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有点穷-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何笑行想听听桑弘还能说出些什么来,只是不置可否的“哦”了一声,语调里带着些疑问。
“皇上,臣追求的,可不是功名利禄。臣斗胆效仿张仪,要做一个名利之徒!这里的名,是在史书留下传记,这里的利,是助君王开拓万里江山。去这连升阁里拜座主,没有哪一个能够圆满臣的需求!”桑弘侃侃而谈,将何笑行对自己的顾虑顺利的打消了。
“所以你就把朕当做你的座主了?!”何笑行听得明白,这个桑弘明里暗里都在说这个连升阁太次了,根本不配让他去拜座主。
“臣斗胆自夸,臣是良臣择明君!”桑弘笑着说道,说是自夸,实际上却是拍了何笑行的马屁。
“朕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显然,这一记马屁拍的还是很正的,何笑行笑着说道:“朕昨日里想进则连升阁去看看,却被拦在了门外,说是要什么门贴。你可知道这门贴是个什么东西?”
门贴,桑弘自然是知道的。连升阁在平日里,对天下来来往往的士子,是都敞开大门的。但是如果朝中的某位重量级官员要到这个地方来开坛讲座,连升阁就会派发门贴,只有拿到门贴的读书人,才能进入这连升阁。普通的读书人想要拿到这个门贴,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想要拿到门贴,少则十几两,多则几百甚至上千两的银子,都是要花出去的。越是靠近讲台的位置,门贴的价格越贵。
“这个官员能够给这些读书人讲什么东西,居然如此值钱?!”陈光有些纳闷了,穷苦人家出身的陈光,自然知道十几两银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些钱足够一个贫民家一年的开支用度了!
“陈公公见怪了!这讲坛贵的地方,不在于讲的内容。门贴的收入,一部分归了连升阁,一部分就归了开讲坛的官员!开讲坛的官员在讲坛结束之后,都会单独会见一些买门贴的读书人。至于官员会见谁,那就看你买的门贴是不是足够靠前了!”桑弘解释道。
“那就是谁买门贴花的钱越多,官员就见谁喽?”
“也不尽然。每个买门贴的书生,都要就某一个议题献上一篇自己的文章,供官员阅读。如果官员看了之后觉得还不错,才会面见这位读书人。但是如此多的读书人,官员也没有精力将所有人的文章都看一遍。钱花的越多,自然文章被看到的可能越大!”桑弘解释道。
“朕明白了!”何笑行轻声说道。
说白了,这个门贴就是官员敛财的遮羞布。因为不敢明目张胆的收钱,就开办所谓的讲坛,让读书人通过来买门贴,来变相的行贿。如果官员只会见花钱最多的那些个读书人,时间久了,就会让讲坛吸引到的人变少,这讲坛搞不下去了。通过所谓的递上一篇文章,交给官员审阅。官员在照顾到大多数花重金的士子之后,随便选出来几个花钱少的书生,来充充门面。这样一来,则讲坛看起来就像是在选材,而不是在索贿了!
“高明啊!”何笑行由衷的感慨!
第九章 名单
如果每一个读书人想要做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那么这些书生在变成了手握实权的官员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将自己买官花的钱连本带利的捞回来。这几乎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今日是哪一位朝廷的大臣在这里开讲坛?”何笑行轻飘飘的问了一句。
“启禀皇上,今日是户部主事周旭!”
