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凰断歌-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修容关怀,并不十分辛苦”绾绡淡淡道,神态举止,不卑不亢。
“那到也是”沈修容笑道,一脸亲昵的小女儿之态,“韶素姐姐重回故土,只怕欢喜疯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舟车劳顿呢”
此话一出在场人都是神色微变,睿帝攻占琴州,占萧宫为息宫,这韶素公主是大萧哀帝的女儿,这话要是答不好,便可以心怀异望的不臣之罪而论。
沈修容果然难缠,绾绡在心底暗暗一声骂,脸上却是依旧堆笑“沈修容此言差矣,萧人原就起源西南山野,居此地千年之久,而盘据南方称雄也不过是四百年的事罢了,说起来,如今的故土应该远在西南。反之我从南萧嫁来,那才是背景离乡,远离故土呢”
沈修容语塞,白净的俏脸上笑容顿隐,正要出言讽刺,许昭媛却已经迫不及待的抢在了她前面。
“韶素公主说得甚是,和亲于大息确实算是远嫁。既然是远到而来,本宫及宫中众姐妹必会加以照拂。”说到这里她略停,忽然弯眉一笑,“韶素妹妹你出生南萧这等荒蛮之地,若是有什么不知规矩,不通礼数的时候,本宫一定会好好引导的。”
绾绡尚未来得及回应这番拐着弯讥讽她不知礼数的话,沈修容便已抢先开口:“唉——既是如此,昭嫒姐姐可要辛苦了呢。”她故作叹息,冷笑一声,以一种打量什么卑贱之物的眼神投向绾绡,“需知她大萧谢氏一族向来都是没什么脑子的,不然也不至于将帝都拱手让人而龟缩于西南荒地。你说是么?昭嫒姐姐。”
实在是欺人太甚!绾徒然抬头,目光森森。沈修容只觉一颤,不由生出了几分寒意。却听那韶素公主用比她更冷的腔调轻声一笑,柔声道:“我谢氏是否如修容所言不得而知。只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她目光在沈修容身上一剜,慢声道:“大息殷氏皇族曾多次与大萧谢氏通婚。百余年来往来和亲的宗室女子,金枝玉叶不在少数。若真如修容所言,那么当今圣上岂不也是……”
“住口!你竟敢对皇上出言相辱!”沈修容吓得一脸霎白。
“出言相辱的是修容您才是。唉……”她故意模仿沈修容方才叹气时的模样,“早闻大息沈氏是钟鸣鼎食的世族大家,本以为是极重言行的。见过修容后,我才知,原来这世间种种传言啊,是不可信的!”
“你好大的胆子!信不信本宫让你……”
“让她怎么着呀,妹妹?”一个轻柔而稍带尾音的女声在此时懒懒响起,“你倒是好大胆子呢,太妃素喜清静,你却在她宫中大声喧哗实为不敬呐。”
宫中众人顿时一惊,齐齐屈膝,“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林贵妃木氏?久闻大名。绾绡一面行礼,一面偷偷抬眼打量那位在众宫人搀扶下缓缓而来的女子。一身流彩飞凤曳地裙,臂上松松搭着金丝海棠披帛,鹅蛋脸,勾月眉,身量高挑,飞仙鬓上缀着朝阳玉凤挂珠钗,两侧各插了一支白玉镂花步摇。并上一支金凤点翠簪,乌发上点着十来颗豆大的明珠,颗颗可抵千金。如此繁复华贵的打扮与许昭嫒却是大不相同,前者让人觉得雍容端庄,贵气逼人,后者经此一对比便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
贵妃姓木,封号是个“林”字,其父为大息股肱重臣;持有先帝遗诏铺佐当今圣上的宰相木铮。林贵妃自大息连阙元年入宫;现下已有三年。因皇帝以自己幼年为由推迟了大婚;故而宫中大权为她所掌。
这些是绾绡一早便打听好了的;更有传言说皇上冠礼后;必封这位贵妃娘娘为后;连诏书都一早便拟好了;只等再过三年;空置了十全载的桐栖殿便终可得一主。
