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皇帝有点穷 >

第13章

这个皇帝有点穷-第13章

小说: 这个皇帝有点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往大了说,这是小皇帝目无祖宗,不遵守开国高祖皇帝的遗诏,对大臣谏言充耳不闻,甚至还侮辱了上书谏言的臣子。如果严格的按照开国高祖皇帝留下来的遗诏,无视谏言官的谏言,这就是昏庸之君的表现,这是要废皇帝的。

  虽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因为这种事情废掉皇帝的先例,但是既然有这样的遗诏,至少面子上还是要老老实实遵从的。这件事情很难办……


第二十章 各退一步

  左丞相平吉刚到玉泉宫门口,却发现嫡母皇太后的贴身太监王宝已经在宫门口等着了。

  “左丞相大人,可是为了谏言官冲撞皇上之事来求见太后?”王宝客客气气的迎接左丞相平吉,说道。

  “不瞒王公公,我正是为了这件事情来求见太后。不知道太后娘娘这会可有空?”

  “太后娘娘也在为这件事情发愁呐!左丞相请!”

  王宝说的没错,太后也在发愁。左丞相平吉准许谏言官们向小皇帝上书这件事情,嫡母皇太后是知道的,并且默许了。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件事情现在闹那么大。据王宝汇报,小皇帝在寝宫之中大发雷霆,各种瓶瓶罐罐碎了一地。如果没有铁了心要废掉这个皇帝,那么最好就不要再去招惹这个小皇帝了……

  如果不惩罚小皇帝吧,在谏言官们那里又说不过去。毕竟小皇帝扔了谏言官的奏章,又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谏言官们晾在宫门口。虽然谏言官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开国高祖皇帝的遗诏却给了谏言官们无穷无尽的加持。

  “平丞相,你可有什么解决这件事情的好办法?这件事情,皇上只是贪玩多喝了几杯酒,哀家也已经告诫过皇上了。”嫡母皇太后一句话就奠定了基调。

  从内心的感情来讲,嫡母皇太后对小皇帝是有感情的。如果让她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就把小皇帝的皇位废掉,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听到嫡母皇太后这么说,左丞相平吉已经明白了嫡母皇太后的意思。但是如果完完全全按照太后的意思来,那他平吉这一行到玉泉宫,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太后,此事因为皇上失手将奏章掉下城楼,引起谏言官们的误会。而谏言官又是一群恪守祖宗规制的大臣,性格刚毅。如果皇上不给诸位谏言官解释清楚,这件事情恐怕不好收场啊。”

  平吉说的没错。谏言官虽然归属平吉管理,但是平吉也不是能完全控制谏言官的。如果不涉及到谏言官们的尊严问题,平吉说话对谏言官们是有影响的,尤其是领头闹事的谏言官杨慎,更是对自己言听计从的门生。但是奏章被皇上扔到地上这件事,已经彻底的突破了谏言官们的精神底线。就算是杨慎,也不敢冒着得罪全体谏言官的风险,听平吉的话。

  “你说的这些,哀家知道。但是你要知道,皇上现在也正在气头上。这一会让皇上去跟谏言官们解释,恐怕皇上是不会愿意去的。不过事情还是要解释清楚的,谏言官们做的也没有错!平丞相,谏言官归属你管制,这件事情哀家觉得由你这个直属长官去解释比较好!”嫡母皇太后说道。

  “太后娘娘,如果能为太后、皇上分忧,臣定然不会推辞。但,臣去解释,难免会落人口实。臣是情愿去帮助皇上化解这件事,但是在外人看来,就像是太后和皇上强迫臣去强制让谏言官封口。臣恐怕对太后和皇上的名声不好啊!”

  平吉还是老狐狸,这口黑锅,他平吉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去背。

  “平丞相不用担心,哀家在明日早朝,会下旨训斥皇上。这样以来,其他人也不会说什么了。丞相你要做的,就是让谏言官们认识到皇上并非有意扔下他们的奏章。只是一个小过错,哀家已经训示过皇上了。”嫡母皇太后说道。

  “臣遵旨!”