听到户部主事,何笑行冷笑了一声。户部,就是朝廷选人、用人、考核人的部门,作为一个户部主事,手上掌握着一定级别以下几乎所有官员的选用、调动和升迁。掌握着如此实权的一位官员,在朝廷的选人用人上都如此操作,想一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能不能给朕搞一张所谓的门贴,朕也向进去听一听这所谓的讲坛!”何笑行说道。
“皇上,这门贴,臣是搞不到了!则每一张门贴,都会登记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如果有造假的,一旦被发现,这个士子就再也没有机会踏入连升阁了。所以不会有任何一个想做官的读书人,会把这个门贴卖给我们。”桑弘轻声说道。
“好严密的一个制度!”何笑行冷冷的看着连升阁的匾额。
“万岁爷,您看那边!”何笑行和桑弘两个人在聊着,陈光一边听着,一边四处打量。突然注意到远处有些骚乱,一群人簇拥着一顶轿子缓缓地向着连升阁移动。
何笑行闻言跟着陈光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顶轿子在人群之中。何笑行对大平王朝的礼制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只能隐隐约约看的出来,这是一顶官轿。
“走,看看去!”何笑行说着,就想着轿子的方向走去,桑弘和陈光两个人赶忙跟上。
这个官员的出场,很有气派。前面府衙的卫士手持礼杖,腰挎弯刀,面色凝重。左右两边的人群不停的向前涌动,都想靠近轿子前。负责维持秩序的下人门手拿着隔离杖,吃力的将这些疯狂的书生的挡在外面,生怕惊扰了轿子中的大人物。按照道理来说,这些个读圣贤书的书生,不应该如此的斯文扫地,但是在权力面前,却有都想向着权力的中心靠近再靠近。
轿夫们走的很慢,依旧是走到了连升阁的门前。连升阁的门子们赶紧出来,在人群之中清理出来一个弧形的圈来,让轿子安安稳稳的听在空地上,不被任何一个人打扰。
“恭迎今日讲坛主官,户部主事周大人!”
连升阁一个管事模样的男子,恭恭敬敬的唱了一礼。周边围观的书生,听到那管事的唱礼,就像是听到了某种号令一般,竟然都躬身下拜!偌大的人群,只有何笑行、桑弘几个人在这里直挺挺的站着,很是扎眼。
那个管事行礼完之后,几乎是下意识的向四周扫视了一下,看到矗在人群当中的何笑行等人,表情稍微的僵了一下,就又恢复如常,不再理会他们。
行礼完毕,何笑行等人又淹没在了围观的人群之中。管事这才上前,先是通报了一声,然后才轻轻的撩开轿帘。从轿子中跨出来一个中年官员,神色自若,略带一些高高在上的傲气,先环视了一圈周边的人群,拱了一下手,算是在跟众人打招呼,然后再管事的带领下,头也不回的走进了连升阁的大门。
“皇上,这个人,就是户部主事周旭!平日里为人也算是低调,想不到还有如此一面。”桑弘跟何笑行介绍道。
何笑行虽然是大平王朝的君王,但是做的确实是有些不太合格。平素里何笑行也不太热衷于上朝处理政务,有什么奏章都直接送到左右两位丞相处先批阅,再转给自己。所以对朝廷的很多大臣,何笑行其实并不是很知根知底。这个户部主事周旭,在尚未不如官场的读书人眼里是一个大官,但是在何笑行这里却是没怎么被注意到过。
“诸位!讲坛主官已经到了,手持门贴的士子,请出示自己的门贴,依次进入阁内!没有门贴的士子,还是按照老规矩,在此等候。讲坛正式开始后,由专门的传声筒转述!”连升阁显然已经很熟悉这种事情的操作流程,入门检票办的都是行云流水,没有出现什么骚乱。
眼看着一个个的读书人手持着门贴,有序的向着连升阁内走进。何笑行转回身问桑弘:“朕记得你刚刚说,每一张门贴都是关联读书人的身份信息的?”
“是的!”
“既然如此,那么每一个进入过这个连升阁,又进入了我大平朝堂之上的读书人,在连升阁都有据可查喽?!”何笑行轻声说道。
声音不大,但是听在桑弘和陈光的耳朵里,却是如同惊天一声巨响。这位皇帝,可是做出来过舍弃千里的国土,迁徙数十万百姓壮举的主,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如果何笑行得到了进入过连升阁的读书人的名单,那一场针对这张名单的大风暴,恐怕就要在官场上狠狠的肆虐了!