实际上自永业二年德英皇后薨后,中宫之位便形同虚设。睿帝直至永业八年驾崩都未曾再立皇后,只是由宠妃赵氏,即如今之赵太妃执掌凤印,新帝登基后又是不肯立后。长年以妃代后,以妾代妻,也终是于理不合,早日立后也是众望所归,所谓的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更何况——绾绡扫了一眼林贵妃一直护在腹中的手,在心中暗暗咂舌,看样子林贵妃确如展翠所打听到的那样已有两个月的身孕了。要知皇上登基三年唯有两位公主而已,其中的皇次女良珍公主更是在去年夭折,一旦产下皇长子,这功劳便足以让她在宫中享尽荣宠了。
在如此尊贵的女人面前,许昭嫒方才的嚣张都瞬间消散,诚惶诚恐的跪倒在地。沈修容还好,毕竟那是她表姐,尚能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辩道:“韶素公主不大懂规矩,臣妾正在教训她呢。”
林贵妃只冷哼一声并不搭话,径直走向偏厅主位坐下,弄得这一干的人尴尬不已。
这贵妃娘娘倒是好大的威风呢,绾绡心中思量。忽听见珠玉相击之声,白皙的纤手拨开了珠帘,探进了一张含笑的面孔,“哟,诸位姐妹都在呢,看样子是本宫与两位妹妹来迟了呢。”
“淑妃娘娘金安,姁妃娘娘金安。”惊魂未定的两位又再度忙着请安。绾绡则是下意识的抬眼去打量姗姗来迟的三人,目光收回时却是不自觉的带上了几分失落与疑惑。那三人中一人是位身着浅青宫装的女子,面容姣好而略带清冷之色,方才许、沈二人不曾向她请安,那她应当便是与她们平级的白淑容,据绾绡打探回来的消息说,白淑容乃枢密使之女,出生显赫,虽去年小产后失宠,但依旧是不可小觑的角色。白淑容身旁的女子眉目英气勃勃,应是将门出生的姁妃。而站在最前端的女子,显然即是淑妃,却是生了一副至多只能算是清秀的面容,与绾绡想象中的惊艳相去甚远。
据传贵妃在宫中最大的劲敌便是这淑妃柳氏。此人是在连阙二年被召入宫中的,初封贵嫔,后在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为妃,并替品级较低的廖良人抚养皇长女敏元公主。在贵妃有孕不便操劳之时晋封四妃中的淑妃,协理六宫,势力渐涨隐隐有与贵妃分权之景。
新帝好美人,宫中女子多为佳丽。柳氏出身并不高,父亲之时区区一个左拾遗罢了,跟林贵妃的丞相爹爹比起来不值一提。既能得如此荣宠,想必是一等一的倾城绝色。可眼前这被唤作淑妃的女子不过是中上之姿,且不说相较贵妃如何,单是同她身侧的姁妃一比都逊色了不少。
既然在万艳同芳的后宫中不依美色便可获宠得势,实力必不简单。绾绡不敢怠慢,忙郑重的拜了下去。
而礼行到一半却被一双手轻轻托住,淑妃对上她诧异的神色笑得甚是亲切,“这位便是韶素公主吧。咱们姐妹一家子亲,何需如此多礼?”她说“公主”二字时十分诚恳,并不似许昭媛一般刻意讽刺,饶是谢绾绡这般喜猜忌常多心之人都未曾从那语调中听出半分不妥来。
“淑妃姐姐这是哪里话,绾绡既嫁至大息,必是要知守礼法才是,怎可乱了尊卑规矩”绾绡忙赔笑道。
柳淑妃执了绾绡的手赞道“妹妹果真是贤淑知礼之人,生得又如此貌美,贵妃姐姐,大喜啊。自五月初选秀结束后宫中又添佳人一名。”
林贵妃微笑颔首“是啊,内庭昌盛,实乃我等之福。”
绾绡却是略为一惊,无比谦卑的笑道:“淑妃娘娘谬赞了,绾绡愚钝不堪,陋资更是不可与宫中诸位娘娘相提并论,淑妃娘娘这可是折杀我了”
“韶素公主不必妄自菲薄。”林贵妃轻抿了口茶,挥了挥手“诸位姐妹都坐吧,太妃要诚心礼佛想必还需一阵子了。”
林贵妃此言一出等同命令一般,在场诸位妃嫔忙不迭寻了个适当的位子坐下,而绾绡则被柳淑妃邀到了身侧。
林贵妃一双美目在场缓缓扫视了一周,疑道:“人数似乎不对呀。宫中贵嫔以上的不该还有几位么?”
