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历史维修工 >

第88章

历史维修工-第88章

小说: 历史维修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鸿门宴到还定三秦,以及平叛英布时他配合自己抢走韩信,所有的事情他都做得和历史上的刘邦差相仿佛,至少在平衡内部势力上,没有任何差池。

  不像英布,从九江到江陵,打仗因有猛将召唤系统的缘故,猛的一塌糊涂。

  但管理方面却是个渣渣。

  尤其是江陵,重用当地文人治世后昏手频出,导致英月皇朝不攻自溃。

  又或者彭越,因时间较短就被平叛,在管理方面的毛病还没被挑出来,可军事方面确实没有成为天选之子的资格——就算他是后世国防大学的高材生。

  然而在冷兵器时代,他依然输得很彻底。

  但是刘邦却做到了。

  从始至终,汉军内的派系力量都被他平衡得很好,尤其是今天的处理方式,更是让李扶摇刮目相看。

  彭越是自己杀死的。

  但灌婴要抢军功——刘邦也知道灌婴的出发点。

  若是按照事实偏向自己,很可能导致灌婴心生不满,最终这位开国功臣会步某些人的后尘,走上叛乱的道路。

  所以刘邦就让夏侯婴让出了这个功劳,以安抚灌婴。

  同时,也给夏侯婴许了重诺。

  而对自己这个真正击杀彭越夺得首功的人,刘邦也没有吝啬,当面许诺,等诸事平定论功寻赏,自己当居首功,率一军平定天下,若一统江山,当为王也!

  其后也确实将自己擢升做左骑军统领,帅两千重骑,一万五千轻骑,这差不多算是刘邦骑军的核心力量了……

  楚汉时代,这个时候的重骑军,也就是噱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重骑,若是有金国铁浮屠那种重骑,十个项羽也经不起重骑军的撞阵啊……

  但李扶摇真真正正的统管一方了兵马,而且是中坚力量的左骑军。

  这既安抚了灌婴,也让自己和夏侯婴无话可说。

  所以这货的手段确实高出一般人——李扶摇都生出过念头,如果这货平定天下后做他的盛世汉高祖,要不自己就放他一马得了。

  只是转念想了下,觉得这样做隐患太大。

  汉高祖刘邦当然知道吕雉对西汉江山的影响,他平定天下后恐怕第一件事就是对付吕家。

  所以,刘邦还是得杀啊。

  其后刘邦意图将彭越首级悬挂城门示众。

  李扶摇心有戚戚,虽然是历史中,但也不愿意看见穿越者如此凄凉的下场,于是出面阻止,出乎意料的是,张良、萧何、夏侯婴和灌婴等人都表态不赞赏汉王此等做法。

  说杀鸡儆猴可以,但若太过,会让天下万民以为汉王暴虐。

  刘邦只得作罢。

  平阳之战落幕,自此一役,刘邦尽起诸侯之兵,强势平叛彭越,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大破叛军,令遵从汉王号令的天下诸侯莫不心惊胆寒。

  自此,汉王阵营越发稳固。

  而另外一边,西楚和韩信所建齐国之战,也在最后的悲歌中落下帷幕。

  历史上那个惊艳了楚汉时光的兵家圣人韩信,再也不见了踪影,尽管他在齐国娶了贵族之女殷嫱,也遇到了他的青梅竹马,也就是宋襄的那个寡妇,两人重修于好。

  但他面对的是不输刘邦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齐聚西楚大军,一步一步压榨韩信的生存空间,最后逼得韩信不得不聚齐所有兵马,在临淄一带,和项羽打了几场大战。

