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骑 >

第548章

唐骑-第548章

小说: 唐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永畲拥侣柿煲煌虼缶丫系搅似巡#从胛揖崾γ鸷!�

郑渭和杨易听了都又惊又喜,现在伽已经被张迈击退,但计算时间,于阅兵之时应该还不知道这些消息,杨易叹道:“咱们结交得到这么一个盟友,当真是上天所赐!”郑渭忙问:“除了太子李从德之外,这支

使者道:“主帅是李从德,副帅则是检校太尉马继荣。此外文安公主也来了

郑渭看了杨易一眼,笑道:“看来人家从德太子这次可不仅是来与我们会师,更是送妹妹成亲来了

杨易嘿嘿一笑,便派了一火亲兵赶往蒲昌海。先代表自己和郑渭慰问从德太子,并邀于闽军进驻焉者就食。

使者去了以后,杨易对郑渭道:“如果归义军能够像于间这样与我们同心同德,那我们还担心什么伽?就是伽、阿尔斯兰、萨曼再来一次三面进攻我们也不怕了。”

郑渭怔了一怔,随即悟道:“哎哟!我真是愚笨!怎么到现在才想起来!我知道大都护为什么要召集我们了

杨易亦是有大局观的人,见郑渭是被自己刚才的话所触动,马上也就想到了他想法:“你是说与河西的关系?。

“不错”。

这时副将来报说军队已经整备完毕,随时可以出,杨易道:“先上路吧

一路上两人各自无法,分头沉思,走到晚间安营扎寨这才又碰头交流想法。杨易与郑渭都很明白自己在安西军中的身份,无论是对安西军政两方面还是在张迈的心目中都有重大的影响力,如果能在路上达成共识,那么他们的意见将很可能会成为此次决策的一个方向。

杨易自见到郑渭那天开始两人就没少吵过架,杨易对郑渭总是冷言冷语,但郑渭落难之际却是杨易出手相救,郑渭萎靡不振之时也是杨易出言相激。当郭师庸等老一辈将领都反对为郑家报仇时也是杨易仗义执言,此事之后郑渭对杨易也未有一句多谢,遇事交接常是公事公办,在外人看来似乎这对文武之间十分冷淡,但只有张迈、郭洛等寥寥数人才能体味到两人关系的微妙。

这时于雪夜之中同帐抵足而眠,说的却都是安西与河西的关系。

杨易道:“曹家最近对我们的事情好像变得积极了,但我一直不相信他们会转性。朋友相交。有倾盖如故的,有白如新的,于阅和我们就是倾盖如故,归义军那边,嘿嘿!我可不奢望能与他们做真正交心的朋友一不过呢,那也是好事

郑渭一奇,道:“好事?。

杨易道:“当然是好事,你想想,如果归义军也像于阅那样对我们出于至诚,我们反而不好动他们了。”

他这句话没有说尽,但郑渭何许人也,马上就明白杨易的意思是要将归义军直接吞并。

杨易道:“我读的书虽然没你多,可大略的史事也知道,从来靠着拉拢、整合起来的领土,都会留下太多的老旧势力,比如河西如果我们是靠结盟、联姻、威压、排挤之类的手段逐步与他们合并而取代曹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那样时间太长,而且往后很多事情反而难办。又要顾忌这个。又要顾忌那个,我在外头领兵到无所谓,但你管内政,如果要推行一些新的东西,我敢打包票,一定会左碰壁,右碰壁,碰到你没法改革为止!倒不如像对付疏勒一样,用兵枚平了,瓦解掉原有的势力,只留下一些听话的,将河西变成一张白纸,那样你反而好办事

杨易是个,不好读书的人,但毕竟是郭杨鲁郑第二代中的佼佼者,从小接受了严格的教育,肚子里有点底子,在温宿的那段日子,还有在龟兹闲居的这段时间,一有空也常找书来读。西域地区书籍难觅。但他毕竟是一方大将,找几本史书还是不成问题的。

郑渭对杨易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并不感到奇怪,实际上如果交到自己手中的领土与百姓真的可以像一张白纸一般任他画郑渭是求之不得。不过呢,“阿易啊,你可知道那样意味着什么吗?。这时帐篷内气氛甚亲,郑渭就没文绉绉地称杨易的字,直接叫他阿易。

