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凰断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并不搭话,忖度了半天,缓缓道:“你不用随你妹妹去了,你替她去罢!”
“什,什么……”绾绡佯装听不懂,一脸痴傻“什么不随……什么替……”
“你今年多大了。”
“回,回皇叔的话,十六了……”她答话时有些怯怯,还略带点口吃。
“十六……唔,是个好岁数啊。”皇帝爱怜的抚摸着她散乱的头发,仿佛真的是一个慈祥的叔父一般“不知不觉都已是十一年了”他话锋徒然一转,“唉——德妃的死忌也快到了吧。”
德妃楚氏是她母后的族妹,虽性子乖张但对她多有照顾,若没有德妃,她只怕活不到现在。只是德妃失宠多年,在她活着的时候,他都不闻不问的,这会子又提她作甚?
自然是试探她了。
绾绡笨拙的抹了把眼泪,神情哀戚“是啊,下月二十四便是了。绾绡承蒙皇叔与姨母庇佑多年,恩情没齿不敢忘。待到那日必当到法堂给姨母好好磕几个头,亦会替皇叔祈福以表孝心。”
“恩情不敢忘么……”皇帝捊着胡须,细品这几个字。冲她略略点头道:“韶素,你先下去吧。皇叔,要好好考虑一件事。”
====================================================================
三日后,南萧硕和十一年五月二十日。南萧公主韶素以嫡公主之礼嫁与大息和亲。仪仗八百,簇拥着那个大萧哀帝的女儿重新踏上了故土。
作者有话要说: 新作,请各位亲们多多支持~
☆、第二章 琴州犹在
一直折腾到六月初九,方至琴州。
路并不好走,桑予城至琴州又距离尚远。一路舟车劳顿,绾绡自是疲惫不堪。靠在华美马车中昏昏欲睡。
耳畔是碧珠江畔潺潺的水声,绾绡很想伸手掀开帘子去看看这条故土的河,却终究不敢。五岁时的记忆已被冲淡,但琴州城破那夜的记忆却无比清晰的印在了她的脑子里。她总会记得逃跑途经碧珠江时,那被血染红了的涛涛江水,江面上漂浮着断肢残尸,令人作恶。忆及昔日,她实在没有勇气再看一眼故河。
悲凉难抑,光阴荏苒,一去十一年,想不到她会以这样的方式和身份重回故土!真是残忍,明明她曾是这里的主人。
这么一伤心,睡意更浓。她索性闭目小憩。
迷迷糊糊不知睡了多久,她被马车停下时的动响惊醒。掀开车帘,侍女展翠忙上前搀扶。
“奴才叩见韶素公主”见她下车,有一太监忙请安。
“起来吧,这是——”绾绡环顾四周“顺则门?”
“正是呢”那太监起身,细眉细眼满脸堆笑“奴才是贵妃娘娘宫中孙昌寿;特奉贵妃娘娘之命迎公主入宫”。
说是迎;实际上只是用一乘小轿从偏门送进宫里了;绾绡道了声“有劳公公了”便由孙昌寿引进了那乘翠幄小轿。
孙昌寿下令起轿从偏门而入;同时也安排一干太监抬起了绾绡带过来的那些陪嫁;留了另一个太监在那指挥安排仪仗;自己则快步跟了上去。
绾绡理了理衣襟;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去触动那些关于往事的回忆。这身云纹缕金品红宫装是按庄柔的身段制的;庄柔身量较为丰润;个子又比她矮;故而这身衣裳;她穿着十分的不舒服。
绾绡打起了帘子。手有些颤抖;孙昌寿却浑然不觉;兴致勃勃的给她介绍宫内的妃嫔。重点自然是他的主子,贵妃娘娘。
绾绡对此并不十分上心,孙昌寿讲的和她事先打听到的相差不大,甚至还有些夸张的成分。她的目光越过孙昌寿,投向了宫阙楼阁。大息的皇宫是在大萧皇宫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其实当年城破时宫中那把火烧得并不十分大。除了东北一带损失有些重外,其余地方还好。甚至西边火势都未蔓延。睿帝迁都后,便修整大萧宫殿,在此定居。
一切如故,只是宫里的人变了。有道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轿子每进一寸,她便忍不住回想过去那是怎样的景象。指甲隐忍的掐着掌心,留下一排绯红的弯月印迹。
百感交集之时,她竟没留意轿子愈走愈偏僻,最后停在了西苑附近的一座小小宫殿前。
这地方着实不是什么好地方,幽僻至极,几乎都快靠近先帝嫔妃和失宠妃子所居的西苑,一路野草疯长,无人修理,枯叶堆积,荒败凄颓。绾绡还未说什么,展翠便已先嚷嚷了起来“公公你这是什么意思?这鬼地方是人能住的吗?莫不是在做弄我们吧?”
