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皇帝有点穷 >

第50章

这个皇帝有点穷-第50章

小说: 这个皇帝有点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岁爷,依奴才看,您就不要想这么多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您躲也躲不掉。如果是不该来的,您在这担心,却也什么事都不会发生。”陈光此时展现出来了一个尽心尽责老仆人应该有的素质,这些话虽然不能让何笑行真正的安心,却也给何笑行带来不少的安慰。

  何笑行听完,伸了个懒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他去吧!”

  虽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一天显得分外漫长,但是西落的太阳和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是不会骗人的。这一天就要过去了。何笑行斜斜的靠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灯台上燃烧的正旺的烛光,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

  就在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来人走进来的脚步太急,带进来一阵风让原本平静燃烧的烛火都开始摇曳了。何笑行转动了一下脑袋,将目光锁定在来人身上。如此冒冒失失的闯进来自己的房间,若不是有什么急事,那就太没有礼仪了!

  来人进来之后,目光迅速的在房间之中扫视了一圈,很快的就定位到了何笑行的身上。来人慌忙双膝跪地,给何笑行行大礼:“皇上,奴才王宝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何笑行这才看清楚,闯进房间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嫡母皇太后的太监大总管王宝。

  “王宝,你不在玉泉宫好生伺候太后她老人家,跑到朕这里来做什么?”何笑行看清楚来人是王宝之后,将目光再次转向烛台上的灯火上去,摇曳的灯火舞动了几下,就又恢复了原本的平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就像何笑行现在的表情,也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因为和陈光一直不太对付,在何笑行的心目中,对王宝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有一些淡淡的厌烦。其实王宝也没有什么坏的地方,也没有做过什么对何笑行不好的事情。大概是因为自己身边的人讨厌王宝,让何笑行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开始讨厌王宝了。

  不过,虽然何笑行表面上看起来淡定的不行,心中却已经转了十八个弯弯绕了。王宝和陈光素来不和,在皇宫之中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了。王宝平日里没事,绝对不会到皇帝这里来,免得遇见了陈光,自己讨得尴尬。相应的,陈光没事也不会去玉泉宫,若是在玉泉宫里遇到了王宝,也难免的被奚落一番。在如此情景之下,王宝风风火火的跑到自己这里来,必然是太后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果不其然,何笑行话音刚刚落地,就听王宝略带慌张的说道:“皇上,出事了,出大事了!”

  何笑行皱了皱眉,说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皇上,一帮子大臣们的家属正在皇城门外闹事,说是要给自己家老爷们伸冤!原本还只是一些妇孺,皇城的禁卫想要把他们给驱散了。没想到这一驱散不要紧,一些朝廷的大臣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现在在城门外跪着上百号人……”王宝说道。

  “伸冤?是吏部主事和吏部郎官的家属?”何笑行听到伸冤和闹事两个词,脑子里就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自己前两次被逼宫闹事的场景。第一次是所谓的劝谏,不让自己每天都跑出皇宫。第二次就是京城缺粮一案所谓的伸冤!这些个人,当真的是认为只要是集合了一队人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到皇城来闹事了?!

  “皇上,只有吏部主事们的家属!奴才仔细看了一下,除了被抓官员的家属,还有不少的朝廷的官员。现在都在宫门外跪着呐,一个个呼天抢地的,引起来不少的老百姓围观,现在已经惊动了太后娘娘了!”王宝说道。

  何笑行挥挥手,示意王宝可以走了,说道:“你回去转告太后,说朕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好。让太后不要担忧此事!”

  王宝前脚刚走,陈光后脚就走了进来。王宝刚来到自己的地盘,陈光就从下面的太监宫女那里得到了消息。不过因为王宝已经见到了何笑行,而何笑行有没有让陈光去见自己。陈光就一直在门口等着,等着何笑行和王宝谈完话,顺便也听听王宝向皇帝说了些什么。

  看了看门口,确认王宝已经走了,陈光快走几步到了何笑行身前,说道:“万岁爷,奴才正要给您汇报一个事……”

  “是吏部主事家属闹事的事?”