  然而,这位穿越者的实力甚至还不如彭越。

  与项羽三战皆败,也便罢了。

  毕竟还有兵力,可以固守临淄,实在不行,也可以打游击啊,可以进击那些出兵随项羽征讨的诸侯国都——那些诸侯倾国而出兵力,大多内虚。

  而刘邦现在已经回师咸阳,并没有对他形成夹击之势,韩信的游击战土壤还存在。

  他完全可以学英布。

  但是韩信没有——他不仅没有打游击,连溃兵也无法收拢,直接导致被项羽带着八千江东子弟咬在屁股后面,一直杀到了临淄城下。

  至此,韩信已没有任何希望。

  三次大战,被西楚大军击杀四万余人,溃败中,又有五万余人四散。

  回到临淄城内,韩信的残兵已不足五万。

  然而却要面对西楚二十多万人的强攻——就算是多智近乎妖的诸葛村夫来,也守不下临淄。

  韩信的失败不可避免。

  临淄只守了两日,便被西楚大军攻破。

  这位兵家圣人,如果没被穿越,以他的才华,未尝不能学三国刘备,在夹缝中生存,最后发展壮大,造就三国鼎立之势。

  然而悲哀的是,他被穿越了。

  又或者说,他因为被穿越了,所以才在这个节骨眼上反汉。

  最终成就了悲剧。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成了历史里的过眼云烟。

  穿越者得到了他的身份,他的记忆,却没有得到他的天赋思维。

  尽管穿越者和彭越的穿越者一样,也是个后世国防大学的高材生——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在铁与血的冷兵器时代,课本理论远远不足以应付数万人甚至十数万人的大场面。

  有道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又岂是有种便可以王侯将相?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一功成,是万千人心的掌控和践踏。

  穿越者从靡靡繁华的后世来到楚汉时空,身份、能力的转变,加上历史大势的改变,让穿越者的先知视觉失去作用,他们作为穿越者,和土著又有什么差别?

  所谓怀才不遇不是真的不行,只不过是才不在正途,环境决定不了命运,只有知识和正确的三观才能功成名就,对于穿越者而言亦是如此。

  尤其是没有金手指的穿越者。

  这便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所以彭越死了,死得很普通,死在了历史维修工李扶摇的剑下。

  所以韩信也死了,死得很窝囊,死在了叛贼之下。

  反叛他的人,正是在彭城之战时就建议他反汉的人:蒯通。

  蒯通是个谋臣。

  彭城之战时,就建议韩信反汉,建立天下三分的局势,没有被当时的韩信采纳,不过当时韩信确实受到了影响,所以彭城之战后和彭越一起出工不出力。

  导致西楚发展了起来。

  按说,谋杀主子这种事情,让蒯通抹了黑,项羽说不准会杀了他。

  毕竟项羽是个英雄。

  但出乎李扶摇意外的是,项羽不仅没杀他,反而重用。

  于是恍然。

  估计虞姬在彭城之战后,使用的反间计,就已经将蒯通收买,这人早就成了西楚内应。

  想到这不由得苦笑。

  虞姬这个穿越者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让蒯通说服韩信反汉,削弱汉的同时,让西楚扩大了势力。

  当然,恰好又遇见彭越韩信成了穿越者。

  所以她才会误打误撞赢了这一局。

  身在咸阳的李扶摇很担心一件事:项羽会不会杀了韩信的两个夫人,毕竟野史所据,曹操就是殷嫱的后代。

  虽然不确定,但终究是个隐患。

  万幸,项羽再一次做了回英雄,又或者是虞姬的建言,放过了韩信的家人,让她们继续归隐齐地临淄城,估摸着也让临淄官员监视着吧……

  但愿殷嫱已经怀了韩信的骨肉,也但愿韩信的这个遗腹子今后的后代里会诞生一世枭雄。

章一百五十四 刘邦的种田流

  临淄,范家坳背后的山顶。

  有白衣飘飘的女子默然站立风中,艳阳高照里,安静的望着淄水。

  一条大河波澜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嗯,今时是没有稻花香的,饱受战乱的临淄,范家坳早已是一片废墟,就是临淄城里,经过这一次战乱后,也已十室九空。

  白衣飘飘的女子,正是虞姬的师父,李扶摇眼里的疯女人。

  亦是孟姜女眼中,挥手崩塌长城的女神仙。

  此刻衣袂飘飘,白裙翻飞,纯净苍穹斜挂腰间,端的是如人间谪仙。

  没有以白巾蒙面。

  唇角那颗淡青色美人痣在阳光里轻舞飞舞,为这份风情增添了三分清幽和灵动,便如从画中走出来的瑶池女仙。

  有大雁凌空。

  女子唇角便扯起一抹笑意,盯着山下已成废墟,原本是孟姜女家的地方,“一生流离,真是可怜啊。”