  平吉面见太后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是太后肯出面,自己就有把握让这帮子谏言官见好就收。谏言官们不再闹事,皇帝那里又被太后训斥了,在正常情况下,小皇帝肯定不会将矛头对准平吉。至于小皇帝会记恨上谏言官,还是记恨上嫡母皇太后,那他平吉可就不管了。

  要说平吉办事还是很有效率的。从太后那里离开不久,平吉就去宫门口见了这些谏言官们。将自己同太后的谈话修饰了一番之后,将这些谏言官们规劝回去。话说了一大堆,但是主要内容就两条:皇上不是故意的,太后明天会过问此事。

  等到谏言官们都离开了,平吉又让管家平复将杨慎请到自己的府中。

  “学生见过恩相!”杨慎是平吉一手提拔的,算的上是平吉的学生。

  “杨慎呐,坐!”

  “恩相找学生来,可是为了今日宫门前谏言的事?”

  “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事!”平吉一幅生闷气的样子:“老夫今天去面见太后,太后娘娘说皇上现在正在气头上,对于皇上,不能再加以训斥了!皇上毕竟初登大宝,年纪还小,需要的是诸位大臣尽心尽力的辅佐,而不是拿着放大镜一般的挑剔。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让皇上写罪己诏,岂不是太强人所难了?!”

  “恩相,这个学生明白。但是今日的事,已经超出了学生可以控制的范围。群情激奋之下,学生……学生办事不利……”面对平吉的责问,杨慎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千言万语,最后只能化成请罪自责的话。

  “老夫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平吉宽慰道:“明日早朝,太后娘娘会亲自过问此事。你是谏言官的主官,要能够分清主次。明白吗?”

  “恩师您是说……?”杨慎多少有些把握不准平吉的意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平吉感慨般的说了一句。

  “学生明白!”

  “回去吧!在老夫府上待久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说闲话。”

  左丞相府上做出了这么一番安排,右丞相府上也没有闲着。各种消息不断的传到右丞相夏衍的耳中。

  “这下平吉算是引火烧身了!你说他没什么事,干嘛要去挑皇上的毛病?!”周政看着属下送来的情报,说道。

  “远没有到引火烧身的地步。”夏衍看了看周政,说道:“你有没有想过,这谏言官怎么可能会知道皇上去饮酒买醉的事情?他们哪里来的这样的能力?”

  “谏言官自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平吉身为左丞相,打探出来皇上的行踪,也不难呀。”周政说道。

  “可是平吉又不傻,为什么会给自己找这个麻烦呐?”

  “您是说,有其他人在指使谏言官们去找皇上的麻烦?会是谁呐?!”

  “你能不能多动动脑子!”夏衍有些不悦:“你母亲将你托付给我,不是让你事事都问我!”

  周政见夏衍生气,不敢再言语,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夏衍见周政这个样子,心中有些气,也有些无奈:“你听好了!太后是最不愿意看到皇上饮酒买醉的,这次谏言官们把事情闹大之后,他平吉第一时间就去了玉泉宫。平吉去玉泉宫做什么?这是在跟太后商议,如何让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侄儿明白!”周政点头说道。

  “如果不出意外,明日早朝。太后应该会亲自过问此事,谏言官们也会后退一步,不再死咬着皇上扔奏章的事情不放。这件事情,就会这么过去了。”夏衍似乎已经预料到了事情的后续进展。

  “那这件事对平吉有什么好处呐?”

  “具体有什么好处,我现在还不知道。但现在真正掌握着朝政大权的,就是嫡母皇太后。他平吉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了嫡母皇太后的忙,如果说没有什么回报,那是不可能的。”

  看到周政还有些不是很懂的样子,夏衍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用想了。如果我所料没错,明日早朝,便会见分晓。”

  嫡母皇太后和左右二位丞相在为这件事情操心,这件事的当事人何笑行此时更是烦闷的不行。喝两次酒而已,先是被嫡母皇太后叫去训斥,这还罢了!结果这帮谏言官居然聚众到宫门口闹事!还要自己发罪己诏!

  “万岁爷,桑弘给您送来了一封书信!您要不要看看!”陈光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跳过陶瓷碎片,走到何笑行身边,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道,生怕触动了何笑行的暴躁情绪。

  “桑弘送来的书信?干嘛的?”何笑行有些纳闷,这桑弘送来书信是干什么的,难道这么快就查到京酒的消息了?还是说查赈灾银使用款项的事情有眉目了?