  “万岁爷明察!正是这个事。”

  “这个事朕知道了!但是朕想知道,太后是怎么知道的?这帮人在皇城外哭天抢地,太后在玉泉宫还能听得到声音?”何笑行略微有些不满,他最恨那些打小报告的下人。

  “奴才这就派人去查!下次绝对不会在发生这样的事情!”陈光自然是听出来了何笑行的意思,赶忙表态。见何笑行并没有太生气,陈光小声问道:“万岁爷,宫门口的这些人,怎么处置?”

  何笑行轻轻一笑,突然觉得很轻松。担心了一天的事情,真正的发生了,却又觉得没有什么压力了。这可能也印证了那句话,未发生的事情总是可怕,未知才是真正的恐惧来源。

  现在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见招拆招吧!

  “他们似乎把聚众到宫门口闹事当做跟朕抗争的灵丹妙药了!”何笑行摸着下巴说道:“陈光,你说,朕是不是要让他们清醒清醒?!”

  “皇上您打算……”陈光琢磨着何笑行的话,缓缓的说道,话还没有说完,何笑行就接上来了:“朕打算按照大平律法,宫门闹事喧哗,先抓了!再说!”


第二十一章 要学万历

  有了前两次被逼宫的经验,面对着这一次吏部官员家属们的闹事,何笑行没有丝毫的慌张。在处理这些官员之前,何笑行已经有了相应的心里准备,甚至可以说这一整天都在期待着这件事情的发生。发生了的事情,那就不惧!

  “万岁爷,您要是直接把这些人给抓了,恐怕会把事情闹得更大呀!这些吏部主事,在朝中把持着人事权力这么多年,培植的亲信和子弟相当多!如果万岁爷您再把这些官员的家人给抓了,恐怕这些官员的门生会闹得更大!”陈光略微有些担忧的说道。

  “你是觉得,这些个官僚的门生会为了自己的座主出头?”何笑行看着陈光,疑问道。

  “奴才是有这个担心!”陈光略微犹豫了一下,似乎陷入了某种回想,过了一会,才轻声说道:“万岁爷,先帝在位的时候,曾经因为贪腐,处理过一位在朝中为官多年的大臣,这个大臣平日里就好布道讲学,其座下门生故旧无数!先帝原本是要将这位官员判处没收家产,发配边疆。但是在这位大臣入狱不到两天的时间内,从我大平各地的府衙雪花一般的飞来了各种各样的奏折,中心思想就是为这位大臣求情!甚至不少都以辞官回乡相威胁!在京城之中的官员更是齐刷刷的跪在了宫门之外,绝食求情!”就算是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陈光回想起来当年的事情,依旧是有些胆怯。当年的那个一众官员跪在宫门之前的场面,让陈光留下了一些阴影。跪在地上的人,不见得是弱势的,而那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却是真正的被动的一方。

  听完陈光的话,何笑行微微皱了皱眉。陈光担心的事情,在何笑行看来应该没有那么严重。树倒猢狲散,什么所谓的座主和门生,在何笑行的眼中不过是为了金钱和权力交织在一起的乌合之众!何笑行根本不相信,在所谓的座主倒台之后,他的门生们还会冒着失去乌纱帽,甚至遭受皮肉之苦的风险来闹事!

  “这些所谓的门生,对座主如此忠心?”何笑行略有些不可思议,像是在问陈光,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万岁爷,如果这些门生和先帝在位的时候一样,那他们必然也会对座主忠心不二。至于是为什么,奴才也不得而知!”陈光轻声说道。

  何笑行摸着下巴琢磨了好一会,心中反复盘算着该如何来应对现在的局面。放任这些人闹事是肯定不行的,如果不对吏部主事们的处罚做出来让步,规劝这些官僚的家属回家根本行不通。既然这两条路都走不通,那就只剩下将这些人抓起来这么一条路子了!

  “陈光,通知京城巡察使衙门,有人在皇城门口闹事,这是他们的管辖范围。你带上一些宫女和太监,将一些老弱病残孕,给好生的看管起来。其余的人,交给京城巡察使的衙役!”何笑行目光冷峻的说道,既然非抓起来不能解决问题,那也就只好抓了!