“哟哟哟,哪敢呐。”孙昌寿赔着笑,“这可是贵妃娘娘的意思,眼下这宫中才结束了一场迭秀,充进不少新人,恐挪不开地方。公主先在这璎华宫将就将就吧。”
“你们选秀干我们什么事,何况这大息宫殿这么大的地……”展翠立眉,大声冲孙昌寿囔囔。她原是楚德妃的贴身宫女,在南萧时便颐气指使惯了。
“罢了。”绾绡冲展翠罢了罢手,“此处虽偏远,但胜在悠静。宫外植有绿竹,更显怡人,未尝不是一好住所。”
“是是是,还是公主懂得多些,您瞧这湘妃竹啊,长得可好呢。”孙昌寿这话倒不假。璎华宫外遍植修竹,茂密翠绿,将这小小的宫室隐于其中,更添了分如山野小舍般的灵韵。
“公主,请——”孙昌寿引着绾绡进了宫门,眼前是一个收拾得很是干净的院落,植着几株兰草,甚是喜人。
“这璎华宫已住了人么?”
“回公主的话,是住了位新进的才人。”孙昌寿指了指璎华宫东侧,“喏,就在那儿,风欣阁。这位落才人脾气有些不太好,若日后冲撞了公主还望公主海涵。”
“嗯。”绾绡应了一声。
宫人听到动响,从宫内出来相迎。很是整齐的跪下。
绾绡数了一下,约有二十余人。跪在前列的看衣色便知是执事太监和执事宫女。
“奴才王福叩见公主。”
“奴婢云嫣叩见公主。”
见绾绡前来,二人齐声道。
“嗯,都起来吧。”绾绡挥了下手。
孙昌寿忙到:“因不知公主会是何位份,所以暂按贵嫔之位分配宫人,望公主勿怪。”
“无事,我本也不用太多人伺候。”绾绡笑道,打量了起了眼前二人来。
那王福圆脸弯眉,生得一团喜气。只是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谄媚,不似孙昌寿那般自然。
而云嫣……绾绡一眼扫去,只觉心中一凛。这云嫣生得平平无奇,不过中人之姿。但纵使如此,那双星眸中的冷冽孤傲却是怎样也掩不住的。
只似乎是个很有趣的宫女呢……绾绡不动声色的一笑。
进了璎华宫主殿,绾绡有种又回到了南萧的感觉。不,是比南萧更差,这样简单陈旧的布置和陈设,实在是朴素的有些过了……
“去,还不快把公主的东西搬进主殿。”展翠趾高气扬的吩咐。照她的想法,韶素公主乃千金之尊,嫁入大息,必是一宫主位。
绾绡见状蹙眉,动了动嘴唇,却始终什么都没有说,随她去了。
“请公主沐浴更衣用膳,酉时前往明悠宫参拜太妃与诸妃。”孙昌寿恭声道。
“参拜太妃?”绾绡一惊,“难道不该先参拜皇上吗?”
“回公主的话,皇上前去上林苑狩猎去了。”孙昌寿一面说着,一面小心的觑着绾绡的脸色,“原是要等公主您的,只是咱们皇上年轻难免性子躁些又好玩好动,所以前几日便摆驾去上林苑了……”
绾绡心中蓦然一沉。她在这宫里势单力薄,唯有及时抓住宠爱方可暂时站稳跟脚,可如今皇帝竟宫在外,这叫她如何是好?若非庄柔的葬礼和皇叔那几天考虑,她何至于来得这样晚。
“不知皇上几时回宫?”绾绡尽力稳住心神。
“既是前几日走的,依皇上的心性,大约需要十天半月吧。'孙昌寿道,想了想,复又道:“公主无需着急,奴才会请贵妃娘娘替公主催催皇上的。如无他事,奴才先告退。”
“嗯。”绾绡应道。同时在心中感叹这老太监的聪慧,使了个眼色给展翠。展翠立刻走上前去将几块银锭塞进孙昌寿的手上。
孙昌寿含笑退下,而璎华宫中众宫人则在展翠的指挥下忙着打扫安置。绾绡静坐在梨木雕花椅上,闭目沉思,良久无言。
晚膳时云嫣前来唤她,她趁此机会多打量了云嫣几眼,愈发觉得此人不同于众宫人。当然,她是璎华宫执事大宫女,也许确实需要这种凌驾众人之上的气势方可压制宫人。
晚膳很简单,不过是几菜几汤打发了,且绾绡也没什么胃口,用了一半便推到一边沐浴去了。
浴毕,命展翠挑了件杨妃色团花锦纹宫装穿上。样式简单,又不至于太素净。