桑弘轻声说道:“据臣了解,这个连升阁会将每一位取得门贴的人的信息,保存三年之久。三年之内的信息,理论上都是可查的。只是这个名单,在连升阁内部,也是属于机密。”
“这倒是一件挺难办的事情。朝廷也没有办法直接出面问这个连升阁要这个名单。”陈光插嘴说道。
在陈光和桑弘的内心里,是有些不太希望何笑行得到这个名单的。对于何笑行想要整顿朝纲,两个人是举双手赞成,但是如果何笑行得到了这份名单,那这张名单上所有的官员恐怕都难逃一劫了。
如果到时候劝不住何笑行,何笑行要大开大合的整顿这些官员,那恐怕是要出乱子的。迁移几十万的百姓,只要是安顿到位,保证老百姓不会饿死,稍微用军队维持一下,就不会出什么大乱子。但是要突然动如此多的官员,一个不小心,朝廷就乱了……
“想办法搞到这个名单!”何笑行不去管做到这件事具体有多难,这也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如果什么样的事都要他亲自去操心,他早就累死在皇帝的位置上了。
“皇上,得到名单之后,对名单之上的官员,皇上打算如何处置呀?”桑弘想要先给何笑行打一个预防针。三年的时间,连升阁的这个名单,肯定是相当的长。而且,名单上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都是在京城或者一些重要城镇任职的。这些人,可以慢慢的处理,但是绝对不能简单粗暴的惩罚。
“哦?”何笑行狐疑的看着桑弘,不明白他为什么出此一问。但旋即就想到了重点不着急回答,何笑行反问桑弘:“你觉着,朕应该如何处理”
第十章 考核
连升阁的名单,只要是想要,以桑弘的手段总是能够弄到手的。但是弄到手之后如何处理名单上的这些官员,却是一个让人很头疼的事情。拿不到这个名单,何笑行还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旦拿到了这个名单,何笑行又不能直接下手处理这批官员,那就像是明知道锅里有老鼠屎,你却不得不喝锅里的汤一样,恶心。
对于处理掉这些蛀虫一般的官僚,桑弘是赞成的,但是他就怕何笑行稳不住,太冒进了。如此大规模的清算官员,很容易就会引起动荡。
“臣以为,皇上您拿到这个名单之后,也不宜按图索骥的处理这些官员。名单的事情,要严格的保密,不能传出去风声。不然恐怕整个官场,都会陷入风声鹤唳的状态。”桑弘沉声说道。
桑弘说的这些个事情,何笑行又何尝不知道。连升阁在京城之中已经存在了那么多年,几乎每一个官员,无论是否主动的,都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和连升阁有些瓜葛。可以说在朝堂之上,已经形成了许多个大大小小的派系,这些派系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真的按照自己的性子来,按图索骥将名单上的官员都一扫而光,那他何笑行的朝堂就几乎没有什么官员了。不过,不处理这些官员,何笑行又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见何笑行不说话,桑弘知道何笑行在斟酌这件事。桑弘也不着急说话,静静的等着何笑行。
“桑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给朕提的改革大计,如果用这一批官员,你觉得成功的把握能有多大?”何笑行沉默了好一会,开口问道。
“皇上,如果维持原状,使用这些官员,而不加以改变,改革必然会失败!”桑弘的语气很坚定,没有任何的犹豫。桑弘给何笑行提的改革的方略,是一条富国强兵的方略。在这个方略实施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许许多多制度的变更,还涉及到大量财富的重新分配。如果完全按照现在的官吏制度,那恐怕改革得到的红利在轮到国库之前,已经被各层的官僚给舔了一个遍了。
“既然这样,对于这些官员,你有何打算?”何笑行放弃了自己的温柔乡,不辞劳苦的大清早跑出皇宫,来到连升阁这里会见桑弘,可不仅仅是为了连升阁这么一件事。连升阁算是一个导火索,让何笑行真正重视的,是在朝堂之上牢牢扎根的各种派系和小团体。
官场之中的每一个座主,名下都有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多个的门生,门生发展一段时间,可能也会变成新的座主。这样在一个官位较高的座主门下,可能有着几十号的官员听命服从。这么一大票的官员如果对皇帝的政策阳奉阴违,那无论什么样的国策最后都会执行不下去。如果想通过这样的官员来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无异于痴人说梦。
“皇上,臣觉得连升阁的名单,可要可不要!”桑弘琢磨了一下,轻声说道。
“如此大的一批蛀虫官吏,在你这里就变成了可要可不要了?桑弘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啊!”何笑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