杨易笑道:“要将河西变成一张白纸,先就得将曹家的势力连根拔起。不但耍瓦解他们的军队,灭他们的人,还得将他们在河西百姓心目中的好印象全部驱除,将他们给河西百姓灌输的那种芶且偷安的想法洗个干净这是对汉人的一方面;此外就是占据了甘州、肃州的甘州回统,也得杀个干净,就算不杀绝他们。也得打得他们像狗一样趴在我们面前不敢乱来这是对胡人的一方面

说到这里他嘘了一声,一双眼睛迷离起来,道:“我听郭伯伯说,自古关陇最出精兵强将!而且整个河西的人口合起来可能有百万之众!要是能将河西所有汉人团结起来,从中选出十万男儿练成精兵。哇一。他啧啧连声,道:“那可真是让人向往啊

郑渭笑道:“十万男儿,只怕不止呢。

河西如今处于割据状态,隐户甚多,如果真能一统安西、河西。再将隐户搜出来,那么组织二三十万铁骑也是有可能的。可是你想团结河西百万汉民,只怕没那么简单!别的不说。现在那些统治着这个地区的一个个家族就不会答应

杨易哼了一声,道:“所以这些妨碍一统的人全部都得灭掉!上层的家族留下只会添乱,至于下层的百姓反而好教化,我最喜欢那些质朴汉子了。没那么多的杂心思,又好说话,又能打仗,又能放牧,还能种田。只要我们对他们好,编管教化起来并不难。反二衣冠点十,打仗时帮不卫忙,放牧种田嫌苦嫌累,江炉不防还要给你使算计,根本就是防不胜防!一定要设法铲除才行”。

郑渭苦笑道:“你说的都是希望如何,却没说该怎么做。从嘉陵回来的情报看来,曹议金等虽然对外懦弱。但对内还是颇行德政的,归义军虽然已经没有了张义潮时代的英豪之气,但目前境内百姓对归义军也还颇为拥护,杀敌人容易,得民心难。咱们虽然用变文做了一些宣传。但那只是为我们将来进入河西打了个底子,毕竟还比不上曹家在沙瓜二州的数十年经营。真到了双方起了冲突。沙州会有多少百姓支持我们?我觉得如果我们强行攻打的话,曹议金再振臂一呼,其臣下散步谣言抹黑我们,只怕沙瓜二州数十万军民都会起来抗拒,那样局面就会变得很麻烦了

杨易叹道:“是啊,所以这就是为难的地方了。”顿了顿,问郑渭:“你有什么办法没?”

“也不能说有办法郑渭道:“不过以西域如今的现状,我认为一下子就要推行王政不大可能。或许可以考虑先推行霸政。”

“霸政?。

郑渭便说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的霸政却不是通常所说的“霸道。”而是一种具体的政权组织形式。

杨易听完道:“你这个。东西太古老了,咱们华夏现在已经没有君子之风了。就算用这个。的话,怕也就只能是个过渡

郑渭淡淡道:“耍行王政那是有条件的,如果能像你说的那样用兵枚平河西,那时再行王政不迟。就不知道张龙镶是什么看法。”

杨易脑中闪过张迈的影象来。道:“迈哥会有一些主张和我们相同。不过”他说到这里笑了起来:“别看他最近得了一些什么仁德之名,其实他的心肠比我还要毒辣。我估计他会赞同我的主张,将沙瓜清洗干净的

两人一直说到半夜方才睡下,第二日继续启程,赶到天山时前方来报:“薛复将军收复交河与龙泉关了。”

杨易问双方损伤如何。

“敌军半个,月前就开始撤退了,五天之前薛复将军逼近交河,敌人不战而退,三天之前又逼近龙泉关,敌军还是不战而退,所以我军并未有什么损伤。”

杨易听伽退得这么干脆。对郑渭道:“伽的行动变流畅了。他一定有了一个新的全盘计划

郑渭道:“什么计划?。

“那怎么晓得”。杨易道:“不过下一次再对阵时,只怕就不会再像过去半年这么轻松了

因天尚未黑,两人就没在天山县停留,直接奔往高昌城。

这一日看看离开高昌还有三十里,雪是下得越来越大了。杨易道:“要不找个避雪的地方歇歇

郑渭还没答应,前面回报:“将军,前面有人迎候!”

杨易和郑渭对望了一眼,杨易道:“迎出三十里,谁和我这么好的交情啊

郑渭笑道:“一定是慕容春华。”

杨易笑道:“他才不会干这种事情呢。我和他之间也不用这样,显得矫情

走近一看,竟然是石拔,杨易跳下马来。叫道:小石头!是你!”忽然觉他头上绑着一条白布,再看随他来的人也都如此,大惊道:小石头,怎么了,谁过世了?”