  “万岁爷,送信的人什么都没有说。只说是桑弘送来的,给了奴才这封书信就走了。”陈光说道。

  “知道了!”

  何笑行快速将信中的内容浏览一遍,越看越是震惊。看罢,将书信递给陈光。

  陈光看了一会,说道:“这桑弘有太神通广大了吧!这些事情都知道!”

  何笑行沉声说道:“左丞相偷偷的去面见太后,然后谏言官们就散去了!然后左丞相又见了谏言官的主官杨慎,不知道具体谈论了什么。杨慎从左丞相府出来之后,又约见了其它几位谏言官。呵呵!还真是一环扣一环啊!”

  “万岁爷,这件事您打算怎么办?”陈光问道。

  何笑行看了看书信,心中已经大致有了想法,冷笑一声说道:“凉拌!”


第二十一章 第二封信

  从坐上皇位到现在,何笑行还从来都没有亲自主持过早朝。因为不用早朝的缘故,何笑行平日里起床都算不上早。今日,何笑行却一反往常,早早的就穿戴好衣服,坐到了御书房中。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水。就这么坐着,看着书!

  伴随着朝会终了的钟声,陈光一溜小跑的来到了御书房,气喘纷纷。

  “万岁爷!”

  “先喝口水!”

  “万岁爷,今日朝会主要商议江南三省赈灾情况,江南三省目前灾情已经得到缓解,朝廷调拨的赈灾银两也已经悉数发放到灾民手中。灾区没有大的疫情发生。在赈灾事宜讨论结束之后,谏言官主官杨慎上书说他昨日里鲁莽冲动,误将皇上失手掉下奏章认为是皇上有意丢下去的,惊了圣驾,在朝堂之上请罪。左丞相平吉认为谏言官们妄自揣度圣意,应该被惩罚,但是鉴于谏言官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太后娘娘能够从轻处罚。太后娘娘在朝堂之上表示谏言官没有错。并且说对皇上外出饮酒的事情已经训斥过了,谏言官们不便再就此事来谏言。朝会就结束了。”陈光将朝堂之上发生的情况老老实实的向何笑行作了汇报。

  “陈光,依你看,这件事情,是谁指使谏言官们给朕上谏言的?”听完陈光的汇报,何笑行并没有松了一口气的轻松感,反倒是感觉着自己胸口之上似乎压了一块大石头,闷得让自己几乎无法喘气。

  陈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何笑行又说道:“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你是朕的贴身太监,如果你都不给朕掏心窝子,朕在这宫中还能信任谁?!你就把你想的都说出来,说好了,朕赏你!说不好,也没有惩罚!”

  “万岁爷,在奴才看来,这人做事,要么为名要么为利!这件事情自然是也不例外,谁获利最大,那就应该是谁指使的谏言官。”陈光分析的头头是道。

  “你觉得,谁在这件事情中获利最大呐?”

  “万岁爷,您外出饮酒的事情,太后娘娘已经当面训斥过您了。如果谏言官再一次就这个事情上书万岁爷,万岁爷定然会十分反感。所以太后娘娘指使谏言官上书,可能性非常小。另外一个和这件事有关联的,是左丞相平吉。谏言官们归属左丞相管理,谏言官主官杨慎更是平吉的门生。如果说这京城之中谁能让谏言官俯首帖耳,那必然是左丞相平吉。对于谏言官们的上书,连奴才都能想到可能是左丞相平吉搞的鬼,万岁爷您也一定能想的到,左丞相在朝堂之上纵横几十年,自然也能想得到。这种明显是给自己添仇恨的事情,左丞相应该不会做。如果左丞相被皇上记恨上,那获益的人是谁呐?!右丞相夏衍!但右丞相夏衍又是如何能够说服谏言官们上书的?更何况谏言官的主官还是左丞相的门生。这一点老奴想不通。”陈光将自己的分析和盘托出。

  何笑行有些惊讶的看着陈光,良久,以至于陈光心里有些发毛。

  “朕原本以为你是一个贴心的老使人,没想到你还是一位逻辑清晰的幕僚啊!”何笑行赞叹道,心中感慨着自己看人不准!逻辑分析这么厉害的人,自己居然以为人家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太监。

  “万岁爷您过奖了!”

  “按照你刚才分析的,左丞相和嫡母皇太后有指使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