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唐-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说。”
“事情都已过了月余,为何直到现在才来禀报?!”李世民眉头微眉,思量着柳一条这个时候会去哪里。
“先前以为他是去谈什么生意,所以也就没甚在意,”李然xiao心地轻声回道:“柳先生虽是名士,可是他更是一个商贾,为商者每日进进出出,实不足为怪,皇上之前也有过不得干涉之严令,是以……”
“行了!”知道李然所言乃是实情,李世民轻摆了摆手不再深究,接声向李然问道:“可有查出柳一条最终的去向?”
“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之后,xiao人就立即着人在暗中彻查,结果还真查出了些端倪,”轻上前两步,李然尖声向李世民回道:“据边关处的守卫回报,有两个极似柳先生还有柳府管事的人在数日前驱车出了边境,前往高昌方向。”
初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然也给狠吓了一跳,柳一条在这种时候偷mo赶往高昌,他想要做什么?通敌叛国,还是另有所图?
“去高昌了?”李世民眉头一凝,疑声说道:“这个时候他去高昌做什么?他不知道候君集一直都想要将他除之而后快吗?这么做不是自投罗网吗?”
李然担心的什么通敌叛国的事情,李世民压根就没有去考虑,若是别人的话或是还有可能,但是柳一条,就凭着他与候君集之间那几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就已经完全绝了他去投诚的所有的去路,在候君集面前,他所能得到的,唯有一个死字而已。
“只有他们两个人?”李世民扭头向李然询问道:“柳二条还有柳氏其他族人,现可都在长安城内?”
“回皇上话,”李然尖声回道:“柳先生的家人倒是都是,也没见他们有任何想要离开的迹象。”
“这样啊……”李世民手指轻微敲打着桌面,有些猜不透柳一条的打算,不知道这一次他的葫芦里又卖的是什么yao。
把家人全都留在长安,独自一人前去高昌敌国,不可能是出逃避祸,更不可能是叛逃他国,不然的话他不会走得这般安心,毕竟他不是那种只顾自己不管家人死活的无情无意之人,若是有什么打算,断然不会不顾家中父母妻儿。
“行了,继续在暗中监护,确保柳氏一族的安危,待柳一条回来之后,再行通禀。”知道柳一条肯定还会再回来,所以李世民也就不再去多作思量,毕竟整个国家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他不可能会为了一个柳一条而耽误太多的时间。
“是,皇上!”见皇上又在低头翻阅奏折,知道此时已不便再去打扰,所以李然轻应了一声之后,便悄悄退出了殿外,守在殿门处shì候。
立政殿中,长孙皇后怀抱着兕子,神情颇为低落地呆坐在殿中,豫章公主陪同在她的身边轻声宽慰。
李承乾的叛逆之举,对长孙皇后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打击,他最为看重和最为疼爱的一个儿子,好好的东宫太子不做,反而选择了投敌叛国,帮助大唐的罪臣一同攻打大唐疆域,这是为了什么?
长孙皇后一直都想不明白,眼见着局势越来越好,越来越向太子这边偏移,相信再过个几年,等皇上累了,或是百年之后,乾儿自然会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可是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乾儿却选择了这么一个极端的方式?
“太子妃还有照儿他们,现在如何了?”身子微向后靠了靠,长孙皇后轻声向身边的女儿询问。
“他们,”豫章稍作犹豫,知道这种事情根本就瞒之不住,遂轻声回道:“因为太子哥哥之事,太子妃还有照儿都已被父皇给贬成了庶民,就在前日已迁出东宫,赶回了太子妃原籍。”
“回并州了?”长孙皇后轻点了点头,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似乎是早有预料,自古以来,谋逆都是要诛九族的死罪,皇上对太子的妻儿能够往开一面,已经自得上是天大的恩德了。
“回并州也好,远离长安,对他们来说,反而更为清静、安全。”长孙皇后面色略带悲伤地轻声叹道:“只是,只是可怜了照儿,还不足一岁,就要承受其父所犯下的过错,以后的日子,不知道会有多么艰难。”
“母后且放宽心,”豫章在旁轻声劝说道:“儿臣已经上下打点过了,路上他们不会受太多委屈,而且到了地方,也会有专人shì候,并州那里虽比不得皇宫,但是却也不会有衣食之忧,再怎么说照儿的身上也流淌着咱们李氏的血脉,相信父皇也不会真个就不管不顾。”
“话虽如此,可是那个谋逆的罪名,却是如何也抹不掉了。”长孙皇后颇有忧心地开声说道:“也不知道乾儿那个逆子,现在可还安好?”