石拔哇的一声,滚下泪水来,道:“易哥!大唐没了大唐真的没了”。

杨易看了郑渭一眼,拉住他道:“你说什么呢!”

石拔垂泪道:“高昌这边有一伙亲身去过中原的使者,大都护他已经盘问得很明白了,咱们大唐真的没了,而且已经亡了好久了,之前我们听到的许多消息都是错的!现在中原那边的新朝也自称大唐,不过早已不是我们的大唐了,根本就是伪唐!庸叔他们入城之后都哭倒了。他醒了之后绑白戴孝,为国服丧,我心里也难过得很,咱们一路不辞辛苦、不顾生死,从新碎叶城和藏碑谷打到了这里,哪里知道我们想要回去的国家却早已没了”那我们规复西域的大功,却往哪里报捷去?联系长安”以后还要联系吗?易哥,你说,我们以后是不是就不回去了?是不是就要这样永远留在西域,当个安西人了?”

郑渭和杨易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的反应却远没有石拔那么激动,仿佛对此事早有预知一般,但郑渭还是黯然了下来,长长叹气,杨易也难过了好一会,但石拔一口气冒出来的那几个问题他却不知该如何回答。也长叹一声,问道:“大都护呢?他怎么说?。

昨天的内容出了点疏漏,从疏勒来到龟兹的是法信不是嘉陵已经改正。

最近两天讨论区就某个问题争论得颇为热烈。对此我不作评论因为许多猜测和东归之真正布局相离十万八千里,最近因为时间的关系,有些细节处理得粗糙了,但大走向方面仍然在我掌控之中,阿菩从来都不是写到哪里算哪里的,请大家继续耐心看吧,《唐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月票离第六还差九票,请还有月票的朋友帮帮忙顶一顶。谢谢。

一(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向谁请功

茶容归矗的年纪与曹议金相当。年轻的时候他显得没有曹壮。但到了晚年身体状况却好得多。他作为北伐军的司马进入伊州,儿孙们原本担心他吃不消,他自己也有些担心,可是真的出以后却现路越走越精神,仗越大人越有劲。竟不像一今年近七旬的老人,仿佛就是五十多岁的壮年。

所以当回讫人退出伊州,归义军方面要派人前往高昌议和的时候,慕容归盈便主动向主将请命前往。他是归义军内部威望仅次于曹议金的元老,主将也是他的子侄,既然他主动提出了谁敢驳他,当下由他领衔,由孙子慕容据陪伴,一路赶往高昌,一开始还是坐车,最后干脆骑马,到达赤亭关的时候笑着对孙子道:“我原本以为自己没几年好活了,今天看来看来爷爷还能再活二十年哩。”

赤亭关的守将听说他来赶紧派人送她进入高昌。

天寒地冻,但老人反而不如少年人怕冷,慕容据冻得瑟瑟缩缩,慕容归盈却神色如常,一路上慕容归盈暗中观察安西唐军的布置,现唐军的布置深符兵法,一关一卡。一岗一哨都没有给敌人留下可以趁机而入的空隙,心中便暗暗点头了。寻思:“布置此兵势的将领颇为得力!不知是谁。安西长征变文中所提及的那些安西名将,这次可得好好看看。”

又见在每一个重要的据点上至少都有一个营的军士不同其余,他便判断这些将士是安西军的折冲府兵。这些人在慕容归盈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兵无论是士兵自身的素质还是从行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练强度,“在沙州也不多见啊。”

在这些人之下,一些看起来是新归降的部队的素质就明显差了一个,。

眼看第二日就要进城,这晚赶过了宿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且在野外安营,夜里忽然传来抽泣的声音,慕容归盈弈得奇怪,就让孙子去打听,孙,子来说是护送他们的两个安西小将士在哭。

慕容归盈便出帐来,那两个在哭泣的安西小将士只有十**岁,一个高些,一个矮些,正被将领责骂。可是那将领自己的眼睛也红红的,慕容归盈见这两个小伙子的年纪当自己孙子也差不多了,心中生了几分慈爱之心,就问:“为什么骂他们?他们做错什么事情了吗?”

护送他的队正道:“这两个小子不懂事,半夜里哭泣,吵醒了贵客。对不住了。”

慕容归盈问道:“他们为什么哭泣?”

那队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