“距酉时还有多久?”绾绡理了理头发,问道。
“半个时辰。”云嫣答道,“虽说诸位娘娘们未必会到的准时,但公主还是早去以显恭敬。”
“我也是这样想的。”绾绡说着坐在了妆台前。铜镜中映出一张冷艳的面容,柳眉杏目,淡红薄唇。模样甚好,只是过于苍白廋弱,带着几分化不开的倦色。云嫣显然也察觉到了这点不足,“公主脸色不太好,想是长期体虚之故。”
绾绡略略点头,她在南萧过得是比宫人还不如的日子,体虚是很正常的。
“无碍,公主只需多抹些胭脂掩住就行了。”展翠抢答道,捧起了一盒胭脂,挑了不少。
“话虽这么说。”云嫣打量了展翠手上的胭脂一眼,“这胭脂份量还是少些为好。公主如今新入宫,还是尽量少出风头为好。”
“出些风头又怎么了。”展翠顿时来气,“我们公主是大萧的金枝玉叶……”
“大萧已经不在了。”绾绡放下眉笔,眼神幽寒如古井,“就依你的。”后半句话是对云嫣说的。
“是”
“再帮我梳一个宫里常见的福髻吧。”绾绡似乎觉得自己方才话重了,复又温声对展翠道。
这大息中暗涌无数,随时都会吞噬她的性命。而她为了暂时保命从南萧逃回了故地,这举措她也不知是明智还是愚蠢。但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她回来了,就不会任由自己轻易的死去。绾绡看着镜中新妆初成的佳人,无声无息的勾出了一个冷笑。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章 诸芳聚首
明悠宫位于西苑,而西苑是居住先帝妃嫔和废弃宫妃之所。因此宫殿多以朴素为主。然明悠宫却是个例外,占地虽不大却修得甚是端庄大气且不失精致华丽,颇有天家风范。只因明悠宫是太后寝宫,故不比寻常。可如今居于此宫的却不是太后,而是先帝留下的最后一位太妃——赵氏。
先帝德英皇后陈氏早在当今陛下八岁时便薨逝了。陛下是被赵太妃抚养长大的。先帝驾崩后,诸妃皆被下旨殉葬,独这赵氏因抚育太子有功而幸免,晋为太妃,入住这太后才能居住的明悠宫颐养天年。
绾绡极力回想幼时皇祖母的面容,可除了一个温和宠溺的笑容外,什么也想不起来,只得作罢去猜测如今这明悠宫主人是何容颜。
肩舆落地,立时有宫人出门相迎。那宫人是个约莫三十余岁的女子,举止恭顺,言语和气,“太妃尚在礼佛,还请公主前往偏厅等候。”
“嗯,有劳姑姑了。”看这年岁和服饰,想必是太妃身侧有头有脸的宫人,绾绡于是客气道。
“不敢当,公主唤奴婢兰碧便是了。”兰碧依旧一脸谦和。
话说间已到了偏厅。早已有两个锦衣华裳的女子在此等候。此番是公主和亲见礼,故而来得都是些贵嫔以上有头有脸的妃嫔。绾绡远远见着她们二人,便略一偏头示意,随行而来的云嫣忙在她耳边道:“公主,右侧那位紫衫的是如今的太史之女许昭嫒,而那位碧衣的则是新封的沈修容。此二人皆是林贵妃一党,出身贵胄,性情多有拔扈无礼之处,公主且多注意些为好。”
绾绡略一颔首,带着一抹得体的笑意进了偏厅,以公主之礼向这两位大息的妃嫔问了安。
“免礼吧,韶素公主——”许昭媛拖长了声音道,尤其咬重了“公主'二字。
这语调中的讽刺之意甚浓,绾绡眼睫轻垂,只装作没听到,神色如故。
抬首,可见眼前女子身材苗条,面若桃花,一袭紫色芙蓉暗纹锦服,绾着惊鸿髻,珠翠满头,颇显华贵。这便是方才云嫣所指的许昭媛了。
“据说南萧地处荒蛮,偏远路险,想必公主一定十分劳顿吧”沈修容以扇掩面窃窃而笑。沈修容是林贵妃姑表姐妹,一入宫便颇得圣眷,获封九嫔中的修容,气焰正盛,讲起话来比许昭媛还不给情面。
“多谢修容关怀,并不十分辛苦”绾绡淡淡道,神态举止,不卑不亢。
“那到也是