怎么说也都是自己的骨rou,长孙皇后心中虽恨,可是却也免不了会为他的安危担忧。临行前身上的伤势都还未愈,行走时都有些困难,现在又面临兵祸与追捕,身子能吃得消吗?
“母后莫要担忧,”明白母皇的心思,豫章轻声劝道:“一直以来都未曾听闻前线有消息传来,这对太子哥哥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好消息,最起码,说明太子哥哥还未曾被旁人现。”
“而且,”豫章接声说道:“这种事情太子哥哥既然做了,就不可能会没有后招,在行事之前,定是就已想好了退路,至少他自身的安危当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嗯,但愿吧。”轻点了点头,长孙皇后的神色略有好转。
“娘娘,柳先生那边有消息了。”娘俩儿正在闲唠之间,xiao德子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躬身一礼之后尖声回禀:“说是柳先生去了高昌,至于去做什么,一时还不能确定。”
“高昌?”长孙皇后闻言,直接从椅上站起身来,嘴里喃声自语道:“他终究还是去了,本宫就知道,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
“母后,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豫章闻言,满面疑huo,启声向长孙皇后问道:“什么不会轻易放弃,难道您知道柳先生前去高昌的目的?”
这个时候赶往高昌,多是凶多吉少,再加上柳氏一门与候君集之间的仇恨,更是险上加险,豫章很想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竟能让柳先生不顾风险安危,执意赶赴高昌境内?
“去做什么?”长孙皇后再次慢慢坐定,听闻豫章问起,不由出声说道:“他本就是一睚眦必报之人,素来都是有仇必报,少有拖延,这一次他能够忍了两年才有所动作,就已经够是难为于他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是为了候君集?”豫章越听越觉得糊涂,有仇必报是不错,柳一条的秉xìng向来如此,但是这跟他去高昌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还想要趁此机会将候君集致于死地不成?
“候君集?”长孙皇后轻摇了摇头,道:“不止是候君集,除了候君集之外,还有你太子哥哥。”
“太子哥哥?”豫章神情一愣,huo声问道:“这关太子哥哥什么事儿?柳先生可是太子哥哥的救命恩人,他们之间怎么可能会有什么仇怨?”
“是啊,原本是不会有什么仇怨的,”长孙皇后有些无奈地轻摇了摇头,道:“可是谁让你太子哥哥糊涂,两年前竟会派人暗杀柳氏一族呢?”
“什么?!”这次轮到豫章从椅上站起身形,一脸地不敢置信与不可思议:“两年前柳府的那桩暗杀事端,bī得柳先生一家隐居躲避他乡的主谋之人,竟是太子哥哥?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太子哥哥他怎么能……?”
乍然间闻得此讯,豫章一时有些接受不了,怎么好端端的,两个在她心中都是最为紧要之人,竟成了仇人?日后若是再见到柳先生时,她这个仇人的妹妹,该如何自处?