  “另外,指挥桑弘,让他加快案件的审理速度!判决一下,立即执行!我就不相信这些个吏部主事犯下的罪过里面,没有砍头的罪名!”仿佛是开启了冷酷模式,何笑行面无表情的布置着任务。

  何笑行的这句话让陈光有些惊诧,为了确认,陈光斗着胆子又问了一遍何笑行:“万岁爷,您是要让桑先生一查到底了?”

  何笑行冷笑了一声,说道:“不是一查到底,是查出来可以判斩首的罪过,就可以了!朕原本不想如此,这都是他们逼得!”

  何笑行说的,是真心话。何笑行原本只是想把这些吏部的官僚们给撤换下来,换上去一批能干事且想干事的年轻力量。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些官僚居然向通过人多势众的方式来逼迫自己就范!最让何笑行提起警惕的,还是陈光给自己说的这么一番话!

  这些座主的门生,对自己的座主会忠心耿耿,甚至不惜自己的乌纱帽!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这个大平王朝的皇帝,又在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上呐?!这是一个帝国,又不是一个公国!这些大臣是皇帝的臣子,而不是有着封土和子民的王侯!如果大平王朝的朝堂上真的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风气,那这一股歪风就要在何笑行的手中刹住!要不然,这一个个所谓座主,就是一个有一个的小君主。那自己这个皇帝,就像是坐在被镂空的江山之上,江山随时有可能崩塌,而自己将会被埋在其中。

  “奴才明白了!”陈光沉声回答道。

  “让你的六扇门,把皇宫之中看紧了!如果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立即给朕汇报!这些官僚能够把事情捅到嫡母皇太后那里,就说明在皇宫之中存在着他们的人!另外,告诉桑弘,让他盯紧了京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朕汇报!”何笑行说道。

  “还有,让京城巡察使衙门把狱中关押的小偷小贩都给放了,腾出来一些地方来!这一次,朕就真的陪他们好好玩玩,来一个抓一个,来一对抓一双!”何笑行冷声说道。

  “奴才遵旨!”陈光再也不敢多说其它的什么话了,既然皇帝都已经这么笃定决心了,他一个做下人的,在这会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做好交代给自己的任务。

  一连串的发出来几道指令,何笑行略微有些疲惫的揉了揉脑袋。如果说真的有大量的官员来闹事,那他何笑行也只好痛下决心抓了!最大不了,也不过是朝廷的各个衙门缺少官员而已!正好腾出位置来,让贤给自己想要提拔的青年才俊们!更何况,官员少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大明王朝的历史上,万历皇帝将朝廷的一众官员都赶回家的时候,正是大明商品交易最发达的时刻!大不了,他何笑行就模仿一次万历皇帝!


第二十二章 学宫

  不知道是哪一位先人说的,越是集权的王朝,越不会出现可以和君主来抗衡的贵族集团,因为没有贵族集团的存在,阶层的流动性就越强。除了最上层的集权集团,下面的各个阶层之间的流通都几乎是没有隔阂的。

  大平王朝自高祖皇帝建立以来,历经了十几位皇帝的权力更替。天下是高祖皇帝一刀一枪的打下来的,在群臣的心目之中就是绝对的主宰,说一不二!除了高祖皇帝自己,其余的文武群臣都是可以随时替换的,能者上庸者下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皇帝的子孙是天然的皇帝,但是却不一定天然有着匹配皇帝权力的智慧和魄力。皇帝是天生的皇帝,但是臣子却没有天生的臣子!每一位成功站在朝堂之上的大臣都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无论是智慧还是心性都不是养在深宫的新任皇帝能比的上的。

  新皇帝不能完全驾驭自己的权力,又要维持自己这个庞大的帝国运转,就只好将权力分一部分给自己的臣子。品尝到了权力滋味的臣子,很快就会迷恋上那种感觉,渴望着从皇帝的手中获得更多权力。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传承下去,皇帝对臣子的掌控能力变得越来越弱。而朝堂之上的大臣在一代又一代的激烈竞争之中,人次辈出。往往会形成丞相的儿子至少二品大员,一品官员的子孙都在朝中为官。而那些真正辛辛苦苦寒窗十年的平民子弟,除了少数的幸运儿可以打破看不见的禁锢,往上进一个阶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