨一阵白眼。
“废话。”
这老小子还真是一点没有他老子的涵养。
“阁下听说过罗马的一句关于来自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罗马军团名言吗?”
“没有!”
“来自安纳托利亚的罗马人自1207年以来只为伟大的帝国做过两件事。第一,我们组成罗马军团。第二,我们进入前线为罗马赢取胜利。”我话音刚落,只听到那位军团副官便用激动的嗓音在列线的前方大叫到“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
“罗马帝国的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
“在此!!!”
“我的同伴们,我们,将作为罗马的军队,代表罗马,在距离遥远的奥古斯都时代,易北河之败的一千年以后又再次深入到欧洲这么远!哪个军团拥有我们这样的荣誉?没有!你们感受到了吗?荣誉!力量!以及荣耀!!但是我相信这仅仅只是开始,更大的荣耀还在等待着我们去夺取!而今天,眼下,就有那么一个机会,一个更大的荣耀就在我们眼前!那就是击败那边的敌人!!!杀光他们!这样我们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不但是第一个重返欧洲的军团,还是第一个为罗马赢取胜利的军团!是的,兄弟们,同伴们,战士们,罗马人!!!洗刷罗马帝国在条顿堡森林的耻辱,日后,我们的事迹将成为永恒!还有比这更能荣耀我们伟大罗马的机会吗!!!”
这位安娜?科穆宁娜的后代在草坪拽着焦躁的骏马转了两圈:“但是你们也要记住!今天!今天的战场,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必须胜利!一旦失败,这将令整个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蒙羞!不但帝国将视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为耻辱,哪怕是你们死后的日子,你们的家庭也会在日后遭到唾弃!而其他军团也会去告诉那些新兵们,我们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是第一个举着鹰旗重返欧洲的军团,也是第一个被打败的军团!你们想出现这样的情景吗???”
“如果不想!那么,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哪怕是死也要铭记当年瑞恩斯坦大帝对所有斯巴达军团定义:不管敌人有多少,我们只问敌人在哪里,然后,杀光他们!!!明白了吗?!”
这位副官先是摆了一个大蛋糕在军团士兵面前,然后又威胁他们,看着那一个个士兵进入了打鸡血的状态,他最后举臂高呼:“罗马万岁!”
“罗马万岁!!!”
只是利昂的一通大喊大叫让我的处境一下子变得好尴尬。
如果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全体战死,那就不是将士不用命的问题,而是主帅太白痴的原因。得了,一下子就把我推上风浪尖头,这跟他过来背黑锅任命完全是不相符合啊。利昂这背黑锅的太不敬业。既然别人靠不住,那么只希望我接下来的布置会成功。
第21章决战给力王四
先不提利昂是不是有意阴了我一把,但就目前的布置而言,我并没有将胜利的筹码完全放在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战斗力上面,虽然他们要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一万七千人按照我们昨晚商量出来的方案进行,如今两个普鲁士步兵团就放在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两侧,他们的纵深比正面宽度要厚上不多,完全不是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的三线列布置。而在两侧的左右两翼,一万一千普鲁士按照计划进行了列阵。
每一个连队便是一条线列,三个连队构成一个营,而一个营在这场战斗力里头便是最基本的冲锋单位。当一万一千人排出阵势以后,左右两翼的普鲁士步兵正面各有600多人的长度,第三十三斯巴达军团的长度则是900人。如果从空中进行鸟瞰,我们的布置将会是两翼厚重,而中间单薄,正面便如同一个“凹”字。
普鲁士和萨克森人纷纷在战场附近寻找丘陵进行炮兵阵地的构建,此时双方距离600多米。
而我们的炮兵阵地,我并不急于构建。
双方拉近了一百多米的距离,萨克森人的炮击阵地构建完毕,一共4门好像是8磅炮的大炮架在了右翼后方小坡,然后3门八磅炮架在左翼,跟据我们的观察,萨克森人还有三门大炮还继续被拖在几匹马的屁股后面。至于那些小口径的步兵炮就不在计算范围之内了。
希庇亚斯轻松地说道:“萨克森人的大炮跟你推测的差不多,但比想象中的要少,殿下是怎么知道的?”
“你忘了我们抢劫的赛达铁矿可是萨克森的工业地区。但在那里,我们只看到了大炮的炮弹模具却没有相应的铸炮模具。仅有的几个铸炮师也是只具备小口径步兵炮的制造能力,再加上萨克森这地方,历来以骑兵闻名。所以很难想象就这么小的地方拥有同时兼顾骑兵和炮兵的财力。”我甚至怀疑对面萨克森人的大炮还是从其他地区购买下来的二手货,或者是从俄罗斯人那里得来的垃圾货,要知道四千多的骑兵就是四千多的大爷!若真是那样,那么萨克森人的炮兵基本可以无视了。没有任何炮击练习的炮兵在三四百米的距离,根本就是战五渣。
“原来如此。”
很快,事实就证明我的恶意猜想是对的,萨克森人打出了的大炮完全没有准头可言,普鲁士人倒是来了个开门红,他们的二十门用九磅炮和四磅跑混杂起来的三个炮击阵地,有一颗炮弹轰击了第一列的萨克森步兵线列。铁质的弹丸撞进去人墙的那一刻,场面只能用血肉模糊来形容。
普鲁士的将领们纷纷在四百米距离驻足,而我则跟着步兵前进到了三百多米的地方,这时候,萨克森人渐渐地找到了点感觉。炮弹不断地在我们的头顶上飞回来飞去,看着炮弹经常在身后或跟前四五十米的地方爆炸。颇有种坐过山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