“这件事情你父皇也已知晓,”长孙皇后长声叹道:“乾儿这次之所以会行这般叛逆之举,想来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而现在,”长孙皇后微眯上眼睛,道:“乾儿已不再是我大唐太子,甚至已经成为了我大唐的罪人,不再受得皇上还有东宫太子的庇佑,原先一直隐忍避让的柳一条也就再没了什么忌讳,这一次他去高昌,怕就是报着要了结一切恩怨的心思。”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长孙皇后叹声说道:“这就是命,这就是乾儿的命数,一切也都到了该有个了结的时候了……”
………
《牧唐》即将完结,新书《大唐纨绔》已开张,欢迎大家去踩。。。。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856章 谋划
更新时间:2011…9…28 16:49:56 本章字数:4427
第856章 谋划
高昌兵退,城门失而复得,李绩还有整个肃州城的守卫及百姓自是雀跃不已,在击退高昌军的当晚,布置好城墙防卫之后,李绩亲自主持开设了一次1ù天的庆功席宴,一为公孙武德及晋王殿下接风,二则是给在此战中表现卓越者记功行赏。
接风之事,不外乎一些俗礼,且不去多提。
论功行赏之时,最为耀眼的莫过于随晋王殿下一起过来的白衣护卫,薛仁贵。这一战,若不是有薛仁贵及时率兵堵住城门,肃州城最终能不能保住且还在两可之间,所以无论是李绩还是公孙武德,都不约而同地把此战之中最大功劳推到了薛仁贵的身上,在问明其是否有意参军之后,直接就把薛仁贵提到了与公孙贺兰相同的副将之职,可谓一步蹬天。
当然,薛仁贵能得此殊荣,除了是他真的立下了不xiao的功劳之外,其中也不乏有李绩与公孙武德想要对晋王李治示好的意思。
太子反叛无缘东宫,吴王身俱前朝血脉身份有隙,越王身无依靠孤掌难鸣,蒋王视财如命并无争雄之心,算来算去,在皇上膝下的所有皇子当中,也就只有眼前这个背后有长孙一脉支持的xiao殿下最有可能接了李承乾的位置入主东宫之内。
对于这样一个将最有可能会继承大统的xiao皇子,李绩与公孙武德自是不敢怠慢,毕竟日后极有可能会在李治的手下hún饭吃,有些面子还是要给的。
人是晋王殿下带来的,而且身上又有一身不俗的本事,再加上薛仁贵今天确是1ù了一个大脸,所以能把这个顺水人情做在他的身上也算得上是顺理成章,旁人也挑不出什么理去。
更重要的是,现在军中正是用人之际,像是薛仁贵这样有勇有谋的虎将,没有哪个将军愿意往外去推,能够将其收至麾下,自是会平添几分助力。
薛仁贵在军前1ù脸,得李绩与公孙武德这两位老将军的看重,作为薛仁贵的引荐之人,李治的面上自然也多有光彩,再怎么说这也是老师推荐过来的,虽然在晋王府呆了甚至不到一日,但是却也已烙上了他晋王一系的烙印,薛仁贵能有如此前程,李治自然是乐见其成。
“怎么忽然想到来从军了?”酒桌上,公孙贺兰与薛仁贵连饮数杯,公孙贺兰面不改色地轻声向薛仁贵询问:“之前不是一心想要在柳府做个护卫么,怎么舍得出来了?”
“之前某与东家有合约在身,护得柳府三年周全,自是不能背信弃义,随意奔走。”提壶为公孙贺兰斟倒了一杯,薛仁贵道:“这一次若非东家相撵,为兄也不会这么快就想着出来闯dang。”
“大哥那是不想你这一身的本事埋没,”公孙贺兰颇为理解地点头说道:“现下正逢战事,正是我等男儿建功立业之良机,似薛大哥这般勇武英雄岂能错过?”
“贺兰兄弟言重了,仁贵只是一匹夫耳。”薛仁贵摇头推脱。
“兄长过谦了。”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作纠缠,公孙贺兰话锋一转,接声向薛仁贵询道:“不知我那柳大哥现在如何了,家中可都还安好?”
“府中一切无忧,贺兰兄弟不必挂念。”说完,薛仁贵神色一顿,道:“倒是东家月前曾说要出一趟远门儿,也不知现在可已归府。”
“哦,还有,”说着,薛仁贵伸手入怀,掏出一支竹筒信笺递于公孙贺兰,道:“这是临行前东家托为兄jiao于贤弟的,请贤弟查看,看是否有什么紧要之事。”
“哦?大哥的书信?”将酒杯放下,公孙贺兰随手接过信筒,面带着笑意轻声向薛仁贵说道:“大哥也是,有什么话直接让薛大哥转述不就是了,还非要写什么书信这般麻烦?”
“嗯?”信件打开,方看了两行,公孙贺兰的面色就是一变,整个人瞬间变得慎重紧张了许多。
“怎么了?”见势头有些对,薛仁贵也放下手中的酒杯,抬头向公孙贺兰探问:“可是出了什么事端?”
“大哥他,去高昌了。”一口气将书信看完,听得薛仁贵问起,公孙贺兰左右扫视了一眼,见四下无人注视他们这里,这才压低声间向薛仁贵说道了一句。
“什么?!”薛仁贵的面色也是不由一变,同样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