姁妃起身朗爽笑道:“贵妃娘娘记性好坏,前些日子容淑仪不是已被着降为从五品婉仪了么,如何能来。”
乍听的姁妃的声音,绾绡忍不住眉心一跳。先前被自己刻意分散的注意力有再度集中了起来,姁妃潘氏,姁妃潘氏……她恨的直咬牙,当年若没有她父亲潘扬成,琴州又怎会被攻破?若没有她父亲潘扬成,她谢绾绡的父亲又何至于在城头督战时被一支飞失所射死?若没有她父亲……
罢了,没有如若。眼下的一切都是注定了的。她匆匆端起一盏茶抿了一口,强压住内心翻涌的情绪。这里毕竟是大息的地界,万万不能因这些旧事而出什么岔子。
“唉——淑仪妹妹也是可怜见得,父兄在朝廷获罪,累得她也被贬,今日是没资格来了。韶素公主,你可勿怪。”贵妃似是惋惜般的摆了摆手,“容淑仪真是可怜见的。”
“怎会。”绾绡浅笑道。
沈修容却冷笑,低声嘟哝了句:“容淑仪的父亲不识抬举得罪了丞相舅舅,那是他活该,可见人呐,就该知本分才是”她说着瞥了绾绡一眼。
绾绡佯装没听见,神色依旧不改。
“容淑仪没来尚情有可缘。只是除却前不久被贬为婉仪的容淑仪,本宫记得九嫔中似乎还有个柒昭仪吧,她怎就没到呢?”许昭嫒说这话时看着的是沈修容,语调古怪,似是嘲讽也似是怨愤,“沈修容与柒昭仪是一同入宫的,感情自是要好的很,不妨替她向韶素公主解释解释。”
沈修容狠狠瞪了许昭嫒一眼,恨声道:“许姐姐是记性不大好了吧。忘了么?前几日陛下去上林苑狩猎,柒昭仪可是陪同前去了。”
能有资格随圣驾前去上林苑的,想必宠爱不同她人了。无怪许昭嫒和沈修容提及此人时都有些不自然。
而兰碧却在此时去而复返,通传了太妃礼佛完毕的消息。
“好吧,既然如此我们便去正厅走一遭。”贵妃理了理衣袖起身,率先向正厅走去。
绾绡跟在众妃嫔身后,忐忑不已。忽然就见到走在最前头的林贵妃一侧首,目光越过众人直直向她投了过来,阴冷锐厉有如冰刃,纵使在六月天也叫人忍不住一哆嗦。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章 新得贵人
明悠宫正厅弥漫着股浓郁的檀香,叫人几乎窒息。莲台上供着一尊纯金的佛像,香炉中插着几支新上的香。而太妃赵氏则懒懒的坐在佛像旁的梨木镂花椅上漫不经心的拔着手里的佛珠。
赵氏曾是永业年间最为得宠的妃子,一度达到了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为朝堂上下叱为“妖妃”的地步。而绾绡却只觉得心惊,眼前的女子据传尚未三十,理当还是一妖冶的美人才是,可她看到的却是一位久病的妇人。有着憔悴苍白的容颜,和泛起大片灰白的长发。不由便让人发出红颜弹指即老的感慨与苍凉。
林贵妃坐在了太妃右手的那个位子上,淑妃坐于左侧。余下妃嫔皆按位分尊卑入座。绾绡于正央行三跪九叩大礼拜见这位大息内庭最为尊贵的女人。
“韶素……”赵太妃反复咀嚼这二字。声音微不可闻。目光缓缓在谢绾绡身上扫过,似要将人穿透。
绾绡有些喘不过气来,深深垂首下去,依次给贵妃,淑妃等行礼。
过程十分繁琐。反复的屈膝跪拜以及听训只叫人头昏脑胀。可公主和亲确有如此繁多的礼节也叫人无可奈何。好不容易等一切挨完了太妃方开口:“韶素公主么?果然生得标致。你即从南萧来那南萧近况如何啊?”
绾绡肃然道:“回太妃的话,托太妃与陛下的福,南萧百姓安定。”
“嗯,很好。”太妃微微一笑,而这一笑立时引发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得那样狼狈,更加验证了她那一脸的病容。
淑妃忙斟了盏茶递给太妃,蛾眉轻蹙,“太妃的身子可需好好调养才是,看着实在叫人心疼。”
“不碍事。”好不容易缓过了气,赵太妃又恢复了先前那般端庄,除了苍白脸颊外上泛起的那抹病态的红。
“唉——你也看到了。”这个清瘦的女人一脸愁态对着绾绡,“哀家身子不济,儿辈的很多事哀家都管不到了。只盼着你们能少让哀家操些心,安分点。这便是哀家对你的要求了。”
“绾绡必不让太妃失望。”
“嗯,很好。”太妃轻笑,“皇帝年少顽劣,也希望你可成为一名贤妃好规劝一二,不要学着那个柒昭仪……”她说到这里略为停顿,笑容收敛,“且先不提这个了。皇帝他眼下去了上林苑,你在这个时候嫁过来也只能说是运气不大好了。既然皇帝不在那么诸礼从简。以往公主和亲的那些虚头八脑的礼仪也暂时搁一边吧。至于你的位分——哀家就先给你定先给你定下好了,不然在宫中也不好生活。”
绾绡摒息凝神听着,心中惴惴。
却听那赵太妃这样轻描淡写的说道:“就贵人吧,想当年哀家也是从贵人一步一步做上来的。虽说品级不是很高但这也不打紧。你年纪尚轻,总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