  也不知道她在说大雁还是谁。

  远处忽有银光映照太阳,一英姿飒爽的女子登山而来。

  虞姬。

  虞姬本已是千古美人儿,可在这位女子面前,咋一看去似乎各有风情,再仔细欣赏,便觉得虞姬是一朵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玫瑰,风情万般。

  但这女子,却是一朵盛开于九天的青莲,汇聚天下美好于一身。

  强势压过虞姬一筹。

  虞姬来到女子身后,“师父,已按照您的吩咐,殷嫱和另外一位女子,都已妥当安置,大概会安静的度过一生。”

  女子笑了,“是啊,安静的度过一生,挺好。”

  又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

  虽然这话很莫名其妙,但虞姬却懂了,苦笑了一声,“师父,我没有为难殷嫱她们。”心中也是好奇,为何师父的心里,总是对女人格外看重。

  女子点点头,“我知道,虞姬,还记得我曾经给你说过的么。”

  虞姬沉默。

  女子却懂了虞姬的心思,喟叹了口气,“逆天改命,谈何容易,你还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么……”

  虞姬依然沉默,良久才反问道:“师父,爱一个男人,不是应该为了他付出一切么?”

  女子苦笑,转身摸了摸虞姬的脸。

  心里满是怜悯,虞姬啊……

  真的能摆脱霸王别姬的宿命么,虽然有我帮忙,但这天下却不是我一个能逆转的啊,而且,刘邦那边还有李扶摇这个X因素……

  尽力,听天命。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虞姬,能舍得西楚霸王去我那个世界么。

  ……

  ……

  天下,楚汉对峙。

  经过这一波彭越、韩信反叛的洗牌,如今天下大势,西楚、汉各自半分天下。

  楚汉之争,进入巅峰时期。

  如今西楚,范增身死,英布反叛之后身死,龙且在英布反叛时被杀,项羽手下大将只剩钟离昧、季布和蒲将军等人。

  刘邦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强的两员大将,彭越和韩信反叛之后身死,樊哙在鸿门宴后被杀,如今他手下在楚汉时空了盛名远扬之人,只剩下夏侯婴、灌婴、卢绾等为数几个。

  但也比西楚更好。

  还有一众任敖、申屠嘉、周緤等名声不扬,但即将在历史上舞台展露锋芒的人物。

  当然,还有异军突起,如今俨然是汉军新贵的左骑军将军李扶摇。

  西楚、汉,各自修整势力。

  神州大陆看似平静了一段时间,但谁都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黑夜。

  刘邦和项羽,都不是那种卧榻之畔可容他人酣睡的人。

  所以,最后大战的号角,必将敲响。

  而最先有所行动的,却是刘邦。

  刘邦同学太想进步了。

  当然,不是进攻西楚,而是在军队中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这货竟然从鸿门宴开始就在布局,最近终于成功,发明出了环柄刀,广泛装备于骑军之中。

  又将环柄刀改良,大量配备步军。

  得知这个消息的李扶摇蛋疼了好久——环柄刀啊!

  环柄刀,是西汉中后期出现的技术压制性的军事发明,一般长一米左右,可用作劈砍,这对于之前的军事斧钺枪戟等兵器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

  依靠环柄刀,汉朝曾将匈奴打得一脸懵逼。

  而在秦末汉初,出现环柄刀,这个意义是何等重大!

  李扶摇已经可以预想,当西楚士兵面对全员配备环柄刀的汉军,会被打得一脸懵逼的样子——然而刘邦同学的改革不止于此。

  在发明环柄刀之后,这货又发明了马镫。

  秦末汉初,是没有马镫的。

  东汉末年,才有正儿八经的金马镫——所以西汉可能有马镫,但绝对不是秦末汉初时候出现的,而且更不可能是铁质。

  所以刘邦同学在南郑召集了大批的工匠,按照他的设计图,竟然真打造了木质马镫。

  马镫的出现,对骑军而言,其进步性不亚于环柄刀的出现。

  没有马镫的骑兵,一者冲锋撞阵时自身平衡不好掌握,二者发力时候无处借力,使得骑军的威力大打折扣。

  但是有了马镫,配合上环柄刀,骑军的破坏力将直线上升。

  李扶摇有种预感,仅靠这两种发明,刘邦同学的种田流发展,就将成为楚汉之争的转折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